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高校图书馆信息素养教育研究,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摘要】互联网的高速发展给人们生活带来了很多便利,就高校图书馆的管理而言,要不断强化对读者的信息素养教育,使得读者能够及时应对时展的步伐,掌握互联网背景下的新技术,培养信息化阅读能力。本文就“互联网+”背景下高校图书馆发挥信息素养教育职能进行了深入研究,分析了高校图书馆信息素养教育现存的问题,提出了创新高校图书馆读者信息素养教育的路径及策略。
【关键词】互联网+;高校图书馆;信息素养教育
1我国高校图书馆信息素养教育存在的问题
1.1高校对于学生的信息素养教育重视不够
当下高校在进行图书馆信息素养教育过程中存在着很多问题,其中比较显著的一个问题是高校对学生的信息素养教育重视程度不足。很多高校并没有把信息素养教育真正纳入到专业教育计划中去,仅仅是将信息素养教育作为一项适应新时展的形式教育,此种最初的教育方式使得信息素养教育不能够从根本上深入人心。高校对信息素养教育的不重视,导致广大教师忽视对学生信息素养的培养,学生很难认识到信息素养养成的意义。此种不利模式之下,高校图书馆的信息素养教育的开展变得极其困难。
1.2高校图书馆信息素养教学方式和内容单一
高校图书馆信息素养教育研究存在的第二个问题是高校图书馆信息素养教学方式和内容单一。高校图书馆并不能够真正意义上地做到重视起学生信息素养的培养。很多高校仅仅是为了响应国家的号召,不断完善图书馆里的硬件设施,采购各种高端的电子设备,给学生提供充足的电子化信息产品。但这只是从表层完善了图书馆的硬件指标,而图书馆并未对学生进行及时有效的入馆教育,让学生掌握高科技设备的使用方法和熟练信息技术的应用。另外,图书馆管理者和学生之间缺乏密切的联系,这使得我们新教育改革背景下学生与图书馆管理者之间无法做到合理沟通。而沟通的欠缺使得入馆教育的进行变得更加困难,学生对于接受图书馆信息化教育缺乏认可度。为了改变这一困难现状,图书馆管理者需要及时向学校管理层请求帮助,要求每一批刚刚入学的学生必须在入学的第二周可以完成隶属于图书馆的入馆教育。由图书馆配备专业的入馆教育讲师为学生讲授有关于入馆后的一系列需要掌握的信息。只有这样才可以从根本上帮助学生透彻地掌握新时代背景下的图书馆信息技术。
1.3高校图书馆信息化建设力度不够
在过去的高校图书馆建设中,我们只是注重完善图书馆的设备,增加大量的馆藏资源,以此来给校内学生提供更多更好的书籍、期刊。在“互联网+”的时代背景下,高校图书馆对信息化建设的力度还不够强。图书馆要想有一个更加良好的发展,就必须拥有适应时展的技术,要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和各类信息资源来强化信息化建设。①我国高校图书馆信息化人才不足,质量不高。席拉曾说:“最精锐或最具有实力的图书馆馆员,是那些带着广博知识或某一专业知识背景而进入图书馆行业的人。”在电子图书已经普及的今天,数字化的信息资料已经成为图书馆管理员的主要管理对象,他们要善于对信息进行加工存储,要掌握一定的计算机专业知识,熟练应用操作软件,并且具体较强的动手能力。而我国现在图书馆管理人员虽然都具备操作计算机的能力,但是不具备较强的信息意识和信息管理技术,影响了图书馆信息化建设的发展。②信息资源陈旧。高校图书馆作为师生获取信息的重要教辅机构,应具备前沿性、时代性的文献资料,但由于投入力度不够,很多高校图书馆的文献已经很陈旧,甚至是脱离了时代需求的,对于新兴学科、前沿领域的文献补充不足,信息资源的更新缓慢或者是不更新,难以让师生有进入图书馆的热情,对图书馆的信息化建设非常不利,更难于形成较好的信息教育环境。③信息化手段利用不高。当今时代,线上业务已经渗透到了社会各行各业,高校图书馆也已经出现了线上阅读、线上办理借书还书手续等业务。而于高校图书馆而言,会有大量师生乐于加入到在线借书、还书、预约在线培训等行列中去,因为信息化带给我们的便利是我们每个人都可以看到的。而图书馆对现代化的信息手段利用率不高也成了信息化建设的阻碍。图书馆没有建立自己的APP,甚至不能定期对官网系统化检测和升级,不能开展一些线上培训或者读者活动,难以适应时展、满足师生需求,更何谈建立全员的信息素养教育机制。
2创新高校图书馆读者信息素养教育的路径及策略
2.1推行“互联网+”课程,重构信息素养教育课程体系
为了帮助高校培养出一批具有信息化素养的人才,使得他们加入到学校图书馆的信息化建设中去,我们国家要求高校增设一门“互联网+”课程,使学生能够从根本上重视“互联网+”这门课程,能够在课程中去学习到更多的信息化知识。同时图书馆要重建信息素养教育课程教育体系,使得信息化素养教育的培训课程能够做到井井有条。在后期的教学过程中,讲师需要有一套特色化的教育模式,将“互联网+”课程的教学做到分层次教学,使得信息化素养的培训可以分多个层次进行传授。学生能够在不用阶段中由浅入深掌握到更多的信息化专业知识。此种模式下可以帮助学校学生树立正确的信息化素养意识,能够方便他们在日后的学习生活中可以积极融入到图书馆的信息素养管理模式之下。由此我们可以看到图书馆重建信息素养教育课程体系的重要性。
