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体育指导员现状及发展综述3篇

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社会体育指导员现状及发展综述3篇,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社会体育指导员现状及发展综述3篇

第一篇

1社会体育指导员专业的合法性及市场进入

在社会生活中,市场对该专业保护机制远不如体育教育专业,那样成熟、健全。人们对该专业的角色及身份和行为规范的认同还很模糊,还有一个市场认同过程。事实上,本专业的人对该专业的社会角色、身份和行为规范也在探索之中。由于社会体育指导员专业的科学知识体系包含了非同寻常的深奥知识和复杂技能,因而国家给合格的职业提供市场保护(鼓励),禁止和惩处没有资格的人员从事需要经过国家特许的职业(制裁)。国家为该专业提供市场保护的合理性不是基于袒护专业的利益,而在于保护公众。因为外行既没有资格也没有能力履行复杂的专业服务,如不加以限制,势必会给公众的利益造成极大的损害。然而,该专业一旦获得市场特权,也就当然应为此承担相应责任。为了获得和保持市场特权,社会体育指导员专业必须付出代价:提供高质量、伦理的职业实践。否则国家不会为该专业提供市场保护。给予合格职业市场保护,不仅有益保护公众利益,(正如对进入医生专业的人有严格要求,以保护病人的利益)而且促使专业、职业朝着提供较好的服务和保障公益的方向努力。“市场保护”因此成为一个积极的推动力,促使专业、职业建立它们自己的组织(学会、协会等),设立章程和行为守则,发展知识、技能和培训项目并尽最大的努力为客户和公众的利益服务。与此同时,一个职业获得市场保护成为一个征兆,标志着一个专业化项目的最终完成和一个充分成熟专业的出现。“专业化”这一术语正是用来反映这样一个职业争取并最终获得履行一个特定工作排它性权利的过程。

2社会体育指导员专业的知识、教育及技能

社会体育指导员的特点是它以科学知识和专业技能为基础,在开展群众体育活动中注意系统地应用科学方法和验证程序,广泛吸收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知识。它运用科学方法去组织和综合从业人员的实践智慧,通过学术和专业讨论,对社会体育实践产生的假设进行系统而科学的验证,以及同行们的信息和其他知识的交流,使社会体育指导员的专业知识基础得到了很大的加强,并以此为群众健身提供科学指导和技术服务。社会体育指导员的知识基础是多学科的,包括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由于社会体育指导员工作的实务取向,它的知识发展通常是理论、科研和实践的融合。为处理复杂的社会体育问题,社会体育指导员所接受的知识、教育和训练的知识须从广泛多样的传统学科中提取。当然,社会体育指导员还远不是一个成熟的专业。成熟专业具有一个经过界定、深奥且实用的知识和技能的科学体系,这一科学知识体系能够通过一个教育,培训机制得以传授和获得,而获得知识的过程往往是漫长的、且也许格外地困难。

高等学校在发展专业科学知识体系方面扮演了重要角色———专业科学知识体系的系统化(发展成课程)、结构化(组合成专业课程计划)、合法化(课程和课程计划获得确认的过程)和传承(传授给难专业人员———学生)主要是在高校完成的。一个成熟专业的科学知识体系已经被系统、普遍地结合成大学的学位课程,修完这些课程的毕业生则是该领域的准专业人员。目前,体育高等院校开设的社会体育专业在知识和教育方面还是零散的、杂乱的、不规范的、难以满足该专业的要求。客观地说社会体育专业在这方面较之体育教育专业、运动训练专业尚有较大差距,这不仅在高等体育院校的课程设置略见一斑,且更缺乏这方面的实践经验。当然,社会体育的对象广泛,需求多样,其内容、手段、方法、组织形式及其运作机制更加纷繁复杂,对该专业人才的要求有其特殊性,为该专业课程设置带来一定的难度。科学知识体系对于专业的重要性已被很多社会学家所关注,专业的知识是从事这一职业的人们进行实践的必备知识,它的存在奠定了一个职业的专业地位,并以此与其它专业相区分。

