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体育与社会体育协调发展3篇

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学校体育与社会体育协调发展3篇,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学校体育与社会体育协调发展3篇

第一篇

一、学校体育教育与社会体育之间存在的不协调因素

1.学校体育与社会体育在体育场馆、设施方面的不协调

我国当前体育事业还处于发展阶段,虽然有些学校很重视体育项目,加大了体育项目的建设,但体育设备设施不完善,不能完全对社会群众开放。在社会上体育场地十分匮乏,而且群众对体育活动观念意识不足,很少到健身房、羽毛球馆等盈利性的体育场所健身,大部分还是利用自然条件、公共设施进行体育锻炼,这些场所大多是非正式的。

2.学校体育器材的购置与人们经常使用的健身器材存在的不协调

目前,学校在购买体育器材时,只注重竞技项目和新兴的体育项目器材,没有结合当前发展的需要,忽略了与社会相应的体育器材,使得学校体育和人们经常使用的健身器材不协调。新兴的器材虽然深受广大学生的喜爱,但它的价格和场地的配置要求较高,即使学校不惜花费大量的资金引进新兴器材,进行场地建设,学生一旦进入社会,由于经济和场地的原因,不得不放弃该项目的运动。因此学校应根据社会上群众使用较多的公共体育器材进行采购,使学生熟练掌握体育器材的使用方法、充分发挥体育器材的价值,把学校体育和社会体育统一起来。

3.学校体育教材体系与城乡居民从事的体育运动项目存在的不协调

一些学校受传统观念的影响,部分老师仍运用体育教材知识,组织学生进行竞技性强的体育项目训练,缺乏现代体育观念意识,与城乡居民从事的体育活动脱节,使得学校体育和社会体育不协调。因此学校体育应对城乡居民参加的体育活动进行有效的跟踪,了解居民主要从事的体育活动项目,更好的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能力,使其熟练掌握体育技能,适应社会的需要,保障学校体育和社会体育的协调发展

4.学校体育教学组织管理与社会体育的组织形式存在不协调

虽然我国体育课程已经改革,但在教学管理上面还存在着一些弊端,体育课从小学到大学都是必修课,随着教学要求的规范化和形式化,且体育课程列入考核系列,加上老师的严要求,忽略了对学生体育意识和习惯的培养,导致学生产生逆反心理,抵触和厌恶体育,扼杀了学生的体育兴趣,潜能不能完全激发出来。以至于学生进入社会,在没有约束力的情况下,很快的放弃体育锻炼。由于学生们只能在学校里进行体育锻炼,缺乏社会体育的认知,不能与社会体育更好的交流,造成两者出现孤立的现象。

二、学校体育与社会体育协调发展的思考及对策

学校体育要想与社会体育协调发展,应了解社会体育现状,贯彻落实体育新课程的标准,从社会体育的活动中提炼资源进行学校体育教育,结合学校自身的实际情况,采用科学合理的方式,不断丰富学校体育的教学内容,对学生进行社会体育扩展训练,激发学生的创造性和潜能,使学校体育和社会体育真正的融合。

1.适当调整学校体育教学内容

学校体育应考虑到社会体育的系统性和长期性,适当调整学校体育教学的内容,增设一些群众体育项目,减少一些竞技类较强的体育项目或降低一些体育项目的难度,规范体育教学标准,激发学生的体育意识和潜能,使得学校体育更加接近群众体育。

2.实现体育场馆设施互补

部分学校由于资金短缺,对学校体育建设投资力度不足,设备设施不完善,无法满足学校体育的教学;有的学校为了体育建设,不惜浪费大量的资金建设场地、引进先进的设备,盲目投资。而社会体育场地设施紧缺,有的场馆还高额收费,制约了群众们进行体育锻炼,使得资源不能充分的发挥,满足不了社会需求的现状。因此学校体育应从自身出发,结合实际情况,进行体育建设的投资,以低于商业经营的收费标准向社会开放。社会体育场馆应降低收费标准,以供学生和社会群众进行体育锻炼,实现体育场馆设备设施的互补。

