赏识教育助力体育教学探讨

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赏识教育助力体育教学探讨,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赏识教育助力体育教学探讨

[摘要]小学阶段是学生身心发展的重要时期,而小学体育教学肩负着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的重任。在体育教学中,教师可实施赏识教育,充分肯定学生的优点,不断增强学生运动的信心,使学生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运动,形成热爱运动的品质。

[关键词]赏识教育;助力体育教学

传统的体育课堂,师生交流较少,学生处于散漫状态,这样教学导致学生的运动热情不高。赏识教育的目的是教师运用多种手段,给予学生有效的激励,提升学生主动参与的意识,使学生热爱学习。因此,体育教师应及时转变教学理念,预设好课堂教学活动,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寻找赏识教育的切入点,调动学生运动的积极性,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运动的潜能。

一、科学预设,寻找赏识教育的切入点

由于学情和教情的不同,教师在实施赏识教育时,不能采取盲目赞扬的方式,因为不分情况的随意表扬会不利于学生进步。为提升赏识教育的效果,教师应深入调查学情,对课堂教学进行科学预设,在适合的情况下进行赏识教育,让学生真正体会到被赏识的快乐,从而强化学生的运动技能。跑是最基本的体育项目,通过跑可以发展学生的各项综合运动能力。例如,在进行《各种方式的追逐跑》教学时,教师首先确定本课的教学重点是追逐跑,这不仅考验学生的体能,需要学生明确正确的跑步姿势,还要求学生反应灵敏,起跑速度快。教师在了解学生各方面的情况后,预设好教学过程,同时综合多种因素,设计追逐跑的相关游戏,并对学生在游戏中的表现给予表扬。课中有学生提出可进行“灰太狼逮小羊”的游戏,教师对学生的建议给予相应的正面点评,并从学生的游戏活动过程切入,如有无遵守规则、尽力程度、体能、协调能力、灵活程度和姿势等,从而寻找到赏识教育的最好切入点,把赏识教育与体育教学完美融合。教师只有做好科学预设,进行赏识教育时才能更精准。这堂课,教师通过实施赏识教育,给予学生有效的评价,有利于提高体育课堂教学质量。

二、多元赏识,激发学生运动的兴趣点

教师在进行赏识教育时,如果只是简单地用肯定的语言给予学生评价,容易导致评价不到位,不能凸显赏识教育的作用。因此,教师要从课堂氛围和赏识的形式上下功夫,进行多元化创新,鼓励学生大胆参加体育活动,轻松掌握体育运动技能。学生在教师多元化的赏识评价中不会感觉到单调和枯燥,反而会受到氛围的影响,形成高涨的学习情绪,顺利完成运动项目。例如,在教学《跪跳起》的相关内容时,跪跳起这一运动有一定的难度,要注意的运动技巧也较多,对学生的腰腹力、协调性要求较高。组织学生完成动作要领时,学生常常表现不积极,对有难度的运动产生畏惧感,把跪跳起当成负担,消极地配合教师的课堂教学。所以,教师应通过赏识教育,给予学生多元化的赏识评价。如教师示范讲解动作后让学生展示,对第一个展示的学生,教师可微笑点头或给一个胜利的手势,还可以利用语言对学生敢于尝试、敢为人先的胆量予以表扬,谢谢他给大家树立了榜样。在这个学生做完动作之后,教师不要说缺点,而应让全班学生给予掌声。这样就营造了轻松、融洽的课堂氛围,使其他学生受到感染,觉得自己也能做到,或许会更优秀,参与运动的热情高涨。这里,教师把语言、肢体和表情等赏识形式融入教学之中,使学生参与运动的兴趣大增,自然获得好的教学效果。

三、分层赏识,全面关注学生的成长点

学生间的个体差异明显,尤其在体能方面的差距更大。同一个体育任务,不同学生完成的程度、效果各不相同。所以,教师在实施赏识教育时不能制定统一的标准,而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特点,设计适度的运动量和适合的运动方式,依据学生间的个体差异分层使用赏识标准,给予学生针对性的赏识评价。只有这样,才能增强学生运动的信心,促进学生的健康发展。例如,在进行《后翻滚》教学时,后翻滚比前翻滚的动作难度有所增加,教师应根据学生的运动基础,将体能好的学生分为第一组,将运动基础一般的学生分为第二组,将胆怯、惧怕运动的学生分为第三组。然后教师对后翻滚的动作进行分解示范,重点讲授注意事项和技巧,再让体育骨干带领运动基础一般的学生进行练习,并把这些学生的垫子靠在斜坡上,让他们从高向低做动作;对体能好的学生,则让他们自己练习;对有惧怕心理的学生,先展开心理辅导,再进行分步练习。教师在学生练习时巡视指导,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评价,发现不同学生的亮点,并让第二组学生向全班同学展示学习成果,这样第三组学生就会受到激励,从而克服心理障碍,勇敢地进行练习。这里,教师针对学生间的个体差异进行分组,让不同的学生获得锻炼的机会,并对学生的表现给予分层赏识评价,激发学生的运动潜能,使每个学生都体验到运动成功的喜悦。总之,在体育教学中,教师应尊重学生间的个体差异,整合和优化教学方法,凸显赏识教育的作用,寻找到合适的教学切入点,引导学生发现自身的闪光点,以进取的心态对待体育课,获得不同的发展。

作者:马丽华 单位:江苏启东市东元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