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采茶音乐对声乐教学的影响初探,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摘要:早期采茶音乐是我国传统民族民间音乐组成的重要内容,其在声乐教学中的应用,增添了声乐教育的民族性、民俗性,使声乐教学具备原生态的审美情趣和意境。为了更深入了解早期采茶音乐对声乐教学的影响,本文从早期采茶音乐特征入手,分析了早期采茶音乐对声乐教学的作用、影响,同时探讨分析了早期采茶音乐在声乐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关键词:声乐教学;采茶音乐;特点;对称式;演唱技巧
我国有着丰富的茶文化,包括相关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其中采茶艺术、采茶音乐等影响深远。早期采茶音乐是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一部分,一直广为传颂,得到人们的普遍喜爱。声乐教学融入早期采茶音乐,不仅会增添声乐教学的民族性与民俗性,也使得早期采茶音乐文化得以传承、发展,所以早期采茶音乐对声乐教学产生了重大积极影响。下面对此进行了简要分析。
1早期采茶音乐的特征
1.1唱词句式结构为对称式
早期采茶音乐的唱词结构一般采用对称式结构,常见的有二句式、四句式,结构严谨,歌唱起来朗朗上口、简明畅快。而且,唱词一般与茶、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富有浓厚的生活气息。
1.2表达形式以山间小调为主
我国茶区分布广泛,茶音乐众多,早期采茶音乐主要追求山间小调风格的表达形式。赣南是我国的主要早期茶区,是早期采茶音乐的诞生地之一。该地区采茶音乐具有鲜明、独特的民间小调风格。在经过漫长发展过程中,赣南采茶音乐广泛传播,并吸取其他音乐形式养分,小调音乐体系日渐成熟、完善,形成了民间小调、戏曲杂调、戏曲正调,构成了早期采茶音乐风格。
1.3唱词以歌颂茶文化、茶生活等内容为主
早期采茶音乐是自由发挥出来的一种口头音乐艺术,是由采茶人在劳动过程中创造出来的,所以其内容一般都是歌颂茶文化、茶生活的,或与采茶人生活相关的。采茶人将劳动过程中的细节、对话内容等融入唱词中,用一种喜剧化形式表达出来,借以抒发情感、缓解疲惫。
2早期采茶音乐在声乐教学中的作用
在我国,早期采茶音乐是一种传统的民族民间音乐,是历史遗留下来的宝贵财富,蕴藏着我国茶音乐文化的精髓。其在声乐教学中的应用,对声乐教学产生了巨大作用。
2.1增添声乐教学的生活气息b
早期采茶音乐是我国采茶人生活和采茶劳动的真实写照,表达着采茶人对茶文化、茶生活的喜爱,所以它是一种生活气息非常浓厚的民俗音乐形式。现代声乐教学一直是一种高雅的存在,给人远离尘嚣、脱离生活的感觉,仿佛与人们的生活无关。把早期采茶音乐融入声乐教学中,极大增强了声乐教学的民族性与民俗性,使声乐教学具有了一定生活气息,拉近了与人之间的距离。众所周知,艺术源于生活,而又高于生活。早期采茶音乐来源于采茶人的日常生活,它牢牢的根植在茶生活与文化这片沃土中,既有歌唱技法,也贴近生活。以往的声乐教学比较重视歌唱技巧、唱腔,强调音准、音色,歌唱起来往往缺少情感,显得非常空洞。早期采茶音乐融入后,声乐教学以此为契机传达了人文教育,不仅教会了学习者歌唱技巧、唱法、调式、音准,也让学习者了解了传统民族民间音乐文化及采茶人的生活,教学内容更具生活气息。
2.2增添声乐教学的民俗情感
早期采茶音乐在漫长发展中,逐渐成为了一种集民族性、地域性、文化性及方言性于一体的音乐形式,有着鲜明的地域、文化特征,映射了采茶人的生活及地区的风俗。声乐教学融入早期采茶音乐,可以让学习者了解我国传统民族民俗音乐的特征、风格及表达形式,以及传统音乐所反映出来的民俗文化,使声乐教学富有强烈的民俗情感。
2.3增添声乐教学的审美情趣
我们知道早期采茶音乐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是一种原生态音乐,其中不仅包括歌唱技巧,也融入了采茶人的生活、劳动、对白等,而这些是现代声乐很少有的。因此,早期采茶音乐在声乐教学中的应用,基本颠覆了传统声乐教学内容,这样不仅使声乐教学内容得以丰富,也增添了声乐教学的审美情趣,利于培养学习者良好的审美能力。而且,声乐教学采用早期采茶音乐内容,拓展了教学资源,学习者接触到了日常不了解的音乐形式,利于激发学习兴趣与创作热情。
3早期采茶音乐对声乐教学的影响
作为一种传统的民族民间音乐,早期采茶音乐早已成为了我国传统音乐重要组成的一部分。早期采茶音乐是我国音乐文化史上的瑰宝,其有着独特的特点、风格、唱法及艺术表现形式,其在声乐教学中的应用,增添了声乐教学的生活气息、民俗情感及审美情趣,对声乐教学产生了重大影响。这种影响主要体现在演唱技巧、舞台形体、情感把握等方面。
3.1演唱技巧
