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声乐教学现状与改革探析

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高校声乐教学现状与改革探析,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高校声乐教学现状与改革探析

摘要:在新时代背景下,整个社会对人才的要求逐渐提高,同时也更加看重人才的综合性与实用性。该文先分析了高校声乐教学现状,随后提出了包括明确培养目标、培养学生综合能力、创新声乐教师队伍、形成开放性的声乐教学模式等高校声乐教学改革措施,以期为相关人士提供有效参考。

关键词:高校;声乐教学;改革措施

1引言

通过分析发现,我国当下音乐事业发展过程中遇到的最大问题便是如何对声乐人才进行培养的问题,社会各界对高校中的声乐教育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想突出高校人才培养特征,需要积极创新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同时结合整个社会对人才发展的实际需求,对教学策略进行全面改革,准确把握当下教育的发展形势。本文对高校声乐教学进行了深入思考,发现高校声乐教学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改革措施。

2高校声乐教学现状分析

2.1教学定位不准。通过分析一些高校的声乐教学状况,笔者发现其中大部分高校依然是按照传统教学模式来培养学生,过度追求声乐演唱技巧的提升,进而忽略了音乐审美特征以及情感特征。同时,学生的文化意识较为薄弱,普遍存在轻大课、重小课的思想,违背了声乐教学的培养目标,同时也阻碍了高校声乐教学的进一步发展。为此,高校需要以培养复合型人才作为主要培养目标,满足社会对人才方面的现实需求[1]。

2.2教学内容脱离实际。高校声乐教学中一直存在“贪大求洋”的问题,大部分教师没有充分结合学生实际发展状况进行考虑,在基础声乐教材和演唱方法中主要是沿用音乐学院中的声乐教学固定做法,单纯地为学生播放大量国外歌曲,努力训练学生的原文发音和演唱方法,该种教学方式无法将音乐情感充分地表达出来,更不用说训练学生的声乐演唱相关技巧了。同时,高校声乐教学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思想等层面分析高校中的声乐教学,发现其脱离社会发展现实状况,缺少对社会的关注,影响了教学质量。

2.3声乐教学缺少特色。高校声乐教学在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下,主要是以音乐学院中的固定教学模式为主。实际教学中,教师通常会于琴房内实施一对一或一对多的“填鸭式”教学,师生之间缺少有效的交流与沟通,学生主体地位不够明显,只能被动地接受各种知识。这种教学方式较为单一,无法结合学生的个性特征以及学习特点有效开展各种教学活动,学生只能盲目地进行模仿和学唱,课堂十分乏味、单调,无法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不利于帮助学生培养创新思维[2]。

3高校声乐教学的改革措施

3.1明确培养目标。高校声乐教学除了需要培养优秀的声乐专业人才之外,同时也要为整个社会培养能够有效传播良好音乐文化的优秀人才。因此,需要将服务地方文化经济发展和高校中的学生能力培养紧密结合起来,将社会现实需求当成声乐教学的主要培养方向,从而为社会培养优秀的声乐人才,这也是普通高校为地方建设服务的主要渠道。高校需要把实践能力的提升和服务地方的思想融入声乐教学,明确教学培养目标,办求培养出大批具有良好舞台实践能力、教学能力以及音乐活动能力的综合性人才。声乐艺术属于一种情感和美的艺术,在声乐教学中能够充分体现出歌唱中美的元素。高校声乐教学中,对于声音位置、咬字吐字、歌唱共鸣、呼吸等声乐技巧的练习十分重要,声乐教学课属于一种以美感教育为核心的美育课。因此,在声乐教学中要进一步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审美意识,这是声乐教学的核心课题。除此之外,帮助学生提升良好的组织能力也是高校声乐教学的重点内容之一,为此需要不断加强对学生组织能力以及实践能力的培养,为学生日后的工作发展打下良好基础。只有结合多样化的音乐实践活动,才能更好地锻炼学生,提升其音乐素质[3]。

