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企合作共育社会体育人才路径

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校企合作共育社会体育人才路径,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校企合作共育社会体育人才路径

摘要:“校企合作”是连接高校与市场、行业需求,促进“产”“学”“研”共同发展、相互融合的有效路径。而高等体育院校与企业间可以充分利用各自的优势达到共赢,以新的模式培养社会体育专业人才,从而提高体育院校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就业竞争能力。本文深入分析高校社会体育专业校企合作共育人才培养现状,为校企合作共育社会体育专业人才培养创新路径提供建议。

关键词:校企合作;社会体育专业;人才培养;培养路径

“校企合作”是连接高等教育与市场、行业需求,促进“产”“学”“研”共同发展、相互融合的有效途径[1]。“校企合作”是行业和高等教育一体,通过友好交流、良性互动,共同培养符合社会急需的技术型人才。“校企合作”是将专业教学与相关行业相结合,促成“产、学、研”一体化的培养模式,能够提升学生的专业技能及激发创造思维,从而使学生能更好地满足社会需求,提高就业率[2-4]。在“校企合作”中,行业可以参与人才培育过程,将行业要求、职业标准、岗位需求带入学校课堂,将学校人才培养与行业需求衔接起来,充分发挥行业指导作用,提高学校人才培养质量,达到互惠互利、合作共赢的成效[5]。同样,高等体育院校与企业间可以充分利用各自的优势达到共赢,以新的模式培养体育相关专业学生,从而提高体育院校学生综合素质和就业竞争力[4]。通过将体育院校培养目标、企业需求、学生期望三者相结合,实现体育人才培养规划。透过实践及经验总结,形成一套完整的校企联合培养体育人才模式,同时结合地方经济发展水平、知识经济水平提出符合当地特色的模式,为高校提供培养体育专业人才提供思路[6,7]。

1高校社会体育专业校企合作人才培养现状分析

目前,我国高等体育院校社会体育专业在“校企合作”方面取得了初步成效,通过充分利用“校企资源”的各自优势,共享资源,帮助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提升学生的理论和实践能力,促进学生就业。虽然总体来说效果显著,但在以下方面仍有待提升。

1.1学校和企业的出发点不同。站在学校立场,学校和企业共同培养的社会体育专业人才存在着与学校的培养规划不适应的问题。首先,是观念和政策的问题,学校和企业对共同培养社会体育专业人才的认识不一致,学校通常是为了完成教学评估和学科建设,而企业则是为了快速培训出专业性强的人才,往往会忽视人的综合素质和长期发展。其次,针对如何满足企业发展,高校培养人才模式缺乏系统的思考,只考虑寻求企业合作以解决学生的就业,而未对企业参与体育院校的教学和人才培养的重要性引起重视。有的学校因处于较偏远地区,作为第三产业中与体育相关的产业相对薄弱,使多数体育相关企业选择经济较发达地区或地段,给学校和企业的合作带来不便,导致企业在于学校合作过程中的积极性无法充分调动。站在企业的立场,体育相关企业通常是根据自身发展需求考虑问题,通过与高校的合作引进优秀学生作为员工,以提高自身实力,满足企业对专业型人才的需求,降低用工成本与人才储备成本,这使得企业着眼于盈利而忽视了人才的培养。企业违背了合作初衷,将大多数体育专业的学生被视为廉价劳动力。如专职教练与兼职教练有很大的不同,在报酬上予以区分,管理上予以忽视,使得社会体育专业学生没有归属感。另一方面,企业提供给学生岗位的选择性不多,在实习过程中,学生多数从事一些简单、重复、没有技术含量的工作,而且轮岗机会比较少,不利于学生全面地掌握专业技能,导致学生无法全面认识实习内容和技能提升,不利于社会体育专业人才的培养。企业并没有重视校企联合培养人才的重要性,导致企业多数只重视形式,未真正落实体育专业人才培养。一方面,由于学生属于廉价劳动力,未能得到相应的工作报酬;另一方面,企业未能真正重视体育专业人才的发展潜力。高校通常只看到校企合作带来的利益关系,没有和企业共同探讨、确定可行的校企联合培养方案。最后,是资金和技术方面的问题同样给校企合作带来较大困难。

1.2校企合作供给和实施机制不完善。国家和地方政府对校企合作制度支持方面存在着供给不足的问题。在校企合作中缺乏相应的法律法规及保障制度,未对校企合作实施激励和约束,容易出现人的机会主义行为及委托问题。例如,缺乏规章制度对学校与企业双方行为加以规范,容易出现双方利益交换的现象,学校与企业间的合作常常是为了自身利益,未将学生的培养落到实处。在校企合作中,企业应是专业人才的培养者之一,而不仅是学生或人才的使用者和受益者。校企合作缺乏具体的人才培养制度,学校和企业投入精力培养人才,但是由于激励约束机制并不成熟,导致校企积极性并不高。因此,有必要建立健全的激励约束机制;同时,学校和企业都应该合理配置监督和评价机制,对校企合作机制进行及时整改和完善。