3.学校体育与社会体育存在互补关系

建立良好的“双效互动”模式,使学校体育资源和社会体育资源优势完成转化,相互补充协调,使得学校体育教育能在社会上更好的应用与发挥,促进和谐社会的不断进步发展。

4.加强社会体育与学校体育协调发展

我们应着重进行理论研究,探讨学校体育和社会体育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不协调因素,采取有效的措施加以解决,使得学校体育和社会体育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5.加强社会体育与学校体育之间的联系

目前在现实生活中,学校体育和社会体育独立存在,不相互依附,没有达到互补关系,因此加强两者之间的联系,学校体育可以发挥自身的优势,促进体育教学的培养,使得学生在离开校园之后不会脱离社会体育,有效保证社会体育和学校体育教育化的建设。

综上所述,为了更好的培养运动兴趣和养成良好的锻炼习惯,保证人们的身体健康。因此,在学校体育期间,体育教师在指导和组织学生进行体育活动时,应注意充分地挖掘学生对运动的内在乐趣,无论是讲解、示范和组织教学,都要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引起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参与运动的积极性,让学生在运动中能充分表现出自己的运动才能,感受到参加运动对自己体质增强的实效,从而激发对体育运动的喜爱,以致学生在进入社会后,更好地和体育运动进行衔接,促进自己的身心健康。所以培养体育意识,养成自觉锻炼习惯,已成为学校培养学生终身从事体育锻炼习惯兴趣和体育能力重要的目标。体育锻炼贵在有恒,提高对体育锻炼的认识,明确锻炼目的,提高锻炼自觉性,养成终身锻炼的习惯,有规律的生活,做到锻炼身体科学化、知识化、经常化。

三、结语

学校体育实施新的课程标准,利用自身的特点与社会体育全方位的互动,进行组织、培训和辅导活动。社会体育可通过学校建立体育俱乐部,开展全民参与的活动。总而言之,学校体育和社会体育有效的配合、协调发展,可以为国家培养专业的体育人才,为群众营造一个良好的锻炼氛围,促进人们的身体健康,可有效缓解社会矛盾,增进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为创造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奠定了基础。

作者:隆建洲 单位:西藏昌都地区第二高级中学

第二篇

1意识衔接——培养终身体育意识

1.1从终身体育的角度培养体育意识

要把终身体育意识的培养和终身锻炼行为结合起来,注重体育知识向情感和行为的转化.为此,学校体育理论的学习,必须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教学的重点让学生在体育运动中的学会运用、体会、感受.小学体育教学中,体育教师可采用运动——感受——适时点播的方法,通过感性活动形成体育情感和意向;中学生以上,学生的理性思维已经形成,可直接安排系统的体育理论知识教学,有计划地学习体育的本质、功能、体育与健康生活的关系,让学生懂得为什么要锻炼、如何锻炼才健康、什么样的年龄阶段和身体特质适合什么样的锻炼方式等,使学生形成系统的体育认知,为终身体育价值观的形成奠定基础.其次,社会体育勿忘强化体育意识.从学校到社会,生活环境发生剧烈变化,体育意识面对应接不暇的社会生活压力而逐步淡化,有必要进一步强化民众的体育意识.可以针对成年人务实的心态和迫切的健康需求,主要采用现实生活中鲜活的健身、健美案例,或体育锻炼成功人士现身说法,或俱乐部成员之间锻炼体会的交流等方式达到对体育价值观的进一步认同.同时可以利用体育站点或活动网点有计划、有组织地加强对体育意识的宣传,聘请体育专家、体育教师、体育指导员等做健身讲座,或印发体育宣传画册,或发挥互联网的优势,建立喜闻乐见的体育与健康网站,加强宣传.

