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工匠精神视域下商务英语教学创新,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摘要:近年来,解决大学生“就业难”问题,不仅仅要向社会要方法,根本的还是要从教育的方向入手,高校应予以重视并进行相应改革。当今时代,随着“工匠精神”的概念的崛起,大学教育应将这种精神予以召回。文章主要将商务英语教学改革与工匠精神相结合,提出了目前高校商务英语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从“工匠精神”视域出发、以“工匠精神”为核心指导思想,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案,旨在不断创新高校商务英语教学,在一定程度上“治疗”就业难。
关键词:“工匠精神”;商务英语教学;人才培养
报告中提出,“建设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劳动者大军,弘扬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营造劳动光荣的社会风尚和精益求精的敬业风气”。报告中的“工匠精神”,是一种职业精神,同时又是职业道德、职业能力、职业品质的体现,是从业者的一种职业价值取向和行为表现。工匠须具备敬业、精益、专注、创新等潜质及不断突破自我的优良品质。工匠精神为高校人才的培养道路指引了新的前进方向,高校商务英语教师应在教学中不断渗透工匠精神,以工匠之心传工匠之神,以工匠之心造工匠之人。在工匠精神的指引下,更新教学观念,采取真正有利于学生发展的教学方法,培养出真正符合时代需求的“匠人”。
一、对工匠精神的认识及其对商务英语教学的重要性
(一)对工匠精神及商务英语二者概念的阐述
自古以来,我国崇尚工匠精神,历来就有“师徒如父子”“一日为师,终身为父”之说,工匠精神就在这种尊师重教的师道传统中不断传承。例如,春秋战国时期的优秀工匠杰表“祖师”鲁班,因具有独到的工匠技艺和精神而被世人所称道和敬仰。从广义来看,“工匠精神”是指社会劳动者在其职业活动中所遵循的价值纲领,是其职业价值观、职业态度和职业精神的集合体。狭义来讲,“工匠精神”是以技术技能型人才为首的工匠劳动者对于产品品质精益求精的价值追求,是一种对职业敬畏、工作执着、崇尚精品、追求极致的职业精神[1]。商务英语是指以商务内容为基础、商务语境为特点的专门用途英语(ESP)的一个分支。商务英语是在国际商务领域和活动中,参与人为表达各自的商业目的,遵循社会文化规范和行业惯例、程序,运用语用策略,有选择地使用英语的词汇语法符号资源和视觉、听觉符号资源,以书面或口头形式及其他媒介所在进行的交际活动系统。商务英语作为国际贸易交流中不可或缺的工具,正日益彰显其强大的生命力[2]。在这个过程中,我们需要根据商务英语的自身特质来开展有别于传统英语教学的实践活动,突破“商务+英语”的简单加总,打造1+1>2的模式,以培养出在全球经济一体化趋势下的复合型创新人才。
(二)工匠精神对商务英语教学的重要性
当前社会不仅存在着就业难问题,同时也存在着严重的招工难问题,两个看似相互矛盾的议题,却是我国当前的现状。笔者认为就业压力大不仅仅与毕业人数的增加有关,更与高校毕业生能否符合岗位需求直接相关。事实上,在失业人口中并不乏各高校优秀的毕业生,这是因为他们只是优秀的学生而非优秀的员工,他们习惯于学习课堂上的理论知识后应试,缺乏实践、创新精神。在这个“互联网+”的时代,创新显得尤为重要,缺乏创新精神的人,终将被时代淘汰。追其根源,主要是由于高校教学内容与企业对人才需求之间脱节。细化到商务英语教学来看,当前高校商务英语的教学内容一板一眼,缺乏灵活性、创新性以及实践性,而企业对于商务英语人才的需求灵活多变。工匠精神是教学的基础,创新精神是教学的前进动力。工匠精神提倡我们要从做中学,以需求引导教学方向,创新课堂教学模式。这便要求高校商务英语教师的教学应在工匠精神的感召下,勇于创新,敢于突破,打造具有匠心精神的课堂,培养具有匠心精神的新时代大学生。
二、商务英语教学所处的困境
(一)课堂教学采取“填鸭式”方式
目前,高校商务英语课堂上大多采取以教师为主导的填鸭式的传统教学方式,教师在课堂上机械式的“喂养”,完全没有顾及学生的“消化”情况,学生习惯性地被动接受,缺乏主动参与到课堂教学当中的积极性,导致学生注意力不能高度集中,学习效率低下,久而久之,学生的学习热情与日俱减,甚至出现厌学情绪。事实上,在国外高校的教学中,教师大多提倡的是自主学习,让学生作为课堂上的主导者,笔者认为这是我国高校教学应该引以学习的,尤其是针对商务英语这门实践性较强的学科。
(二)课程内容存在滞后性,没有与时展紧密相连
