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体育课赏识教育的渗透

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高中体育课赏识教育的渗透,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高中体育课赏识教育的渗透

所谓的赏识教育,其实质是在课堂教育的过程中,充分发掘学生的优点,以表扬、肯定的方式帮助学生树立信心,鼓励学生向前的教育方式,属于情感教育的范畴。高中体育课程一方面为学生培养运动兴趣爱好提供帮助,另一方面能够使得高中学生在面对紧张的学习时能够拥有较强的身体素质,促进其学业进步。

一、树立高中体育课赏识教育理念

在高中体育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如若在其中渗透赏识教育,则能够有效的满足学生的心理,让其体会到来自于教师的肯定与赞赏,进而能够更为清楚的认识到自身的优缺点。同时,当高中学生体会到赞赏之后,将会更加积极的投入到高中体育课当中,从而能够实现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良好沟通,实现师生关系的和谐发展。因此,高中体育教师应正确的认识到赏识教育的重要性,从而能够在高中体育课当中自觉的将赏识教育的理念渗透到教学当中,合理的组织相关体育活动,以赏识教育的相关要求改变自己的言行,为赏识教育模式的实现提供良好的开始。因此,高中体育教师应在日常教学的过程中,积极的对先进的教育理念进行学习,提高对赏识教育的认识程度,把握赏识教育的真正含义,从而能够更好更快的实现赏识教育。例如,在高中体育课篮球项目的教学当中,由于兴趣爱好的差异,部分学生的篮球技术相对较好,而部分学生则对篮球技术不甚熟悉。在投篮训练的过程中,部分学生的数据相对较差,这就进一步加重该类学生对篮球的反感。此时,如果教师采用赏识教育的方式,对该类学生的进步大加赞赏,从而能够帮助其树立信心,提高教学的效果。

二、营造高中体育课赏识教育氛围

在高中体育课的实际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不仅应提高赏识教育的教育理念,将该模式渗透到日常教学的当中,同时还应致力于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为赏识教育的实施提供环境基础。对于高中学生而言,当学习环境较为轻松、愉悦时,则其参与体育活动的热情将被大大激发,使其能够积极的投入到体育课堂教学当中。对于高中时期的学生而言,其正处于培养体育兴趣爱好的黄金时期。当教师能够在良好的教学氛围当中,毫不吝啬的对学生所取得的进步表示赏识,则不仅能够有助于课堂教学任务的完成,同时还能够激发高中学生的浓厚兴趣。当学生对体育课程的学习有着积极、乐观的情绪时,则将会使得学生对其他学科的学习产生积极的影响。例如,在实际教学的过程中,笔者曾遇到几名身材占优,而技术、兴趣却相对较差的高中学生。此时,笔者将会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要求几名技术较好的学生首先进行简短的篮球比赛,使得这几名学生能够体会到篮球比赛的精彩。这时,笔者首先对几名同学的身材进行赞赏,指出其在篮球项目当中将会拥有一定的优势。当其对篮球项目有一定的信心之后,则将会自觉的投入到篮球的学习当中。

三、实现高中体育课赏识教育手段

一般而言,在高中体育课的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的赏识教育可分为口头赞赏以及肢体语言赞赏两种。口头赞扬是目前教学中使用频率最高、最为简单的赏识教学方式,其赏识效果较为直接。例如,在实际教学的过程中,当学生的某个项目或者某个动作完成较为完美时,可运用“漂亮”、“你的进步很大”等话语对学生提出赞赏,从而能够提高高中学生的体育信心。然而需要注意的是,在赏识教育的过程中,高中教师应对口头赞赏的尺度进行合理的控制,防止不合实际、夸大的赞赏起到反作用,抑制学生的体育运动兴趣。除了口头赞赏之外,肢体语言也是常用的方式之一。部分情况下,肢体语言所能达到的鼓励效果远超过口头赏识。一般而言,常用的肢体语言包括竖拇指、微笑点头、轻拍肩膀等。在高中体育课实际教学的过程中,当学生的某个动作较为漂亮时,此时教师对着学生微笑点头或者在其经过身边时轻拍学生的肩膀,则能够对学生产生极大的鼓励作用。我国古代著名的教育家孔子提出过“因材施教”的教育理念,而在高中体育课赏识教育过程中也是如此。对于高中学生而言,由于生活环境、学习能力等方面的差异较为明显,但是每个学生身上均有其独特的优点。而赏识教育则是要求教师应在教学期间,用发掘的眼光看待学生的优点,尤其是针对体育教学当中的学困生而言更应如此。例如,部分学生的身体素质相对较差,多数体育项目的不能按照相关标准完成,但是当其拥有较好的学习态度时,教师应对其坚持的态度进行赞赏,之后针对性的对其体育项目进行安排,使其身体素质能够得到逐步的提升。然而需要注意的是,同其他教学手段一样,赏识教育也并非适用于任何情况。教师应在实际教学的过程中,根据学生的情况针对性的实施赏识教育,而不能在掌握赏识教育的内涵之后,将其当作万能的教学方式而滥用,防止因使用不当而对学生的发展带来不利的影响。总而言之,在高中体育课当中实施赏识教育,能够使得师生之间的关系向着更为和谐的方向发展,使得学生能够积极投身于体育锻炼当中,使其身体素质得到提升。因此,教师应根据教学的实际情况,针对性的运用赏识教育,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做出贡献。

作者:杨翠君 单位:江苏省黄桥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