1.2依靠体育实践,培养体育情感和意志

意识来源于实践,服务于实践.主观的意向通过行动改变客观事物而使自己客观化.如果没有行动,意向仅停留在主观活动的状态,不会产生任何实践效果.体育意识是对体育的本质属性、功能、价值等的认识,在体育实践中不断发现和总结,终成理论和价值观.脱离实践的体育理论教条不能称为真正的体育意识.深化体育意识,必须依靠体育实践,在与实践的互动中实现.体育实践是一个主观见之于客观的过程,体育理论只有在实践中不断地体会才能内化为锻炼主体的价值观,形成体育情感和意志.心理学上刺激——强化理论认为,人为了达到某种目的,会采用一定的行为作用于环境,当行为的后果对他有利时,这种行为就会在以后重复出现;反之,这种行为就会减弱或消失.体育主体在运动收获了健康、快乐、成功,这种心理体验会进一步提高其从事体育锻炼的兴趣,吸引其更加积极地从事体育实践活动,形成体育爱好和锻炼习惯.同时,锻炼主体经常性的体育实践,也会进一步加深对体育价值的认知和理解,有利于体育信念的形成.体育理论在实践中得到验证,体育价值观被锻炼者从内心认同和接受,才会成为自主锻炼持续的内驱力.体育意识和体育实践通过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模式形成良性互动,在互动中最终形成的体育价值观和体育信仰.学校体育向社会体育过渡中,要把体育意识的宣传和体育行为的制度化结合起来,形成体育锻炼的联动机制,才能保证体育行为的连续性.

2实践衔接——建立学校体育和社会体育实践上融合的平台

目前,我国学校体育和社会体育实践上过分独立,信息和能量交换不足.这是过渡中出现体育行为中断的主要原因之一.从系统论角度看,学校体育和社会体育是终身体育的两个子系统,要实现终身体育的整体功能,二者必须进行充分的信息和能量交换,达到一定的协调和默契.

2.1建立俱乐部是学校体育和社会体育融合的主要途径

体育俱乐部是目前国际上流行的成功的体育组织模式,它是学校体育和社会体育在实践上的交融的重要平台,也是学生培养自主锻炼的能力和习惯、积累社会体育经验、增强社会体育适应能力有效组织形式.学校体育和社会体育融合,就是要使学校体育和社会体育在实践上建立一个良性循环系统,做到“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互相影响,互相促进.体育俱乐部可以实现锻炼主体的锻炼身份和角色的变换以及场地资源的共享.西方体育发达国家,如德国,公民中有1/3是体育俱乐部成员.瑞典,7~70岁的国民中有一半以上是体育俱乐部成员.目前我国体育俱乐部发展中,非盈利的大众化体育俱乐部数量少,俱乐部之间缺乏横向联系和交流,没有充分发挥社会“纽带”功能.要实现学校体育和社会体育的融通,一方面,需组建大批大众化、非盈利的体育俱乐部.国家应给予政策上的大力扶持,鼓励扶植非盈利大众体育俱乐部快速发展.另一方面,加强俱乐部之间横向联系与交流.鼓励学生、群众参加各种体育俱乐部,学生以普通公民的身份,以地缘关系参加社会体育俱乐部,融入到社会体育中,代表俱乐部参加各种比赛,或自觉充当社会体育自愿者,对社会体育俱乐部(非盈利性)承担组织、技术辅导等义务,肩负起全民健身的重任;学校体育俱乐部也可吸收社会体育名人担任顾问,进行技术指导和训练.社会体育俱乐部和学校体育俱乐部可以定期联合举行各种比赛和各种文化交流活动,以加强横向联系.

