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声乐教学研究(3篇)

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高校声乐教学研究(3篇),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高校声乐教学研究(3篇)

第一篇:高校声乐教学实践研究

【摘要】随着音乐艺术的迅猛发展以及时代的进步,声乐人才短缺的问题逐步凸显出来,同时也对声乐人才的综合技能提出了更加严格的标准。这些都为高校声乐教学实践带来了挑战和冲击,要求高校声乐教学能够真正站在创新视角之下,探究声乐教学改革发展的创新策略,强化创新工作力度,积极打造素质全面的综合型声乐人才。

【关键词】高校;声乐教学;创新实践

时代的进步推动着艺术评价标准的提升,那么高校声乐教学就需要积极探究提高教学质量的策略,进一步提高对声乐人才培养的标准,积极推进声乐教学策略的创新和改革,强化声乐教学的改革发展动力。高校声乐教师要积极响应教育改革的号召,创新自身的教育观念,并根据学生学习需要以及声乐教学要求,创新教学策略,提高对时展以及高校教育改革的适应性,走创新发展的声乐教学改革之路。

一、构建新型师生关系,保障师资力量

在传统声乐教学模式的束缚和影响之下,声乐教学课堂始终将教师作为绝对权威,由教师评判学生的声乐学习成果,掌控整个课堂教学的实施。而在这一模式限制下的学生被扼杀了个性以及学习的积极性,他们只能够被动接受知识与方法的灌输,难以发挥自己的创造能力以及个性,因而无法感悟到声乐学习的乐趣,并直接影响到声乐教学实践成果。由此可见,这样被动的师生关系和师生相处模式,限制了学生的创新发展,同时也影响到高校声乐创新教学的实施。针对这一情况,教师要加强与学生的沟通互动,有效转变自身在课堂当中的权威地位,与学生进行平等互动与交流,成为学生的朋友,建立新型师生关系,消除学生对教师的抵触和恐惧心理,并自然而然接受声乐知识,主动学习声乐技能,从而对学生的声乐学习带来事半功倍的效果。除此以外,要想推动高校声乐教学的创新,就必须要有一支高素质和勇于创新的教师队伍给予强有力的支持,所以必须要积极推动声乐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和声乐综合素质。

二、积极落实启发教学,培养创新能力

创新视角下的高校声乐教学实践,除了要推动声乐教学创新改革之外,还需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让学生可以在创新能力的指引和推动之下,在声乐学习当中迸发出更大的能量,获得更大的学习成就。为了满足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要求,教师要给予全方位的教学指导,注重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创新发展条件,特别是要善于运用启发式教学策略,促使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让学生可以用开放型的思维和创新型的态度投入到声乐学习实践中。教师运用启发式教学策略能够为学生拓宽自主学习空间,从而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奠定创新能力培养的基础。问题式教学、讨论式教学、实践式教学等都属于启发性教学策略,而教师需要根据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需要来灵活选择相应方法。例如,在教学发声技巧时,为了引导学生掌握正确的发声方法,找到自己的声乐个性和优势,教师可以采用讨论式的教学策略,引导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发声技巧的讨论和实践训练,让学生拥有更多自主学习和锻炼的空间,促进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并在其中启发学生的思维,为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打下基础。

