我国高级院校声乐教学论文

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我国高级院校声乐教学论文,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我国高级院校声乐教学论文

一、高校声乐教学现状和意义

(一)我国普通高校音乐教育的发展

从20世纪50年代我国普通高校开展音乐教育以来,到现在已经了接近60年的发展历程。国外大学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实施了教育改革,并取得了显著的成绩,特别是在针对音乐教育方面的改革,更是取得了骄人的成绩。这些改革为我国的普通高校音乐教育的发展带来的新的契机。上世纪七十年代末到八十年代,一批著名的高校先后恢复或成立了艺术教研室或音乐教研室,同时开设了音乐选修课,在我国普通高等学校中掀起了一个艺术教育发展的热潮,并在广大的大学生群体中引起了强力的反响。如北京大学在1981年开始的音乐欣赏选修课,原计划招收400人,但报名人数多达1600多人。上海同济大学可容纳300人的教室每次上课都会被挤得水泄不通,去的晚的同学只能战争走廊上听课。这批高校中作的比较突出的是上海交大。在1986年全国高等学校音乐教育学会在北京成立,这为高等学校的音乐艺术教育带来新的前景。同时为在高等学校中推广普及音乐教育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契机。1988年4月27日国家教委(现教育部)C88D教办字025号印发的《在普通高等学校中普及艺术教育的意见》中提出“普通高等学校必须把艺术选修课逐步纳入教学计划中。”高校公共艺术教育进入新的发展阶段。进入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全国高等学校音乐教育进入持续发展和创新极端。这个时期国家教委了很相关文件,例如《全国学校艺术教育总体规划(1989一2000)》、全国学校艺术教育发展规划(2001一2010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令第13号《学校艺术教育工作规程》等。这些规定中都明确的指出了艺术教育对大学生的重要性,同时对高校提出了开设艺术类选修课的要求。此后高校公共音乐教育由此进入推进阶段,开课率有了明显增加,师资水平有了明显提高,教学设备有了较大改观。

(二)我国普通高校声乐教学概况

我国高等学校的声乐教学至始至终都贯穿于我国高校的音乐教育发展的过程之中。并在音乐教育的发展过程中不断的得到重视与发展。20世纪初集体歌唱的形式以学堂乐歌的方式进入了普通高校的课堂之中。这一时期人们对于歌唱活动对人的影响的研究也有了许多新的进展,这些都为早期的普通高校音乐艺术教学奠定了基本的实践借鉴与理论基础。经过不断的发展歌唱教学逐渐的成为了高校美育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声乐的实践也开始以合唱团的形式陆续的在普通高校中开始发展起来,于此同时声乐教学也开始在高校中实施,并成为了大学生所喜爱的艺术教育课程之一。随着声乐教学在高校中的不断开展与深入,教学的内容也越来越丰富,教学的层次也在逐步的提升。

高校中开设的声乐类课程多种多样,例如《声乐》、《声乐艺术实践》、《中外名歌学唱与乐理》、《中外民歌欣赏与实践》、《声乐艺术鉴赏》、《合唱指挥》、《歌剧欣赏》等。近几年来,普通高校艺术教育事业发展较快,教育部陆续的在一些高校内进行了搞公共过艺术师资培养试点。这样为发展普通高校的音乐教育事业而专门培养高校音乐师资的重大举措为普通高校声乐教师在声乐教学实践与理论研究方面开拓了视野,指明了方向、树立了信心。到现在不少高校在声乐教学方面都积累了较为丰富的经验,为声乐教学理论研究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同时各种艺术实践活动也日益丰富起来。

