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专业理论与实践一体化教学探究

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体育专业理论与实践一体化教学探究,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体育专业理论与实践一体化教学探究

摘要:伴随着我们经济发展速度的提升,有关体育产业转型升级的进程也逐步加快,这不仅使体育消费呈现出多样化趋势,社会对体育人才的要求和需求上也更加严格和多样化。因此,高校在培养体育专业人才时要积极适应社会发展环境,扭转人才教育方式,同时也要从提高学生综合能力上下功夫,培养学生的应用、实践和创新能力,为学生尽快进入社会、适应社会、服务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当前,在高校体育专业课程教学中,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是典型又有效的教学方式,二者相互作用,功能互补,紧密结合,共同为培养专业素质过硬、实践能力强的人才发挥作用。本文从高校体育专业教学模式现状入手,就当前体育专业教学的情况和造成问题的原因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对高校体育专业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一体化教学模式进行探究,旨在提高体育课程教学效果,打造综合素质过硬的体育人才。

关键词:体育;理论;实践;一体化;模式

21世纪的人才培养不仅对我国青年本身来说意义重大,它关系着我国青年学生的人生发展方向,同时,它还与我国改革开放阶段性目标的实现及国家民族伟大复兴梦想的实现紧密相关。提升21世纪人才培养和发展的战略高度,准确把握新世纪大学的定位,与时俱进地改革人才培养的目标和方式,将有效提升我国高校的教学办学质量,提高青年学生的社会竞争力,解决他们在就业、创业上的难题,从而使他们更快、更好地适应社会、服务社会,建设国家。

一、高校体育专业理论与实践课程教学现状

理论教学是学生系统学习和掌握学科概念体系的重要途径,通过理论课的学习,学生的理性思维能力得到大幅提高,对整个学科的认知和规划也会逐渐明晰,从而为之后实践教学的实验、实习、实训等环节树立框架,打好基础。实践教学是与理论教学紧密相连的,当学生获得了学科知识和基本技能后,需要与实际操作相结合,以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证明理论知识的价值,从而为今后的理论创新提供经验素材[1]。因此,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必须有机组合起来,才能顺利完成教学目标,任何一方的衰微都会直接影响另一方的教学效果。高校体育专业是一门相对来说实践性较强的学科,它既和其他学科一样需要充足的基本理论知识做储备,又需要在教师的指导下以实际操作为主,来提高体育综合素质。因此,实践性强是体育专业的特点[2]。当然,注重实践教学,使学生更好更快地与社会连接,能更加凸显体育学科的优势和特色。但就我国体育专业教学现状来看,轻理论而重实践的“瘸腿”式教学,已与教学目标相背离,学生少了理论知识的储备和内化,同时在基础实践教学功能上存在萎缩,在综合实践教学上模糊实施,使得高校体育专业的学生在理论学习和实践学习上都存在严重的“营养不良”。按照高校体育专业教学培养方案的制定,集中学习理论课的阶段一般在大一、大二,而实践课集中在大三、大四进行,从培养方案的时间安排上来看,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是分开进行的,二者基本相脱离。另外,在专业实践教学部分,一般包括专项技能提升、基础理论课实践以及社会实践、教育实践和科研实践等。当前我国体育专业实践教学往往以专项技能提升实践、教育实践和科研实践为主,包括对田径、篮球等专项技能提升的课程,体育专业的实习、见习以及毕业论文等,但是在军事理论训练、寒暑期社会实践以及关于马克思主义哲学、大学生思想修养与法律基础等通识核心课程的实践部分存在严重缺失,这一般体现在培养方案的学分比例不足,实践课时少,课程安排规定不明确。因此,种种原因使得高校体育专业的实践教学还没有完整顺畅地开展,学生的社会适应性和综合能力明显不够。

二、高校体育专业理论与实践课程教学问题存在的原因

一直以来,高校体育理论课的开设所占比重与实践课相比有明显的差距,这不仅仅因为体育实践教学需要学生进行与课程相关的实验、实习、实训、创新创业等活动,还有许多体育赛事占用学生较多的学习时间。总的来说,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教学体系不完善,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不能有效衔接

从各高校的体育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上来看,虽然对理论课程的安排类目较多,对实践教学内容规划较全面,但从实际教学情况来看,理论课程的建构仍存在不合理的地方,在实践教学安排上也缺乏创新,难以真正贯彻执行;尤其对实践教学来说,学校是统一组织和实施的单位,相关部门没有站在体育专业特色上来安排,而是以通识教育的角度去规划实践教学,这难免造成了不同专业、不同院校的实践教学雷同,没有针对性地进行实践,从而不能体现出专业特色[3]。此外,学校的理论课和实践课安排是分开进行的,没有在同一时间将实践与理论教学相结合开展,加上学生本身对“理论指导实践、实践检验理论”这一概念认识不清,导致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不能有效衔接,高校体育专业教学面临着教学目标无法充分实现的困境。