三、创新声乐教学手段,拓宽教学渠道

现代科技日新月异,大量的科学技术开始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而现代科技也逐步影响到了高校声乐教学,为声乐教学创新改革提供了大量的新技术和新手段。传统灌输式的声乐教学模式已经无法与当前时展相适应,也难以满足高校对声乐人才培养的需要,特别是单一的教学手段会扼杀学生的创造能力,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力。针对这一情况,高校声乐教师要努力创新声乐教学手段,推动声乐教学的现代化发展,也就是要加强对现代教育科技的应用,让声乐教学课堂更加智能。教师要注重运用现代教育设备和教学技术辅助声乐教学,优化学生的试听和声乐学习体验。例如,教师在引导学生欣赏《帕米尔,我的家乡多么美》时,教师在为学生播放音乐作品的同时,还可以用多媒体为学生呈现生活在帕米尔高原人民的生活,展现美丽的家乡情景,让学生可以透过音乐和影像,直观感受歌曲的旋律和风格,提高学生对声乐学习和鉴赏的兴趣。除此以外,教师还可以借助现代技术举办歌唱比赛活动,将大量现代的音响设备引入比赛活动中,为学生提供实践的机会与平台,在实践当中锻炼学生的声乐演唱能力,引导学生消化和应用声乐技巧。高校声乐教学的创新是时展、艺术进步以及素质教育实践的必然要求,同时也是促进学生综合素质发展的重要保障。高校声乐教师必须深化对声乐教学改革的认识,用创新型的教育观念融入教学实践,积极探究创新型教育教学方法,积极开拓声乐教学创新改革的新局面和新篇章。

参考文献:

[1]杜岳斌.浅谈声乐教学中的探索与创新[J].教育与职业,2014,(5):47-48.

[2]曾玮莎.简谈高校声乐教学创新[J].文艺生活,2016,(6):98-99.

[3]张坚,张志斌.声乐艺术中的技术与个性—高校声乐教学的改革与创新[J].西安音乐学院学报,2014,(18):208-209.

作者:吴红歌 单位:河南大学

第二篇:高校声乐教学改革与创新有效途径

摘要:现如今,我国高校教育改革均在持续进行中,高校培养人才的方向也从传统的专业性人才向全面综合性人才转变。所以高等院校在培养声乐类人才的方式也应该进行积极地改革。这就要求教师积极探索声乐教学的新方式,逐渐让人才与市场相适应,以此来促进我国声乐行业的发展。本文针对于当前高校声乐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具体的分析,并提出了相关建议。

关键词:高校声乐教学;改革与创新;有效途径

引言

我国在改革开放以来,精神文化建设开始逐渐发展,成为了人生存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声乐作为艺术与审美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得以稳定发展。我国各大音乐类高校都积极地开展声乐教学,立足当下,旨在为国家培养音乐类人才,推动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所以,当下,我们应积极地进行声乐教学改革,让其更加良好地发展。

一、高校声乐教学概论

现如今,我国艺术类大学,例如中央戏剧学院等,都开设有声乐课程,专注于培养具有音乐天资的学生,其教育理念深受传统教育的影响,却并没有立足于当下时代,与时展相结合,所以出现了诸多的问题,笔者针对于此,进行了集中概括,问题如下所示。

(一)课程目标模糊

我国高等院校开设声乐课,目的是为社会输送声乐类人才,培养具有实际技能与高艺术审美的学生。但是当下的声乐教育却往往背离此培养初衷,课程随意设置,不按照培养目标开设是常有之事。一些教师按照老旧的声乐教学方式,来继续讲授并不符合新时代要求的声乐知识,这本身对于高校声乐教育本身来说是滞后的1。一些学校没有将学生的未来就业作为培养人才的主要方向,而是照本宣科,继续忠于传统,还有一些学校仅将基本技能课作为讲授的重中之重,而不重视学生的文化素质培养,这就让学生在日后的就业中面临巨大阻碍,使得声乐教学的前景逐渐走向灰暗。在大社会环境“重工轻艺”的当下,声乐教育必须要明确课程目标,真正实行特色化、针对性的教育,才能真正促进声乐教学可持续发展。

(二)课程设置欠佳

我国高等教育中,普遍存在着教育课程与社会对学生的要求不符的问题,在声乐教育中,这一问题尤为显著。一些学校,过度的重视理论课教学,看似方便教学计划落实到位,但实际上让学生的实践能力逐渐退化。在当下,高等院校仍采用传统的灌输式教学仿佛是一种普遍存在的问题,这一问题直接影响到我国声乐类学生的培养计划。按照此类课程设置,教师进行课程安排,学生对于知识的了解也仅能停留于表面,对于相关技能的掌握也不能落到实处。