2.2完善“互联网+教学”,建立适应时展的信息素养教学模式
为了完善图书馆的互联网教学模式,图书馆可以为学生开设一些“MOOCS”等形式多样化的网课教学。不定期在网上更新一些网络教学的流程,促使学生们可以第一时间学习到最新的互联网技术。同时为了强化学生们的学习能力,图书馆可以开设一些线上线下课程,由专业的互联网技术讲师来为学生提供专业的教学平台,鼓励学生们加入到学习互联网技术的行列中去。同时为了监督高校学生们的自主性,高校互联网教师可以为学生安排一些课下的小型互联网技术项目,鼓动学生可以利用课下时间去做一些与互联网技术有关的事情。在此种教学模式之下,相信不久之后我们国家的各大高等院校的信息技术将会迎来一个新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学生将会掌握起更多的网络技术。而这些学生将会真正掌握信息素养,从而能够适应图书馆的信息化改革。
2.3“互联网+学科馆员”,形成学科团队
高校图书馆要想有一个良性的发展就必须重视图书馆管理人员团队建设工作的开展,及时在图书馆内建设出一支强大的学科团队。在高校图书馆人才引进中,要注重专业能力的考核,选拔具备较强信息素养和计算机应用能力的人员充实到图书馆队伍中。同时,为了促使图书馆管理员团队中的每个成员都可以及时掌握好专业的信息化素养,图书馆需要定期为他们开设一些培训工作。帮助他们完善自己的互联网技术,使得他们可以熟练的操作一些图书馆加设的新设备,能够掌握好具体的操作步骤,对每个工作环节的原理都能够有一个基本的掌握。这些人在具备了互联网素养之后,还需要拥有超强的讲解能力,能够及时针对一些学生提出的问题给予专业化的解答。同时,需要能够担任起图书馆入馆教育过程中的讲师工作。只有这样的一直团队才可以使图书馆的建设走向一个更好的发展。
3创新高校图书馆读者信息素养教育的保障措施
3.1转变工作思路,实现理念创新
高校图书馆要想从真正意义上能够拥有一个实质性的改革就必须正确定位自己,及时转变工作思路,改变以往落后的观念,从多种角度上去实现理念创新。在互联网发展迅速的时代背景之下,高校图书馆面临着严峻的局势。要想改变这一不利现状,避免出现网络图书馆替代高校图书馆的局面,高校管理者要重视图书馆的信息化建设,使得高校图书馆可以一改以往的工作模式,成功实现互联网与线下的融合,使得图书馆工作的开展可以顺利进行。
3.2应用现代化技术,实现技术创新
在21世纪,信息化的大环境下数据库在慢慢的普及中,一切都进入了大数据时代。图书馆作为高校人才培养的一大基地,当然也不能脱离时代的大背景,所以在当前的大数据普及的背景下,我们应该充分应用现代化技术,实现技术创新。首先,我们应当在图书馆中建立数据库背景,通过数据库的引入,我们可以更加深入的了解到读者的需要,以及了解到更多信息和书本的信息。在数据库的引入中,我们不但可以使图书馆的资源更加实用,而且我们在一定程度上还可以更加保护图书馆书籍的完整性。与此同时,我们还需要引入电子化图书,以及一些大型网站的电子期刊的。一方面可以增加图书馆的存储量,在另一方面,这样做也可以使得图书馆的资源可以有效地帮助到更多的读者。互联网时代赋予高校图书馆新的历史使命,高校图书馆应该强化信息化建设,发挥提升师生信息素养教育职能的作用,促进高校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和高等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首先高校管理者应重视图书馆在人才信息化素养培养中的重要性,加大资金投入,规范管理,提升软硬件质量,实现网络共享和信息管理的发展。在人才建设方面,要大力引进和培养信息化人才,提升业务能力,更好的履行图书馆馆员职责。最后,不断去帮助广大师生熟悉图书馆资源及其利用方法,全面提高信息素养,开设资源检索相关的MOOC课程,定期举办读者培训,提供预约专题讲座,帮助师生掌握信息检索和利用的基本方法和技术,提高师生获取文献以及自如地利用各种图书馆资源和网络学术资源的能力。
参考文献
[1]杨洋.浅析图书馆信息咨询服务与读者信息素养教育[J].成功(教育版),2013,9.
[2]马静.安徽省高校图书馆信息素养教育调查与分析[D].安徽大学,2017.
[3]高林杰.“互联网+”背景下高校图书馆信息素养教育创新研究[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17,10.
[4]张姝末.高校图书馆信息化建设的现实障碍及提升策略[J].才智,2017,2.
[5]孙婷.高校图书馆与农家书屋合作双赢机制构建研究[J].浙江传媒学院学报,2014,10.
[6]李恋恋.“互联网+”时代馆员职业素养建设的现实思考[J].绥化学院学报,2018,9.
作者:徐珊 单位:吉林建筑大学城建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