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赏识教育在初中语文教学的应用,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摘要】赏识教育是对学生的肯定,可以满足学生渴望被认可的心理需求。教师要多发现学生的亮点,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以赏识的眼光看待学生的多元解读,维护学生的自尊心。写作教学中,教师要设置开放性写作主题,激活学生思维,并且组织丰富的语文活动,彰显学生个性,让学生享受被赏识的幸福。
【关键词】初中语文;赏识教育;课堂教学
赏识教育顺应学生渴望得到肯定的心理需求,课堂上尊重学生、鼓励学生,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珍视学生的阅读发现,呵护学生的个性表达。教师对学生的关注是全方位的,成绩只是其中一个方面,学生的健康发展才是教育的中心。赏识教育正符合语文学科人文性的特点,有助于学生形成积极的认知与情感判断,提升学生的自信心,让学生主动融入课堂学习。赏识教育可以营造轻松愉悦的课堂氛围,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学习观,不断开发自己的学习潜能[1]。学生在教师的赏识与肯定中可以有更强的表现欲,活跃思维,彰显个性,实现全面发展。
一、发现学生亮点,增强学生自信心
语文教师要想取得良好的语文教学效果一定要发现学生不同的个性特征,找准引导学生爱上语文的切入点。教师不能依据成绩高低就把学生分为“优秀、良好、一般、较差”的等次,给学生戴上“语文能力不高”的帽子。教师要利用所有与学生交流的时间发现学生的长处,尤其是语文学习积极性不高的学生,教师要多与之沟通交流,了解其不喜欢学语文的原因,或者是帮助这类学生找到学习语文的捷径。语文的学习没有能力高低,只有方法之别。有的学生在语文课堂上不敢发言,不愿朗诵,更不会主动回答教师的问题。如果教师点名回答,也能说出大概,只是在语言组织上不够流畅,需要多加训练。所以,提高学生语文学习能力的重点要从学生的非智力因素方面找原因,赏识鼓励,增强学生学习语文的自信心。在讲解《夏日》这首诗时,我引导学生描述诗歌的情境,学生纷纷发言,其中一位语文成绩相对较差的学生,表达能力较差,站起来发言时吞吞吐吐,引得班上同学纷纷嘲笑他,他也害羞地低下了头。此时,我突然想到他平时绘画很棒,于是我给了他一个表现的机会,让他通过画画的方式把诗歌中的内容表达出来。课后,这个学生就通过画画的方式很好地把诗中所描述的情境表现出来,我对他画的构思以及对诗内容的理解大加赞赏,并在课堂上展示给同学们看,同时也相信他回家后,也能通过文字把画面的内容写出来。这位学生经过教师的鼓励,肯定地点了点头,第二天他果然就把这首诗用文字较好地描述出来。由此可见,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特点,哪怕是缺点,换个角度去看,也可以成为改变学生的切口。所以,语文教师不要守住课堂不放,多了解学生的课余生活,关注学生的兴趣爱好,在赏识与鼓励中引导学生爱上语文学习。
二、鼓励多元解读,呵护学生感受
阅读理解是语文学习中的重要技能之一,引导学生通过阅读丰富语言积累是学习语文的一大捷径。但是因为阅读习惯的缺失,很多学生根本没有阅读兴趣。即使是教材中的课文,很多学生也不会仔细阅读,更不会通过阅读提出问题,常常是教师直接把教参上的课文解读直接“复制”给学生。学生在课堂上的“禁声”是有原因的,初中阶段的学生正处于敏感的青春期,自尊心非常强,害怕自己“不完美”的发言会引起教师和同学的笑话。教师了解到学生的这种心理,就可以对症下药,用自己的爱心和耐心呵护学生的阅读感受。教师要鼓励学生多角度解读文章,发散思维,各抒己见,只要能说出理由,教师都要给予表扬。