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高校声乐教学改革的实现分析,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摘要:高校作为培养专业人才的重要场所,对声乐专业人才的培养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现代高校声乐教育存在着声乐教学理念、教学形式结构、素质教育理念相对滞后现象,声乐教育的滞后性直接影响声乐教育成果,在发展日新月异的当下,已无法满足社会对音乐人才的需求,改革势在必行。
1高校声乐教学理念的构建
1.1以人为本
以人为本是高校声乐教学的基本原则,也是教育实践的重要理念。以人为本是要从学生的特殊性出发,尊重学生的差异性,杜绝一刀切的教学理念,尊重学生的个人条件,挖掘学生的潜能。声乐是表达人的情感特定手段,不同的学生嗓音条件,对音乐的理解和认知、审美情趣和艺术倾向都有所不同。拿音色来说,有的学生音色较为圆润,有的学生较为沙哑,教学中充分考虑到这些个人差异,结合各自情况开展教学,充分释放个人音质特色,这样才能不断挖掘个人潜能,提升教育的质量。以人为本必须要科学合理的面对差异性和多元性,结合特定情况设置教学目标。
1.2教与学紧密结合
上一节课要求教师有所教,学习者有所学,一步紧跟一步,有条不紊地“教”和“学”。如练习唱歌,练前要提出要求,练时要注意实际情况,练后要总结有什么收获。根据学习者的心理特点,要让他们在四十分钟内,始终集中注意力是不容易的。教师除合理安排内容外,还应在教学方法上多加考虑,使每节课有唱有听、有紧有缓、有动有静。
1.3运用个别和全体结合的学习方法
声音课中,基本技能的培养,要通过个别、部分和全体相结合的方法来进行。这样,学习者才能学得快些、学得好些。结合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如个别练习可以放在集体练习之前,也可以放在集体练习的中间。练唱的对象,有水平高的,也有水平低的,有认真的,也有不那么认真的。练习地点,有时在原地,有时在黑板前。可以根据练习的内容或目的要求来决定,只要能使练习发挥最大的作用就行。
2声乐教学形式结构的构建
2.1声乐学的学习和研究不能脱离实践
声乐学的学习和研究不能脱离实践,一定要建立一种理论和实践的辩证关系。声乐艺术需要不断实践才能提高自己,必须在实践中掌握声乐技能。所谓的实践包含两层含义:第一层含义是教学实践。教师备课及课堂教学中的实践,还有学生的日常训练,这都属于教学实践的内容。第二层含义是面向观众的实践,包括舞台演唱、现场演出。前者具有教学意义,是现场演出实践的预备;后者具有社会意义,是学生掌握声乐技术后真正发挥自身价值和作用的场域。声乐理论的研究不能坐而论道,也不能止于第一层实践,必须从多次的面对观众的实地演出中取得直接和间接的实践经验,将演出中的观众反映、场上实际效果和演唱者的演唱状况综合思考,上升至理性认识,再用此理性认识指导下一轮的实践,在实践中检验这种理论后再修正或完善认识,再去指导实践。这样循环往复多次使新的认识不断接近真理:声乐界还存在相当顽固的经验主义,轻视理论的倾向。自己的经验只知其然,不问其所以然,难于被别人掌握或也不愿被别人掌握;盲目地骄傲自满,不去看理论书籍,不去学习新事物。这种人的实践是盲目的实践,极易导致水平停滞、退步或在艺术的新发展面前落伍。也有人写出的论文是实践经验的简单记述,不能使经验上升到理论层次。很多事实证明:只有在声乐界反复进行摆正实践和理论关系的教育,才能进行声乐学的研究和建设,理论才能正常发挥作用。
2.2用系统的观念看待研究内容
每一次的研究都会只针对声乐当中的一两个问题,这时切记要用系统的观念看待所研究的内容,要注意着重研究的那个问题(要素)在所属系统当中和其他要素的有机联系,以及这个要素在整个系统当中的地位。同时还要考虑这个要素本身构成的系统的低一级的要素,以及它们之间的联系:避免孤立、静止地看待所研究的对象,避免用形而上学的观念去研究,而对学生和同行产生误导。声乐艺术本身存在纵横交叉的众多系统,可以说牵一发而动全身:从较大的系统来看,可举以下两例:例如,把一个声乐演员在演出上稳定的成功作为一个系统,那这个系统包括如下要素:该演员的智商、品德、个性、意志、乐感、嗓音条件、文化素养和在人际关系上的凝聚力等要素构成他自身的条件系统;学习环境和设备条件、教师的师资水平、责任心、家庭环境、朋友氛围等要素构成他的小范围外部条件;社会发达程度、稳定状况、文化市场状况、同类演员的人才饱缺和年龄带的平衡状况等是他的大范围外部条件。再如,声乐教育也是一个系统,它包括挑选人才,根据社会需要制定课程配置、排课、备课、授课、考试、成绩和出勤管理、实习、毕业考试、论文答辩、毕业生进入社会人才市场等环节。这些环节中有一个发生改变或出了问题,都使其他环节(要素)以及整体系统的质量、性质受到影响。每门课程又自成一个系统,有它自己的要素,各子系统之间又有很多关联。还有一些较小的系统,如人体乐器本身就是一个比任何人造的乐器都要完备的一个系统,这个乐器中的感觉、分析、决策、发出指令、传送指令的诸多要素又组成了一个决策、指挥的子系统。人体乐器还有一个子系统就是声带的运动系统。声门的开闭、声带的紧张、松弛、拉长、缩短等各种状态都自有一组肌肉、骨骼和关节去控制,它们也自成一个系统。系统和系统之间,要素和系统之间,要素和要素之间均有功能上的关联。