商务英语有着明显的时代特征,它在不断地丰富发展。但高校商务英语的教学内容和教材知识结构单一,所用教材更新速度跟不上时展速度。此外,商务英语教师又很少能有机会参与相关的商务活动,他们所储备的知识难免有些陈旧与落后,以致学生不能及时获取最新的相关专业知识。涉及国家最新发展战略的知识更是少之又少,例如“一带一路”便对商务英语的表达能力、谈判能力、贸易实操能力的复合型商务英语人才具有很大的需求,而课堂上并没有对此进行相关能力的培养,教材亦没有涉及,有些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又比较差,不会主动去关注与自己专业密切相关的知识、新闻等,所学知识的滞后性导致目前尚不能满足国家发展对人才的需求。
(三)授课方式相对传统,教学设备尚不完善
相比于“粉笔+课本+课桌=3K”的授课方式,虽然我国部分高校在教学方式、教学设备上都有了一些进步,一些高校安排了多媒体教学,课堂上教师能通过幻灯片、视频等形式将教学内容更直观形象地传授给学生,但商务英语不同于普通英语,它是一门实用型的语言,通过简单的“听”和“看”尚不能满足商务英语教学要求,学生们真正需要掌握的是“说”和“用”。因此,类似于案例式教学这种开放式的授课方式在我国高校商务英语课堂上是缺少的。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高校商务英语教学课堂若想改变传统的授课方式,真正做到让学生成为课堂上的主导者,还需相应教学设备的支持。研究昆士兰科技大学的培训案例发现,他们的教学设备与国内相比十分新颖、完善,例如新型多媒体、案例式教学课桌等。教学工具对于授课方式以及课堂效果来说都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因此商务英语教学课堂中设备不完善也是亟待解决的一大问题。
(四)课堂教学重理论、轻实践,职业倾向性不强
商务英语是一门应用型学科,但是高校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往往只采取以书本、课件的形式将理论知识直接传授给学生,忽视了与实践相结合的重要性,没有培养学生相关的工作能力。此外,仅以试卷的方式进行考核有些纸上谈兵,而学生也只是为了应试而死记硬背,获得的往往只是暂时性记忆,并没有真正掌握所学知识,考试内容也往往止步于所学的理论知识表面,缺乏对英语表达能力、相关商务英语技巧的应用能力以及在不同场合的应变能力的相关考核,导致毕业生在实际工作过程中不能真正地将所学知识灵活运用。商务英语教学缺乏较强的职业倾向性,因此,在商务英语教学过程中,不能像普通英语教学一样,只传授一些英语词汇、语法等基础知识而缺乏对商务英语实际能力的关注和训练,要做到是学习,更是工作。英语词汇量异常庞大,而且不同专业领域的词汇量有着不同的特点,因此,增强课堂英语教学的职业倾向性才能使教学更具可行性和实际意义[3]。而现在高校商务英语教学中所传授的课堂知识与实际工作中的所需结合性不强,主要体现在缺乏对于学生在实际商务环境中的相关培训,他们并不熟悉国际商务运作程序,不能将所学国际商务专业理论知识得以运用,导致高校应届毕业生不能满足公司的岗位需求。
三、如何利用工匠精神带领商务英语教学走出困境
(一)培养具有工匠精神的商务英语教师,使之立足自身,感召学生
首先,商务英语教师应该具有工匠之心,严谨,不投机取巧,敬业认真,一丝不苟,热爱职业,淡泊名利,执着追求,注重细节,不惜花费时间和精力,耐心负责地全身心投入到祖国的教育事业中。当今社会,发展迅速,追求速度,急功近利,这些现象盛行,也影响了本该专于学业,刻苦钻研的当代大学生。因此,在日常商务英语教学当中,应让学生转换思想,深刻领悟工匠精神,以精益求精、追求卓越的态度完成学习。这便要求教师应把自身所具有的工匠精神渗透到商务英语教学当中,以工匠精神教育学生,并将此精神进行传承,使学生能运用到以后的工作当中去。其次,教师应具有工匠精神之创新精神。针对教师自身知识陈旧的问题,高校应尽可能地定期为商务英语教师安排相关培训,并与企业合作,使教师有机会参与一些商业活动,培训出与时俱进的商务英语教师。在课堂上,教师要敢于创新,打破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创造出活跃的课堂氛围,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愿意并能够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使学生成为课堂的主导者,采用角色扮演,案例分析,分组讨论等多元化的教学方式,在特定的商务情景中活学活用理论知识。
(二)工匠精神于细节之处追求极致———采用“浸润式”教学方法