3.2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高校中的声乐教学改革需要从学生综合素质层面入手,需要不断加大培养力度,使学生能够形成为社会服务的良好音乐文化意识。高校声乐教学在学生综合能力培养中,具体可以参考以下几点进行教学改革:第一,帮助学生启迪智慧,陶冶情操。提高学生为社会服务的文化意识,坚持人才效益和社会效益相结合的基础原则,坚持声乐为专长,服务社会文化。针对教学方法进行全面改进,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有效提升,重点提升学生的专业素养。第二,为确保声乐专业学生在毕业后能够快速适应社会生活需求,高校针对声乐教学进行了改革创新,从教学方法层面入手进行全面改革。可以结合大课、小组课以及小课等方式,强化学生专业素质培养,促进学生学习能力的有效提升。第三,对基础知识结构进行全面优化,重点提升学生的专业素质和综合能力。比如,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到音乐厅、广场、部队、社区、工厂等地进行演出活动,不断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与实践能力。除此之外,声乐教师在开展科研、教学活动的过程中,还需要采取有效措施增强学生的社会服务意识,从而为社会以及地方经济发展提供专业的声乐人才。大众声乐文化是新时代社会经济发展的成果,同时也属于高雅音乐对文化市场影响的结果,其具备通俗化和市场化两种特征。但大众声乐文化和彻底市场化的通俗文化之间还存在明显差别,大众声乐文化属于人类文明的产物,同时也是人类精神财富。而社会的经济发展水平、心理意识、民俗风情等都可以通过大众化声乐作品呈现出来。除此之外,大众声乐文化对于相关音乐人才还具有较高的创造力、实用性、实践性、想象力、文化底蕴等方面的要求。因此,高校声乐教学中,教师需要将大众声乐文化创新作为一项重要的教育内容,承担起提升大众音乐欣赏水平、文化理解和认识能力的责任,并通过其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3.3构建开放性的声乐教学模式。为了使能够培养出满足新时代社会发展的专业人才,高校需要积极转变当下单一、枯燥的教学模式,探索形成一种开放的声乐教学模式,从而引导学生联系自身实际需求进行学习。同时,还可以积极听取其他高校声乐教师的建议,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动性。高校可以结合声乐教学的具体实践状况,引导学生对整个社会进行深入探究和了解。高校开展声乐教学的目标并非是单纯培养专业独唱演员,同时还需要锻炼学生的舞台表演能力,帮助学生不断积累舞台实践经验,从而满足新时代一专多能复合型人才的培养要求。声乐教师在针对学生开展声乐训练的过程中,还需要帮助学生提升组织演出和实践歌唱的能力,组织学生参加各种社会艺术实践活动,帮助学生在艺术实践中积累歌唱经验,进一步加深学生对整个社会的认识和了解。高校还可以创建实践教育平台,支持学生积极开展社会音乐文化活动,使学生认识到高校中的声乐教学并不仅仅是为了培养专业歌唱家,更是为了培养出能够更好地适应新时代社会发展的应用型声乐人才。因此,除了日常声乐教学活动外,高校还需要为学生积极创造各种艺术实践机会,同时带领学生参与各种声乐实践活动,组织学生定期参与各种声乐比赛和周末音乐会。除此之外,高校还应该引导学生主动参加各种社会音乐文化活动,同社会进行积极接轨。比如可以前往敬老院、部队、工厂、学校、社区等场所开展慰问演出。

3.4加强声乐教师队伍建设。在高校全面扩招的背景下,声乐专业的学生数量持续增加,声乐教师的工作任务也日益繁重,但与此同时,高校管理者却放松了对专业教师的业务考核与能力培养。在这样的情况下,声乐教师自身教学水平和教学能力呈现出较大差异,影响了声乐人才的培养质量。因此,高校需要积极转变教师观念。高校中的声乐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主要是约定俗成的,从某种角度而言,违背了高校声乐教学目标。针对此现象,高校声乐教师需要结合高校中的声乐教学实际状况以及高校声乐培养目标,有针对性地对学生实施声乐技巧训练,此外,还需要不断强化声乐教学方法和声乐理论方面的教学,从而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有效提高。培养优秀专业人才,离不开良好师资队伍的支持。因此,高校需要采取有效措施不断提升教师的专业素质,积极打造教学名师,稳定教学骨干,促进教师业务素养的有效提升。除此之外,高校还需要为各中青年教师提供有效支持,组织声乐教师集中参与业务培训、组织优秀教师前往国内外各音乐院校参与比赛、进行演出和交流,以此促进声乐教师队伍综合素质的有效提升,提高高校声乐教学质量。

4结语

综上所述,在当下教育体制全面改革的背景下,高校要想进一步提高声乐教学质量,需要立足长远,进行深入研究,要从创新角度入手,寻找教学突破点。与此同时,高校还要联系社会实际需求以及学生学习需求,制订合适的教学方案,为学生实现自身价值提供基础支持。

参考文献

[1]于丹丹.流行音乐专业视唱练耳教学探究:评《高校声乐教学与音乐教育研究》[J].中国教育学刊,2020(5):134.

[2]刘建芬.高校声乐教育教学的发展探索:评《高校音乐教育与声乐教学研究》[J].林产工业,2020,57(4):120.

[3]楼新利.多元化背景下高校声乐教学的创新和发展:评《高校声乐教学与音乐教育研究》[J].中国高校科技,2020(3):113.

作者:赵雨心 单位:惠州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