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声乐教学中直观性与形象性探究,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摘要】近年来,随着我国宏观社会经济发展,人们的物质生活需求得到了极大满足,对更高层次的精神需求表现出了极为强烈的欲望。声乐作为一门独特的音乐艺术,通过声音传递美、塑造美,是大众愉悦生活的重要方式,其相关专业人才培育至关重要。声乐本身的艺术特性决定了教学中应将“直观性”与“形象性”相结合。本文对声乐教学中“直观性”与“形象性”进行探究,就其有效组织策略进行了思考和建议。
【关键词】声乐教学;“直观性”;“形象性”;组织策略
引言
声音既看不到又摸不着,声乐教学作为一门研究科学发声和演唱技巧的学科,其本身具有一定的抽象性,给学生的学习造成了不小的困难。因此,教师要全面了解学生的认知与发展规律,尽可能运用直观教学法与形象教学法组合的模式,通过科学的教学语言设计,使相关学习变得直观且形象,增强学生对声音的体悟,并由此产生审美愉悦,提高他们对美的鉴赏力和塑造力。
一、声乐教学中的“直观性”与“形象性”
声乐是用科学的发声方法发出优美嘹亮的歌声,又用歌声透过音乐化的文学语言,生动地塑造乐曲中的人物形象、描绘意境,表达思想感情的音乐艺术。综合来讲,声乐作为情感化的艺术表达,教学中所触及到的知识点和技巧讲解往往都是很抽象的。与此同时,在对学生嗓音训练时,声音既看不到又摸不着,很难掌握它们的内部运动,从而导致其学习困难重重,始终不得要领。要想形成稳定良好的状态,不断循环反复地练习成为了一种常态乃至习惯,容易引起学生内心的烦燥情绪,对教师教学工作的开展极其不利。这就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声乐教学中应采取“直观性”和“形象性”相糅合的方式,使声乐技巧和发声运动变得直观且形象,从而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学科内容,继而转化为某些方面的能力素质。事实上,很多经验老道的教师在对声乐重难点部分的讲解中通常都会手舞足蹈、眉飞色舞,在肢体动作的修饰下,寓无形于有形,学生学习起来“津津有味”,并且认知得到了强化和深化,感受到了声乐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精髓。其中,直观性教学以真实实物为载体,通过对学生的视觉刺激,并引导他们思维想象,从直接经验中获得感性认知,最终全面掌握知识。而形象性教学则基于学生日常所熟知的事物与声乐抽象知识进行对比,加强他们无形意识的具体化,继而诱导其对声音展开想象并自然地表达出来。因此,声乐教学中的“直观性”与“形象性”把控,符合学生成长认知规律,更有助于抽象知识的转化,其由声乐艺术本身的特点决定,对提升教学实效作用显著。
二、声乐教学的有效组织策略
如上所述,声乐教学中的“直观性”与“形象性”,决定了必须结合学生认知规律,以更加巧妙的方式进行知识宣导和能力训练,才能产生事半功倍的效果。作者基于上述认知,结合实际情况,针对性地提出了以下几种声乐教学有效组织策略:
(一)提升师资素养
宏观素质教育改革生态下,教师作为教学主导,是生成创新的关键智力支持。如上所述,声乐教学的“直观性”和“形象性”对教师的组织能力提出了较高要求,其相关培训工作展开至关重要。在实际践行过程中,高校应精准定位师资的战略地位,深入解读素质教育的核心内涵,始终坚持“以人为本”思想理念的渗透并加强对教研工作的组织与引导,以求开拓声乐教学发展新局面。基于此,在实际工作践行中,应组织开展多样化的培训教研活动,广泛邀请学术领域大家参与,从学生认知的角度出发,详细解读声乐教学的“直观性”和“形象性”,并宣导正确的思想理念,强化教师创新意识及能力,不断充实他们的学科素养。同时,搭建好教师互动平台,加强与兄弟院校之间的合作建设,共享声乐直观形象性的成功经验,针对典型问题展开深入讨论,协同商讨最佳解决方案,以提升教师的相关组织能力,为声乐教学发展输出足够的智力支持。除此之外,教师作为独立的行为个体,有着自身鲜明的特征,要形成独具特色的声乐教学方法体系,注重对他人经验的学习与渗透,不断加强自主学习和研究,结合声乐教学的“直观性”与“形象性”加以创新,保证最佳工作效果,有助于实现教师的职业价值追求。如此,在多方力量的汇聚支持下,声乐教学势必会迎来新的发展局面,从而培育出更多优秀的艺术人才。
(二)借助现代科技