2.3按辩证唯物主义的原则来研究问题
按辩证唯物主义的原则,用发展、变化、进步的、动态的眼光来认识和研究问题。一种事物的稳定是相对的,而发展、变化是绝对的。新的种类、新的形式,开始弱小,但后来站住脚,成了气候,这就是文艺历史中的辩证法。进行理论研究既要有历史感又要有超前的预测意识。对声乐的审美、声乐的评论既要有社会责任感、弃恶扬善的鲜明态度,又要以一种宽泛、民主的态度对待声乐现象。真正的“法官”只有两个:一个是人民,一个是时间。声乐的风格、种类在商品经济的社会中只要不违反法律,只要有观众、有市场,就会存在下去。但它是否真的有艺术价值,那要看时间的考验,也要看能不能逐步引起更多人的喜爱。如果经得住一个时期的考验,而且能在历史上流传下去,那就是精品。也有些昙花一现的艺术只以新奇取胜,并无深度和感染力,只奇而不美,那只能成为人们眼前、耳边毫无印象的匆匆过客了。
3高校声乐教学中素质教育理念的构建
3.1强化产学研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
产学研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是针对新形势采取的一种与时俱进的模式,与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不同,产学研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可以进一步提高关于声乐教育资源的整合力度,提高使用效率,更有利于人才的综合素养全面发展,更符合科学规律。产学研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的核心是产学研一体化,不仅是“学”,而是从产业的角度去安排如何学、如何研。这就要求高校必须要扭转教学思路,从全新的角度去看待教育问题。声乐专业培养的是声乐人才,那么从产业角度看,什么样的声乐人才才是最需要最紧迫的,这是解决人才培养乏力、脱节的有力途径。本文认为应该加强校企之间的联合,构建产学研一体化的人才培养模式。从产业角度看,人才培养的实践方式必须结合产业发展规律,例如通过“订单+联合”和“3+1”等新型的方式,让学生有更多的时间去实习、实训,让产业实体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发挥积极的作用,与高校资源形成有效补充,以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为培养目标,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
3.2推动市场导向型教学模式发展
声乐教学必须要以市场导向为方向,坚持市场导向的模式应用。随着招生规模的扩大,声乐专业人才的市场供给逐渐与需求呈现不平衡,人才过剩导致内卷。与此同时,学生数量的增加导致教学资源稀缺,教学的整体质量与预期差距较大。一方面是学生的就业情况不容乐观,另一方面是教学质量不符合预期,因此,尊重市场原则,推动市场导向模式发展势在必行。目前我国提出文化繁荣,声乐专业培养的人才是未来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力量,提高教学质量至关重要,有利于开拓市场,满足社会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一方面,声乐教师在教学中要重视实用性,扭转过去技术性的教学理念。另一方面,以跨学科课程为切入点提高课程教学的层次性和多元性,例如声乐制作学、声乐宣传学等,让学生的就业面更宽广、更多面,为声乐专业的学生带来学习的主动权和就业的选择空间。
3.3促进人才培养国际化
高等教育的国际化趋势是当前发展的主流,跨国间教育合作正在成为常态化。声乐是音乐当中的重要内容,声乐人才是促进国际交流与合作的重要桥梁。声乐作为一种无形的语言,可以起到文化交流、融合、理解的作用,因此,声乐人才培养理应被纳入国际化视野当中。高校应该确立入人才培养国际化目标体系,牢牢把握“送出去”和“请进来”的国家战略方向,积极推动交换生项目、海外短期考察等实践活动,促进人才培养国际化。一方面,高校要加快教师队伍结构调整,例如聘请外籍声乐专家来校任教;另一方面,积极搭建声乐艺术的高端交流平台,为师生提供良好的学术环境和氛围,让学生具备国际视野,激发自信心和学习欲望,不断突破自我挑战自我,这样才能提高未来的竞争力。
4结语
声乐教学改革是在对声乐研究和声乐教学基本规律全面理解、正确评价的基础上,经过实践检验,能够指导、促进声乐教学实践健康发展的学科规划,是声乐教学实践主观和客观在规律上的统一,对声乐教学起着指导和定向的作用。
作者:冯莉娟 单位:郑州工业应用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