(三)教学模式单一

在高等院校进行声乐教学时,最长采用的方式就是一对一指导,教师对一个知识进行详细的讲解,学生再进行试唱,教师对学生进行一一的指导,并提出合理化的改进意见2。这样的教学在人数较少的班级中,往往能取得佳效,但是对于一些人数较多的大班,这种教学方式的弊端也显露无疑,一个教师无法顾及每一个学生,天资中等的学生就极容易被忽视,这也是很难保证教学质量的。

二、教学改革与创新

为有效地解决以上问题,我国高等院校也应该致力于声乐教育的改革事业,笔者认为改革与创新能否成功的关键在于对现当下声乐教育新形势的探索,逐渐设立合理的声乐教学方式,所以改革必须要对声乐教育的方式、途径、结构等多方面进行改革。

(一)转变声乐教学理念

在当下,如果还继续坚持传统的声乐教学理念,不推陈出新,高等院校的声乐教育就极有可能会落于时代大步伐之后。所以我们应该在教育改革的大背景下,积极地进行声乐教育建设。作为声乐教育者,应该要以发展的眼光看待问题,随时关注艺术发展总趋势,认真对待一些新生事物3。改革中,应吸收外来声乐教学方法中优秀的部分,摒弃自身发展中滞后于时代的部分,同时为高校自身的声乐建设注入新鲜的符合时展的血液。以乐理基础为例,一些西方国家的音乐理论以个性化为基础,融入了当地的历史文化,学生在学习中,就应该结合时代背景,把握知识的整体体系。声乐相较于其他学科来说,具有一定的个体差异性,学生在学习前,必须要具有一定的天资与个性,这种个性也造就了声乐学习本身的差异性。所以教师在进行日常教学时,也应该注意因材施教,需针对不同学生个体,制造不同的教学计划,将学生音乐上的可塑性发展到淋漓尽致,最终促进我国教育文化事业蓬勃发展。

(二)合理设置声乐课程

我国现如今,将培养综合型人才作为时代教育发展的主旋律,和以往对专业性要求较高的培养方法不同,当下的人才培养往往需要注重素质教育与技能教育两个方面,所以在学校开设课程时,也应该从这两个角度着手,既开设有培养学生基本素质的文化类课程,例如政治理论实践等课程,又开设有声乐实践操练、流行音乐探析等专业性较强的课程。不仅如此,学校还应该重视学生课程与学生专业的相关性,一些与学生学习无直接关系的课程,学校也应该进行审核,决定是否需要继续开设,从而优化学生的声乐课程配置。作为一名优秀的声乐教师,教师也应该在自己开设的课程中,渗透与声乐相关的知识,让学生感受到艺术之间的相同性,教师还应该培养学生对于声乐学习的兴趣,否则,学生在毕业之后,很容易出现放弃本专业的情况4。笔者在进行声乐教学时,往往会定期的组织一些和声乐课程相关的知识,让学生真正学会用新方式处理流行歌曲,也会让学生针对于一首歌曲成功发行的案例进行集中分析,让学生真正参与到节目活动中,学生也可以将所学理论与实践结合,真正了解声乐市场的运行规律,对其以后的职业选择也是一种参考。

(三)丰富课堂教学内容

为了从根本上提高声乐教学的质量,课堂教学的内容是核心关键,所以优化学生的课程内容,真正让学生能在课堂中学到知识,格外重要。笔者在实际教学中,会利用中外声乐作品的差异,来讲解不同文化背景造就的不同的声乐作品,也会引导学生注重于作品中所传达的情感,并帮助学生利用相关技巧,将作品表达出来。在实践中,对作品发表自己的感想也是课堂中常有的环节,这也是让学生深入学习作品的一种方式。这样做不仅能让声乐作品开口说话,与同学亲密交流,也可以提高教师的课堂的教学效率。不仅如此,笔者还会定期准备考试,考核学生的学习效果,把握学生的对于知识的掌握程度,并针对此,进行进一步的教学安排。如果大多数学生对于某一知识的了解都没有到位,笔者会将相关作品进行重复演绎,让学生感受作者想要表达的情怀,真正了解歌曲的创作内涵。

三、结语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社会的不断进步,文化的形式与载体也悄然发生着变化,文化作为一个国家核心竞争力之一,也应该与时俱进,跟上时代大环境的步伐。声乐教育也是文化的重要内容,如果高校不致力于其改革,从多角度探索其教育方法,声乐行业都会萎靡不振。所以,高校声乐教育创新与改革格外重要。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应该致力于其伟大建设之中,真正将新型改革方案落实到实践中,促进我国声乐教育又快又好发展。

注释:

1.唐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下地方高校声乐教学的改革与创新[J].音乐时空,2015(23):45-45.