2.2以家庭体育为纽带实现学校体育和社会体育的融合

学生的体育意识、体育技能、体育习惯等通过家庭体育不仅可以得到巩固和发展,还可以向其家庭成员辐射并施加体育影响.同时,学生还可以感受到社会体育的环境,学会体育锻炼自我控制和调节能力,巩固锻炼习惯.通过家庭体育的纽带地位,实现学校和社会体育的融合.一方面要大力倡导并鼓励家庭体育的开展.德国曾在19世纪下半叶,以家庭体育为切入点在全国发起了《黄金计划》,实施“家庭体育奖章”制度,以此推动社会体育,取得了成功.我国可以借鉴德国经验,把家庭体育作为全民健身的突破口.首先,从立法层面,确保每个家庭成员的体育权利,突出父母保障子女运动与健康的义务;其次,从制度层面,建立激励机制.将家庭体育开展的人次数列为“模范家庭”、“文明家庭”等评比的条件,设立“家庭体育奖章”制度.再次,从实践层面,社区中可利用节假日、双休日,举行一些以家庭为单位的、有学生参加的健身娱乐项目比赛;学校体育也要主动向家庭体育渗透.譬如,将学生进行家庭体育锻炼列为学习任务之一,布置体育锻炼的家庭作业,要求家长配合完成.也可举行一些有家长参与的体育竞赛活动,邀请家长作为特殊观众为自己的子女加油鼓劲.甚至可以打破学校和家庭的界限,安排一些家庭组合形式的体育竞赛.定期举行家长陪同参与的校外体育活动,如远足、野营、登山等.

3能力衔接——强化终身体育能力的培养

体育能力是对体育实践活动起稳定调节作用的个性心理品质和操作行为的一种综合能力.它是进行终身体育的一个重要因素.李晋裕教授认为:“我认为能力是特别重要的,当他的工作性质变了、生活的环境变了,年龄大了,身体不如从前了,他只要有参与的意识,参与的习惯,又懂得最基础的东西,他就会找到自己坚持锻炼的方法.而且能够去坚持,我认为终身体育最重要的是这些东西.”体育能力,按照作用的对象可分为个体体育能力和社会体育能力.个体体育能力是指个体进行终身锻炼的能力.主要包括体育认知能力、运动能力、适应能力、锻炼自控能力等;社会体育能力是指个体对社会群体体育影响的能力.包括体育组织协调能力、感召能力、辅导能力等.从自身角度看,体育认知能力、运动能力、自控能力、适应能力是个体实现终身体育的基本保证.认知能力、运动能力是基础,自控能力、适应能力是保障.从终身体育的持续性要求看,自控能力又是整个能力体系中的关键.有了体育自控能力,就“能够根据条件的变化,选择、运用甚至创造相应的身体练习方法进行独立的体育锻炼,合理地安排锻炼时间,调节运动负荷,实行自我医务监督和正确的自我评价身体状况与锻炼效果”.

目前影响社会体育发展的关键因素不是外因(锻炼的制度、手段与场地),而是内因(体育意识和自控能力).唯物辩证法认为,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内因是变化的依据,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决定一个人是否运动、在什么地方运动以及如何运动取决于体育主体的态度和能力.体育自控能力是克服障碍、促使锻炼主体自觉、经常、科学锻炼的保障.缺乏自控能力,即便在学校形成了锻炼习惯,也难以抵挡住体育环境巨变的冲击.因此,学校体育必须加强学生体育自控能力的培养,尤其把体育意志的培养放在突出位置.在日常体育学习与锻炼中,注重培养学生制定锻炼计划、克服困难完成计划以及自我反馈和调节能力.从社会角度看,学生对全民健身负有义不容辞的责任.学生仅有保证自我锻炼的个体体育能力是远远不够的,还要有带动社会其他成员终身锻炼的社会体育能力.学生是社会中最有朝气的力量,是社会潮流的引领者,在体育实践上,他们的体育行为一向是社会大众的榜样,对大众的生活方式具有感召和暗示作用.社会大众对体育的参与不仅取决于其态度和需要,社会环境的刺激也是一个重要变量.那些具有强烈体育需求和具有坚强体育意志的人是社会体育的恒常主体,那些没有强烈体育需求,认为不锻炼也无大碍的人是潜在的体育人口,是社会体育可以争取的力量,他们需要社会体育组织的力量和社会体育氛围的感染和吸引.社会体育感召和组织能力,是社会体育风气形成、延续的重要力量.