3社会体育指导员专业的社会和组织环境

社会体育指导员工作是建立在独特的社会和组织环境基础上的一门专业学科。由于社会体育指导员技术等级制度不同于教练员等专业技术职务制度,不存在技术称号与岗位、工资直接挂钩问题。因而,在社会转型期以市场经济为主导机制的条件下,公民和社区对该专业的需求和使用服务程度,通过提供经费的多寡而影响着社会体育指导员工作运作。与此相关的是能否有多种组织形式,以满足公民的需求及汇纳资金来源渠道。因此,在发展社会体育指导员专业及服务过程中,应建立起以适应其独特的历史社会背景,特有的需求、政治形态和文化倾向的社会体育组织。在社会转型期,以单位为载体的群众体育面临困难。在新形势下虽涌现出了一些新的群众体育组织形式,如街道社区体育、群众体育俱乐部、锻炼点、活动站以及小团体组织等,但组织之间、政府组织之间的关系没有理顺。长期以来,由于政府对体育事业实行高度集中的行政管理体制,没有形成社会团体对群众体育提供支持的渠道。由于长期实行市场外运作,我国基层群众体育管理系统缺乏自我造血、自我生存与发展的能力。与群众体育事业相关的制度建设不配套,使目前我国群众体育工作在许多方面处于无序化状态。

使社会体育指导员专业团体仍然一盘散沙,组织形式单一(尽管目前有多种组织形式名称,但功能雷同)。社会体育指导员从属于专业团体,专业团体制订专业标准并监督其成员的行为。尽管《体育法》、《社会体育指导员技术等级制度》等有关法律对社会体育指导员社会角色、身份和行为规范及工作的实践作了规定。但在我国社会体育指导员团体并不强大和成熟时,专业标准和规范难以落实。没有组织起来团体其作用是有限的,也不利于该专业的发展。我国社会体育正在经历巨大变革,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迅速转变创造了价值,广大人民的生活水平显著的提高,对健康的关注,已成为广大民众的重要价值取向。群众健身活动的普遍开展,人们对科学锻炼的要求越加强烈。体育娱乐市场开始萌芽,为群众体育的发展开辟了广阔的道路。这个市场范围广阔,层次较多,既有满足一般群众健身、娱乐的市场,也有为外企、公司中、高级职员、个体经营者服务的休闲、消遣行业,然而中国目前的社区群众体育的社会组织发育不够成熟,无法满足市场需求,这也影响社会体育指导员工作的成效。中国社会体育指导员专业在应用西方既有知识和经验的同时,必须有所创新,发展自己的实践方法和模式。当然在该专业仍处于萌芽阶段,国家的支持对于社会体育组织的发育及多样化是至关重要的。

4社会体育指导员专业的发展机制

由于社会体育指导员的发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它所处的社会现实。就目前而言,社会体育指导员专业仅靠自身的力量尚难以发展壮大。面向市场,走向市场,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发展社会体育组织的必然要求。无可否认,竞争性市场是人类迄今发现的有效地进行资源配置和从事生产的合理方式。市场不是在真空中运转,需要政府提供的法律和规章制度体系。同时,任何市场都是有缺陷的,市场不可能在一切领域的一切方面都起到自发调节作用,政府的很多作用是市场无法替代的。社会体育指导员专业的发展,需要政府干预还缘于其他因素:一是社会体育具有较多的公益性性质;二是发展的非均衡及不平衡发展同时并存,矛盾交织在一起,不能单靠市场协调;三是中国实行的是渐进式的改革,在社会体育发展的探索过程中政策调整始终是必要的力量。重新考虑国家作用的关键是实现有效的干预,不是再走过去的“大一统”,国家集中管理的旧模式,其前提是有利于充分发挥市场的调节作用。

在这个过程中,“市场机制对于优化资源配置,激发俱乐部活力,促进多渠道、多层次发展具有重要作用,成为刺激(或抑制)群众体育俱乐部发展的基本力量,具有自我调控与发展的功能。但是,单纯的市场调节无法处理赢利性与公益性的矛盾。比如公益性俱乐部应当却没有得到充分发展,营利性俱乐部应当适度发展却超出了实际需要等等。这需要政府干预调控,以此引导群众体育俱乐部发展。”政府的投入方式有两种:政策法规投入和资金投入。前者主要包括投资政策、社会赞助政策、税收优惠政策、行业管理条例等,后者主要是经费资助和协议拨款,以及用于修建公共场地设施的资金投入。在市场机制与政府投入导向的共同作用下,群众体育俱乐部同外部的联系是一种供需关系。俱乐部投入主要来源于需求方的支出,包括收取会员会费,政府、社会和个人的资助等。由于体育俱乐部发展得不到需求方的投入,因而服务必然要面向这些方面的不同需求。同时,又由于俱乐部以适应多方面的需求为宗旨,促进多方需求者对俱乐部投入的进一步增加,群众体育俱乐部经费渠道多样化与适应需求的多样化实际上是一种互为因果的循环关系。社会体育指导员的发展必须与中国的社会、文化现实相结合。

