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素质农民教育培训现实问题与策略

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高素质农民教育培训现实问题与策略,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高素质农民教育培训现实问题与策略

摘要:高职扩招百万以及“百万高素质农民学历提升计划”是党中央和国务院审时度势、高瞻远瞩作出的战略决策,是着眼于我国农村高素质人才短缺严重问题的战略举措。从高职院校视角出发,对高素质农民培育的路径探索与实践过程中出现的主要问题进行深度剖析,然后系统提出了高素质农民教育培训应对策略,为高素质农民培育提供有益参考,助力乡村振兴和农业农村现代化。

关键词:高职扩招百万;高素质农民;教育培训;现实问题;应对策略

新型职业农民供给侧是农村职业教育,自2012至2019年中央一号文件对其培育进行部署,具有中国特色的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制度基本确立[1]。2020年既是《“十三五”全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发展规划》(以下简称“发展规划”)的节点,也是新的历史起点,因此2020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加快构建高素质农民教育培训体系。可见,对农民的培育已经在新型职业农民的基础上步入高素质农民阶段。为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和全面贯彻落实《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建立职业农民制度,加快构建高素质农民教育培训体系,优化农业从业者结构,破解人才制约农村发展瓶颈,2019年国务院宣布高职院校大规模扩招100万人,农民工、新型职业农民等成为高职专科全日制学习主体[2]。党的报告指出,农村是我国当前发展最不充分和最不平衡的地方,结合扩招政策,农业农村部、教育部联合印发《关于做好高职扩招培养高素质农民有关工作的通知》,宣布启动实施“百万高素质农民学历提升行动计划”(以下简称“学历提升计划”)。该计划从总体目标、培养对象、目标及方式、主要任务和保障措施等四个方面对高素质农民培育进行了部署。高职扩招百万,特别是单列高素质农民的“学历提升计划”,是中共中央和国务院高瞻远瞩做出的战略决策,是着眼于我国农村高素质人才短缺问题的战略举措。本文基于2019年高职扩招后的农民教学,对其培育的路径探索与实践过程中出现的主要问题进行深度剖析,从高职院校视域,系统提出高素质农民教育培训发展路径,为有关高职院校对农民培育提供有益参考,同时,助力乡村振兴和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

一、高职院校高素质农民教学培训现实问题与挑战

农民教育培训始于2005年国务院提出要大力培养农村实用型和技能人才,首次提出培养“职业农民”的要求。2012年伊始中央一号文件都聚焦职业农民培育,2014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以中等职业学校为主的新型职业农民培养模式。为加快培育新型职业农民,造就高素质农民队伍,2017年农业部提出“发展规划”。截至2018年年末,高素质农民受教育程度以初中为主,占55.51%[3]。高素质农民的培育以新型职业农民为突破口,虽然取得了不错的效果,但我国农民学历和综合素质整体偏低,培育工作将是综合性、复杂性、系统性、长期性的工程。高职扩招百万以及“学历提升计划”提出后,高素质农民培育机构将转变为以高职院校为主,高职院校成为高素质农民培育的主战场。由于高职院校教育教学模式主要是面对高中和中职升高职的应届生,已构建形成了稳定运行的教育生态,在面对农民需求多样性、生源背景复杂性、学历参差不齐以及知识“断层”等学情现状,需要构建新的农民教育培训机制及教学模式,经过一个学期的教学实践,在实施农民教学培训过程中出现了缺少调查研究就“仓促上阵”组织教学,线下集中组织教学困难且成本高、学生出勤率持续走低、教学与学习效果差、教学效果与学生培养质量评价缺失等一系列现实问题。

(一)缺乏系统调研和学情分析,致使农民发展诉求无法满足

自高职扩招百万政策伊始,高职院校明确作为该政策落地的“主阵地”。面对新政策、新要求、新教育群体,高职院校对农民培育工作基本上是“一片空白”,大多数高校在农民入学前后,尚未开展系统调研以获取学情分析报告,由于农民的教育背景、学习方式、学习习惯、学习能力、学习需求与传统生源相比有很大差异,出现知识“断层”[4]。而高职院校立足于已塑造成型且运行稳定的教育生态,面对新的教育群体教什么、怎么教和如何评令高职院校“束手无策”,无法满足农民的发展诉求。

(二)农民分散性致使教学组织困难且成本高

新扩招农民生源及其培养可以简单描述为继续教育的生源结构、全日制的培养标准。“学历提升计划”明确规定,确保总学时数不低于2600学时,集中学习每学年不低于360学时,实践实习每学年不低于400学时,理论和实践教学比例不低于1∶1。即使均分一学年集中学时则为180学时,但是由于农民生源分布的分散性,与传统的在校应届生不同,现职农村“两委”班子成员、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乡村社会服务组织带头人、农业技术人员、乡村致富带头人、退役军人、返乡农民工等作为求学的主体,要寻找交集时间以期组织集中教学,这是极为困难的,而且高校为了方便组织集中教学,需要设置除了本校以外的更可能多的分散教学点,实施以及组织成本与传统的在校生相比较高。

