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商与三生教育初探

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动商与三生教育初探,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动商与三生教育初探

摘要:基于以人为本、全人发展的全新目标,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归纳法、逻辑分析法等研究方法,着眼于动商与“三生教育”之间的内在联系。研究发现:打造动商与“三生教育”的体育特色课程,是以人为本、全人发展的应有之义;利用政府、社会、家庭的传播辐射功能,能够宣传动商与“三生教育”的影响与价值;发挥国家战略优势,助推动商与“三生教育”相融合,是加快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路的重要保障。

关键词:动商;三生教育;发展

随着时代的进步、科技的发展,当今世界各种思想文化理念的交流互通更加频繁,这本该推动人类社会不断地向前发展,但实际情况却并未象我们所期许的那样。我们发明的智能手机,使我们成为了“低头族”“宅人”;我们学习了高级知识并接受了高等教育,却使得我们对生命意义、生存技巧、生活方式出现模糊、弱化等问题,甚至还产生了严重的偏差。2018年4月25日,《教育蓝皮书:中国教育发展报告(2018)》了2016年10月至2017年9月共392例儿童青少年自杀死亡及自杀未遂的信息[1]。而早在2015年,杨振斌、李焰对国内部分重点高校2006—2010年自杀死亡案例数据进行统计时,发现非正常死亡率在大学生死亡率中占4.94%,其中自杀死亡占非正常死亡的47.2%[2]。这些数据使我们对当今的教育与人类的发展,产生了怀疑与焦虑。所以“三生教育”自2008年首先在云南省实施以来,便迅速在全国各省市得到了推广和普及。与此同时,应试教育问题也困扰着我国的教育发展方式。文凭学历依然是评价个体能力的首要因素,结果使素质教育的培养目标流于形式,基本忽视了全面发展的人才标准,培养出一大批“高分低能”“分高体差”的小眼镜、小胖墩、小驼背的“半拉子”学生[3]。随着人的全面发展问题迫在眉睫,受智商、情商的启示,动商的提出为构建全人发展注入了新的支脚[4],动商与“三生教育”皆是对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出现问题的一次反思与应对,所以一经提出就得到了全社会的响应与支持。“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身体作为人类发展的基础与核心,与动商的主导思想和倡导的理念是不谋而合的,因此本文将结合动商与“三生教育”之间的联系,对相关的应用价值与理论问题进行初步的探析。

一、相关概念的阐释与界定

自“动商”理念提出以来,围绕动商概念的研究一直没有停止过,但是我们知道,动商是随着时代的前进而不断发展和完善的一个概念。因此对动商概念的表述,不同时期就衍生出了不同的观点。上述结论是经过实践总结出来的结果。虽然在研究的观点和思路上不尽相同,但是通过对比,发现表1中的观点也有共通之处,具体表现为三个方面的共同特征:第一,都是代表运动的综合实力,是个多维的概念;第二,动商的发展都是以先天为基础,并经过后天培养的过程;第三,动商是客观、科学的评价体系,然而当我们在实践过程中追求“动商定义”的时候,其实根本目标并不仅仅是企图给动商下一个定义,而是试图明确什么样的动商对当前人类发展的现状更具有现实意义与作用,而所谓“更具有现实意义与作用”就是对个体的全人发展的促进作用。“三生教育”是由我国著名学者罗崇敏先生于2008年首次提出来的,并在我国云南省展开了试点、推广和普及。他对“三生教育”概念也进行了科学、客观的界定:“三生教育”是作为人在有限生命历程中的一种全面教育[11],其实质是促进人的生命健康活动、促进生存技能获得、使健康生活方式能够进一步完善和发展的教育活动[12]。通过对“三生教育”概念的界定,其内涵主要围绕三个方面:(1)生命教育,引导人认知、体悟、关爱生命的意义;(2)生存教育,引导人正视、学会、理解生存的方法;(3)生活教育,引导人满足、追求、提高生活的质量。基于上述梳理,“动商”与“三生教育”是在人类发展过程中所出现的社会、教育等问题背景下应运而生的,动商是构建“三生教育”发展的基石和原动力,二者皆是以人的身体活动为手段,从独特的视角来探寻个体生命、生存、生活的重要意义与全人发展。因此,动商与“三生教育”理念的交叉、互融、强强联手具有深远意义与研究价值。

二、动商与“三生教育”的内在联系

教育作为人类发展的基础与根本,伴随着人的生命、生存和生活发展的全过程,同时也促进人的智商、情商和动商的培育。动商与“三生教育”皆是在当今教育发展过程中以全人发展的育人目标为核心,它们的本质是使人返回本原,追求自由发展,彰显个性特征,体现了一种引导个体主动、健康、向上的人生态度。