5社会体育指导员专业的自治

“专业人员组织起来的最终成果是自治和伴随而生的威信。……自治专业的成员不受外行的评判和控制,被信托于接受和保护特殊信息。他们自己决定进入该职业所需的教育和培训标准,并在帮助国家形成规范这一职业实践的法律上发挥着巨大的影响力。”当一个专业处于一个相对强盛的地位时———它的专长能满足重要的社会需求,它的科学知识体系已经高度专门化而十分深奥复杂,以至外行不能挑战专业人员的技术判断———自治成为可能;然而,直到一个专业已经以实际行动证实了它对公众福利的承诺前,社会并不贸然授予它自治权。[3]中国社会体育指导员正在逐步发展。目前,社会体育指导员不断增加,除从基层挑选一些热爱体育且有一定的体育指导实践经验的人,进行培训,这对推动社会体育发展,繁荣具有重大的作用和意义,但毕竟是低层次的人才,主要目的是为体育活动点或辅导站培养人才。该专业要获得一定影响和自治,就必须具有一定数量的社会体育指导员。在我国体育高等院校,已有一定数目的社会体育专业工作项目和课程,并在不断扩展中。就中国已有和正在发展的社会体育指导员整体人数而言,社会体育专业毕业生其数目极其微小,难以满足社会需要。因此,有效调动培训资源,培训现有从业人员以及有志从事社会体育指导员工作的新一代高等院校学生。不仅是一种社会的需求,也是社会体育指导员走上专业自治的必经之路。

6社会体育指导员专业的市场前景

在体育日益社会化,产业化发展的今天,社会体育活动必然有着多样化的组织形式,以满足不同群体的需求。与此相适应的是社会体育指导员的收入来源的多渠道性。《社会体育指导员技术等级制度》作为我国的一项基本体育制度,是面向广大体育工作者的非职务性的资格认定制度,参于人员广泛,作为义务,有偿服务及经营性的社会体育指导工作等多种服务方式,专业的成员既可取自雇收费的工作形式,也可是工作在公共或私人部门里受薪的雇员。发展社会体育服务,很重要的一点是要研究居民体育消费心理,分析社会体育市场潜力,开发供给资源,引导促进消费。这就需要培育相关的市场,规范市场。社会体育指导员的收入受该专业人员提供社会体育服务的种类、质量、信誉、经营好坏等市场机制的影响。

社会体育指导员面向居民服务,现在大多数家庭收入提高了,更愿意花钱参加各种辅导班等提供体育科学指导和技术这类服务,使生活更加丰富多彩。经过严格的社会体育专业知识、技能培训,专门从事社会体育科学指导和技术这类服务职业,将成为一种走俏的新职业。我们能以这样一种敏锐的眼光盯着市场,相信社会体育指导员专业将会有大的发展。社会体育指导员面向社区单位的服务。过去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企业办社会,都要逐步还原给社会。现在,企业分离办社会职能的力度逐步加大,所有这一切都要求社区承担更多的服务职能,提供更加专业化、规范化、多元化的服务。社区单位开展群体活动将依托社区体育组织,社区内的企事业单位开展群体活动,可以找到更加专业化、规范化、多元化的群众健身科学指导和技术这类服务而不必设立专职人员。

社区服务业的发展,为社区体育组织创造了新的发展空间,与传统体制下的以单位组织开展群体活动相比,社区体育组织因其投资少,机制灵活,适应性强的特点,更易于体育活动的开展和服务居民。发展社区体育组织,政府不是自己去投资办实体,而是通过鼓励社区民间体育组织的发展,政府的作用是为这些组织提供宽松的政策环境和良好的指导服务。凭着《社会体育指导员技术等级证书》,社会体育指导员可以义务从事社会体育指导工作,可以开展社会体育指导的有偿服务及开展经营性的社会体育指导工作等多种服务方式。发展一大批新型的社区民间体育组织,通过大力扶持个体、私营、合伙等各种经济形式的体育组织的发展,形成社区体育组织服务网络,使社区体育组织服务业走上多元化发展的道路,并不断开拓社会体育市场。