演唱技巧是声乐教学的重要内容,主要包括吐字换气、发声等。由于我国声乐体系是在西方美声唱法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声乐教学一直延续着西方声乐教学体系,经常教授一些外文曲目,这些美声与中文曲目搭配起来显得格格不入。而且,教学内容也以西方声乐体系为主。我国音乐体系和西方声乐体系属于两种不同的音乐体系,而早期采茶音乐是我国音乐体系的典范,若将早期采茶音乐融入声乐教学中,势必对声乐教学中的演唱技巧内容产生影响。早期采茶音乐歌唱要求吐字清晰,内容郎朗上口,与西方美声唱法有些许差异。当声乐教学中采用早期采茶音乐时,歌唱技巧教学增加了吐字清晰等要求,让学习者掌握除西方美声唱法以外的技巧,更好的诠释中国传统音乐。除了吐字外,换气也是声乐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早期采茶音乐与英文曲目完全不同,换气方面也有一定差别。声乐教学时,结合早期采茶音乐进行换气教学,传授给学习者“声断气不断”换气方法,让学习者掌握“偷气”、“换气”等方法,保持歌唱的流畅感。
3.2舞台形体
目前,声乐教学比较重视演唱技巧训练,演唱时的形体并没有过多的关注,这方面甚至是处于空白状态。歌唱是一种舞台艺术,如果声乐教学过于注重技巧训练,忽略舞台形态方面的训练,不利于培养学习者良好的舞台表现能力。学习者在舞台上演唱就会显得很呆板,没有美感。早期采茶音乐是采茶人在劳动过程中创造出来的,其中有很多的情感表达与动作表现。当早期采茶音乐引入声乐教学后,声乐教学愈加注重舞台形体训练,不仅要求学生进行歌唱技巧训练,也要求学生注重训练舞台形体的表现力,如“演唱采茶歌时,怎样表达喜悦”等。通过这样的一些训练,培养学习者歌词表达与舞台形态表现的能力,使身体动作与歌词内容、情感相辅相成,自然、流畅的表达歌曲。
3.3情感把握
采茶人演唱采茶音乐,一方面表达丰收的喜悦之情,表现自己对茶音乐、茶文化的热爱,另一方面也是为了驱散劳动过程中的疲劳。无论怎样,采茶人将自己的情感融于歌曲与演唱中,时而有疲惫之相,时而有欢喜之情,情感丰富,生动形象,需要演唱者在情感上有较强的把控力。以往的声乐教学虽然也看重演唱时的情感表达,但是这样的训练较弱,没有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通过对早期采茶音乐的教学,可以借助采茶音乐的情感表达对学习者进行训练,帮助学习者掌握歌唱时的情感把控能力,更好的拿捏歌曲情感并将其完美的表现出来。
4早期采茶音乐在声乐教学中应用的基本策略
声乐教学采用早期采茶音乐,除了遵循教条化、理论化原则外,还要结合课程和学习者情况合理安排教学任务。基于这样的考量,提出了早期采茶音乐应用的基本策略。
4.1把握好早期采茶音乐的唱腔
早期采茶音乐有着自己的文化背景、演唱风格和演唱技巧,声乐教学要以此为基础组织设计教学,传授给学习者不同的唱腔形式,使之能够演唱出不同风格的采茶音乐。为了让学习者了解并掌握早期采茶音乐的唱腔,可以进行高低音学习,加强采茶音乐对学习者的熏陶,使学习者认可并了解采茶音乐。每个茶区的采茶音乐都有着各自的演唱特点和风格,向学习者展现出采茶音乐的高亢激昂和古雅淳朴,激发学习者对唱腔产生浓厚的兴趣,积极主动的学习采茶音乐唱腔,在大量的歌唱训练中逐渐掌握采茶音乐的节凑、发声、换气等,把控住音乐唱腔。
4.2把握好早期采茶音乐的表演互动
早期采茶音乐的一个最主要特色就是与生活密切相关,它来源于采茶人的劳动生活,反映着采茶人的劳动场景,对美好生活的期望,以及对茶文化的赞扬与热爱。同时,采茶音乐也服务于人,主要体现在情感交流、疲劳排解、艺术熏陶等方面。采茶音乐与茶艺表演的独特演奏形式,被现代音乐人认为是一种现代化的文化形式,学习者通过学习采茶音乐去了解茶音乐演唱时的表演互动,并掌握情感表达、肢体动作与歌曲唱词之间的关系,以便更好的诠释歌曲。声乐教学中,学习者可以根据不同风格的采茶歌曲进行不同的演唱,相互点评,提意见,对采茶音乐歌唱时的表演互动有更深入的认识,做到真正的把握,为声情并茂诠释采茶歌曲。
4.3把握好早期采茶音乐的教育特色
早期采茶音乐是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一定的地域性和民族性,不同地区的采茶音乐风格是不同的。从整体上看,南方采茶音乐婉转、妩媚、优美,北方采茶音乐粗犷、豪迈、热情。之所以这样,与地域、人们的生活习惯有很大关联。作为我国重要的音乐文化之一,早期采茶音乐中蕴藏着巨大的文化价值、历史价值、音乐价值,可以成为重要的教育资源。因此,声乐教学中要把握住早期采茶音乐的教育特色,对学习者进行民族、人文、音乐等方面的教育。
5结语
总之,早期采茶音乐在声乐教学中的应用,对声乐教学产生了重大影响,进一步丰富声乐教学内容,有利于促进声乐教学改革。早期采茶音乐融入声乐教学后,要把握好早期采茶音乐的唱腔、表演互动及教育特色,充分发挥早期采茶音乐的积极作用与影响。
参考文献
[1]李飞.早期采茶音乐对声乐教学的影响[J].福建茶叶,2017(3):193-194.
[2]徐军.采茶音乐对声乐教学的启示[J].福建茶叶,2017(5):277-278.
[3]虎翼.浅谈采茶音乐在声乐教学中的运用[J].福建茶叶,2017(7):204-205.
[4]刘慧.采茶歌的演唱特色及其对当前声乐教学的影响[J].福建茶叶,2017(8):176-177.
[5]李飞.论传统音乐引入高校声乐教学中的价值与途径———以赣南采茶戏为例[J].高教学刊,2017(19):108-110.
作者:冯泽星 单位:平顶山工业职业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