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体育指导员人才培养模式探索

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社会体育指导员人才培养模式探索,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社会体育指导员人才培养模式探索

一、延边州社会体育指导员培养现状

1.人才结构不合理

延边州社会体育指导员中汉族占69%,朝鲜族占24%,其他民族占7%。朝鲜族比例较少,民族结构不合理,不利于朝鲜族全民健身活动的普及与开展。在性别比例中,男性占35%、女性占65%,男女比例约为1:2,女性所占比例较高,这对提高男性居民参与健身活动不利。培养的社会体育指导员主要来源于街道社区和乡镇文化站,占44.5%,而来自于农村的只有10.6%,城乡比例失调。

2.技能指导型人才匮乏

社会体育指导员主要分为组织管理型和技能指导型。目前,我州培养的社会体育指导员中组织管理型占72.4%,技能指导型占27.6%,技能指导型社会体育指导员人才匮乏,难以满足人民群众对健身技能学习的需求。

3.课程设置缺乏科学性

社会体育指导员培养在课程设置上缺乏科学性、系统性。在课程设置上无基础课和专业课的层次之分,理论知识与运动技能实践脱钩,没有按照指导员的知识体系之内在关系来构建课程体系。

4.培训内容缺乏针对性

现行社会体育指导员培训内容主要以理论教学为主,占69.2%,重理论、轻技能现象依然严重。社会体育指导员的人才培养应重视知识的实用性而非学术性、重视应用性而非理论性、重视技能的专业化而非大众化。广大社会体育指导员在实际工作中遇到的最大挑战是指导健身技能的全面性、专业化而非理论水平,大多数人希望通过学习掌握更为全面、专业的健身技能。

二、“应用型、专业化”社会体育指导员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

社会体育指导员是发展我国体育事业,增进公民身心健康,提高生活质量,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一支重要力量,是构建便民、利民、亲民的全民健身服务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实现我国由体育大国向体育强国迈进不可或缺的重要体育人才资源。随着我国城乡居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广大人民群众对体育健身的需求日益高涨,迫切需要一支体育理论水平高、运动技能娴熟、组织管理能力强的社会体育指导员队伍。因此,在社会体育指导员人才培养的过程中要凸显“应用型、专业化”的指导思想。受延边州体育局的委托,延边体育运动学校于2008年开始负责对我州社会体育指导员人才进行培养,培养主要分成人教育性质培养(培养对象为街道社区、乡镇、单项体育协会、晨晚练点等体育骨干)和学历性质培养(延边体育运动学校在校学生)两类。“应用型、专业化”社会体育指导员人才培养模式以“应用”为导向,以运动技能“专业化”为核心,融传授体育理论知识、注重运动健身技能、提高健身组织管理能力为一体,构建理论教学、运动技能和实践教学并重的课程体系。

1.创新社会体育指导员人才培养模式,凸显“应用型、专业化”思想

社会体育指导员要想真正成为全民健身的主力军,其人才培养模式就必须找准定位。鉴于目前我国社会体育指导员培养体系单一、培养模式陈旧,培养的社会体育指导员理论水平肤浅、运动技能欠缺、管理能力低下,已不能适应当前群众体育健身市场需求的实际。从2011年开始,在延边州体育局主管领导的大力支持下,坚持用先进教育理念指导社会体育指导员人才的培养和实践,以群众健身应用为导向,以运动技能培训为主线,根据群众健身需求和就业岗位的实际要求,探索以应用为导向、能力为本位、实践为支撑的“应用型、专业化”人才培养新模式。

2.构建“应用型、专业化”人才培养课程体系,凸显因材施教理念

坚持以“应用”为导向,以“专业化”运动技能培训为主线,构建理论教学、运动技能和实践教学并重的三大课程体系,通过渗透与融合实现对人才的全面打造。

(1)以“应用”为导向、动态调整课程

以学生的就业、实训岗位应用为导向,构建“以应用为导向,理论、技能紧密结合,坚持动态化管理”的课程体系建设思路。精讲体育概述、社会体育指导员概述、社会体育法规制度等理论教学内容。突出重点、集中优势开展群众欢迎的运动技能项目,发挥传统技能项目优势。在原有开设运动技能的基础上,增设了太极拳、健美操、广场舞、瑜伽、羽毛球、健身器械、健身路径等实用性运动健身项目,实现了社会体育指导员运动技能的“一专多能”,为今后实际应用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2)以“专业化”为主线、创新课程体系