学校加强学生体育能力培养,要重视学生个体体育能力,也不能忽视其社会体育能力.高校,尤其是体育专业,应把体育能力的培养放在突出地位,将社会体育管理和社会心理学、全民健身概论等课程列为必修课程,同时加大社会体育实习环节,以学校所在城市的全民健身站点、俱乐部为实践基地,鼓励和提倡学生充当社会体育自愿者,积累社会体育实践经验,探索社会体育开展规律,提高其社会体育组织能力,为全社会终身体育的持续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4资源衔接——学校体育资源与社会共享

体育资源包括体育场地设施、人力资源、资金、信息和余暇时间.社会体育资源严重不足是制约我国社会体育发展的瓶颈.学生离开学校中断体育行为最重要的外因是社会体育场地、人力资源缺乏.因此,实现体育资源共享是学校体育场地与社会体育顺利衔接的保证.

4.1学校体育场地资源与社会共享.

我国第五次全国体育场地普查报告显示,教育系统体育场地占全国体育场地总数的67.7%.使用效率上,学校体育场地在非上课时间大量闲置.缓解目前我国社会体育资源不足的矛盾唯一有效可行的办法是实施学校体育场地向社会开放.目前,我国学校体育向社会开放之所以举步维艰,主要是因为场地归属学校,管理上条块分割使场地开放后学校和社会的利益难以协调造成的.因此,必须打破这种格局.首先,要改变观念.从学校体育场地归属看,学校体育场地设施绝大部分都是纳税人的钱建设而成,纳税人的纳税行为使其有权通过合法形式在其一生中不断获得学校体育设施进行体育锻炼的机会.从产品的性质上看,学校体育场地属于公共产品,应该为包括学生和社会大众的大多数人所用.学校应该改变对体育场地专有的观念,建立服务社会的理念.其次,学校体育场地所有权、使用分配权交给政府,管理上实行“学校、社会两扇门”制度我国是一个应试教育根深蒂固的国家,学校的一切资源都为“应试”服务.虽然,我国的教育改革在努力向“素质”教育扭转,但时间太漫长.机械的模仿外国,依靠学校自身实现体育场地向社会开放,短期内不会有太大成效.要迅速实现学校体育场地向社会开放,必须彻底打破学校体育场地学校专属的局面,把体育场地所有权、使用分配权交给政府,从操作层面上增加学校体育场地社会共享的可行性.当然,在具体操作中,要尽可能保证学校的利益不受损害.譬如降低校外社会环境对学校教育环境带来负面影响、外来锻炼人员对学校的体育设施破坏以及对教学产生负面影响,解决好伤害事故责任问题.

根据上述设想和我国校园布局,本研究认为,实行学校体育场地独立管理,“学校、社会两扇门”制度不失为解决燃眉之急的最佳途径.据观察,我国大多数学校园布局有一个共同特点:教学区和运动区明显分开(城市超过50%的学校运动区与教学区分离),还有一些老学校在扩建中,专门建立了独立的运动场.这种布局从空间上为学校体育体育场地实行独立管理提供了便利,(图1)同时也较好地解决了学校对体育场地开放后的种种忧虑,将开放后社会对学校的影响降至最低限度.具体操作是:将学校运动场集中的区域用围墙或围网与教学区隔开(有少数学校场地已经与教学区隔离),体育场地独立管理,场地向学校和社会各开一扇大门(如图).场地的使用:优先满足学校体育教学、训练、竞赛和集会使用需要,闲置时间向社会开放.具体来说,上课时间(周一至周五)白天(上午7:00-下午6:00)学校使用;每天下午6:00-9:00及双休日、节假日全天(学校、比赛、集会使用除外)归大众所用.归大众使用时间段,学生也可以社会成员的身份自愿参加;归学校使用时间段,社会群众不能进入.学校常规使用场地须在学期开学前提交计划,竞赛等临时使用场地须在周前申请.管理上:实行政府派专人管理,学校和社会共同监督.管理人员既要为学校负责,也要为社会负责,有义务协调二者对场地的使用.资金投入:政府拨款(原政府向学校体育和向社会体育拨款的部分)和社会多种渠道融资,用于场地设施的建设、维修、更新.

