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民族音乐学视域下的声乐教学,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摘要】声乐教学是音乐学习的有机组成部分,必须不断地探索创新出最适合学生的教学模式,才能引导学生为后续的学习打好基础。本文对声乐教学和民族音乐进行了简单叙述,并从民族音乐视域出发,探索了声乐教学方法。
【关键词】民族音乐;声乐;歌唱;感受
引言
音乐学习的特殊性决定了其不能用传统的模式进行教授。声乐教学研究是一个复杂而持续的课题,无论从技能层面,还是艺术层面,都要求教育者不断地总结经验,研究创新,用最佳的方式把声乐理论知识和技能带到课堂上。
一、民族音乐学简述
民族音乐是指世界各个民族的传统音乐,民族音乐学即是研究民族音乐及其发展的一门理论学科。主要通过田野考察的方式调查研究不同社会制度、不同经济发展的各国各地区之间的原始民族音乐,从而找出与音乐相关的一些基本规律。民族音乐属于音乐学的一个门类,它与各个民族的文化和习俗有着密切的关系。
二、声乐教学概述
声乐是音乐领域的专有名词,指的是用人的原生演唱音乐的一种形式。声乐以声带发声,配合人的口腔气息等,根据音域和音色的不同可以区分为男女中高低音。声乐具体包括我们经常听到的民族唱法、美声唱法,还有通俗的唱法等。我国的声乐教学发展很早,而且也比较丰富,结合了舞蹈、诗歌还有音乐,是一门比较综合的艺术形式。声乐教学学习的范围很广,包括一定的理论知识,和专业的训练,语言、声音、感受力等都是声乐的学习对象。每个人天生都有一定的歌唱天赋,只是在后天的成长过程中没有得到及时的发展和科学正确的引导,随着身体的发育逐渐丧失了完美歌唱的能力。声乐教学就是为了让个体能够发出优美动听的声音,根据个体的性别、能力、生理条件进行教学,在保留学生自然天赋的基础上,帮助学生发现自己的声音特色,教授学生如何科学准确地发出声音。
在我国音乐理论与实践的发展过程中,对于声乐的教学方法进行过大量的研究,促进了我国音乐教学质量的提高和音乐的多元化发展。在民族音乐视域下,该如何更好地进行声乐教学,在音乐在教学中非常有必要研究探索。
(一)打好坚实的理论基础
一个关于声乐教学的错误认知就是,在声乐得学习中,实践重于理论,这让很多学生只是机械地练习,不仅没有提高学习效果,还浪费了大量的时间。其实,恰恰相反,在声乐学习中,理论应该起到先导的作用,因为发出声音是一种人体的物理现象,我们必须深入了解我们的发声器官、呼吸、音色等才能更好地利用其唱出优美的歌声。这些专业的知识需要不断地学习,结合实践,才能更好地融会贯通,内化为学生自己的知识。在民族音乐视域下,声乐教学更应该打好坚实的理论基础。除此之外,因为民族音域的特殊性,在具体的教学中,不仅要学习一些基本的声乐理论,还应该教授给学生民族音乐的发展和类型等,鼓励学生主动学习多元化的音乐类型,深入探究民族音乐的特点。一般来说,民族音乐的唱法,在基本的发声方面与流行音乐是一样的,但有一些技能是民族音乐独有的。在教学过程中把这些技能教授给学生,鼓励学生不断地体悟,反复觉察,夯实声乐理论基础,是学好民族音乐的前提。
(二)教学中处理好技术与艺术的关系
音乐是一门艺术,但也是一门技术,在我国音乐教学中,始终在探讨技术与艺术的区别与关系。一般来说,学生们学习声乐的技能是为了获得音乐上的艺术展现。声乐有其技术性的部分,比如对人体发声器官生理构造的学习,基本算是技术的部分,对于作为物理现象的音质音色的学习也属于技能层面,甚至发出各种不同的声音也属于技术层面。而当一个学生运用技能唱出优美的音乐,那便上升到了艺术的层面。[2]因此,在声乐的教学中,艺术与技能是相辅相成的,二者不能彼此割裂。这就对教师的教学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果在课堂上只专注于技术的教学,那么声乐的学习将是苍白的,如果过分追求艺术化的表现,又容易让学生形成浮躁心理,不能安下心来学习技能部分。建议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用艺术化的手段来传授技能部分,比如关于物理声音的学习,老师可以通过歌唱的形式来教授,再辅助以适当的理论知识,学生才能更加清晰地明白要点。只有老师在枯燥的声乐教学中发挥个人魅力,艺术化地教学,才能不断点燃学生学习声乐知识的热情。在民族音乐视域下,因为民族音乐的丰富性决定了其在声乐教学过程中会面临各种不同的发声习惯,这本身就是艺术性的,除了一些共性的规律之外,把丰富多元的声乐内容带到课堂教学中,可能会收获更大的效果。