2.陈丽艳.探索高等音乐院校音乐教育专业声乐教学的改革与实践——民族声乐教学今日的改革与创新[J].音乐生活,2016(1):82-83.

3.魏潇潇.声乐艺术中的技术与个性——高校声乐教学的改革与创新[J].戏剧之家,2015(22):215-215.

4.彭沛.声乐艺术中的技术与个性--兼论高校声乐教学的改革与创新[J].黄河之声,2015(10):60-60.

作者:杨颖迪 单位:西安美术学院

第三篇:艺术歌曲在高校声乐教学中的作用

[摘要]中国历史文化丰富而悠久,艺术歌曲是我国的文化珍品,从古至今都散发着独特的魅力。高等院校的声乐教学工作具备着重要的价值,尤其是在随着时代变革背景下所呈现出的多元化教学要求下,高校的声乐教学工作更是面临着挑战。中国艺术歌曲是我国的独特符号,是文化的象征与传承,这笔宝贵的艺术财富更是在高校的声乐教学中发挥着重要的效用。本篇文章立足于我国国内的高校声乐教学现状,分析了中国艺术歌曲在教学活动中的应用,并具体阐释了中国艺术歌曲在高校声乐教学中存在的意义以及作用发挥。希望本篇文章可以带给艺术教育工作者一些工作的借鉴和启发,促进中国艺术歌曲更好地传承与发展。

[关键词]中国艺术歌曲;高校;声乐教学;作用;意义

艺术歌曲是我国的文化瑰宝,不仅能够演绎生动的文化,更能抒发人的真情实感。无论哪一首歌曲,都存在着不一样的表现形式,有的委婉有的直接,有的借物抒情,有的借事抒情,各具特色的歌曲有着各自的核心内涵,给我们以不一样的艺术体验和情感体会。高等院校作为文化元素聚集的载体,更是作为人才培养的摇篮,必须要承担起历史的担当,提升对中国艺术歌曲的重视,更好地将中国艺术歌曲融入到教学活动中,让高校学生能够在体味学习经典的同时更是让中国艺术歌曲源远流长。在当前信息网络时代大背景之下,高校的声乐教学活动会受到一定的冲击。但是高校必须要意识到中国艺术歌曲在教学活动中存在的现实价值,需要在日常的声乐教学活动中增加优秀的艺术曲目的教学比重,让学生也能够意识到中国艺术歌曲的魅力以及价值,能够为中国艺术歌曲的发展营造良好的氛围,特别是在全球化发展背景下,更是要稳固中国艺术歌曲的发展地位,最大限度地降低来自于其他国家地区音乐文化带来的冲击影响,更好地迎接全球文化带来的挑战,传承的过程中能够融入创新的元素,让中国艺术歌曲能够在我国的高校声乐教学活动中有所成果,凸显艺术价值。

