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小学语文人文教育渗透,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摘要:小学语文是义务教育阶段的必修课程,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渗透人文教育,对于贯彻落实新课改精神、促进素质教育事业发展具有深远意义。组织小学语文课堂活动时,教师应当巧妙渗透人文教育,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以及和谐发展。首先分析了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人文教育的重要意义,随后结合苏教版语文教学案例,研究了小学语文课堂渗透人文教育的措施,旨在促进小学语文教育事业的全新发展。
关键词:小学语文;苏教版;人文教育;重要意义
语文自从诞生之日起就蕴含着人类的思想、情感以及价值观,这决定了小学语文教学不能摒弃人文教育。现在有很多教师都认识到了小学语文渗透人文教育的必要性,积极展开了理论探索。下面,本文从课堂教学实际需求出发,系统分析了小学语文课堂人文教育渗透的两大问题。
一、小学语文渗透人文教育的重要意义
首先,小学语文课程渗透人文教育对于贯彻落实新课改精神具有重要意义。《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6年版)》指出:“语文课程致力于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为学好其他课程打下基础;为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良好个性和健全人格打下基础;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打下基础。语文课程对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民族文化认同感,增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具有不可替代的优势。”新课程改革强调语文育人效果的发挥,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人文教育是贯彻落实新课改精神的第一步,又是至关重要的一步。小学阶段是实施养成教育的黄金时期,从这个阶段开始渗透人文教育,有助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以及终身发展。其次,小学语文课程渗透人文教育对于促进素质教育事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素质教育的春风已经吹遍大地,广大语文教师越来越深刻地感受到素质教育开展的必要性。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素质教育理念下,小学语文不仅要关注知识与技能的传授,又要促进学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发展,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造就德才兼备的高素质人才。
二、小学语文渗透人文教育的措施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小学语文课堂渗透人文教育具有重要意义。组织课堂教学活动时,教师应当采用有效措施,及时渗透人文教育。结合本人开展苏教版小学语文教学的相关经验,我认为可以从如下三个方面展开:
(一)挖掘潜在人文教育内容,培养良好道德风尚
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世界的影响是广泛而深刻的,学生对语文材料的感受和理解又往往是多元的。因此,应该重视语文课程对学生思想情感所起的熏陶感染作用,注意课程内容的价值取向,要继承和发扬中华优秀文化传统,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引领作用,突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培养良好思想道德风尚。”组织小学语文课堂活动时,教师应当努力挖掘课文中潜在的人文教育内容,通过弘扬课文当中的正能量,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道德风尚。这将会提高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增强人文教育效果。在六年级下册《学会合作》这篇课文教学中,我即兴组织学生来了一次辩论赛:每个人都是独立的个体,大家都有自己的个性,那么我们是否需要迁就别人与人合作?小学生年纪小,平时在家里面个个都是备受宠爱的小公主、小霸王,这次结合课文内容要求他们来一次即兴辩论赛,是希望通过这个活动让他们明白与人合作的重要意义。辩论赛正式开始之后,学生围绕这个话题积极发表了观点。有人提出:“学会与人合作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品质,就像课文里面说的一样,玩游戏需要与人合作,完成工厂的生产任务需要与人合作,交响乐团的演奏也要与人合作。如果不能学会合作,我们就无法在这个社会生存下去。”通过这次的辩论赛,学生学会了结合课文内容举例论证,他们不仅加深了对课文内容的认识,又深化了集体主义观念,这是一次非常成功的人文教育渗透。
(二)引入信息技术教学手段,优化人文教育质量
信息技术教学手段融声、光、形、色为一体,它不仅能形象直观地呈现人类数千年的文明,还能激发学生参与人文教育活动的兴趣。由于年龄局限,小学生可能看不懂古典名著,但是大多数人都能看懂图片、看懂影视剧。借助信息技术教学手段播放图片、影视剧,将全人类优秀文化遗产生动形象地呈现于学生面前,有助于学生了解人类文化发展历程,了解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和统一性,感受人间百态,进而形成健康向上的人生观、世界观以及价值观。在三年级上册《卧薪尝胆》这篇课文教学中,我利用课间休息的十分钟时间,在教室里面的投影仪上为学生播放了中央电视台《中国成语动画》中《卧薪尝胆》这一集,要求学生观看动画片,谈一谈自己的感受。这则动画片直观形象地介绍了“卧薪尝胆”这个成语故事的来源和人物关系,便于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当看到动画片里面勾践每天晚上睡在草堆上面,早上起来后还要尝苦胆,有人惊叹地说道:“勾践真是一个奋发图强、忍辱负重的人,虽然之前他被吴王打败了,但是他从来没有放弃过希望,每天仍然坚守自己的信念。正是因为他这样持之以恒坚持下去,最终才又打败了吴王,重新获得了胜利。我们应该像勾践学习,不能贪图安逸,而是要做一个艰苦奋斗、永不言弃的人。”在生动形象的动画片面前,学生的学习兴趣一下子被激发了,他们陆陆续续又分享了很多自己的看法,观点都非常健康、正面。这不仅对下一步的课文内容理解做了良好铺垫,又在不知不觉间渗透了人文教育,有助于学生养成良好的个性品质。
(三)组织人文教育主题活动,感受人文教育力量
人文教育活动不应当仅仅局限于课堂,还可以到广阔的社会大课堂中进行实践活动。通过组织人文教育主题实践活动,学生能深入现实生活感受人文教育力量,切身体验现实生活中的悲欢离合,这更加有助于激发学生强烈的社会责任感,进而成长为一个有爱心、有同情心的优秀少年。五年级下册《长征》这首诗歌教学结束之后,我组织学生参观了本地的革命战士纪念馆。听到这次的语文课要走出课堂,学生都非常感兴趣。他们做好了准备,一个一个排好队,非常有秩序地跟在我的身后。我一边带领他们参观,一边结合纪念馆里面的文物给学生补充了很多革命先烈们的相关知识。通过这次实地参观,学生对那些为争取民族独立和国家解放做出牺牲的革命先烈充满了敬佩之情。有人在日记里面写道:“这次的参观活动给我带来的震撼是巨大的,如果不是亲眼看到,我永远也想象不到先烈们为了国家和民族的利益牺牲个人利益是什么样子的。我们今天所能得到的幸福生活真是来之不易,我们应该好好珍惜,努力学习,长大之后做一个对国家和社会有用的人。”学生不断拓宽人文视野,人文素养也在这个过程中慢慢提高。总之,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应使学生初步学会运用祖国语言文字进行交流沟通,吸收古今中外优秀文化,提高思想文化修养,促进自身精神成长。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有关人文教育的理论探索由来已久,这不仅是语文课程的本质属性决定的,也是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人才全面发展的目标决定的。小学语文课程的特点使其同人文教育紧密相连,教师应当及时发挥语文课程中的人文教育优势,不断丰富和完善语文人文教育内容,有效增强人文教育效果。
参考文献:
[1]常占峰.略谈小学语文人文教育的基本策略[J].教育实践与研究,2013(1):90-91.
[2]简惠娟.挖掘电影资源宝库,强化小学语文人文教育[J].教育信息技术,2004(9):86-87.
作者:杜蕴慧 单位:青岛市洮南路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