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材施教教学新模式在声乐教学的应用

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因材施教教学新模式在声乐教学的应用,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因材施教教学新模式在声乐教学的应用

【内容摘要】音乐形式的种类多样,演奏风格也各具特点。因此,声乐教师在进行教学时,要抓住每个学生的学习特点,深入研究音乐文化,才能在教学中做到因材施教。成长、学习环境的不同造就了学生性格上的差异,因材施教就是针对学生差异化教学的教学模式。作者认为,要想将新教学方法实施到位,就必须建立严格的规章制度,实行科学的施教方法,找到每个学生的学习特点,保持良好的师生关系,利用教学手段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只有这样才能提高教学质量,提升学生整体素质。

【关键词】声乐教学;因材施教;声乐改革;教学模式

因材施教教学方式的实施,可以让教师对不同特点的学生进行针对化教学[1]。所以,在声乐教学中使用因材施教的教学方式,有利于提高声乐教学的质量和效率。现阶段,很多高校的声乐教学在教学模式选择上依然选择传统的“一对一”,这种方式是有一定弊端的,不利于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因此需要做出改变,在原有的教学模式上找到与因材施教之间的联系,建立全新的声乐教学模式。声乐教学的核心主要是教唱和学唱两个方面,其中教唱就是教会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和演唱能力的过程。以往的教学模式都是采用一对一的方式进行教学,教师传授同样的知识和技能,一味地注重教唱,忽视了学生学唱的重要性。长期如此的教学方式让教师的教唱水平不断上升,可学生学唱却没大的变化。虽然教唱的环节具有一定作用,但教学的目的是让学生学会唱。因此,声乐教师要对此做出改变,重视学唱的效果,观察每个学生的学习特点对其进行因材施教,培养其独特的演唱风格。

一、声乐教学中因材施教需遵循的准则

因材施教就是教师通过发现学生之间的差异,找出适合每个学生的学习方式,让学生找到自身的优点和缺点所在,取长补短,从而更好地进行学习。教师只有掌握了学生特点和性格差异,才能因人而异,提高学生声乐能力。

(一)因材施教要注重差异化教学

虽然人类数量众多,但是想找到两个性格、文化修养完全相同的人却是不可能的。因此,任何优秀的学习方法不一定适用于所有人,人与人之间是不同的。因此要重视差异化教学,正视每个人的性格特点、文化修养和天赋能力,实行个性化教学,从而让更多学生爱上学习,对学习产生兴趣。首先,了解学生的发音差别,根据不同学生的发声特点进行针对性教学。歌唱家在进行音乐表演时,最重要的器官就是嗓子。由于人所处地域环境的差异,导致嗓音有区别,有的人擅长高音,有的人天生嗓音浑厚、深沉。教师在进行声乐教学时,应当掌握每个人发声器官的特点,取长补短实施教学。其次,了解学生之间的风格差异。每个人生活和生长环境不同,导致了学生多种多样的性格,在演唱时也比较明显。教师应该对这一问题予以重视,帮助学生发挥自身的特点,形成独特的演唱风格。最后,音乐文化的差异。地区之间的文化差异导致学生的音乐文化水平之间存在差异。教师应该以平常心去看待这些差异,让每个学生都能从教学中受益。

(二)因材施教适用于所有学生

很多人认为因材施教是对天赋比较高的学生重点培养的方法,不适合学习能力一般的普通学生。虽然因材施教对于某些重点人才培养的确具备一定效果,但是对于大众教学来说,这种想法是行不通的。在进行教学时,因材施教要成为应对所有学生的教学方法,找到一个平衡点,既能培养能力出众的人才,又可以让能力一般的人在声乐中寻求乐趣[2]。有一点要注意,不能将才华和特点混为一谈。教师眼中的“材”,应该是学生的个人特点和演唱风格,并不是先天条件比较优越的艺术天赋。因材施教就是找到每个学生的个性特点和演唱特点,再根据学生自身条件制定教学方法,从而激发学生的潜在能力,使其找到适合自己的演唱风格。

(三)因材施教需要特定的考核方式

现阶段,对于声乐专业学生的考核比较简单,主要以舞台演唱或者教师集体打分的形式,通过分数的高低评定学生水平。这种考核方式让学生必须花费大量时间完成考试,导致了学生无暇去发现自身的优缺点所在。因此,因材施教需要一个特定的考核方式,如果还是沿用传统的考核手段,会限制学生能力的发展。学校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找到适合学生考核的方式,比如可以开展比赛或者演唱会的形式,让学生各展身手,保障因材施教的教学效果。