一、中国艺术歌曲在高校声乐教学中的现状

当前,网络时代成为主旋律要素,高校学生的学习和生活都离不开网络。网络世界充斥着大量的文化元素,青春时期的学生更是对新鲜的文化符号充满着好奇。在高校的教学活动中,声乐教学遭受了冷门,受到了强烈的文化冲击。很多高校学生呈现出对中国艺术歌曲并不感兴趣的状态,究其原因,最主要的是歌曲演唱方式的改变,在传统的民俗以及美声的唱法之外,原生态唱法甚至通俗的唱法演化为当前国内音乐赛事里的主流,可以更好地体现出歌唱者的水平,并且展现出独特的个性。一些有名气的歌唱家创新演唱方式,给传统化的声乐演唱带来了一定程度的影响。除此之外,网络上的热门网络歌曲更是吸引着高校学生的注意力,这一系列的影响因素都需要有更加正确的心态去应对。网络时代下,高校教学课本中的声乐珍品遭到冷遇,却让一些没有营养的流行歌曲占据巅峰,这也跟当前高校教学过程中缺乏对中国艺术歌曲声乐教学的宣传有一定关系,甚至一些高校的声乐教师没有理解歌曲的精神内涵,只是为了唱所唱,无法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更是不利于中国艺术歌曲在高校声乐教学中的存在与发展。

二、中国艺术歌曲在高校声乐教学中的作用和意义

中国艺术歌曲是我国音乐文化宝库中的璀璨明珠,更是在高等院校的声乐教学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把中国艺术歌曲作为一大研究课题,主要有两个方面的原因:第一方面,中国艺术歌曲蕴含着珍贵的价值,中国艺术歌曲开启了我国音乐前进的新序幕,明确了我国艺术歌曲的形式,对于我国音乐发展过程中“乐”以及“诗”的关联进行了渗透和融合,奠定了艺术歌曲的发展根基,更是为声乐教学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比如赵元仁、青竹等著名的作曲家都是满含着对自己国家的热爱以及对人民的热情进行着艺术歌曲的创作,在作曲的过程中更是广泛地吸取外国先进元素,将先进的因素融入到艺术歌曲的创作中,让国家传统的音调以及民族和声都能够应用得相对自如,与此同时更是吸取了欧洲音乐文化的亮点,呈现出丰富的优秀作品,给我国声乐艺术的发展打下了坚固的基础。比如《大江东去》《春思曲》等艺术歌曲的结构都相对简短,音域比较适中,适合不同声部演唱,有助于训练高校学生的吐字发声的准确性,能够更加自如地进行呼吸。另一方面,艺术歌曲是音乐与诗歌的结合体,凭借着独特的精神内涵与艺术价值成为歌曲中的明珠,内敛而婉约的歌曲韵味有助于提升演唱者的艺术修养水平,尤其是近年来,伴随着中国的音乐文化与世界各地的音乐文化进行着密切的沟通与交流,艺术歌曲越来越受到重视以及关注,成为高校声乐教学的必修课,凸显了重要的艺术价值。下面我们将从三个不同的层面具体阐释中国艺术歌曲在高校声乐教学中所发挥的作用:

(一)艺术歌曲有助于提升高校学生的音乐文化素养

从古至今,著名的歌唱家都具备着较高的音乐文化素养,这也是对歌曲精神内涵进行理解感悟的前提。音乐文化素养不仅仅涉及音乐方面,更是涉及文化方面。艺术歌曲是文化的综合,让文学诗歌与音乐实现美好的融合,尤其是放眼我国的近代艺术歌曲,歌曲的内容主要是源自于我国著名诗人的优秀作品,不仅仅有唐诗、宋词,还是存在着民谣,凸显出了较高的文学价值,将其运用到当今高校的音乐教学过程中,能够有效地培养学生对音乐文化的品位。高校学生自主创作歌曲时,自身具备的文化素养能够最为直接地传达到对作品内容的理解表达上,这就需要学生文学知识面广泛而深厚,有助于理解分析艺术作品的艺术手法、作曲背景、音乐手法等,再次创作能够顺应作品作者的意思,通过实践来提升学生的综合水平。与此同时,学生演唱好作品更是需要良好的音乐素养,不仅仅涉及对艺术歌曲作品的节奏、调性、调式以及音高的理解,对作品的曲式以及结构进行分析,准确把握作品的演唱特征,比如《大江东去》这一作品的再次创作之前,就需要从历史以及文学的角度去理解歌曲歌词内容,了解歌曲的来源,源于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因为古诗词中存在着一些生僻字词,这就需要演唱前对读音进行考证,避免出现错误。良好的音乐文化素养是获得良好演唱效果的重点,仅仅有一个好嗓音却没有音乐素养是很难将作品演唱得生动传神的,更无法传达给观众歌曲的精髓,难以撼动观众的内心深处,中国艺术歌曲为当今声乐教学工作的实行提供了专业的舞台,为高校学生在声乐方面更好地创作注入了巨大的能量。

