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乐教学中学生表现能力的提高

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声乐教学中学生表现能力的提高,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声乐教学中学生表现能力的提高

摘要:音乐教学不单单是让学生学会唱歌,掌握唱歌技巧,最为重要的是让学生理解和感悟音乐歌曲中的思想与艺术,从中学会做人的道理,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审美观念,使学生体验到音乐艺术带来的乐趣。

关键词:小学音乐;声乐教学表现能力

引言

古代诗歌理论《毛诗序》中指出:“人们在非常激动的时候,内心情感难以用行动充分表达的时候,会采用唱歌、诗歌表达,唱歌、舞蹈、诗歌是人类常用于抒发情感的方式,而唱歌是最主要的抒发方式,每一个人的嗓子发音都具有不可复制的特点,都可以媲美乐器发出的声音,像乐器发声一样,能直接表达出纯粹的情感。”音乐的声音高低起伏、急缓、弱强都涉及发声者的审美体验和情感,而声音和情感越是能够相互融合,则表明其唱歌能力和技巧越强。对于音乐教学中的唱歌教学来讲,要合理使用有效教学策略和手段,确保学生体验到音乐中情感和审美体验的抒发,进而激发起学习兴趣,开掘其潜在的声乐能力,提高其人文素养和艺术修养。

一、协助学生气息基础锻炼

教师要学会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抓住学生气息训练的时机,进而使其在课堂上形成良好的声乐表现惯性[1]。小学阶段,学生的生理特征与成年人存在很大差异,这是因为他们的身体正处于生长发育期,尤其是声带处在快速成长期,而音乐课贯穿整个小学阶段,在这阶段内的训练,必须要采用类似于贝尔康多唱法的训练方式。贝尔康多唱法属于意大利学院中的专业唱法,该音域涉及最低音和最高音,要求歌唱者表情配合细腻。该唱法造就了许多著名的音乐家。小学音乐教学中教师可以采用贝尔康多唱法的音色发挥特点,即清纯、自然、美妙的发声特点,给学生们授课,与此同时,保障共鸣的适度性以及考虑到小学生的发声特点,让其借助口腔、鼻子、咽喉部位发声,从课堂气息锻炼着手。由于小学生对问题的理解能力和处理能力与大人有着巨大的差异性,他们难以理解抽象化的声乐感觉锻炼方式。因此,教师应在教学过程中多加研究,采用口含清水的方式给予学生锻炼指导,使其能接纳气息方面的调节。具体操作方法为,教师首先让参加锻炼的学生含一小口水,让其感知到水在口中停留的感觉,然后告知其哼唱锻炼时,就是通过在口腔内构建起自然空间使声音在此空间内发出声音,而不是把声音压在喉咙中发出,体会到声音是从头的前上部发出,气息柔和均衡地呼出等注意事项,再让学生抿嘴哼唱练习曲子。通过这一步骤,能够让学生顺其自然地用气息带动声带发声,使气息顺着口腔上腭的位置流出,让共鸣腔呈现,声音就会变得婉转动听,这是因为上腭部位变为隆起的同时,把头腔打开,呈现出头腔共鸣的效果。由此可见,该锻炼方式虽然主要在锻炼气息,但也训练了头腔和口腔的共鸣,可以让学生在唱歌的过程中找到美妙的音色。由于口含清水锻炼气息的方式需要学生抿嘴唱歌,这也就需要其轻声唱歌。而该唱歌的方式,能够形成发声轻松的效果,也就是唱歌状态。这种方式与古希腊德摩斯梯尼含石头做演讲的方法类似,虽然看似笨拙,但实际效果显著。

