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务英语人才培养模式探讨

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商务英语人才培养模式探讨,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商务英语人才培养模式探讨

摘要:随着我国融入全球经济程度的不断加深,就业市场对于商务英语人才的需求也在逐年递增,如何在原有的“英语专业培养+国际贸易专业培养”的培养模式基础上,结合语言经济学理论,实现商务英语复合型人才培养目标,使得商务英语学科具有更加鲜明的实际性与应用性,是开设商务英语专业的高校面临的重大课题。

关键词:语言经济学;商务英语;人才培养模式

1商务英语发展历史及现状

商务英语课程最早的模型可以追溯到20世纪80年代,在一些综合性大学设立的科技英语专业中的《外贸英语函电》,课程内容以教授对外贸易工作中书写业务函电的技巧和方法为主。与《外贸英语函电》课程同时开设的其他课程还包括《英语语法》《英美概况》《美国文学》《英美报刊选读》《实用语音》《英语写作》《翻译理论与实践》等。由此可以看出,早期的《外贸英语函电》课程是夹杂在英语专业的各个课程之间的,没有形成独立的学科。随着2001年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我国经济进入快速发展的通道。据世贸组织2013年的数据,在159个世贸组织成员中,中国是107个成员国的前三大进口来源地,也是42个成员国的前三大出口市场[1]。进出口贸易的增加,刺激了市场对于商贸英语人才的需求,于是商务英语课程逐渐从英语专业众多的平行课程中脱颖而出,演变成一门独立的学科,而学科的名字也在从外贸英语、商贸英语、经贸英语、财经英语、国际商务英语等演变过程中日益凸显国际商务的重要地位。2006年以来,教育部先后批准了包括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广东外语外贸大学、西安外国语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等在内的15所大学试办商务英语本科专业[2]。

2现有人才培养模式分析

目前,比较普遍的培养模式是“英语+国际贸易”两个专业的课程设置各占50%。从英语专业培养方向出发,开设的课程包括英语听说、英语写作、英语报刊阅读、英汉汉英翻译实务、第二外语;从国际贸易专业方向,开设了商务英语函电写作、对外贸易理论、国际贸易法律概况、市场营销、电子商务等课程。这种培养模式的特点是简单综合了英语专业和国际贸易专业的课程,忽略了两类专业在课程设置上有重复的可能性,比如英语写作和商务英语函电写作。从课程内容看,英语专业写作与商务英语函电写作是基础技能和专业技能的关系。一般是先开设英语写作课程,然后第三年进入商务英语写作课程,两个课程都需要至少一个学期不少于32学时的时间,甚至是两个学期。这就涉及学习效率问题,前期英语写作课程对于后期的商务英语写作课程贡献值是多少?从两者的通用教材内容比较来看,不超过30%[3]。这种情况也或多或少体现在英语口语和商务英语谈判的课程设置方面。另外,作为英语专业学生必修的第二外语课程,对于商务英语专业的学生来说,实用性也不是很大,毕竟目前国际贸易的工作语言是英语。综上所述,对于四年学制的专业课程而言,商务英语专业和英语专业的很多骨干课程设置,在内容上有一定的重复性或者不具有关联性,因此不能很好地体现语言投入(学习时间)和产出(满足市场需求)的均衡比例;另外,对于商务英语专业来说,非常重要的实际操作课程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在四年的学习过程中,学习者甚至没有机会接触商务英语实务案例。

3语言经济学

语言经济学的研究起源于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的JacobMarschak教授,他在致力于信息经济学研究的过程中揭示了“语言是人类经济活动中不可缺少的工具”这一概念。他认为语言具有经济学本质的东西,即价值(value)和效用(utility),费用(cost)和效益(benefit)[4]。根据语言经济学理论,语言本身就是一种可靠的人力资本,可以通过它来获得诸如技能与知识等其他资本;语言的学习和使用应该建立在它可能产生的经济效益基础上。这种经济效益的考量包括两个方面,即学习语言需要投入的时间成本和预期产生的经济效益对比是否合理。以商务英语为例,英语写作对于商务英语函电写作的贡献值为30%,那么剩余的70%时间是否可以用来投入在更具有经济价值的学习活动中,比如商务英语实践课程,以便实现价值最大化。随着我国在国际贸易活动中的角色越来越多样性,就业市场对于商务英语人才的需求更趋向于多元化,简单的英语专业知识或者国际贸易知识很难满足社会对于复合型人才的要求,如何把商务英语人才培养模式设定为以英语为工具,具备一定的国际商务和贸易知识,并适当的与法律、传媒等有关技能相结合,是目前开设商务英语专业学校面临的重大课题,如何帮助毕业生实现以英语为载体从事国际商务活动这一目标,需要从不同的角度去探索商务英语人才培养模式。