所谓“一千个读者便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语文学习就应该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百家争鸣,教学参考资料只是一个示例,教师要多倾听学生的阅读感受,欣赏学生的个性表现,维护学生学习语文的热情[2]。多角度解读文章要丰富学生的想象力,放飞学生思维。教师可以给学生提供更多美文,让学生接收美词佳句传递的信息,享受“真善美”的熏陶渐染。经典美文朱自清的《春》,给人的感觉非常温暖,文字中洋溢着朝气蓬勃的气息。学习本课时,教师只让学生朗读感受,用自己的感官寻找“文字里的春天”。教师可以用“课堂提问软件”激活课堂,随机抽到的学生都要到文中找到自己的“春天”(要求:不能重复前面学生的答案)。教师要表扬学生的细致解读和创新发现,鼓励学生课堂发言。因为是软件随机提问,每个学生都有被“锁定”的概率,学生都会积极做好阅读回答的准备。
三、开放写作主题,激活学生思维
写作是彰显学生个性的活动,就像“雪化了是春天”的那个小故事,遇到赏识的教师,雪化了是春天,就是一句很美的诗句;遇到刻板的教师,雪化了是春天,就是语法错误的句子。教师在写作教学中不要给出太多“要求”,更不要给学生“提示”,鼓励学生发散思维,多角度看待问题,在观察中思考,实现创新表达。教师要对学生写出的真情实感予以表扬,让作文具备鲜活的色彩。教师要引导学生写观察日记,表达自己最真实的情感,即使学生写出的内容像“流水账”,教师也不要粗暴的予以否定,可以帮助学生“改”,使之详略得当,向“佳作”迈进。作文提倡“面批”,教师用赏识的态度帮学生修改一两处,为学生文章添色,让学生感觉到自己的文章还是很有价值的,激发学生的写作热情。教师在设置作文题目时也要以“开放性”为原则,哪怕是命题作文,也要发散学生思维。如题目《我的世界不能没有你》,对于青春期的初中学生来说,看到题目就一阵哄笑,似乎题目中“你”的含义有点太窄。教师要为学生解题,“你”可以是人,可以是物,还可以是一种精神力量。这样,学生就释然了,思路更开阔。有的学生把“你”定位为“对手”,主题是“有竞争才有进步”,反其道而行之,更新颖,教师要及时给予赏识和赞扬。
四、丰富语文活动,彰显学生个性
语文学习要摒弃单一的背诵和抄写,变学生的“被动接受”为“主动探究”。教师在教学中要优化教学模式,以“赏识教育”为教学理念,鼓励学生探索和创新。课堂上更多的是学生在讨论,教师只是“倾听者”和“引导者”,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学生都喜欢活动类的学习方式,在活动中学生会非常活跃,甚至会有截然不同的表现,比如课堂上文静的女生在活动中也会很活泼。教师在活动中更容易发现学生的个性,也便有了更多表扬学生的机会,拉近与学生的心理距离。比如课前演讲、诗歌朗诵会、故事会、传统文化知识竞赛等,这些都是培养学生语文学习兴趣的渠道,学生在自己熟悉的领域一定会大显身手。教师要根据学生的表现给予肯定与赏识,让学生内心产生自我追求,在愉快的学习中获得更大的进步。
五、结语
赏识教育是对学生的肯定,可以满足学生渴望被认可的心理需求。初中学生正处于敏感期,教师要呵护他们脆弱的自尊心,多与学生沟通交流,发现学生的亮点,增强学生的自信心。教师要组织丰富的语文活动,激发学生思维,彰显学生个性,让学生在语文学习中体会到成功的喜悦,感受到被教师赏识的成就。教师用赏识的眼光看学生,可以更细致关注到学生的情感发展,从而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实现真正的素质教育。
【参考文献】
[1]丁晓蕾.注重赏识教育,构建精彩课堂[J].教书育人,2016(07):76-78.
[2]张现伟.浅谈语文课实施赏识教育与培养学生创新型思维[J].剑南文学(经典教苑),2012(05)
作者:梅雅红 单位:福建省南平市浦城县万安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