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下农业思想的教育意义,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近年来,国内关于社会主义农业思想史的研究成果颇丰,一方面缘于我国是一个传统农业国家,“三农问题”历来被放在国家治理工作的首要位置,且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发展过程中,社会主义思想渗透沿着“先工业后农业”的顺序展开,从而造成社会主义农业思想研究滞后,因此后期呈现出集中井喷态势。另一方面,进入21世纪,我国社会结构发生了很大发展变化,在市场经济和城市化效应的带动下,农村人口大规模迁移、农业生产普遍机械化、农民身份发生根本异变,整体上,社会主义农业发展迎来转折。但综合国内农业思想类研究著作分析,这类著作研究方向多侧重技术要素、产业要素、市场要素等,立足马克思理论视域,进行深入探索的很少,且同类型书籍作品又往往陷入学术陷阱,即将思想史的研究对象圈定为农业历史问题,严重偏离了对农业现实问题的解读,这种研究思路并不全面。反观当今,中国已经从传统农业阶段迈入现代化农业时代,如何在高度繁荣的工业经济社会中正确认识社会主义农业,并进一步改造、丰富、创新农业思想体系,是一个具有历史跨越意义的重要课题。《社会主义农业思想史研究》(中国农业出版社,2003年6月版)一书由李典军著写,作者从马克思主义理论视域出发,借助主流法、过程法、继承法、比较法、分析法等一系列手段,全面系统地解读了社会主义农业思想的演化过程,对于21世纪我国社会主义农业现代化、科技化、规模化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总览全书,具有以下三个明显特色。
一、系统全面,详细社会主义农业思想演进历程
《社会主义农业思想史研究》一书体大虑周、内容丰富,详细分析了社会主义农业思想演进历程。需要明确的一点是,尽管“思想史”概念中存在历史脉络及时间维度,但人类社会的“社会主义农业思想史”并不是线性展开的。16世纪初,西欧国家普遍出现了社会主义思潮,代表人物如欧文、莫尔等,并出现了《乌托邦》这一空想社会主义的现实描述文本,故此,社会主义运动作为一项无国界的社会思想运动,呈现出强烈的地域、文化、民族等方面的差异。因此,作者在分析社会主义农业思想演进历程时,主要以“国家地域”及“意见领袖”为划分依据。全书包括9个章节,以国家地域为划分依据的有“英国社会主义农业思想”“法国社会主义农业思想”“德国社会主义农业思想”及“俄国社会主义农业思想”,以意见领袖为划分依据的有“马克思恩格斯农业思想”“列宁农业思想”“考茨基农业思想”等,其中,英国社会主义农业思想出现较早,英国著名思想家托马斯•莫尔于1516年写出了《乌托邦》一书,被誉为“社会主义农业原型”,以科学社会主义审视,乌托邦具有明显的浪漫主义色彩,类似于中国文化中的“世外桃源”,但就思想前沿性而言,仍值得我们反思,如托马斯•莫尔所描绘的乌托邦中实行计划农业、土地资源实行公有制度、社会资源按需分配等,这些观点为社会主义农业思想启蒙提供了基础。本书追根溯源,强调社会主义农业思想是社会主义者对农业的认知思想体现,但值得注意的是,社会主义农业思想中的相关观点、理论、学说及制度等,必须与“乌托邦”中的社会主义农业理想区分开,在学术领域探讨的问题,应集中于社会主义农业的生产形态、经营机制、管理模式等实践部分,论证其相比于资本主义农业的先进性。
二、主次分明,着重阐述马克思的农业思想内涵
《社会主义农业思想史研究》一书的研究重点是马克思农业思想,作者认为,马克思主义理论视域下的社会主义农业思想旨在解决两个问题:其一,土地问题。1872年马克思写出了著名的《论土地国有化》一文,文章阐述了马克思关于社会主义农业问题的基本思想,即“社会运动决定了土地是属于国家的财产”。其二,关于社会主义政权改造农民主张的问题,1894年由恩格斯完成了《法德农民问题》一文,文中强调化解“小农经济”、实施“计划经济”。整体上看,马克思主义理论视域下农业思想是社会主义政权下、土地国有基础上的“计划农业经济”,表面上看,这一思想与空想社会主义者的构思十分相似,但又存在本质性差异,马克思强调无产阶级获得政权的重要性,即以改造资本主义农业为前提、以实现社会主义农业为目的,两者缺一不可;同时,在社会主义农业思想实践方面,马克思提出了两种模式,一种是“国有土地上的农业工人合作社”,这一模式旨在解决无产阶级获得政权之后如何经营农业的问题,书中引用了《共产主义信条》中的一句话:“让工人在国营工厂以及国营农场上班”,并指出这是一种“过渡模式”,原因在于农业生产一旦规模化,就很容易向资本主义农业方向异化。