信息化时代,计算机、互联网等现代科技应用越发普及,并带动了社会各领域发展变革新潮流,为人们的生产生活带来了诸多便捷性的服务体验。在这样的环境背景下,信息化成为了声乐教学发展新的领域,其本身集声音、图像等多类元素为一体的特性优势,进一步增强了课堂吸引力,并为声乐直观形象化教学组织提供了更加便利的条件。对此,教育部相继颁发了《教育信息化“十三五规划”》《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2018年教育信息化和网络安全工作要点》等系列指导性文件,为高等教育发展引明了方向。因此,高校应当紧跟时代潮流,充分重视教育信息化布局与发展,结合自身实际情况不断加大相关建设投入,积极引入先进技术及装备,逐步改善应用环境,为声乐直观形象化教学铺筑基础。传统声乐教学模态下,教师大多凭借自己的感觉和经验单一地进行讲述或范唱,学生大多是被动模仿,自身比较难形成正确的认知结构,实际教学效果并不尽如意。在实际组织践行过程中,声乐教师可充分依托现代科技支持,在普通多媒体电脑上加装一块数字音频卡及相关软件辅助教学,如CoolEditpro等并进行音频录音,让学生在音频视窗里看到自己的声波图像,继而帮助学生体会自己发声的正确与否,提升其对声音的辨别能力和评价能力,最终引导他们有针对性地予以修正。
(三)多种语言并用
对于初学者而言,声乐教学中所关联到的乐理知识极为陌生,加之教师相对专业且枯燥的讲述,很难理解其本质内涵,并容易衍生负面情绪,最终影响了教学质量。针对此类情况,教师要加强对多种描述语言的应用,除了直白的讲述外,还可通过“多媒体语言”进行更为形象生动的描述。例如,在识别图谱的教学中,教师则可利用Encore软件,制作有声音的多媒体教学课件,将全音符、二分音符、四分音符、八分音符等散列在大谱表的不同线和间的位置,当学生用鼠标点击不同音符时就会发出与之相对应的准确音高和时值,并显示音名与唱名,如此得有助于学生熟悉相关专业知识,并有效提高了其学习参与兴趣,为后续声乐教学活动展开奠定基础。同时,为了更好地训练学生对美妙声音的感知与表达,教师还可采用日常生活中所能做到的动作,通过肢体语言描述科学发声的状态,引导辅助学生感知与体会,从而达到最佳的训练效果。动作来源于生活,通过对学生的直观视觉刺激,使发声的过程显得简单易学,并使之在轻松的动作支配下,有机协调地将歌唱各器官运行起来,最终形成悦耳的歌声。如此,以学生熟知的事物为切入点,通过多类形象化语言的表达可以强化学生理解与认知,并给其留下深刻印象,继而转化为某种声乐演唱技巧或能力。
(四)开展实践活动
同志曾经指出:“理论与实践的统一,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基本的原则”。声乐教学的目的不仅仅在于知识传输,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演唱技巧与能力。丰富多样的实践活动,可以说是声乐教学中“直观性”与“形象性”组合的最佳方式,可以促进学生知识内化到能力升华,使之迈入更高层次的学习境界。尤其是现代社会主义视角下,声乐教学所面向的大学生主体个性愈加突出,他们肩负着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应始终秉持“以人为本”的基本原则导向,跳出循规蹈矩的固有思维模式,从而激发学生的联想力和想象力,并形成他们的直观形象创造力。例如,在日常声乐教学实践中,学生们大多数急于表现自我,而对其中所关联到的知识点不尽关心。对此,教师可设计一些即兴伴奏演唱活动,在满足学生表现自我的基础上进行科学的示范,使之充分感受优美动听的旋律,通过对比发现自身的不足,进而利用他们追求完美的心理深入讲解相关知识,势必能够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同时,高校还可利用各个庆典时间组织开展多样化的声乐演绎活动,并明确评优规则,设立相应的奖励,吸引声乐专业学生广泛参与,进一步增强校园文化氛围,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使学生更加积极、主动地投入学习。如此,在学生良好的情绪情感体验下,加之声乐教学直观形象法的运用,势必能够产生更好的效果。
三、结语
总而言之,声乐教学本身的抽象性特点,决定了其在实践过程中应充分利用直观形象化组织方法的优势,不断扎实自身专业知识涵养,以良好的创新意识为驱动,充分借助现代科技手段,以多种语言表达方式营造良好的感受空间,并依托丰富多样的实践活动组织促进学生知识与技能水平的双向提升。希望学术界大家持续关注笔者对声乐教学中“直观性”与“形象性”的相关课题研究,结合实际情况,从不同角度视角,针对性地提出更多有效组织方式。
参考文献
[1]朱开来.声乐教学语言的形象性探索[J].北方音乐,2019,39(17):172,177.
[2]李恩忠,陶镜茹,袁超.“数字模型”辅助声乐教学探索[J].艺术百家,2019,35(4):112-117.
[3]许诺.声乐教学语言的形象性探索[J].黄河之声,2019(8):45-46.
[4]朱燕聪.声乐教学语言的形象性探索[J].黄河之声,2018(17):95-96.
作者:吕春媚 单位:广东石油化工学院艺术与设计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