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创新实践教学

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创新实践教学,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创新实践教学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学校教育要“更新人才培养观念,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教育质量评价和人才评价制度,强化实践教学环节”。[1]报告中提出,新时代赋予新使命,新目标开启新征程,要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实现高等教育的内涵式发展。《黄淮学院“十三五”教育事业发展规划》中提出围绕应用型人才培养基地,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加大教学过程中实践实训研究,建立企业、行业人才培养基地,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2]学校围绕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优化专业结构,探索了一条应用型特色发展之路。认真落实“四个回归”,逐步推进“四新”建设,创新协同育人和实践教学机制,全面培养“知行合一、能力为本”的育人文化。先后被评为教育部应用技术大学改革战略研究试点院校,全国首批“创新创业典型经验高校”、“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获批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首批国家级众创空间、国家“十三五”应用型本科产教融合工程。承办了六届教育部“产教融合发展战略国际论坛”,为应用型本科高校搭建了国际化平台。

1专业定位与历史沿革

社会体育指导管理专业立足中原经济区,培养适应体育社会化、产业化需求,具有社会体育基本理论、技术、技能,能在休闲运动、健身俱乐部等领域胜任健身咨询、技能指导、大众活动组织管理和经营开发、国民体质健康评估、弘扬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工作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创新应用型人才。1994年为体育专科,2005年体育教育本科(社会体育方向),2008年社会体育本科专业开始招生,后更名为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2012年该专业获得黄淮学院校级人文重点学科,2013年获河南省高等学校专业综合改革试点。

2专业综合改革实践教学运行情况

2.1专业聚焦社会体育运营、管理,对接专业认证,优化人才培养方案

专业聚焦社区体育和体育企业运营管理,围绕培养“专业指导+管理理念”综合应用型人才,坚持“学生为本、技能为先、专业精准、持续跟踪”发展理念,建立“跟踪、评价、反馈、改进”质量监控体系,以体育社会化发展所需要理论知识和技能、实践和创新能力为主线,开辟了社区体育指导、健身俱乐部指导和体育经营管理方向培养思路,融会课程导向、专业技能训练、实践能力培训、校企合作等多重培养机制,以“思政+通识+专业+方向”深度融合的课程模块,形成“德育人、强基础、重创新、专精广能”的特色培养模式,提升专业与社会发展、行业需求的符合度、能力社会认证度。依据学校办学定位,突出实践教学的应用型,对比2016版和2018版人才培养方案,两版培养方案均采用“3+1”的人才培养模式,学生第一学年至第三学年在校学习,第四学年为毕业实习及毕业论文撰写答辩(见表1)。结合学校的发展,社会的需求,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块,由原来2016版的社区体育、大众健身两个方向,变更为社区体育指导、健身俱乐部指导、体育经营管理三个方向,依据学生兴趣爱好,让学生有更大的选择空间,最终做到学有所用,突出人才培养的系统和全面性。从2018版人才培养方案中发现,尤为突出的是学生在校期间(第一学期除外),课堂教学周,由原来的18周,减少为每学期16周,每学期增加了两周的学生专业综合实践、实训周,期间学生将进行运动技能与体能训练指导、教学技能指导与实践、社会体育指导与竞赛组织、专业综合能力指导及社会体育调查等方面的学习和训练,进一步加大突出学生应用实践能力的培养。

2.2聚焦社会体育发展趋势,加强应用型课程建设

依据社会体育新行业、新模式、新产业、新岗位的要求,聚焦应用型课程建设,坚持立德育人,结合能力需求、课程设计、教学方法、教学资源有机统一,优化基础课程,增加社会体育发展前沿内容,增大实践教学比例,以微课程组成课程群,提高了课程实施在知识性、技能性和行业需求的统筹与整合。建立了校内教学训练、行业实践实训、社会考核认证为一体的专业技能途径,加大了实践实训能力的培养。课程是高校教学建设的基础,课堂是课程建设的“最后一公里”。依据办学定位,课程设置突出应用和实用性,加大应用型课程建设一直是我们努力的方向,教师在授课过程中,采用“翻转课堂”“案例教学”、“探究式教学”、“任务驱动式教学”等教学方法与手段,大力发展一流专业和一流课程的建设,依托学生未来岗位设置进行教学和考核评价,强化学生技能和实践应用能力培养,依据基于岗位工作过程系统化进行管理、考核,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2.3整合校企合作育人资源,拓宽实践+创新创业平台

优化整合校企合作育人资源,拓展“北上广”实习基地优势资源,按照“厚基础、强能力、重融合”原则构建高校、俱乐部、社区指导三方协同的人才输送模式,共同制定培养方案、课程体系和共建实践基地、师资队伍,校内教师定期进驻合作单位进行专业实践指导,与合作联盟单位共同执行实践、实训计划和毕业论文设计一站式的服务育人制度。优化实践实训环节,强化夯实“3+1”人才培养模式中“1”的实施效果。[3]巩固提升校企合作和实习基地训练、拓展实践+创新创业平台建设,通过开设职业教育与创业创新指导,培养和推动学生实践创业能力。近年来,学生在各类专业学科技能竞赛中获奖353项,用人单位反馈90%毕业生能与企业岗位有效对接,学生毕业三年后,81%成为行业中层技术骨干。