(三)传统的教学模式致使学习效果差

高职院校培育应届生源的教学模式是以校内教学为主,以实习实训为辅,以认知规律为序的线性化教学体系结构,大部分职业院校已然成型这样的“流水线”教学运行模式。生源趋向多样要求教学模式精准灵活、柔性且多元,传统的教学模式致使学习效果差,背离了职业农民培育的初衷。

(四)单一的人才培养方案致使集中教学出勤率持续走低

面对多元的生源结构,其发展诉求与求学需求不尽相同,职业农民从结构上分为生产型经营、专业技能型和社会服务型,其技能与知识需求不同,若从产业结构类型分类,则类型众多,职业需求更是不同。高职扩招至实施教学任务,时间紧迫、任务繁重,大多院校只是修改在校生的人才培养方案即实施培育,这对农民已不再具有吸引力,培育方案针对性、有效性差,因此组织集中教学就出现出勤率持续走低,后续集中教学更会出现“无人问津”的窘境。

(五)教师实践能力弱成为差异化人才质量的关键性制约因素

高素质农民培育的关键是师资,在扩招生源多元化背景下,农业人才培育质量的关键制约因素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5]:1.教师数量与质量的滞后性。国家百万扩招政策,农民工、新型职业农民也是学习的主体,据数据分析测算扩招后每学院需增加39名教师,当前师资数量与实际出现了滞后性。随着国家经济结构调整与转型,教师专业素养特别是实践技能跟不上产业结构调整步伐,在实践教学时显得“苍白无力”,因此师资在质量上出现了滞后性。2.教学方式方法的不适应性。农民队伍文化知识基础参差不齐、职业技能相去甚远,其职业需求也大相径庭,高职教师已构建的知识体系以理论为主实践为辅,知识“断层”的农民会对逻辑思维为主的理论知识表现出“乏味”。在新形势新要求新群体下教师出现“英雄无用武之地”的尴尬。生源类型多样性表现为发展诉求多元、需求个性化,教学方式单一无法量身定制。因此其制约性表现为高职教师的教学方式方法的不适应性。其他因素也制约农民培育质量,例如,学院配套政策及措施跟不上培育步伐要求、组织机构协调性不够、培育基础条件不完善以及农民运用信息化手段落后等。

二、高素质农民教育培训应对策略

(一)激活改革发展动力

《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明确指出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具有同等地位,该方案明确了职教改革发展方向,高职院校迎来了发展的黄金时期。抓住发展机遇,主动冷静应对挑战,求新应变,强化农民培育主体地位,准确把握高职扩招百万以“学历提升计划”作为打造乡村振兴人才培养优质校的契机、提升高素质农民培育质量发展的新动力。不但“扩容”,而且重在提质,让农民职业教育改革在高职院校落地生根,甚至开花结果,职业院校要主动创新发展理念,构建农民培育新生态,做好顶层设计,激活改革发展动力。

(二)强化组织领导与落实保障措施

高职扩招体现了国家推动职业教育发展的决心,单列对高素质农民教育培训体现了国家势必解决农业人才短板的“狠心”,教育部明确要求各职业院校要将教育教学管理作为学校的“一把手”工程,学校党委切实履行主体责任,院(校)长是第一责任人,学校有关部门按职责分工,承担相应的管理责任。农业农村部也提出对于职业农民的培育,“一把手”抓“第一资源”,分管领导要具体抓,明确责任人、制定路线图、确定时间表,层层抓好落实。高职院校要主动充分认识到农民培育工作的艰巨性、复杂性及其重要意义,建立组织领导机构,强化部门协同与明确责任分工,狠抓贯彻落实,从制度、财政上配套保障措施并予以落实。

(三)系统开展社会调查与学情分析

调研作为决策的基本依据,必须开展系统的学情分析与需求调研,该工作需要明确调研对象和三个需求。调研对象包括现职农村“两委”班子成员、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乡村社会服务组织带头人、农业技术人员、乡村致富带头人、退役军人、返乡农民工等。开展社会调查要明确三个需求[6]:一是明确省域产业发展对技能人才的需求。系统全面调研区域产业特别是重点特色产业发展情况,即产业结构比例对不同类型的人才需求量与职业需求与对高职农民教育期望。二是明确农民对高职求学目标与发展需求。产业结构类型决定了农民受教育目标的多样性,如学历文凭、获取职业证书、职业技能、学历提升以期升职加薪、自主创业等。三是明确农民个人情况和学习需求。深度调研个人情况和学习需求,如年龄阶段、教育背景、学习方式、认知特点、学习习惯、学习能力、学习需求、工作经历、经济条件、职业兴趣、就业方向等,以获取学情分析报告,为后续教学组织开展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