(二)艺术歌曲有助于强化高校学生的历史积淀与爱国情感

无论哪一首艺术歌曲,都散发着时代性,能够展现时代的变化、历史的风貌以及特定的社会现象。演唱者若想演唱好一首歌曲,就要对歌曲进行充分的了解,其中一个主要的部分就是作品的历史文化背景。中国艺术歌曲是历史长河流淌的产物,无论是歌词还是题材都标记着历史的痕迹,高校的声乐教学中应用艺术歌曲不仅仅提升学生的音乐技巧水平,更能够让学生透过中国艺术歌曲去了解我国的历史文化,提升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20世纪初期,我国的政治经济以及文化思想都有着较大的改变,在这一阶段的中国经历着战乱纷争以及社会变革,中国的五四爱国运动更是让西方元素进入中国社会,我国的作曲家也存在着一些留洋学者,西方的艺术文化形式被引入到了中国,但是中国的作曲家并没有被完全西化,而是借助音乐形式来引起大众对社会的关注,展现出真实的社会生活现实。比如《大江东去》就既有对祖国美好山河的赞美,又有对英雄的怀念,传达出政治感悟以及个人情感,作曲家就是在特定的历史氛围下完成作品创作的,因此,想要唱好歌,首先要了解歌曲背景,才能够体味歌曲感情,诠释歌曲的韵味,在声乐教学中不断地进行歌曲分析,不仅仅是提升学生的专业素质水平,更是让学生了解历史,强化爱国情感。

(三)艺术歌曲有助于增强高校学生的演唱自信与学习热情

自信心是歌曲演唱的保障,更是歌曲演唱的前提。中国艺术歌曲应用在高校声乐教学中能够有效建立学生的演唱自信心,让学生能够发挥演唱的主观能动性。声乐作品是教学训练的首要载体,无论是优秀的歌唱技巧还是良好的歌唱效果都需要借助声乐作品进行体现,一些难度大的作品会导致学生唱不好而自信全无,甚至还会给学生的声带造成损坏,形成不良的心理障碍。中国艺术歌曲曲调优美而简洁,淳朴而深情,歌曲的调式变化比较小,曲式的结构相对简单,学生更加容易把控,艺术歌曲的融入,能够让高校声乐教师根据学生不同阶段的学习能力进行曲目的灵活选择,题材丰富并且内容多样的艺术歌曲让学生在声乐练习中不断地积累与成长,增强学生的歌唱自信心,更是激发了学生无限的歌唱热情。

三、总结

对于高校艺术专业的学生来说,中国艺术歌曲是音乐学习的殿堂,艺术歌曲在声乐教学中的融入有助于提升高校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水平,巩固了教学成果,激发了学生无穷的音乐潜力,为学生能够在声乐方面获得更优异的成绩提供了无限的便利,促进学生未来更好地发展。

[参考文献]

[1]郑健,张森.中国早期艺术歌曲在声乐教学中的积极作用探析[J].艺术教育,2017(13).

[2]高冠男,梁彩云.中国艺术歌曲中古诗词艺术歌曲和现代创作艺术歌曲演唱[D].中国音乐学院,2016.

[3]于洋.论中国艺术歌曲在高校声乐教学中的应用[J].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02).

[4]赵春美.中国艺术歌曲在高校声乐教学中的作用及意义[J].中国西部科技,2016(08).

[5]何婷.艺术歌曲在高校声乐教学中的应用价值———以20世纪上半叶中国艺术歌曲为例[J].盐城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7(05).

[6]赵春美.论黄自《思乡》《春思曲》《玫瑰三愿》三首艺术歌曲的教学特点[D].东北师范大学,2016.

作者:宋晓晨 单位:玉溪师范学院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