(三)高校声乐教学的意义

音乐对人的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它在全面发展的教育中,有着重要的地位。而声乐作为一种独特的音乐形式,更是人类日常生活中所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声乐艺术教育不管是对于普通高校音乐专业还是非音乐专业的大学生来说码头有着独特的、不可替代的作用。它对全面发展大学生的综合素质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声乐教育有利于大学生陶冶情操、培养高尚的道德品质。声乐艺术教育对人的影响是一种“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潜移默化。声乐艺术教育是拥有强烈艺术感染力的审美教育,其中的各种内涵能够使人在提高对音乐审美感受、表现能力的同时,还能够洗涤人们自身的心灵,使灵魂得到升华。声乐作为一种情感艺术,对人的教育并不是空洞的说教,也不是强硬不知变通的“填鸭”,而是同过那生动的内容、优美的旋律和动听的音乐来与人的心灵进行共鸣,从而影响着人们的思想感情。这种音乐美感以强烈的艺术感染力,浸入人的内心世界,通过审美体验的积淀,美化人的心灵、陶冶人的道德情操、完善人的精神人格。通过声乐教育有利于启迪大学生的智慧,培养大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法国著名作家雨果曾阐述过音乐的重要性,他说:“开启人类智慧的宝库有三把钥匙,一把是数学,一把是文学,一把是音乐。”声乐艺术具有抽象性和可塑性的特点,这两个特点为大学生提供了更为广阔的想象空间,在这点上即使是语言文学也无法比拟。正如“一千个听众就会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每个大学生的生活经历、文化素养、艺术素养以及审美观点的不同会使得对同一个作品产生不同的联想和想象。正因为这样声乐艺术是提高大学生想象力与创造力的是否重要的手段。同时声乐教学和联系还可以帮组大学生从沉闷的思路或大脑的紧张状态中暂时解脱出来,解除学习上的疲劳,使思维更敏捷、更集中,从而提高学习的效率、记忆力,促进本专业的学习。声乐教育可以有利于促进大学生身心协调健康的成长。声乐教育对于思想意识正在成长定型的大学生来说有着积极的作用。优美的旋律、均匀有力的律动、充满生机的节奏、绚丽多彩的音乐,无不洋溢着生命的活力,吸引着当代的大学生。旋律优美的歌曲使人心情舒畅、轻松愉快;节奏明快的歌曲使人精神振奋、欢欣鼓舞;雄壮激越的歌曲会使人热血沸腾,豪情满怀。声乐对人的性格、情趣、个性成长和意志锻炼方面会有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同时歌唱本身也会有益人体健康,合理的运用气息会不断的增加肺活量,吐故纳新,就像倾诉和哭泣一样,放声歌唱也是一种在释放情感、情绪的过程中解脱自我、积极宣泄的过程。通过声乐的教育可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加强大学生的社会交往能力。音乐是对人民进行教育的有效手段。在我国的各个革命阶段都离不开音乐教育的身影。许多优秀的革命歌曲伴随着革命前辈们浴血奋斗,这些歌曲至今任然在激励着我国各族人民为祖国的繁荣昌盛而奋斗。通过声乐教学,在教会大学生认识生活、感受生活的同时,还可以帮助他们发展和谐的社会交往能力,更好的适应社会。声乐艺术是一门表演者高度协作的艺术形式,通过组织排练、举行演出等一系列音乐活动,不但为学生交往能力的提高和协作精神的培养提供了良好的途径,还发展了学生的个性特长,增强了集体合作意识,有利于学生开朗性格和良好品质的形成,为其将来适应不同的人际组合,更好的参与社会竞争奠定了基础。

