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建立社会体育实习基地研究

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社区建立社会体育实习基地研究,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社区建立社会体育实习基地研究

[摘要]

社区作为城市化的缩影,所容纳的人口越来越多。社区体育是社区居民闲暇时间参与度最高的项目,是衡量社区的稳定与发展的重要指标;在其发展的过程中出现指导人员紧缺、组织管理不到位的情况。以往社会体育专业教育实习关注点仅局限与中小学,与群众体育联系不密切,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专业的发展。研究发现社区设立社会体育专业实习基地,将很大程度上社区体育存在的人员、管理等方面的问题,同时对于社体专业本身的发展起到很好的推动作用,两者间形成互惠互利发展局面。

[关键词]

社会体育专业;教育实习基地;社区体育

伴随着经济的快速增长,这从根本上改变人们过往的生活方式与健康意识,物质条件不再是主要追求,经济条件的改善、余暇时间的增多为全民体育健身的开展与普及提供可能。国家随之提出全民健身运动口号并制定各项政策、措施,倡导全民参与体育锻炼,进一步调动参与锻炼的意识与积极性。从机构的统计数据来看,不论从锻炼的规模、锻炼的内容、锻炼时间、锻炼的频率等相对以往都有进一步的发展。体育锻炼已成为生活的一部分,成为一种新的生活时尚。社会体育专业随着体育的社会化需求而开设,当前群众体育的进步开展为专业的发展营造了良好的氛围。

一、社会体育专业与社区体育的联系

为解决体育社会化需求问题,国家而设立社会体育专业。社会体育专业理论课程要围绕社会体育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群众体育组织与管理及咨询指导等方面来开设;同时,掌握一定的运动技能、运动方法、运动保健,能够对群众体育活动进行组织训练及康复指导;还要具备体育资源的开发、科学研究的能力。其培养目标决定了社会体育专业学生将来工作面对的人群是群众体育参与者。因此,本专业的学生从业的基础就是必须具备从事群众性体育活动的组织管理与技能指导能力。体育锻炼对身体机能的改善、缓解快节奏生活造成的心理压力等方面都有明显的作用。所以,从事社区体育锻炼成为社区居民空闲时间选择最多的活动方式,已经成为生活的一部分;社会体育是群众体育需求为导向下开设的专业,专业的主要任务是解决群众体育开展过程中产生的体育矛盾。以实施范围为指标来划分体育的类别,可分为:学校体育、军事体育、社区体育、农村体育。依据此分类方式,可以看出社会体育专业主要面对是社区体育人群与农村体育人群,主要解决社区、农村发展进程中产生的体育问题与需求。根据最新的人口信息来看:分布在城市的人口将近占到全国人口基数的一半,社区的数量、规模随之增大。随着社区体育人口的增加与体育设施的完善,社区体育已成为群众体育的主要组成部分,社会体育专业学生工作人群大部分集中在社区,社区的体育需要已成为社会体育专业工作的重点,社区的体育的发展将直接影响社会体育专业的发展与前景。

二、社区体育的开展现状

21世纪人类面临着两大问题,一是知识经济问题;二是社区发展问题。全民健身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计划刚要中着重提出:我国城市体育发展要以社区体育为重点,应当注重社区范围内体育设施的投资与建设,为社区居民提供便捷、经济、实用的身体锻炼场所。社区体育主要是指当地地区内的群众性体育活动,活动对象以辖区内的居民为主。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进一步发展,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显著提高,社区体育在中国进入快速发展阶段。作为群众体育的稳固基础的社区,以便利、经济的方式受到越来越多人的关注和重视。居民的物质生活水平的进步提高,可支配时间的增加,期望通过社区体育活动来满足身体与精神上需求的愿望愈发强烈,同时对于活动内容的选择比以往更加注重。再者,人口普查数据显示,年龄为60岁以上人口的比例增长3个百分点,期中65岁以上的比例增长近2个百分点,老年人人口的大幅度增加,数据显示我国已进入老龄化社会。社区老年人的数量相应增多,老年人在时间、经济相对比较充裕,健康意识相对其年轻人更加强烈,逐渐成为社区体育的主力军。物质水平、余暇时间、年龄结构变化成为掀起社区体育健身高潮的催化剂。社区体育的重要性并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依然有许多问题存在与发展过程中,问题的存在已成为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需求的阻碍。重新认识一下社区体育的重要性及问题,有利于社区体育的健康态,有必要审视目前社区体育发展过程中的出现的弊端,依据问题探究相关的对策。就目前出现的主要问题:

(一)专业指导人员的匮乏。在社区体育发展中,健身的内容、形式呈多样化态势发展,不再仅限于运动项目的指导与训练,体育保健、体育康复指导、体育活动的组织与策划也有进一步的需求。这都需要专业的人员进行相关的指导、操作,但实际中往往是没有受过专业系统教育的或者缺乏非体育专业背景的人员进行指导、训练。

(二)体育活动的组织管理的不科学。体育活动组织管理人员需要丰富的实践经验和较强的组织管理能力,必须掌握一定的社会体育组织管理的理论与方法。不仅需要完成运动项目指导工作,同时能进行社区体育组织的管理、沟通工作。而且在大规模的体育活动和竞赛中,积极协调落实好内部和外部的各种关系,保证活动的顺利进行。就目前,社区体育组织管理者多以兼职为主,难以做到全身心投入,有较大的随意性、不规范性。

三、社会体育专业教育实习现状

教育实习是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实现专业培养目标的重要方式与途径,是理论与实践相互融合的关键环节。社会体育是以实践为主,解决社会体育需求的专业,理应更重视教学实习工作。社会体育专业学生工作对象是参与体育活动的群众,项目的多样是群众体育活动的主要特点。对于专业学生来说,起初应该掌握一定的自己感兴趣的、有特长的、能长期从事的体育项目;再者,选修一些难度小便于开展且适应于各个年龄阶段的、有较大实用性的项目,从而维持好学校教育与全民健身运动之间的联系、形成良好的产教体系。在实际实践过程中,社会体育专业学生实习对象多仅局限与学生群体,实习内容受课程设置的影响,多以球类、田径等竞技项目为主,难以接触更广层面上的项目,出现实习项目与群众所乐于从事的项目联系少的局面;同时,实习对象以学生为主,造成与从业对象交往、联系不密切,难以发现群众体育的现实需求,就业时相对比较被动。

四、社区建立实习基地的必要性

(一)社区体育健康发展的需要。社区体育发展程度及水平,是衡量健康水平状况及人们生活质量高低的标准之一。社区体育的顺利发展依靠大量掌握社会体育工作知识、技能的专业人才参与到社区中来进行指导与服务。现有的体育指导者大部分没有受到专业培训、训练,相关知识储备量较为有限,且年龄偏大,以高标准完成服务工作相对较难。总之,不管从数量还是质量角度上,社区体育指导员都不能满足现实的体育需求。

(二)社会体育专业学生实习中出现的问题,需要建立新的实习基地。社体专业实习就目前现状来看,出现实习地点过于集中学校,实习项目过于单一的问题,难以接触到群众体育项目的指导与管理工作,实际的实习工作仅限于学生的体育教学,实习与自身发展联系不大,急需一些群众体育参与相对集中的实习地点,多从事群众体育项目的指导工作,而社区体育正好满足其对实习基地的要求。社区体育发展中缺少专业人员的指导与管理,造成有指导需求而难以满足的局面;社会体育专业学生受过专业系统的教育,掌握训练、组织管理、竞赛编排等相关的专业知识,但实习集中安排在学校,难于展示专业特点、专业特长。通过分析两者的现实需要与困境,可以看出两者间互为需要,如果在社区建立社会体育实习基地,加强两者间的联系,社区提供实习场地、实习资源,高校提供实习生资源及技术层面的支持,那么能够解决社区体育指导员缺乏等问题及社会体育专业学生实习资源紧张的困局,顺利解决两者的难题,形成优势互补的局面,推动社区体育、社会体育专业两者的共同发展,形成互惠互利的局面。