2.4强化专业技能创新,塑造社会体育专业特色

依托民族体育训练和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红拳保护培训基地,强化专业技能创新。红拳在我校形成了以“打、练、养、修”为一体的文化传承理念与教育模式,以学术挖掘研究、公益培训、教学传承等有利形式得到发扬和传承。在基本技术、技能掌握的基础上,优化筛选优势项目,纳入院级公选课,做实“教、学、练、赛”一体化的长效训练机制。构建民族体育—文化挖掘—专业技能实训与创新,每年定期举办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红拳展演大会,呼吁在生活中弘扬,在实践中创新。开展学生体育技能、裁判与赛事组织等培训,提升专业认证资质,塑造社会体育专业发展特色。

3实践教学创新发展策略

3.1以人为本,落实立德树人

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的开设是追寻新时代社会经济、精神文化和健康体育发展需要,改进教学方法和手段以培养体育专业学生创新体育精神和实践能力。做好课程思政,在专业和实践实训教学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注重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使课程教学与思想政治教育同向同行,体现出厚德、博学、笃行、自强的校训精神;坚持“体育文化—项目指导—社会管理”本科专业建设的发展思路,提升体育服务育人根本特点,发展社会体育“社会性、实践性、服务性”的优势。

3.2加强师资队伍培养,助推基层教学组织建设

坚持“立足行业、加强实践、注重实效”的建设理念,完善提升团队师资队伍。通过分阶段、分层次、全方位实施师德建设,采用内培外引、团队培育、骨干进修、外出实践等形式进行师资队伍的培养提升,大力发展双师型师资,加强师资队伍的质量建设,逐步形成结构相对合理的“双师型”教师队伍。根据人才培养方案和教学标准,在专业内建设教研室、课程组、教学团队等基层教学组织,以教研室、课程教学团队为单元,围绕应用型课程建设、教学改革等开展教研活动,推动专业内涵建设。完善基层教学组织规章制度,明确责任,强化考评,将考核结果应用到教师的评先评优中。坚持常规教研与专项教研活动相结合,课堂教学与科学研究相结合,通过教学活动中心、课程教学团队、实践实训指导组等推动相关组织建设。

3.3强化教学质量,优化保障机制

根据人才培养定位、行业需求和专业特色修订《培养方案》,完善课程标准。定期采集用人单位对学生的综合评价要求,常态化跟踪毕业生发展状况,根据信息反馈,持续修订完善相关制度、优化课程、突出实践、改革教学,满足行业新需求。建立“学校+院系+教研室”三级联动运行机制,通过“目标、过程、监控、考评、反馈”等相关管理过程,形成动态监控管理。[4]采取日常教学检查、实习实训检查、毕业论文检查,考试环节检查,学生科研立项、学术讲座等实现三级督导监控,促进优良教风、学风形成。建立健全管理与激励机制,积极开展课程建设、教材建设、教改立项、教学成果评审,鼓励学生参与科技创新活动,推进教研,深化教学改革。采用任务驱动模式,开展多运动项目长效训练,以训促教,以赛促教,实现项目导向、任务驱动、教学训练“一体化”与职业标准相衔接的培养模式,促进学生专业技能及实践应用能力的提升。

3.4重实践、强技能、创金课,塑造新时代专业人才

作为省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单位,注重职业通用能力和职业核心能力课程的构建,引用新方法、新手段进行课程改革,打造一师一金课,强化学生实践能力和职业技能的培养,实现毕业与岗位无缝对接;优化夯实产学研基地、实践实训以及毕业生就业基地建设,全方位、多角度、立体化拓展专业实践教学,在社会中发挥示范辐射作用;加强实验室、实训基地建设,强化第二课堂,学生创业基地;通过创业大赛、学生技能基本功大赛、项目模拟经营大赛、案例创作大赛等引导学生走向市场、走向企业、走向社会。

3.5推进专业能力认证,构建多元化考核评价

体育职业相关认证体系融入学生能力培养与考核,把社会实践实训中所获得的职业能力相关认证资质引入教学评价体系。[5]评价课程成绩可采取“理论、技能+相关职业资格证书”的做法,鼓励学生利用所学技能,考取获得社会体育指导员、裁判员、健身教练员、运动营养师等行相关业职业证书,增加就业竞争力。构建多元创新的实践教学评价模式,形成学校评价、企业评价、社会评价相结合的教学评价体系。

作者:张建华 肖亚康 单位:黄淮学院体育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