二、高校声乐教学存在的问题

现在我国的高校声乐教学虽然已经有了一个良好的基础和保障机制,但是在教学过程中任然存在着许多的不足之处。首先是我国关于高校声乐教学的理论研究不够深入,与国外相比甚至还比较落后。同时我国目前与高校声乐教学相关的,并且具有一定深度与创意的资料相当稀少。普通高校声乐理论研究薄弱直接与声乐教学实践活动有关。正是我国关于声乐教学的实践活动过少,为声乐教学的理论研究提供的资料过少,从而导致了理论研究的拓展与深入直接受到影响。其次是我国高校声乐教学实践方面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方面。很多高校对于声乐教学的意义与优势认识不够充分,在许多高校中的音乐艺术课程的地位偏低。许多高校中开设的间接与声乐教学相关课程在它们的音乐艺术课程中所占比例很小,而直接与声乐相关的课程则更少。甚至还有的高校没有开设和安排声乐课程。声乐课程与其他的艺术课程相比更加容易让大学生直接参与到审美体验中,同时也是大部分大学生都喜爱的课程,但是却从来没有得到高校高层的重视。高校声乐教学实施的最大困难是缺少与声乐相关各种教材。有许多高校的声乐教学都是缺少适用教材的情况下进行的。目前与声乐相关并能够普遍适用于高校的教材或者教程几乎没有。许多的高校进行教学时都采用的是各种专业教材,有的甚至是教师根据自己的教学经验自己编写的教材。课程建设是声乐教学急需讨论与解决的问题。目前高校中关于声乐教学的师资队伍建设极为落后。在很多高校中长期以来都没有专职的声乐教学老师,同时还存在着教师数量不够、学历偏低、经验不足等各种不良现象。这些都对高校声乐教学的质量和相关的理论研究带来的严重的不良影响。普通高校声乐课本应是普及音乐知识,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培养大学生审美能力的一个很好的平台。但是教学实践却没有很好的利用和开发这一平台。没有把音乐送给每一位大学生,没有形成“每一个大学生的”教学。在声乐基本技能技巧教授方面没有根据普通大学生自身的水平,作到普及和从基础作起。大部分学校只是为了演出或者参加活动的需要,针对个别有声乐基础的学生或是乐感强的学生进行培养,没有真正作到普及和整体提高。许多高校对于声乐教学的课程安排的十分随意,严重的影响到了声乐教学效率的提高。主要的表现为在没有同意的教材的条件下,声乐课程在内容选择、组合和课程的安排上十分随意。在教授基本技能技巧知识的同时,没有以声乐的情感和审美为主要内容去提到大学生的音乐素养。我们应该综合考虑大学生的客观的学习基础与选修相关课程的机会与条件来科学的安排课程的内容。声乐教学实践没有真正的体现知识的综合性以及音乐文化知识的拓展。所以不能作到对普通大学生情感与审美的综合素质真正提高。

三、提高高校声乐教学质量的几点思索

声乐的学习原本就比想象中的要负责许多,它不仅仅是在精神状态中进行思维创造的高级神经活动,更是一种培养人创造性思维活动的应用科学。面对我国当前高校声乐教学中存在的种种不足之处,我们应该进行积极的思考,以便于同过声乐教学给予学生们更多的帮助。

(一)改善高校声乐教学的各种软硬件

高校声乐教学中所需要的软硬件包括许多的方面,例如声乐教学所需要的教材,能够胜任声乐教学的各种师资力量,声乐教学所需要的各种硬件设施(包括各种教学需要的专门的教室以及电子设备),

第一,加强对声乐教学相关的理论研究,并根据当前各高校的共性编制合适的教材,让声乐老师在进行教学的时候有统一的标准。各个高校应该对声乐教学引起足够的重视。教材的编制是改善目前我国声乐教学现状的首要条件。有了统一的标准有利于各高校的声乐老师根据自己所在高校的实际情况进行更有针对性的教学内容安排与组织,以能够提高声乐教学的教学质量。

第二,加强对声乐教学意义的认识,提高对声乐教学的重视。对于已经开设声乐教学课程的高校,应该开设更多的与声乐相关的课程,增加声乐教学课程在音乐艺术课程中的比例。对于还没有开设声乐教学相关课程的高校应该积极的开设声乐相关的课程。让学生们能够选择自己所喜爱的声乐课程,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