(四)创新高素质农民培育模式及教学模式

在高职百万扩招政策及“学历提升计划”中,均明确了按照“标准不降、模式多元、学制灵活”的原则,采取全日制学习形式。创新培育模式[7]是指坚持实践和理论相结合、线上线下虚实相结合、集中培养和分散精准教学相结合,采取“一点两线、全程分段”“农学结合、工学交替”的培育模式,分阶段组织集中培训、实训实习、参观考察和生产实践。在教学模式上,创新教学组织形式,送教下乡、送教上门,教学中心向农村下移。在高素质农民培育方面,应借鉴成人教育规律,针对农民特点,为农民提供就近就地学习的便利,农闲季节则以理论知识教学为主,农忙季节以生产实践教学为主,按季节规律循环和产业周期组织教学与实践,使培育环节与生产环节无缝对接。

(五)分类分层制订人才培养方案

“学历提升计划”确定了高素质农民的培养目标,即培养具有高度社会责任感和良好职业道德、较高科学文化素养和自我发展能力,掌握现代农业生产、经营、管理、服务等先进知识、先进技术,能从事专业化、标准化、规模化农业生产经营管理,爱农村、懂技术、善经营的高素质农民。依据社会调查和学情分析报告,按照既定目标重塑人才培养方案,按照程序制定和审定人才培养方案分产业、分类型、分层级和分模块[8]。科学、合理设置培训内容,着眼高素质农民培训目标,从综合素质、生产技能、经营管理能力、农民职业教育等方面综合设计针对性强、效果好的培训内容,分类型、分产业、分等级制定培训标准,设置培训模块和培训课程,结合农民结构类型分类与个性化需求设置扩展模块课程。

(六)打造适应扩招新要求的教师队伍

扩招对高职教师的新要求概括为数量保障、结构合理、素质过硬、教学能力强和技能技术新。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可遵循“引、培、聘”并举打造教师团队[9]。一是多渠道引进。打破传统人事编制藩篱,从农业企业引入实践经验丰富的一线技术人员,从行业协会以及学会引入产业前沿高精尖人员,组建由学校教师和农业企业行业专家共同组成的教师团队。二是多方式培养。打造胜任面向多元生源实施教学的师资队伍,重点立足于本校师资。打造“双师型”教师队伍可从行业企业实践锻炼、学历提升、深入一线为社会服务等三个方面着手。三是多类别聘用。为满足扩招后生源结构的变化,需优化师资队伍结构,重点充实职业道德、经营管理、创业指导、品牌建设、质量安全、市场营销和电子商务等方面的师资。

(七)建立健全质量评价体系

面对新的教育群体需要逐步建立健全质量评价体系,探索路径可在学校内部教学质量评估与诊断改进的基础上,加强行政监督管理以及引入第三方评估。在评价体系层次构建上可形成“行政管理部门—社会(第三方)—学校(教师)—学生”的全方位、多维度的质量评价体系。在评价手段与评价方法方式层面,综合运用线上与线下考试相结合、素质评价、实践技能测试等多种方式对农民学习成果进行考核。对教学效果的质量评价,不但要加强师资考核评价,完善教师的选聘管理制度,建立开放共享的高素质农民培育师资库,而且要建立培育对象对授课教师直接评价机制。对农民参与的从业经历、获取职业资格证书、学习培训等,按有关规定进行认定兑换学分,免修相应课程。探索职业标准与职业技能等级证书无缝对接,鼓励农民学生积极参与1+X证书制度获取证书,并探索建立学分银行制度。

(八)强化培育基地建设,盘活教育资源

在培育基地建设过程中,要突出开发共享、绿色循环的两个理念,要遵循紧密贴近区域产业发展实际、与专业群建设同步的两个原则。其主要建设措施可归纳为:重新整合与盘活资源,全部规划布局;定位示范引领,补齐短板;保障重点建设,兼顾均衡发展;凸显共享性,体现多功能;优化机制体制,落实制度建设[11]。对于教育资源,为了方便农民就近求学,多数高校探索在省内开拓几个教学点以组织线下集中教学。对于集中培育成本高,需要深化产教融合,加强校校合作、校企合作,以期教育资源利用效益最大化。同时完善信息化教学手段,健全教材、课程等教学资源,打造“金课”等,以达到多方位、多措施激活教育资源的目的。综上所述,本文基于高职扩招背景视域下,就农民培育进入教学阶段面临的一系列新的问题,系统地提出高素质农民培育的应对策略:以学情分析为基础、以培养方案为关键、以教师主导为重点、以组织领导与措施落实为保障、以创新教学组织管理为突破、以盘活教育资源为导向、以质量评估为抓手、以信息技术应用为手段,从而提升高素质农民培育质量。其策略可为打造优质高职院校提供有益借鉴,探索新的发展路径与可能,使高职院校成为国家产业转型升级所需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培养高地,同时助力乡村振兴和农业农村现代化。

作者:杨光龙 黄玉芳 单位:贵州农业职业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