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赏识教育对学生创造性思维影响,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赏识教育是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中普遍应用的教育方法之一,这种方法主要是用欣赏的眼光看待孩子,让其得到应有的尊重和爱,从而激发他们的潜力,让他们能够产生积极向上的动力,给他们提供一个能够发挥创造性思维的空间。“赏识”在汉语言中的解释为:认识别人的才能,予以重视或赞扬。赏识教育最初是陶行知先生的民主教育理念,是指老师认识并赞扬学生,让学生增强自信并主动发展,感受到自我存在的价值,迸发出创新思维的火花。
一、赏识教育的现状及影响
1.只赏识,不批评
因为赏识教育的成功例子越来越多,这种教育方式也被越来越多的老师和家长接受,但有些老师和家长对这种教育方式并没有完全理解。于是对孩子只进行简单的表扬,而不进行批评,甚至不敢批评。如果长期下去,只会歪曲孩子的认识,不能建立正确的是非观,或者表现出对别人的意见或者批评难以接受,最终无法面对磨难和失败。所以,赏识教育并不是对孩子进行简单的表扬或者赞赏,而是利用适当的表扬,让孩子的心理需求得以满足,并纠正孩子的不良习惯,给孩子树立正确的是非观,建立一个良好的认知环境。虚心接受别人的意见和建议是孩子后期开拓创新性思维的必要条件。
2.赏识方式不当
赏识教育中的“赏识”绝不是一句简单的口头表扬的话语,许多教育者由于没把握赏识教育中的正确赏识,认为所谓的赏识就是“你真棒!”,当孩子受到这样的表扬时,并不知道自己为什么被表扬,自己做得好,值得表扬的地方在哪里。这样的表扬就是没有对象的模糊的表扬,缺乏针对性,也就是失去了获得表扬的真正意义。与此同时,孩子无法明白被表扬的地方在哪里,老师就无法实现孩子的满足感,孩子也无法明确发现自己的优点,无法在自己的优点上继续挖掘潜力,导致创新性思维受到限制。
3.“一视同仁”的赏识
在孩子以班级为单位的活动作业中,教育者为让孩子们团结一致,发挥集体的作用,在最终对集体作业评价的环节上往往会采用“赏识教育”。但一些老师因为担心伤害大部分学生的自尊心与自信心,就会进行覆盖面极广的“一视同仁”式的表扬。在这样的集体活动中,不可能每一个学生都做的无可非议,有过错是不可避免的,在这样的情况下,对所有学生进行一视同仁的赏识显然是不合理的。那部分有过失的学生会认为就算是滥竽充数也能够得到表扬,从此,在学习活动中依旧会犯同样的过错,而不会主动地改正,有的甚至是浑水摸鱼,长此以往只会造成学生不求上进,没有实事求是的实践精神以及一丝不苟的学习态度。那些表现很好的学生,自己努力作业,努力争取最终却得到的是与其他同学一样的结果,心理难免会产生不平衡,也会对公平产生怀疑,认为老师区别对待。创新性思维是需要孩子主动发掘的一项潜能,如果孩子失去上进心,不求进取,对老师的赏识产生怀疑,失去实践求索的动力,那么在以后的学习中将会很难再有创新性的表现。
二、赏识教育在培养创新思维中的应用
1.用爱的艺术孕育新希望
在赏识教育的理念中,爱是其理念的核心。马克思说过,如果你的爱没有引起对方的反应,那么你的爱就是无力的、不幸的。有调查数据显示,问卷的老师90%认为是爱学生的,而这些老师所教的学生只有10%回答是肯定的。由此可见,爱是需要艺术的,这种爱的艺术是把我们对学生的爱转换成他们可以感受到的具体的言语或者精神的艺术,是将我们的爱化作一把锁,解开他们主动发现自己并发展自己的枷锁。让学生享受到学习的快乐,并让他们感受到自己是班级里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满足他们的基本需求,浇灭他们的自卑心,燃起他们学习的烈火,让学习的动机源源不断。也只有在这样宽松的思维环境中,他们的思维创造性才能充分发挥。
2.结合赏识教育培养孩子的兴趣
兴趣就像创造性思维的催化剂,老师作为教育者应该了解学生的特征、个性以及可塑性,用心去爱他们,多换位思考,从而挖掘孩子的兴趣爱好,自然地流露出对孩子的赏识,这样孩子们才能真切地感受到来自老师的爱。而赏识教育就建立在培养孩子的兴趣上。上课时,老师要有新的教学模式,将孩子们的注意力都集中在教学上,老师也应该加强孩子们的社会实践意识,让他们能够接触社会,了解社会从而获得自己感兴趣的焦点。再通过一系列的观察、假设、实践、验证,最终得出结论并与同学交流。这样不但可以培养孩子的兴趣,强化孩子的动手能力,还能培养他们坚持不懈的精神,鼓励他们敢于创新,善于发现,增强他们的交流沟通能力。老师要强化自己的教学内容,学会采用最新颖的教学方法,最独特的视角,最吸引孩子的PPT,使用幽默的语言,激发孩子的好奇心,再通过不断地引导,让孩子更加理智,从而巩固他们的兴趣。适当结合赏识教育,对孩子的成就进行细致评价,让他们对自己充满信心,促使其去发现、创新,这样才能真正做到因材施教。苏霍姆林斯基曾言,教育者最可贵的品质之一就是人性,赏识教育充分体现了人性主义的教育理念。赏识教育就是在尊重学生,相信学生的基础上,从学生的心理出发,以学生为主体,利用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
作者:许炤明 单位:福建省漳州市漳浦县旧镇中心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