1.动商与生命教育的关系

生命教育的主要任务是:通过生命教育,认识人类自然生命、社会生命和精神生命的存在和发展规律,认识个体的自我生命和他人的生命,认识生命的生、老、病、死等过程,认识自然界其他物种的生命存在和发展规律[13]。“生命在于运动”这句格言,似乎就足以说明动商与“生命教育”之间的联系。生命之义一直是人类亘古永恒的命题。人作为生命个体的存在,健康作为人生命的基础,主要体现在身体、心理以及社会适应能力这三个方面。运动是人获得健康的最简单和最直接的方法,运动能够使人的身体进行正常活动并进而得以发展;能够促进骨骼与肌肉的生长,提高心肺的功能,预防疾病并延缓衰老。通过运动可以减轻人生活、学习等压力,让每个个体都能感受到生命存在的意义,这样才能由内而外地去热爱生命,最终促进人类生命个体的发展与完善。

2.动商与生存教育的关系

1972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就发表了《学会生存》的报告。然而时间已过去半个世纪,生存教育一直是我国教育中一个被忽视的角落。随着人类现代化、智能化、信息化、机器化以及科技水平的快速发展,近些年来人类对于大自然的预防与应急功能得到了显著的提升,极大地降低了自然与人为灾害对经济与生命财产所造成的损失。人类在面对灾难的时候,一方面需要国家与政府的救助;但最重要的还是人在面对灾难时,如何利用身体来提高自身的生存几率以及掌握救人救己的求生办法。另外,生存教育除了要解决大自然所带来的威胁之外,还要解决社会压力(就业、人际交往、工作等)、学校压力(课程、毕业、再深造等)等给人造成的生存压力与迷茫。动商与生存教育都能帮助人树立正确的生存观,提高个体与社会的协调能力,引导个体学习生存知识、生存技能并强化生存意识,能够提高个体面对困境与挫折的耐挫力与抗压力。

3.动商与生活教育的关系

生活教育是为生命教育、生存教育服务的,既包括衣食住行、情感、娱乐等与个体密切相关的生活、以婚姻家庭关系为主的家庭生活、以社会实践活动为内容的社会生活、以国家政治参与为内容的政治生活,也包括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活[14]。生活是贯穿人生命、生存的连接点,如果人没有生活的填充,那么其个体就成了无根之木、无源之水。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不断提升,人民的生活水平得到了显著的改善,这应该能使我们的生活更加美好,但现状却不容乐观。一方面,人们对科技过度依赖,成了“低头族”和“宅人”,沉湎于网络游戏、聊天等。另一方面,“公主病”“妈宝男”等社会问题日益突出。因此,如何提高个体的生活品质、明确生活的目标、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业已成为当今社会亟待解决的问题。动商与“三生教育”就是着眼于人的生活视域,涉及工作、学习、娱乐以及交往等各个方面,能够不断丰富人的生活,提高人的生活质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并实现人生的价值。动商与“三生教育”从理论和实践上,引导并改变人的发展方式、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动商与“三生教育”之间的关系,是以“身体教育”为介质并互相耦合的,进而涉及到国家、群体、个体协调发展等关系,正如王宗平教授所言:“动商几乎涵盖了人的一切生命现象,贯穿人的生命、生存、生活的全过程,既表现在生理上也体现在心理上;既有自然属性也有社会属性;既是有意识的也是无意识的”[15]。

三、构建动商与“三生教育”协同发展的新路径,具有重要的意义

综合上述论述可见,动商与“三生教育”对于增强人的身体健康、提高人的生活品质、强化人的运动能力、改善人的生活理念以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都是非常重要的。因此,促进动商与“三生教育”的融合,构建动商与“三生教育”协同发展的新路径,具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

