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音乐文化在声乐教学的融入

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传统音乐文化在声乐教学的融入,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传统音乐文化在声乐教学的融入

【摘要】伴随着我国音乐事业的快速发展,我国对音乐教育的重视程度也越来越高,高校作为音乐人才培养的摇篮,自然也担当着促进我国音乐事业发展以及推动音乐文化传承的重任。在当前的多元文化背景下,提高对传统音乐文化的重视程度,并将其融入到高校声乐教学当中,成为了培育优秀音乐人才的必要途径。为达成这一目标,高校声乐教师必须对传统音乐文化进行挖掘和分析,巧妙融入到声乐教学的不同环节当中,促进民族文化积淀,培育学生综合素养。

【关键词】传统音乐文化;高校声乐教学;融入

伴随着现代音乐教育的迅猛发展和音乐教育改革力度的增加,有关于高校声乐教学和传统文化融合的呼声越来越高,逐步成为高校音乐教育高度关注的话题。在高校声乐教学当中立足实际和学生艺术综合素养的培育要求,巧妙融入传统音乐文化,既有助于对民族传统音乐文化的传承和发扬,还有助于培育当代大学生文化素养,为音乐事业发展和音乐人才培育奠定坚实基础。为保证传统音乐文化的融入效果,高校声乐教师必须变革传统教育观念,积极学习借鉴创新性的声乐教学策略,给学生提供良好的传统音乐文化学习氛围,最大化满足学生的成长需求。

一、传统音乐文化在高校声乐教学中融入的价值分析

民族传统文化历史悠久,内涵深刻,在当代仍旧显现出极大的活力,对如今的社会实践来说仍旧具备极强的指导作用。持续提升传统文化在教育教学当中的地位,将其和现代教育进行有机融合,成为教育事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对于高校声乐教学来说,将传统音乐文化融入到声乐教学的理论和实践活动当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价值。第一,能够拓展民族文化传承和发扬的途径。音乐是民族文化的组成部分,是了解民族历史、风俗习惯、民族信仰、民族艺术等的有效载体。民族音乐文化可以有效展现民族特色。中华民族的传统音乐文化源远流长,在不同阶段都诞生了大量优秀作品,不仅再现了民族传统、风俗习惯与地理风情,还彰显了传统文化的魅力。在高校声乐教学当中加强对传统音乐文化的融入,将会大大有利于民族文化的传承和弘扬,让高校学生自觉建立文化,传承历史,主动承担社会责任;第二,能够为高校声乐教育质量提高提供必要手段。目前的高校声乐教学存在着过度倾向西方教学的情况,教育模式比较单一。我国拥有着优秀的传统文化和大量传统音乐作品,在长时间的发展中形成了独具特色的音乐文化体制。通过传统文化和高校声乐教学的结合,能够在继承和弘扬文化的同时,找到提高声乐教学质量的突破口以及着力点,突破声乐教育当中的难题;第三,能够为大学生素质增强提供有效方法。传统音乐文化历经时间洗礼和历史磨练,是当之无愧的艺术精髓,引导学生在声乐学习当中进行传统文化的学习,将会大大提升学生的审美情趣,增强学生的创造力,为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提供有效的培育方法。

二、传统音乐文化的艺术特点分析

为提高传统音乐文化在高校声乐教学中的融入效果,充分体现传统音乐艺术的价值,在引入传统文化要素时,还需要做好其艺术特征的分析。第一,关注情感表达。声乐艺术本身就是一种情感艺术,声乐作品可以收获成功的关键在于音乐情感的融入和体现。西方的声乐情感表达比较直接和强烈,而传统音乐的情感表达则非常细腻,关注个体意识的传达和作品情绪的展现;第二,把字正腔圆当作是音乐审美标准。字正腔圆是将歌词内容进行清楚表达的必要途径,是传统音乐作品美的一个重要体现,在传统音乐的发展当中,只有保证字正腔圆才能够展现出传统音乐艺术的审美特色,应对传统文化内涵进行清楚表达;第三,关注音色个性化发展。传统声乐的音色基础与前提是汉语语音,其音色具备清脆明亮和集中性强的特点。传统声乐受线性音乐思维影响,高度关注音色个性化发展,也因此推动了音色的多元化发展。

三、传统音乐文化在高校声乐教学中的融入策略

(一)引入现代化的教学方法,保证传统音乐文化融入

当前正处在一个信息化时代,这一时代的鲜明特征就是现代信息技术在各行各业当中的广泛应用,正是因为信息化的快速发展与信息技术的融入改变了社会生产生活。教育领域是现代信息技术应用的一个重要领域,是顺应教学现代化改革的必然选择。发挥现代教学优势,既能够对高校声乐教学进行优化改进,能够保证传统音乐文化融入的有效性,顺利提升学生的文化底蕴。在高校声乐教学中,教师要积极引入多媒体设备,精心制作教学视频和多媒体课件,用生动直观的方法给学生展现原汁原味的民族音乐作品与音乐艺术形式,引导学生准确把握民族音乐的特征,直观了解民族音乐的发展历程及承载的传统文化内涵,让学生在一系列的学习和实践体验当中感知传统音乐的魅力与活力。为了调动学生对传统音乐文化了解和掌握的兴趣,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在课下基于网络平台收集具有代表性的民族音乐作品,让学生剖析作品当中蕴涵的传统音乐文化,提高学生文化素养,增强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二)培养学生音乐感知能力,深入融合传统音乐文化