一是探索精讲、实用的理论教学课程体系。以专业实用理论为主,集中力量打造健身知识、体育健身方法指导等核心专业课程,为“专业化”打下专业理论基础。以培养目标为依据,科学确定工作规范课、基本知识课、健身指导课、组织管理课、运动技能课等课程结构。实行分类教学,采取自学辅导式、强化训练式、精讲实践式等不同的教学方式,探索教学方式的创新。二是实施以专业化能力为主导的实践教学课程体系。将实训作为一个独立的教学体系,构成与理论教学、运动技能并列的“三元”体系。按社会体育指导员职业技能主导的原则设计实训内容与形式,如:课程内实训、专项技能实训、组织管理实训、顶岗实践等;增加专业化实训比重,突出专业化技能培养。增加专业化实践学时比例,采取理论教学与技能实践教学“双轨运行”模式,采用“教与学、学与练、课上课下、校内校外”相结合的教学方式,突出“做人+理论+技能”的教育理念;加大经费投入,建设实训平台。与县市文体局、健身休闲娱乐企业共建实训教学基地19个。三是突出“四个结合”(“教与学”结合、“学与练”结合、“课上课下”结合、“校内校外”结合),树立开放的教育教学观。

3.实施全员参与管理,建立现代人才管理模式

“应用型专业化”社会体育指导员人才培养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精心策划和组织。因此,要树立“全员参与人才培养,人人关心人才成长”的管理理念。为深入贯彻“应用型专业化”人才培养模式,我们聘请延边大学体育学院、吉林体育学院和单项体育协会的专家成立了校外专家咨询委员会,聘请延边州体育局、县市文体局官员和健身场馆、晨晚练点负责人成立了教学督导委员会,以保证“应用型专业化”人才培养模式的落实。

三、“应用型、专业化”社会体育指导员人才培养模式的成效

“应用型、专业化”社会体育指导员人才培养模式实现了运动健身技能+体育理论知识、学历证书+职业资格证书培训并重的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取得了良好的人才培养效果。

1.人才质量显著提高

社会体育指导员队伍的体育基础理论扎实、专业运动技能娴熟、技能指导能力提升、组织管理能力加强,受到了县市文体局、社区、乡镇、单项体育协会、健身会馆等用人单位和群众的普遍好评。

2.培养锻炼师资队伍

通过对“应用型、专业化”社会体育指导员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培养、指导了一批学校青年骨干教师,锻炼培养了一支教育教学理念先进、专业技能高超、实践操作能力强、教学水平高、素质过硬的双师型教师队伍。

3.促进院校之间交流

通过会议、专家讲座、经验交流等渠道向县市文体局和其它兄弟地市体育运动学校介绍人才培养模式,得到县市文体局和兄弟院校的充分认可和高度评价,并派人来参观学习和交流,使人才培养模式在县市和兄弟院校得到广泛的推广。

4.获得较高社会评价

“应用型、专业化”社会体育指导员人才培养模式受到了延边州体育局主管领导的高度好评,得到了县市文体局的一致称赞。近年来培养的社会体育指导员人才受到街道社区、晨晚练点和单项体育协会的欢迎,有些街道社区和乡镇还专门设立了社会体育指导员岗位,社会体育指导员实现了自己的人生理想和价值。

四、结论

“应用型、专业化”社会体育指导员人才培养模式改变了传统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框架,课程设计有针对性地采取学训交替、双轨运行、课堂与实践地点一体化等行动导向的教学模式。创立了理论教学+运动技能+实践教学并重的“三元”教学体系,注重社会体育指导员所学知识的应用性、实用性和专业化,提高了人才培养质量。突出“教与学”、“学与练”、“课上课下”、“校内校外”四结合,树立了开放的教育教学观,促使理论、技能与实践有机结合,实现应用性知识、专业化运动技能与实践有机结合,使课程设计既满足专业培养的目标,又与专业对应岗位群的知识、技能、素质要求相结合。解决了以往课程设置中理论与实践脱节、实训内容单一、实践指导能力较差的问题。“应用型、专业化”社会体育指导员人才培养模式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系统性,在体育运动学校可持续发展和教育教学改革方面迈出了重大步伐,取得了较好的人才培养效益,促进了职业学校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

作者:武传澍 崔贤弼 张莉 杨帆 单位:延边体育运动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