作者:杨雪红 林跃 王德平 单位:集美大学体育学院

第二篇

1长春市经开区社会体育指导员存在的问题

1.1年龄结构偏大

社会体育指导员是一支高水平、高素质、综合技能及管理水平高的队伍,也是增进全民身心健康、提高生活质量、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一支重要力量。同时要求社会体育指导员能够把足够热情和经历投放到社区工作中,这是一项很神圣的工作,但从长春市经开区社会体育指导员的年龄结构来看,总体年龄偏大,年龄形式趋于老龄化,这样的年龄结构特点不能很好的发展社区工作,不能适应当前新形势下的社会体育工作的开展。

1.2技术等级不合理

截至2012年6月,吉林省共有社会体育指导员14516人,其中国家级社会体育指导员107人,一级社会体育指导员2213人,二级社会体育指导员6363人,三级社会体育指导员5883,数据看出高级别的社会体育指导员少,只有经过专业培训后的高级别社会体育指导员才能适应当前形式下的《全民健身计划》需要。但通过对长春市经开区社会体育指导员的调查发现,长春市经开区目前的社会体育指导员并没有级别,这样一支没用经过社会体育指导员等级培训的队伍,不能很好在社区工作中起到作用。

1.3专业性不强

社会体育指导员应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掌握一定的专业技能,有较高的文化水平。通过对长春市经开区社会体育指导员的学历结构、指导年限、指导次数的调查发现,这些社会体育指导员的专水平能力不强,学历总体水平偏低,指导年限偏短,很多都是在指导1年左右就择业了,这样的情况不易于社会体育指导员队伍发展建设,指导次数少,不能真正的投入社会体育指导工作中。在调查中还发现,影响社会体育指导员指导的问题之一还有活动经费的问题,经费问题是制约社会体育指导员工作的最大障碍,没有足够的经费不能很好的开展社会体育方面的活动。其次是场地缺乏、设施简陋,在走访活动点时发现,个别社区的设施已经处于报废,但他们并找不出很好的途径和方式来解决。这些问题都影响着社区体育事业的发展。

2结论

目前长春市经开区社会体育指导员队伍数量不足;年龄结构不够合理,趋于老龄化;等级结构不合理;专业性社会体育指导员不足;非专业比例大;均以下岗工作者为主;整体学历分布偏低;指导动机趋于合理;以无偿服务为主,体现了社会体育指导员的宗旨。同时也存在着一定的问题影响其发展。

3建议

3.1发挥体育院校的主要作用

体育院校作为发展体育最直接的地方,政府应当大力发挥体育院校对社会体育发展的作用。

3.2加强社会体育指导员宣传

针对长春市社会体育指导员的现状,我们应大力的宣传社会体育指导员的作用,让政府部门认识到宣传的作用和效率,以保证社会体育指导的可持续发展,宣传可以通过板报宣传、栏目宣传、专家讲坛等手段和方法进行宣传,以达到大家熟知,并能够真切的认识到社会体育指导员对于一个城市乃至一个街区体育发展的重要性。

3.3逐步形成发挥社会体育指导员作用的可持续发展

可持续展是我国一直坚持的发展战略,针对社会体育指导员的目前的现状及将来市场的占有率来看,长春市针对的社会体育指导员的管理一贯采用宏观调控等政策,要发挥其作用,我们需要社会体育指导员本身发起强大的作用来带动体育市场的发展,保证体育的可持续发展。

3.4发挥体育教师的作用

体育教师是一支庞大的队伍,对体育知识、体育技能等方面都有着深层次的研究,很多的社会体育指导员没能具备过硬的能力,但教师队伍却是我们发展体育的最直接的手段和方法,我们要充分利用教师的庞大队伍来呈现一直有专业水平的社会体育指导员队伍。

作者:李天鹤 单位:吉林体育学院

第三篇

1吉林省社会体育指导员现状

1.1吉林省社会体育指导员分布情况

吉林省共10个行政分区,其中长春市人口总数占全省人口总数的27.95%,而社会体育指导员总数却为全省的51.43%,比例相当之高;白山市总人口比例为全省的4.72%,社会体育指导员比例为9.52%。除这两个行政区域外的其他地区社会体育指导员的比例与人口比例相比都为下降。最为显著的是四平市人口比例为全省的12.33%,而社会体育指导员比例才有2.20%,下降了10个百分点。由此可见,吉林省社会体育指导员的地域分布不均衡,与人口比例未能有效吻合,部分地区社会体育指导员与本地区群众体育需求度尚存在缺口。在城市与农村中,社会体育指导员分布情况见表2。吉林省第6次全国人口普查分析资料显示,全省常住人口中,城镇总人口为1464.82万人,农村为1280.46万人。而城镇社会体育指导员总数为15033人,与城镇总人口比例为1∶974,低于1∶1000的城镇社会体育指导员配备要求;农村社会体育指导员总数为2539人,与农村总人口比例为1∶5043,与1∶2000的农村社会体育指导员配备要求相差甚远,因此要不断加强农村社会体育指导员的培训,切实发挥市州、县(市)区基层培训基地作用,加大农村体育发展力度,提高农村体育发展水平。