二、让学生采用高音共鸣的方式提升音乐表现能力

教师在指导学生采用高音共鸣的方式增强声乐表现能力时,应告知其保持正确的唱歌姿势。学生的演唱姿势是否正确、规范是关系声音是否能够正常表现的重要环节。正确的唱歌姿势要求学生做到昂首、挺胸、腰立直、脖子端正向上,在此基础上,才能采用唱高音锻炼共鸣的方式进行练习。整体来讲,维持唱歌的良好状态需要长时间的坚持,才能实现共鸣的效果。但是在长时间的锻炼过程中,学生保持正确姿势需要教师的帮助。在这期间教师应该让学生保持自然呼吸状态,维持音色的清纯和美妙。小学生音色美妙的可能性是由其生理特点等方面决定的,教师应该根据其可能性进行指导训练。教师应考虑实际生活对小学生音色锻炼不利的因素,如小学生会不由自主地模仿成年人的错误发声。针对此情况,教师要及时纠正学生的发声方式,让学生采用正确共鸣的方式发声,防止出现“喊唱”的情况出现。当气息抨击发声器官时,声音位于发声器官最微弱的位置中,会产生圆润、清亮的音色,需借助鸣腔的帮助才能发出回旋声音。如果该方法运用得当,声音则会显得圆润自然。教师训练时要选择合适的内容,并且着重注意该方式的侧重点,确保每次锻炼都能有所收获。

三、教给学生高位低唱的技能

在进行音乐训练中能够保护好学生嗓音的方法为高位低唱,该方式对保护小学生嗓音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音乐课程改革要求教师在为小学生进行授课的同时,要保护好学生的嗓音。笔者通过调查本校的小学生唱歌方式,了解到有许多小学生讲话时发音方式较为直接,该讲话方式表现在音乐课中就会形成“喊唱”的现象。想要减少此现象的发生,就要保护好学生的嗓音。教师在进行音乐授课训练时,要时刻强调发声习惯的养成问题。在授课的过程中,音乐教师可以不用考虑音色派系问题和分类,只要着重指导其依靠自然的发声就行。这是因为小学生还处在模仿他人发声的阶段,发声习性会或多或少地受到他人影响。长此以往就会导致其嗓子出现卡音和挤音,更严重的会出现喊唱现象。因此,音乐教师要重视高位低唱的技能,在学生练习共鸣时,注意其气息的吸入,协助其放松声带。在这一锻炼的过程中,教师应选择适合学生发声的练习歌曲,引导学生轻声唱与高位置融合,保护其嗓音。教师采用气息锻炼、高音低唱、高音共鸣的方法,确保小学生音乐表现能力得到提升,进而使其在音乐歌曲中体验和辨别美、善、真的情趣,培养其审美观念的形成。此外,音乐课程是小学阶段的重要课程之一,教师采用合理的教学手段让学生学会以上技能,才能提高音乐教学质量。

四、培养学生在音乐艺术表演中的想象力

在音乐艺术表演中,良好的想象力是创作优秀音乐的必备条件,它可以使音乐艺术表演顺利完成。表演者将情绪与想象力相互融合,相互关联,表演行为激发想象力的形成,同时想象力也促进表演的进行。音乐表演者通过对音乐作品的想象,再结合自身的特点来进行演出,优秀的音乐作品需要表演者情感、情绪表达到位,才能称为完整的作品演出。因此,音乐教师在授课的过程中不仅要训练学生的发音,还要培养其表演能力,在授课中让学生以声音传达感情,投入音乐作品的感情中,才能提高其学习兴趣,使其在以后的音乐作品表演中能够尽快进入演唱状态,发挥对音乐歌曲的想象力,做到声情并茂、以声传情。五、为学生建立舞台,让其展示自身才艺为学生建立表演舞台,不仅能够增加学生的舞台演出经验,还能锻炼学生的表现能力。除此之外,音乐课外活动也是学生展现自身才艺,提升和验收音乐课堂教学的途径之一。例如,在本校组织学生开展舞蹈队、管乐队、合唱团等第二课堂活动。在活动中,学生可以以弹唱、跳舞、说唱、念诗等方式展示才艺,教师对学生们的各项才艺演出进行考核,使具有优秀的表演能力的学生脱颖而出,同时,激励其他学生向优秀的学生学习。这样有利于提升学生的心理素质,为其打造良好的音乐学习氛围,让学生在轻松专业的氛围中学习音乐知识。

五、结语

总之,教师应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出发点,采用有效的教学手段引导课堂的顺利进行,并对学生遇到的学习问题给予及时的帮助和指导,才能使声乐课堂教学质量有效提高。

[参考文献]

[1]王蓓.训练音准,提升学生音乐素养[J].北方音乐,2017(24):132.

作者:刘馨 单位:江苏省扬州市邗江区实验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