第三,加强高校声乐教学师资力量的建设。主要是聘用更加专业的声乐老师任教,对于现有的声乐老师要不定期进行深造以便于他们能够适应社会的发展对声乐教学所产生的各种影响。各个专业的音乐艺术类师范院校加强对于声乐老师的培训的力度,以能够向各高校提供数量更多,质量更好的专业的声乐老师。加强对声乐教学师资力量的建设,不仅仅可以提高声乐教学的质量,还可以加强对相关理论的实践研究。

第四,有效利用各种现代化设施进行辅助教学,例如CAI。CAI是计算机辅助教学的简称,它具有针对性强、形象生动、不受时空限制等诸多特点。CAI在声乐课堂的教学中有着诸多的优势。例如可以进行教学重心转移,突出学生的主管意愿;进行教学形式变革,实现声乐课程的跃变;拓宽教学视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二)高校声乐教学改革的思路

第一,声乐都是情感的教育,它主要通过触及人的心灵深处来陶冶人,教育人。在声乐教学中帮助学生树立稳健自信的心理状态是一个很重要的环节。保持课堂气氛的和谐轻松显得尤为重要,教师可以用美好的声音形象帮助学生建立心理上的科学认识,激发歌唱热情,可以用科学而形象生动的语言让学生的歌声插上想象的翅膀。教师平时应注意培养学生不断拓宽自身艺术视野的意志力与自觉性。把握学生的心理调节,让学生在一种很轻松融洽的气氛中掌握并学会控制自己的肌肉与气息等。除了培养学生的稳健自信,通过声乐教学中欣赏优美动听的旋律,体会歌曲所表达的精神境界和神韵,可以培养学生爱美心理。在声乐教育中,通过让学生参加轮唱、合唱等形式的实践活动,可以培养学生的协作心理,增强他们的集体思想意识和凝聚力。

第二,每一个民族都拥有其独特的传统音乐文化,是千百年来民族智慧结晶与文化的沉淀,在进行声乐教学时可以从民族性方面着手。声乐教学应注重民族审美标准,充分发展个性,教会学生发现声音的美、体验美、展现美,弘扬民族文化。声乐艺术的审美有它自己的时代性、民族性的差异,由于这种差异性从而产生了中西不同的声乐艺术。中国古代音乐以“和”为境界,追求意境的清幽、淡远空灵与雅致,数千年形成自己民族独特的审美标准。中国音乐中横向旋律的丰富变化与高度发展,使得中国人在审美中特别注意旋律美。对歌唱艺术的评价,特别注意音乐与语言的结合,讲究咬字与韵味,强调歌唱者声音的本色与个性发挥,自然真切。通过中国民族声乐教育,不断丰富民歌曲目教学,可以使当代大学生进一步了解民族历史、文化传统,培养其民族感情与自尊心。

第三,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提高大学生走昂和素质是声乐教学的重要目标。学校首先应该培养学生对声乐的感知能力,即对旋律、节奏、速度、力度等音乐要素在听觉上能有正确的心理反映。其次,需要启发和引导学生积极地进行联想和想象。“音乐语言”没有明确的语义性,其包含的内在的情感、灵魂、精神并没有具体的指向,只是某种精神面貌、感情状态的表现。所以教师要积极的启发和引导学生进行积极的联想和想象,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第四,声乐的教育中要注意创新。传统的教学方法虽然可以为学生打下坚实的基础,但随着科技的发展,各种新技术应用于教学中。学校应当借助于图书馆和电子网络提高学生的听觉水平,除了让学生接受不同歌唱家的演唱外,还要让学生对同一首歌曲的不同版本进行分析、欣赏、演唱,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同时也拓展了学生的视野。教师应该根据学的实际情况遵循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因材施教。除了课程学习,教师可以有意识地组织一些声乐演唱比赛和观摩,使学生处在一个活的现实中,既做扮演者,又做欣赏者,同时又是一名探索者和发现者,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使大学生在发声方法、感知歌曲内容和创作手法、作品艺术处理等方面得到真实有效的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