工匠精神的特点就是精益求精,注重细节,追求完美和极致,从细微之处着手,不断完善。在商务英语教学中我们要充分运用工匠精神,追求极致。改变传统的“填鸭式”教学为“浸润式”教学。目前,国内外许多研究人员将这种方法引入教学,尤其是引入到第二语言的习得过程中,希望通过循序渐进、逐渐渗透的方式促进第二语言的习得,以进一步增进对其他文化的理解和鉴赏[4]。在商务英语教学中,融入与商务活动相关的文化背景知识,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在学生以后的商务交流中,文化交流是很重要的一部分,特殊语境下,往往不同文化环境有着不同的表达方式。如果学生不够了解不同国家的文化差异,很有可能造成误解,进而对工作造成影响。例如,中国人注重时间观念,在社交活动中往往严格遵守时间约定,而在一些南美国家迟到1—2个小时,都被认为是可以接受的,又如,在泰国用脚尖指着对方通常被视为是无礼的举动,即使是偶然的,而中国人往往不会注意到这个细节问题。让学生提前熟悉各个国家不同的风土人情,有助于学生未来更好地适应岗位需求。
(三)工匠精神之与时俱进、不断创新———完善教学设备、充分利用互联网
工匠精神的时代体现就是不断创新,执着追求,站在时代的最前沿。首先,高校应及时更新商务英语课堂落后的教学设备,引进国外先进的教学工具,使学生能有更好的课堂体验,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提高课堂效率。其次,在商务英语教学中,在已有教材的基础上,高校教师在编纂教材时应适当增加一些相关网站的链接,及时更新专业最前沿知识,弥补现有教材的滞后性,使学生能够及时了解专业前沿发展状况,关注专业热点话题,提升自身相关能力。鼓励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利用网络查阅一些与所学知识相关的热点新闻,在课堂上进行展示,与学生进行分享探讨,这种方式既能锻炼学生的临场发挥能力,又能弥补教师所授知识中有关最新内容的欠缺,同时提高同学们的课堂融入效果。
(四)工匠精神之实践出真知———实践理论二者并重
工匠精神强调实践的重要性,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实践也是检验学生学习成果最有效的途径,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在学生具备一定能力的情况下,可以联系相关企业,让学生能够更鲜明地体验实战的商务环境,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实践经验,同时让学生在最真实的环境中学习体悟企业的人才诉求,所需的专业素质,职业精神。根据理实一体化要求,建立以项目为导向的以Aiming(制定目标)、Acquiring(获取知识)、Ap-plying(实践应用)、Administrating&Adjusting(课堂管理、教学调整)、Amending(修正完善)、Advancing(提高升华)为核心内容的“师生联动8A”教学模式。商务英语教学应以就业为导向,通过企业调研,市场调查等方法分析相关职业对商务英语的工作要求,紧跟时代需求。积极推动校企合作,了解企业所需的商务英语人才,培育企业需求的“准工匠”。采取专业实训,加强学生的实操能力。为了加强学生的职业倾向性,笔者认为可以对商务英语课程进行模块化设置,具体可以分为英语语言能力模块、外贸知识能力模块、商务写作能力模块等,商务英语课程的基本原则是以学生未来就业岗位群的知识、能力和素质需求为依据,以社会未来需求为导向,以培养英语语言交际能力、商务业务能力和办公设备操作能力为核心,坚持理论教学与就业方向紧密结合,培养复合应用型商务英语人才[6]。工匠精神是一种严谨敬业,追求精益求精的职业素养,是高校教师教书育人的精神标杆,更是高校教育立德树人的灵魂。商务英语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发挥这样的工匠精神,在工匠精神的感召下,不断提高和完善商务英语教学水平,培育具备工匠精神的学生,使学生将这种精益求精的职业精神延续到自己未来的职业生涯中,真正做到以工匠之心传工匠之神。在工匠精神视域下进行商务英语教学改革无疑是一项艰巨而光荣的任务,任重道远,需要久久为功,驰而不息。
参考文献:
[1]何伟,李丽.新常态下职业教育中“工匠精神”培育研究[J].职业技术教育,2017,(4).
[2]史燕飞.论以就业为导向的商务英语改革[J].社会科学家,2012,(S1).
[3]易永忠.浅谈以就业为的导向的商务英语教学改革[J].教育探索,2011,(3).
[4]彭晶.“一带一路”人才需求下商务英语专业教学改革研究[J].黄冈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6,(3).
[5]王胜华,刘文君.基于岗位分析的商务英语多模态一体化教学模式构建研究[J].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17,(11).
[6]易永忠.浅谈以就业为导向的商务英语教学改革[J].教育探索,2011,(3).
作者:韩薇薇 王迪 卢童 单位:天津科技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