1.2吉林省社会体育指导员年龄结构情况

根据本次调查统计数据来看,45岁以下人数所占比例仅为16.08%,而45~60岁比例也仅为31.95%,比例最高的莫过于60岁以上这类人群达到了51.97%,也就是说在吉林省社会体育指导员的行列中,有1/2以上的人群为退休后人群,呈现出了老龄化趋势。因此,为改善我国体育人口马鞍型现状,不断提高健身意识和体育人口数量,就必须加强对中青年人健身的科学引导。特别是应加强对60岁以下三级、二级指导员的晋级培训,其潜能之大是显而易见的。

1.3吉林省社会体育指导员职业构成情况

吉林省社会体育指导员职业构成统计显示,专职社会体育工作者包括文体局、街道社区等体育专职工作人员,他们一般来说属于组织管理型社会体育指导员,所占比例为5.39%;而体育教师作为社会体育工作的主力军,无论在健身意识、科学健身手段,还是指导技术水平与组织能力等方面都具有优势,兼备了组织管理与技术指导两方面才能;其他业余兼职人员可分为两类:(1)接受过系统培训、考取了教练员资格证书的,这类人员所占比例非常小;(2)在全民健身一线亲自参与技术指导的业余兼职人员,其比例高达78.70%,也是省市县(区)体育主管部门培训不同级别社会体育指导员的主要人群,他们对于整个全民健身事业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目前而言,吉林省还尚未有高水平竞技运动员担任社会体育指导员。

1.4吉林省社会体育指导员指导项目情况

吉林省社会体育指导员指导项目统计情况可见,舞蹈、武术类为绝大多数所擅长并进行指导的运动项目,其中舞蹈类包括了广场舞、交谊舞、健身舞等,以广场舞人数居多,而武术项目一直在吉林省有着比较良好的健身传统,尤其是近些年养生项目的再度兴起其覆盖面也相当之大。民俗体育类包括秧歌、空竹、花毽、花样跳绳、腰鼓等,相关部门对民俗体育项目技术动作的重新整理、编排与推广,使民俗体育的发展态势不断高升,越来越多的社会体育指导员把目光投向了这类运动。新兴体育类项目包括轮滑、国标舞、肚皮舞、瑜伽等,其锻炼人群数量也不断攀升,在青年健身者中具有良好的群众基础。

2吉林省社会体育指导员发展对策研究

2.1加强三级管理网络建设,充分发挥协会管理作用

省市县区的政府职能部门,应逐渐建立立体交叉式管理网络系统,在政策与经费方面应予以保证,同时更要鼓励成立社会体育指导员协会的下级组织,发挥协会的主观能动性,以政府和社会两方面加大管理力度,健全注册、考核、评价与表彰体系,同时更要保证培训合格后的社会体育指导员的上岗率,与此同时还要保证在一线进行指导的志愿者有组织可依靠,以此进一步提高社会体育指导员的归属感及其作用的高效发挥。

2.2拓宽培训内容、创新培训形式,挖掘潜优势人才强大队伍

在社会体育指导员的培训方面,各级培训组织应结合全民健身发展的前沿,不断改革培训内容,引进时尚、新兴的运动项目,将理论培训与技术专项培训有效结合,满足百姓健身的需要。在培训形式方面,对于省内欠发达地区、农村等地的社会体育指导员的培训应加大数量与质量,挖掘全省优秀师资到当地,一方面培训本地指导员;另一方面将体育文化送到乡间地头。寻求多方面政策支持,积极动员高水平运动员、教练员、体育教师、高校大学生等专业人士参与指导工作,提升队伍整体素质、增强队伍活力与战斗力。

2.3开创并建立人机互动、人人互动的省内交流新平台

在加强管理与培训的同时,为全省的社会体育指导员搭建再进修、再交流的平台也是当务之急。研发互动网络交流系统,健全运动项目技术指导、科学运动、运动营养、运动损伤、组织管理与裁判等全方位的网络服务指南,以专家问答的方式,实现有针对性的答疑解难。实现人与网络、指导员与指导员、指导员与专家的有效互动。

作者:张楠 单位:吉林体育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