4.2学校体育人力资源与社会共享.

目前,我国社会体育人力资源严重不足,尤其是社会体育指导员缺口大.而学校体育教师数量大,分布均衡,而且具有丰富的体育教学和指导经验.时间上学校体育和社会体育具有很大的互补性,使体育教师参与社会体育指导成为可能.同时,体育教师参与社会体育指导,有助于明确社会体育的需求,进一步推动体育教学改革.因此,可以通过有偿服务的方式动员体育教师业余加入到社会体育指导员队伍.高校体育专业的学生,有丰富的体育专业知识和技能、旺盛的精力和参与社会实践的热情,也是不可忽视的体育人力资源.学校和社会可以通过政策上的鼓励和引导使之成为体育自愿者,以缓解社会体育指导员不足的局面.社会上技术过硬的退役运动员拥有过硬的技术优势,是不可多得的体育人力资源.学校、社会俱乐部可聘请其为教练,充分发挥其优势,做到人尽其用,以提高学校和地方运动队的技术水平.从实施路径上,以体育协会、俱乐部、沙龙等新兴体育组织为基地,整合所有体育人力资源,成立专门的组织将这三部分体育人力资源集中起来,根据他们的时间,专业,条件,以及场地设施,有序合理的组织起来,实施对社会大众的体育指导以及学生运动员及体育后备人才的培养和锻炼”.学校体育资源与社会共享,不仅可以解决社会体育资源短缺的难题,而且可以使学校体育和社会体育交融共生,加速学校体育向社会体育的过渡的适应过程.

5结语

学校体育和社会体育的衔接不仅包括物质层面的衔接,也包括意识层面的衔接,既涉及到学校,又涉及到社会方方面面,是一个社会系统工程.每一种策略的实施都需要全社会的支持和配合.只有人人都充分意识到全民健身的价值,积极投身到终身体育的伟大实践中终身体育的目标才能实现.

作者:李新科 单位:玉林师范学院体育学院

第三篇

1.加大体育教学改革力度,加快学校体育改革步伐

我们应该清醒地认识到,未来教育对人才的培养不单是传授知识技能和增强体魄,而是通过素质教育达到完善学生的心理、人格以及培养其适应未来社会的生存能力和创造能力,这就要求学生了解健康的重要性。

2.培养社会体育指导员

各校多数都有体育俱乐部,在此可以通过学习一些体育理论知识,加强对体育锻炼的内容、方法、注意事项、锻炼原则的了解,并学会制定运动处方,还可推荐参加体育辅导员的考级。为解决体育辅导员的短缺和水平较低问题,充分发挥学校体育的作用。另外可利用学校体育的资源优势,在节假日对社会开办体育短训班,讲授一些有一定技术要求的体育项目,如:游泳、旱冰、太极拳、健美操等,这主要为达到部分人群对体育锻炼的较高要求而开设的,这样能较快地提高体育人口的数量和质量。

3.体育教师参与指导社会体育

河北省体育馆太极拳队的辅导老师就是一位体育教师,他认为初学者要有明白原理的老师予以辅导,因为动作正确与否和健康效果有直接关系,动作不正确有可能会产生不良影响。在条件允许的范围和时间内,将学校的场地设施对社会开放,既提高了场馆的利用率,又给群众体育提供了良好的锻炼条件和环境。

4.加强组织和宣传力度

“非典”时期的体育活动现象,引发出我们许多的思考。疫情来临后,专家指出:“体育锻炼能增强体质提高免疫力”,无论是企事业单位,还是社区学校及个人,都引起了高度的重视,既加大了体育宣传的力度,又增加了小型体育器材的发放,使男女老少都动了起来。我们知道人们的体育行为受动机的影响,人们参加运动的动机主要为健身、娱乐、交际、考试等。所以学校体育和社会体育都应先从培养动机入手,无论是主动还是被动地锻炼,其目的都是能使更多的人加人到运动的行列中来,最终达到增强体质提高健康水平。

作者:杨磊 单位:山东艺术学院公共课教学部体育教研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