1.3学校课程设置内容和时间安排方面需要进一步完善。社会体育专业的应用性强,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应该把社会实践、学生专业实习和生产实践相结合,成立与企业合作的实习基地,提升办学和社会需求导向的适应性。通过访谈部分即将毕业的学生,他们普遍反映出“大一比较迷茫、大二闲暇、大三专业课应付不下来、大四忙着去实习、找工作和考研”的现象,建议实行“1.5+1.5+1”的课程设置和时间安排,即“一年半的校内外平台式教育及寒暑假校外实习,一年半的基础理论和专业课程的学习、一年的专业实习和毕业设计”。此外在人才培养计划实施过程当中,将思想政治教育、职业规划教育和实践教学分散安排于人才培养的整个过程也是非常重要的。

2校企合作共育社会体育专业人才培养创新路径建议

2.1构建共赢长效机制。首先,高校社会体育专业可开设专门的理论课,既可以提升学生的专业技能,也提升其供给价值。其次,企业应转变思维方式,考虑企业的长远发展,根据需求,结合体育发展和公司运营培养体育应用型人才。企业不仅减少了用人成本,培养了潜在人力资源,还解决了企业本身人才储备的问题。同样,学校也进行了体育事业研发,提升科研水平。所以企业应该积极寻求和学校合作,参与教学目标和教学管理,和学校共同制定体育专业人才培养计划,为学生提供实习及轮岗的机会,为学校提供培养人才的机会。最后,学校和企业应该明确双方供需情况,积极合作,实现双赢的可持续合作机制。

2.2政府发挥主导作用。目前,我国已形成了一些相关政策以推动校企合作社会体育人才培养,但还缺乏有效的扶持政策、法律保障,高等院校体育专业的校企合作还处于初始阶段。在研发体育产品、联合举办体育赛事及专业技能培训方面的发展尚可,但在共同培养专业人才方面,企业还缺乏内在动力,合作过程中多以学校主动、企业被动的局面呈现。因此,国家应出台相关法律法规,通过法律手段提高校与企合作培养专业人才,做好学校、企业、学生关系的协调工作。出台相应的扶持政策促进更多的企业参与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比如税收、资金支持等,使企业积极主动地参与到体育院校人才培养过程当中,并发挥积极作用。

2.3体育教育改革和教学体制改革的完善。学校在与企业合作培养社会体育专业人才的教学过程中,应该设立相应的教育教学指导部门,给予政策上的支持,同时在资金上给予充分保障。学校在与企业合作前,应充分调研社会体育专业人才培养状况,确定人才培养的培训规模,开发、设计、实施相对应的培养方案。在校企合作培养人才过程中,体育院校应加快教育教学体制改革进度,完善学分制度,建立更加灵活、实用的长效机制。鼓励体育院校根据专业特点开展校企合作,找到适合社会体育专业发展的校企合作人才培养道路。以“行业为导向,人才为中心”的原则,与相关企业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结合实际设立课程体系,让企业参与到教材的开发和课堂的教学过程当中。根据企业需求设计教学与实践活动,达到教学内容适应行业需求,实现体育院校与行业企业的接轨,真正做好校企合作培养人才,并建立校企合作人才培养的长效机制。整体而言,社会体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与社会需求不相适应的问题还比较突出,学校和企业的出发点不同,需要求同存异,建立可持续发展的合作机制。因此,需要政府发挥引导作用,促进校企合作共同培养人才,促进学校、企业、学生等方面共赢的局面,加大高校社会体育专业教育改革创新力度,提升社会体育教学体制改革进程。具体方法如下。一是根据企业生产需求与高校社会体育专业人才供给,建立可持续合作培养机制。首先,高校社会体育专业应开设相应的理论课程,在培养学生专业技能的同时,也提升学生具备供给价值。其次,大多体育相关企业应该转变思考角度,着眼于企业的长远发展,根据企业需求,结合体育发展和体育公司运营培养社会体育应用型专业人才。最后,体育院校与企业要明确双方供需,合作开展创新创业项目,实现双方共赢的可持续合作机制。二是校企合作培养社会体育专门人才,政府应该加强发挥引导作用。国家应尽快出台相关法律法规,利用法律约束力来提高校企合作人才,协调好学校、企业、学生之间的利益关系。三是高校体育教育改革力度需要加强,以提高体育教学体制的改革进程。本着“行业为导向,人才为中心”的原则,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学校与相关企业共同制定人才培养的方案,结合企业实际调整课程体系,让学校与企业共同参与教材开发和课堂教学;根据企业需求设计教学和实践活动,让企业和学校相互适应,共同做好校企合作人才培养,并建立校企合作培养人才的长效机制。此外,在协同学视域下,整合上述路径分析,对高层次体育产业人才培养进行研究,增强人才培养过程中协同培养的针对性及其与培养目标之间的拟合度,为高层次体育产业人才培养模式的优化改革提供具有参考价值的理论指引,为研究高层次体育产业人才培养课题提供新思路点[8]。

3结语

“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是当前各大高等院校正发展和完善的目标之一。通过体育院校与相关企业的合作,构建新的人才培养模式和教学改革,实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原则,使社会体育专业学生提高理论和实践的能力,提升学生就业和创造的能力具有积极的意义。基于“校企合作”的体育人才培养模式,既能为社会培养富有创造力的优秀体育人才,同时可提高院校体育专业的教学水平,实现体育人才培养的最终目标。

作者:冯云辉 刘学谦 吴焱军 单位:广州大学体育学院体育教育学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