二、声乐教学中因材施教的构建模式

因材施教的使用,就是教师通过学生的个性和演唱特点进行针对性教学的方法。但是,要想使因材施教教学方法起到关键性作用,还得建立切实可行的教学模式。只有如此,才能物尽其用,使因材施教真正在教学中发挥作用[3]。

(一)树立以学生为主的教学思想

以往教师在教学中充当主要角色,在教学中以讲为主,因材施教的出现改变了教学中教师和学生的位置。学生是学习的重点所在,只有从学生的特点入手,找到符合学生特色发展的教学方法,才能让教学起到效果。例如,教师可以设置一个课题,课题有很多分支,让学生自由发挥自身的特点和兴趣,选择一个分支来完成。教师在旁指点,让学生在完成教学课题的过程中形成自身的演唱风格,这样既提高了教学的质量,还能让学生找到学习的兴趣。

(二)授课形式上做出改变

由于声乐教学的特殊性,教学时需要一对一的教学模式,先由教师做演示,再由学生练习,教师从旁指导。这种教学便于教师找到学生的学习特点,从而进行针对性教学。对于发声方法的传授,教师需要对每个学生单独讲授。对于发声教学中共性的问题,教师应该开设具体的课程进行讲授,将学生出现的问题进行归类,建立小组进行讨论。利用集体课向学生讲授基础的理论知识,既节省了教师的时间,还能增加学生相互讨论的机会。

(三)要找准学生的个性特征

教师要清楚每个学生的个性特征,这是教学的基本所在,也是因材施教的重点。只有让学生掌握自身的优点,并以此作为出发点,才能让学生找到适合自身的演唱风格,形成个性,从而吸引更多人欣赏。要找到学生的特点所在,首先,需要对学生的发声特色进行鉴定,这是学习声乐的重点;其次,要找到不同学生的风格曲线,引导学生向这一方面深入发展;最后,通过掌握学生自身的学习条件,合理进行引导,帮助学生步入歌唱的行业。

(四)制定因材施教的规章制度

声乐学习是一个漫长而复杂的过程,在此过程中需要制定很多的学习方法和考核方式。现阶段,声乐教学还是坚持一对一的教学形式,学生的知识来源主要是课堂讲授。想要真正做到因材施教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需要有严格的规章制度为教学提供保障,才能让因材施教教学模式严格实施下去。特别是考核方面的改革,因材施教需要特定的考核方式。例如,定期举办一些演唱会和比赛,给比赛获奖的学生提供奖励,激励学生学习的热情。

三、保障因材施教在声乐教学中实施的关键所在

(一)建立起良好的师生关系

声乐教学的特殊性决定了教与学之间的关系,两者之间只有相互配合,才能获得双赢。从心理学来看,良好的师生关系,更有利于学生接收教师所讲授的知识。反之,如果两者之间存在间隙,那样会让学生对教师产生逆反心理,从而抗拒教师传授的知识,教学效果也会受到影响。所以,声乐教师要善于处理好与学生之间的关系,不能将自身的情绪带到教学中来,这是保障因材施教的关键所在。

(二)善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良好的情绪可以给人塑造良好的歌唱环境,激发自身器官与歌曲之间的高度融合,从而达到极佳的演唱效果[4]。因此,声乐教师必须针对此方面做足文章,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源,找到学生的兴趣所在,从而激发学生的积极情绪。对于演唱能力一般的学生,教师要先选择一些简单的歌曲,帮助其在演唱时建立自信。教师作为学生的引路人,主要就是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充当指导的角色,让学生找到学习的兴趣所在,以此调动学生的积极情绪,从而达到教学的目的。而对于能力较高的学生,教师可以选择一些具有挑战性的歌曲,让学生在学习中挑战自我,从而获得成就感,进一步调动积极性。

(三)坚持持之以恒的原则

万丈高楼平地起,声乐的学习同样也需要打好基础,要脚踏实地地学习。教师应该掌握学生在每个阶段的学习状态,进行因材施教,让学生稳扎稳打,保持持之以恒的学习心态。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在由易到难的学习进程中,不断树立自信心,形成良好的歌唱心理状态。

参考文献:

[1]林凯.因材施教理念在高校声乐教学中的运用探讨[J].黄河之声,2019(12):98.

[2]毛孟雪.浅析因材施教在高校声乐教学中的应用[J].黄河之声,2019(9):78.

[3]段凤琴.声乐教学因材施教新模式的构建[J].艺术评鉴,2019(1):79.

[4]张学蕾.高校声乐教学中因材施教方法的应用[J].现代交际,2019(7):199.

作者:廖宁杰 单位:湖南科技学院音乐与舞蹈学院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