另一种是“土地集体所有的农民合作社”,这一模式主要面向小农经济主导的国家,马克思提出了由农民土地所有制向集体所有制过渡的思路,并于19世纪60年代开始在东欧国家推广,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此外,作者基于马克思主义理论视域,重点解读了社会主义农民改造思想,其相关主张在今天看来仍有超前性。马克思将农民改造与社会生产力水平相结合,分别论述了先进国家和落后国家的农民社会主义改造原则,并分别对封建制度、资本主义制度下的农业生产关系进行了批判,强调一切农村资本阶级都应被消灭,这一观点在中国社会主义改造中得到了检验,证明“农民改造论”与工人阶级领导是高度统一的。
三、借鉴性强,客观解读苏联农业思想实践教训
《社会主义农业思想史研究》一书视野开阔、前瞻性强,将社会主义农业思想研究融入全球社会主义发展历史框架中,按照时空逻辑可划分为两个阶段:其一,社会主义农业思想理论发展期,以社会主义思潮(即“空想社会主义”)涌现为起点,以苏联诞生为终点,由于这一时期世界范围内并不存在一个真正意义上的社会主义国家,有关社会主义农业的理论、设计、观点、认知等都属于理论范畴,并不具备投入实践的条件,但这一时期勾勒出了社会主义农业的蓝图,间接展现出社会主义政权的特色;其二,社会主义农业思想实践证明,以俄国“十月革命”开始,到苏联解体终止,由于彼时苏联是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所以苏联对社会主义农业思想的实践,也可视为社会主义政权进行科学验证的一部分,然而历经69年的实践后,社会主义农业实践以失败告终,同时伴随着苏联社会主义政权的解体,其原有的社会主义农业再度转化为资本主义农业,中国在农业建设领域虽然师从苏联,但却通过创新性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取得了成功,因此对我国社会主义农业可持续性发展而言,客观解读苏联失败教训,吸取经验是十分重要的。本书在解读苏联社会主义农业思想实践教训过程中,主要围绕车尔尼雪夫斯基、克鲁泡特金、普列汉诺夫三人的农业思想展开,并对当时俄国社会主义农业思想进行了整体分析对比。其中,车尔尼雪夫斯基的农业思想是建立在19世纪俄国固有的“农奴制度”之上的,其思想背景和我国西藏农奴制度比较类似,车尔尼雪夫斯基认为,社会主义农业应代表农奴利益,其思想核心是将农业视为社会主义政权工具,这样一方面可以帮助农奴摆脱被剥削的命运,另一方面也可以为社会主义政权吸收力量,最终实现“奴隶制度”到“社会主义制度”的跨越。在这一思想基础上,车尔尼雪夫斯基提出“农民公社”这一实现途径,强调公社占有制,反对土地分散,事实表明,这一思想方法存在很大理想主义色彩,虽然相对于封建主义制度、资本主义制度来说有一定的优越性,但却忽略了计划经济对生产力制约的事实,所以其最终失败的命运也是不可避免的。相对应的,我国在1953年引进计划经济体制、农民公社模式之后,也同样出现了和苏联一样的问题,但在20世纪80年代实行市场经济后,才避免了社会主义农业根基被彻底破坏。克鲁泡特金的农业思想核心是“土地国有”,强调剥夺剥削者的全部私有财产,这一思想在我国社会主义改造过程初期中有一定程度的体现,但很显然存在矫枉过正的问题。值得称道的是,克鲁泡特金提出了“工农结合、城乡一体”的观点,这在当时是非常有预见性的,尽管彼时所谓的“工农”和“城乡”概念与现代存在很大差异。同时,克鲁泡特金推崇科技运用、发展现代农业,这些思想观点至今仍有指导价值。普列汉诺夫的农业思想较为全面地继承了马列主义理论,并对车尔尼雪夫斯基的农业思想进行了继承、创新,他明确批评了农奴制直接跳跃到社会主义农业的做法,并强调不能按照马克思农业思想“教条化”地在俄国运用,这一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异曲同工,但并未得到重视。进一步的,作者从社会科学角度出发,对俄国的社会主义农业思想进行了对比,指出俄国传统“村社文化”严重干预了社会主义农业思想的发展。通读全书,作者立足马克思主义理论,对社会主义农业思想史进行了系统全面的论述,知古鉴今,对我国新时代背景下的农业、农民、农村问题的解决具有重要借鉴价值,对我国社会主义农业思想进一步创新有着重要指导意义,本书可作为高校农业专业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用书,也可作为研究马克思主义理论之用。
作者:张志成 单位:河南建筑职业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