4新培养模式探讨

基于语言经济学理论,结合商务英语人才的市场需求分析,并充分考虑学校自身的优势资源,设计统一、科学的实践教学体系,不仅能提高学校自身的人才市场占有率,对于学生个体而言,也会获得更大的经济效益。

4.1增加学生参与商务英语实践机会

语言的真正价值在于运用,而大量的实践活动为语言的充分熟练应用提供了便利条件。对于商务英语教育而言,为学习者提供良好的商务环境实践是必不可少的。单纯的理论知识不足以应对日益复杂的国际贸易业务,学校应该努力提供更多的实习机会,让学生在理论知识扎实准确的基础上,接触商务实务。比如,可以从简单的业务函电写作开始,慢慢了解复杂的国际贸易实务;通过参加小规模的贸易谈判,以助手的身份做前期的准备工作,在实际谈判过程中,担任旁听记录等相对来说不是很复杂的角色,一点点增加实践经验。因为商务英语涉及的实践业务比较多,包括文秘、策划、宣传、翻译等,大量实践机会的增加会延长学习过程,而这个过程对于将来很好的适应市场需求又非常必要,那么学校可以考虑把商务英语专业原来的四年学制改为五年学制,最后一年专门安排商务实践课程,并制定相应的评分机制;同时学校也应该考虑在学生毕业时授予其英语专业和国际贸易专业双学位的可能性,这样就充分体现了成本和收益均衡发展的语言经济学理论。

4.2强化任课教师的实际工作经验

从20世纪后期我国开始实行改革开放以来,国内的国际商务业务在各个方面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以国际贸易为例,贸易的运行对象已经从过去的简单货物贸易转向包括货物贸易、服务贸易和知识贸易在内的“大贸易”方向;贸易运行平台也在信息化时代的大背景下转向数字化、信息化和网络化的综合贸易运行平台。这些在实际操作中无时无刻不在发生的变化,很难及时体现在学校的教科书中,那么邀请有实际工作经验的人士定期来学校作实践报告,亲身商务英语实务案例,可以很好的弥补理论知识与实务操作的差距。如果学校能够与一定的国际贸易单位达成协议,定期邀请商贸英语方面的专家到学校作主题讲座,或者是聘任为客座教授,开设一定的商务英语实践课程,会让学生对于理论知识的学习有更明确的目标,主动查找自身在学习过程中存在的不足。

4.3培养跨文化交际意识

商务英语的使用场合多为国际贸易实务,在国际交流日趋频繁的背景下,增加必要的跨文化交际意识,补充学习不同国家不同文化的基本知识,比如欧洲文化概况,可以更好地助力贸易协议达成。学校可以通过增设人文选修课的方法拓展学生的跨文化视野;在最后一年的实习期间,通过参与到实际工作中,也会促进学生主动学习并了解世界各地的多元文化,这些知识的积累会具体的体现在商务英语词汇量的及时更新和商务实践操作的严谨性和专业性。

5结语

在国际贸易业务交往中,商务英语人才的专业知识不仅可以高效准确地传达工作信息,同时也有助于提高企业在市场经济竞争中的实力,从而实现经济利益最大化。因此,在高校制定商务英语人才培养模式的过程中,既要充分考虑专业理论知识的传授,同时也要兼顾实践操作能力的培养,以便达到学生通过4~5年的在校学习,可以自如运用英语思维解决专业商务经济问题的目的,真正实现合理的语言投入与产出比,促进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系统化科学化发展,更好地服务于经济发展。

参考文献

[1]王永祥.商务英语写作教程[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9.

[2]鲁宾斯坦.语言经济学[M].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4.

[3]黄少安,苏剑.语言经济学的几个基本命题[J].学术月刊,2011(9).

[4]莫再树.语言经济学视角下的商务英语教育研究[J].外语界,2008(2).

作者:赵春曦 单位:东北大学外国语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