(三)提升感受能力
音乐从本质上来说是一种游戏,人们感受不同的音乐类型,获取不同的情感体验。在具体的声乐教学中,教师过分强调了技能的刻意练习,而忽视了其作为教师的引导作用。举个简单的例子,我们的生活中,有一些人并没有上过专业的声乐课堂,没有接受过科学训练,但依旧可以唱出美妙动听的音乐,除了一部分天赋使然,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他充分打开了自己的感受能力。当我们听一个声音的时候,是乐音还是噪音,我们的身体都能感受到。因此,在声乐的学习中,一定不能每个个体都具备天然的感受能力。民族音乐包括了世界各地的不同类型的音乐,其表达方式各不相同。在具体的声乐教学中,如果能利用好这一点,让学生参与课堂,把主动权给学生,鼓励学生多听不同类型的民族音乐,多琢磨练习不同民族音乐的发声方法,在这样的反复激发之下,学生运用自己的感受能力,就会学习到很多的知识,而且学习效果更好。在声乐教学过程中,注意利用个体天然的感受能力,重要的前提就是,教育者必须改变自己的认知,讲台下的不是一帮机械的学习者,而是一个个有天赋的不同的个体,这样才能在声乐教学过程中更好地引导学生发现声音的魅力。
(四)多带领学生野外采风
一个真正的音乐人,绝对不是整天呆在温室里研究书籍的人,他必定愿意走到原野中去,走到大川大河中去。因此,多带学生们去野外进行采风。在我国南方的村寨里和北方的高原上,都有不同类型的音乐,比如大西门的花儿、碗碗腔,云南寨子里的各种古老音乐。从声乐学上来说,它们有共同的特点,也有很多不同的地方。在教学过程中,鼓励学生走出校园,这样不仅可以提升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也可以增强他们对民族音乐的认同感。在地方风俗民情的感染熏陶下,学生们想要学习丰富多元的民族音乐,自然有足够欲望学习相关的声乐知识。这是民族音乐的优势,相比较流行音乐来说,民族音乐存在的范围在时间和空间上都更广[3]。从实践层面来说,声乐教学其实在远古时期就已经开始了,我国古代的一些声乐知识,比如宫商角徵羽的五音。这些都可以成为声乐理论教学的素材,甚至我国的戏曲、说唱等各种文化品种都可以参与到声乐的教学中,丰富课堂,打开教育者的教学模式和思路。
(五)呼吸方法的学习
声乐教学中呼吸练习非常重要,呼吸是学好唱歌艺术的第一步。正确科学的呼吸方法可以保证持久稳定地发声。一般教师们都会反复地强调放松的重要性,但要真正做到自然放松的呼吸,需要科学的指导和练习。正确的歌唱是在呼吸放松的基础上,这样可以保证音色的圆润和饱满。科学的呼吸方式对于我们的健康非常有利,一般情况下,我们都在使用胸式呼吸法,但在唱歌的时候胸腹式呼吸方法更为有利。其实,胸腹式呼吸方法是我们每个人天生的能力,观察熟睡中的婴儿便会看到,只是在后天的生活中,长久地不使用便退化了。在声乐教学中,教会学生科学健康的呼吸方法将有利于学生对声音的理解,也更加了解自己,这个过程本身就是艺术化的。建议教师在具体的教学中,详尽地阐述呼吸的要领,营造轻松愉快的课堂气氛。[4]民族音乐是丰富多元的,不同的文化背景下的音乐都有自己的特点,而且民族音乐基本都是各民族人民质朴感情的表达,自然而亲切。因此,在教授民族音乐过程中,引入声乐中的呼吸教学,一定会取得良好的效果。
四、结束语
在民族音乐视域下研究声乐教学方法,是非常有必要的。这可以让教师本着更为严谨科学的态度投入教学,注重音乐技能教授的同时,也不忽视其艺术化。想要我国的音乐教育事业蓬勃发展,作为教育者必须积极地探索研究更为人本科学的教学方法,不断地创新实践,使音乐教学更加高效适用。
参考文献
[1]捷姆佐夫斯基,杨洸.民族音乐学[J].中国音乐,1984(2):83-84.
[2沈洽.论“双视角”研究法及其在民族音乐学中的实践和意义[J].中国音乐学,1998(2):64-84.
[3]乔爱玲.声乐教学的探讨与实践[J].星海音乐学院学报,2002(2):51-52.
[4]李延俊.对声乐教学过程中情感培养的探索[J].职教论坛,2012(23):47-48.
作者:陆彦 单位:扬州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