五、建立实习基地后的影响

高校人才的培养要以社会的需求为主导,社区作为城市化的缩影,是人员活动的集中区域,各类健身器械及健身配套设施比较完善,同时也是健身指导需求的一大区域。社区健身、娱乐休闲等活动日益丰富,社区已成为社会体育专业教学实践巨大的资料库。加强联系后对于社体专业来说能够:(1)解决实习项目、实习地点过于单一、集中的问题。以往社体实践关注点仅局限与中小学,实践层面以项目教学为主,实践资源以球类、田径为主,难于体现社体的特性,社区的巨大需求与作用理应受到重视。社区建立社会体育实习基地后,学生实习对象将直接面对以后就业对象,加强了两者间的联系与沟通,大大缩短了走上岗位后的适应时间。实习项目由原来单一的竞技项目直接转换成为便于开展、难度不大的群众体育项目,例如:广场舞、太极拳、健步走、器械健身等。扩大实践的层面,丰富实践资源。(2)促进理论与实践的充分融合。随着社区体育的不断推进与发展,体育的需求不再仅限于项目的指导,体育组织管理,体育保健、康复等知识方面的需要也与日俱增。体育健身不仅仅是项目的指导与训练,与生理、心理、保健同样有着紧密的联系,项目指导之中进行体育健康知识的传播与教育,有助于体育健身与体育健身理论教育的融合,一方面,它拓展了学生的知识,提高他们的认知水平,加深对知识的理解程度。另一方面,提高学生运用科学的体育理论知识与方法指导运动实践的能力,在实践中能够得到一定的内化。(3)提升学校品牌价值,提高学生就业能力。高校的品牌价值是一个所学校存在的根本,是学校发展过程中价值的积淀。品牌的价值来源主要体现在自身的社会效用,指的是对高校本身的社会认可度和评价。一旦得到社会的关注与认可,随之产生一定的知名度,从而形成一定的市场竞争力和市场扩张的能力,借此优势,在资源市场竞争中高校将获得更多、更好的办学资源。社会对于高校的品牌的评价途径主要是通过其培养学生的规格与质量。加强社会体育专业与社区体育的联系,不仅提高学生实践能力,丰富实践资源而且在实践中可以提升学校的知名度与社会认可度,促进高校的健康、可持续发展。对于社区来说能够:(1)解决指导员紧缺的问题。体育活动中的各项运动都有自身相应的技术动作、练习的方法、易错动作及注意事项,社区体育活动中,参与体育锻炼往往带有一定的随意性、盲目性。因此,需要指导员的带领,进行有序的组织训练。就目前社区体育指导现状来看,指导员的空缺相对较大,成为社区体育健康、有序的发展的阻碍。社区建立实习地点后将很大程度上解决此问题,社会专业学生是掌握一定体育项目的训练方法的专业人员,可以依据指导对象的不同,选择出有合理、有效的练习方法而且在指导的过程中,对于出现的危险提前做出警示,预防事故的发生。(2)社区体育活动组织的规范化。近几年城市社区快速发展,规模不断增大,社区体育随着社区的发展不断地前进,但发展过程中与之相应的体育活动组织管理相对比较滞后。经常出现居民有参与体育活动的热情,但体育活动组织不到位,造成体育组织管理缺乏系统性。让社会体育专业学生参与到管理中,一方面,保证体育活动组织的规范化、有序化。另一方面,引导人们正确、安全的参与体育活动,培养良好、规范的锻炼习惯,促使社区体育活动向规范、有序方向健康地发展。(3)提升社区凝聚力,增强成员归属感。健康的社区体育活动是体育娱乐、健身、情感交流的重要方式;是释放压力、营造健康生活方式的主要途径。通过锻炼身体,使大家获得身体上的健康,保持良好的心态,有利于整个社区的繁荣与稳定,更好的发展社区的业余文化生活巩固和发展社区感情,健康的社区体育活动需要专业人员的参与、引导,如果放任发展不仅不能增加健康,对于社区的安定团结也是一个隐患。社会体育专业学生实习过程中,对与体育健康知识的推广、体育锻炼的指导、体育活动的组织与引导,都将使社区体育朝向健康的方向发展,无形中增强社区的凝聚力,增强成员的归属感。社区成为社会体育专业教育实习基地,将从根本上解决社区体育指导难、组织不科学等相关问题;在指导实践过程中,同样提高社体专业学生实践能力,增强竞争力,提升学校办学水平,形成优势互补,共享资源的局面,对于两者起到共同推动作用。

作者:李乘兆 单位:平顶山学院

参考文献:

[1]黄序.城市发展中的社区建设[M].北京:中国城市出版社,2002.

[2]王健.河南省城市社区体育发展中的影响因素及对策[J].科技信息.2009(28).

[3]王晓春,徐开春.关于体育教育专业改革几个问题的思考[J].吉林体育学院学报,1998,14(2):78-80.

[4]陈宁.关于体育教育专业培养目标与规格思考[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1996,22(4):46-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