(二)师资力量薄弱,教师理论宣讲与实践教学水平有待提升

当前我国高校体育专业教师呈现出两极分化的群体,一种是毕业后直接进入高校担任体育课老师的,他们普遍具有很高的理论素养,在体育理论知识的讲解上做到全面且深奥,但在实践教学上却因为经验的缺乏和思想上的不重视,导致实践教学活动难以开展,停留在形式层面;另一种教师群体是专业院校或体育队下来的老师,他们在专业技能教学和社会实践上经验丰富,能有效指导学生开展体育实践教学,但在体育理论宣讲上却存在严重的水平不足,对教学工作的研究上也举步维艰,很难有更深层面的探索和创新。因此,高校体育专业亟需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水平均衡发展、综合业务能力强的老师指导学生在专业学习上取得实质性的进展。

(三)实践教学基地缺乏,教学过程监管不严格

国家在有关高等学校教育发展和改革的政策中曾明确提出,要建设与校内教学相配套的实验室、实习基地等,支持学生参与科学研究、创新创业,创立与科研院所、行业企业联合培养人才的新基地和新机制。为学生在理论和实践等方面的学习创造良好的环境。相较往年的实践教学基地建设,近年来各高校都相继加大了与校外企业的合作力度,在推进大学生创新教育方面有了明显的提升,但实践教学平台的建设范围依然受限,与其他行业关联较小,没有考虑到体育专业的综合性,所进行的实践活动大而空。此外,实践教学基地的软硬件设施也有待完善,需要各部门加大对基地建设的投资力度。在实践教学过程中,由于没有明确的职能部门指导实践环节,也没有健全的组织管理体系进行监管,使许多学生将实践教学当成是放松的机会,没有很好地进行实践学习;另外在实践教学工作方面,没有明确的指导思想贯穿始终,使老师和学生在思想上重理论而轻实践;学校职能部门也没有始终落实实践教学的效果,在教师考核和配套的激励措施上都没有明显的体现。

三、高校体育专业理论与实践一体化教学模式构建

(一)构建一体化的人才培养方案

要想从根本上解决高校体育专业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衔接不紧密、构建一体化人才培养目标,必须从人才培养方案的设计入手,统筹规划课程安排,将基础核心课程、专业课程和就业导向课程作为培养方案的建构核心,课程的开设均以此为中心向周围辐射开来。基础核心课程一般设置为指导学生思想道德发展、身体素质锻炼、基本认知等综合类必修课;在此基础上架构专业课程,包括专业技能与素养的培养;之后在专业教育上嫁接职业岗位教育,以满足学生多样化的学习需求,而专业实践和创业实践环节就需要在这个板块中进行设置。这样,一种中心辐射制、递阶式教学的人才培养模式,将同时兼顾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的统一,有助于把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融为一体[4]。

(二)以案例教学实现理论与实践的对接

在课堂中采用案例教学,既能够将理论知识生动、详细地以案例的方式进行讲解,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消化,又能够调动教学双方的积极性,实现师生、生生的互动,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培养学生主动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此外,案例教学是实践教学的一种,在讲述过程中有理论知识的融入,但在分析案例时,又体现出理论指导实践的重要性,以及实现了理论知识向行为能力的转化,从而促进和完善课程体系的建设,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三)加强与校外企业合作,构建校内外无缝衔接模式

对于实践性较强的体育专业来说,实践教学平台的建设对于提升学生应用性、创新性能力非常重要,如何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条件,在当今社会背景下建立信息资源链,发展学科应用基础,构建融“教、学、做”为一体的互动模式,增强学生学习和实践的能力,是教学一线工作者值得思考的问题。加强与校内外企业的合作,共同打造出现代化、科学化、创新性的实践平台,是有效解决学生实践困境的办法。如在校外企业开辟实习基地,创建校外职业培训项目,引进国内外先进的大学生实践教学模式,拓宽实践教学的国际合作渠道等。在职业实践方面,根据学生的择业、创业、升学、留学需求,设立职业岗位实习基地,指导学生在实习期间考取相关职业从业资格证,或者直接与企业单位洽谈合作,让学生通过职业实践来顶岗实习,实现订单式培养人才、与就业行业无缝衔接的目的。

四、结语

在高校体育专业教学中,理论教学为实践教学奠定扎实基础,实践教学是理论教学的延伸和升华,二者需要紧密结合,共同发挥育人作用。通过建立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一体化培养模式,才能够更加全面、深入地培养学生的应用、实践和创新能力,为学生尽快进入社会、适应社会、服务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于恒,张幼琴,王惠丽.浅谈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关系[J].实验室科学,2006(4):125-126.

[2]肖伟才.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一体化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1,30(4):81-84.

[3]舒锦宏.地方高校实践教学模式研究[J].中国电力教育,2009(6):135-136.

[4]沈纲,董伦红.“实践育人”理念下休闲体育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J].广州体育学校学报,2013,33(5):109-114.

作者:高勇 单位:河南推拿职业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