对于高校学生而言,有效培养并增强学生的音乐感知力是促使其主动投入到传统音乐文化学习的必要手段。在过去的高校声乐教学中,学生在传统声乐文化学习和民族音乐艺术掌握当中遇到重重困难的主要原因就是音乐感知能力比较欠缺。基于这样的情况,高校声乐教师要把握好声乐教学的重点,以激发学生的感知能力作为教学突破口。学生音乐感知能力的提升,需要通过多听和多唱的方式实现强化训练,基于这样的教学规律,教师在日常教学环节就要主动给学生创造机会,了解民族音乐及其有关知识技巧的机会,引导学生对不同民族音乐的差异进行对比分析,以此为出发点领略传统音乐文化的魅力。为提升学生的声乐素养,让学生的音乐感知能力得到强化,在传统音乐文化的品位提升上事半功倍,教师要为学生创造演唱平台,增加学生的表现机会,让学生在持续地聆听和演唱当中累积经验,升华感知能力。比如可以定期组织开展民族声乐作品的演唱竞赛,要求学生选择自己感兴趣或者是擅长的作品进行表演,在表演后邀请教师和同学进行点评,帮助学生累积听唱经验,逐步提高音乐感知能力,保证传统音乐文化的融入效果。

(三)营造传统音乐教学情境,深化高校声乐教学改革

在全面深化高校教育改革的背景下,高校在声乐教学改革上也要增加力度,提升国家培育音乐人才质量标准以及整体目标的认识,为高校声乐教学改革提供动力。为确保传统声乐文化的融入效果,教师在声乐课程安排上要主动引入情境教学法,尤其是要注意传统音乐文化情境的营造,让学生透过歌声、背景画面和作品背景介绍等内容,感知传统音乐表达的审美内涵,促使学生主动投入到传统音乐学习当中,为传统音乐的传承发展打下基础。在教学情境的创设上,教师要把传统方法和现代化的教学手段结合起来。所谓传统方法就是通过教师语言讲述、示范演唱、问题启发等方式把学生带入到学习情境中,引发学生的思考,增强学生对传统音乐艺术的喜爱情感。现代化教学手段就是利用多媒体课件、教学视频等先进科技手段把传统音乐作品直观展现在学生面前,把传统音乐传承下去。当然在这一过程中教师扮演着重要角色,所以教师要不断完善自身的专业素质以及教学能力,通过提高自身的传统音乐文化素养对学生进行榜样教育。

(四)加大音乐情感教育力度,提高传统文化融入质量

情感教育本身就是高校声乐教育的组成部分,从本质上看,声乐艺术是一门情感艺术,所以在声乐教学当中关注情感的融合是必不可少的,是提升传统音乐文化融入效果的关键。音乐可以动人心弦,令人感同身受的主要原因就是音乐当中融入了情感,做到了以情动人。所以不管是音乐创造者还是音乐演唱者,只有在融入情感的前提条件下,才能够实现音乐传递,顺利达成音乐艺术的表现目标。将传统音乐文化融入到高校声乐教学中,是高校教师的重要教学任务,为了保证这一任务的完成,教师需要主动在音乐教学中融入个人情感,并用自己的积极情感引导学生生成共情,激励学生主动表达音乐当中的情感与内涵,让学生在传统音乐文化的分析当中累积良好体验。为保证音乐情感教育的顺利实施,教师在教学当中还要做好和学生的互动讨论工作,把学生当做课堂的主人,通过与学生的密切互动与交流了解,掌握学生在传统音乐文化理解当中存在的缺陷与不足,通过查漏补缺和因材施教,保证高校声乐教育的实施效果。传统音乐文化是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伴随着音乐事业的发展而不断地丰富和完善,显现出强大的生命力,凝结了音乐前辈的智慧与才干。伴随着音乐教育现代化改革的实施,高校声乐教学的整体模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对于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改进要求也越来越高。在新时代背景下,传统音乐文化仍旧有着极高的指导与应用价值,将传统音乐文化融入高校声乐教学是必然趋势。为此,高校声乐教师在变革教育理念的同时,还要引入创新性的教学方法,通过对学生进行传统音乐文化熏陶,来塑造学生坚实的文化底蕴,强化学生的民族自信心与自豪感。

参考文献

[1]林红.对传统音乐文化融入高校声乐教学的思考[J].四川戏剧,2017(7):155-157.

[2]龙清萍.传统音乐文化在高校声乐教学中的应用[J].都市家教,2017(12):256-257.

[3]王建峰.传统音乐文化在高校声乐教学中的有效应用[J].艺术品鉴,2018(15):115-116.

[4]张荣丽.浅析高校声乐教学中传统音乐文化的融入[J].郑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6(33):64-67.

[5]杨林.如何在高校声乐教学中融入传统音乐文化[j].音乐时空,2018(1):21-22.

[6]刘坤.传统音乐文化在高校声乐教学中的融入研究[J].黄河之声,2018(23):80-81.

[7]谭文达.如何在高校声乐教学中融入传统音乐文化[J].北方音乐,2016(10):105-106.

[8]田雪生.浅谈高校声乐教学中传统音乐文化的融入[J].北方音乐,2017(3):67-68.

作者:方贤君 单位:云南民族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