1.立足学校教育,打造动商与“三生教育”相融合的体育特色课程,充分彰显以人为本的全人发展新理念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的快速发展,在经济、文化、科技等诸多领域产生了积极的变革和质的飞跃。特别是近些年来,中国超越欧洲和日本,一跃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在人类发展史上创造了无数的新奇迹与新记录。然而我国教育的发展却并不尽如人意,尤其是体育在我国教育中的问题更为突出,正如现任国际奥委会主席巴赫先生所说的:“在中国的教育体系中,体育并没有扮演应该扮演的角色,体育的功能被很多教师和家长低估了。”[16]青少年学生体质不断下滑,肥胖与超重、近视率指数不断上升,已经成为严重的问题。动商与“三生教育”理念的出现,对于改变体育在我国教育中的尴尬处境,具有重要的意义。2013年7月,南京理工大学在该校的“动商体验区”内为市民开爬树课,积极推广爬树运动,不仅受到本校学生的欢迎,而且南京市民也积极响应,媒体进而跟踪报道,产生了极好的社会效应。爬树体现动商,动商提升爬树[17]。笔者认为爬树课的效能在于:第一,将体育与自然有机地结合起来,起到了一种返璞归真的效果;第二,能够提高人的实用生存技能,至少在大水或者暴雨等灾难来临时可以上树求生;第三,对当前学校体育课程是一次改革与创新。爬树需要耐力、劲力、柔韧力、协调能力等多方面的综合能力来支撑,也需要智力与心理等方面的相互影响与相互促进。再如,我国著名的高等学府清华大学提出了“无体育,不清华”的口号,对不会游泳的学生不发给毕业证书,还在校园内开展马拉松等体育活动,这些都是动商与“三生教育”相融合的范例。打造动商与“三生教育”相融合的体育特色课程,就是要站在以人为本的基础上,重构新时代人的全面发展的新理念。构建动商与“三生教育”协同发展的新路径,能够扭转素质教育被弱化的尴尬局面,能够为促进我国体育教育的改革与发展提供新视角和新引擎,是推动我国迈向体育强国的重要支撑[18]。

2.利用政府、社会、家庭的传播和辐射功能,推动动商与“三生教育”的融合,宣传其价值并扩大其影响力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媒体已成为现代社会一种强大的传播力量。媒体的导向影响着受众对事物的认知和价值选择[19]。动商与“三生教育”理念的提出,必须经过不断的传播、推广与宣传,才能产生较大的影响力与吸引力。动商概念于2012年由南京理工大学王宗平教授首次提出,通过新闻媒体和网络迅速传播,特别是《中国青年报》《中国体育报》《中国科学报》《新华日报》《南京日报》等持续关注并陆续报道,已形成一定的影响力。2013年4月23日,南京理工大学正式成立了国内首个“动商研究中心”,矢志于长期开展此项研究[3]。“三生教育”自2008年提出以来,到现在已有11年之久。“三生教育”目前已在27个省市有关地区和学校实施;由云南省教育厅组织编写、人民出版社出版的从幼儿园到大学的“三生教育”系列教材,目前已有17个省使用;在全国成立了100多个“三生教育”工作站,并将全国1000所学校建成“三生教育实践示范学校”[20]。实践告诉我们,只有通过增强对外传播的力度,围绕动商与“三生教育”进行多方位的宣传部署,广泛开展多样式、多层次、多渠道的活动交流,才能够充分展示其理念的深远意义与独特魅力。另外,我们必须打造一批知名的特色讲堂,通过政府机构、学校、网络媒体、电台报刊等社会资源,让动商与“三生教育”更好地传播到社会、家庭和个人,甚至传播到国际社会。为此在动商与“三生教育”传播实施的过程中,我们始终要把解决当前我国体育教育出现的问题与弊端,强化民族危机感和使命感作为提升国人的安全感与幸福感的基本要素。

3.发挥国家战略优势,助推动商与“三生教育”相融合,使之成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一种重要保障

进入新时代,伴随着1990年北京亚运会、2008年北京奥运会、2014年南京青奥会等国际重大赛事的成功举办,以及2022年北京冬奥会的成功申办,展示出我国政府和人民对体育事业发展的重视与支持。党的以来,随着《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的若干意见》、《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等一系列条文和纲要的出台,全民健身已经上升为国家战略。2018年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强调:“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开齐开足体育课,帮助学生在体育锻炼中享受乐趣、增强体质、健全人格、锤炼意志”,这就更加凸显了体育在我国教育中的必要性与重要性。动商与“三生教育”正与国家的发展战略相吻合,在“健康中国”的大背景下应运而生,并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动商理念从2012年提出以来,先后两次得到了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和省部级课题项目的立项和资助;“三生教育”自2008年提出以来,开始在云南全省大、中、小学倡导并开展试点推广工作。2009年6月,时任国务院副总理的刘延东同志在“三生教育”调研报告上批示:“三生教育是以人生哲学为理论基础的价值教育,应列入素质教育内容”。2010年7月,《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提出要“学会生存生活”,“重视生命教育”[21]。今天比历史上的任何时期都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理想目标,比历史上的任何时期都有信心、有能力接近这一目标[22]。动商与“三生教育”相融合,是提高我国人民身体素质的重要路径,体现了中华民族繁荣与发展的内在要求。学校、社会、家庭应当积极进行引导,让动商与“三生教育”的理念得以广泛普及,让人们认知、体悟、关爱生命的意义,正视、学会、理解生存的方法,努力提高生活的品质,进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作者:何笑 单位:扬州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