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大学人文教育困境和出路,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摘要:在当今商业主导的消费时代,大学人文教育的缺失引起了有识之士的觉察与反思。五四后,中国教育界逐渐抛弃了传统儒家注重人格价值养成的模式,转向现代社会偏重生存技能习得的模式。这一转变自有其历史成因,但转变所带来的现代与传统的断裂、科学与“道义”的失衡以及当代大学生人文精神的缺失等问题,也引起了学界关注。今天,大学人文教育的重要性认识已毋庸置疑,大学也开始恢复人文教育的地位,然而实际效果并不容乐观。笔者试以亲身观察为例,剖析目前人文教育面临的碎片化、浅薄化、空心化等弊病,据此提出人文教育改革的几点建议,寄望引起众教育同行的警醒与改进。
关键词:大学;人文精神;儒家;教育观
现代大学的本质是什么,社会建立大学的目的和宗旨何在,什么样的大学毕业生才是社会良性发展所需,这些都是当今大学教育面临的重大问题。商业主导的消费时代,必定要求大学注重创新与科技以适应产业需要,大学是独立的社会精神家园还是企事业单位的岗前培训机构,争论一直没有停歇。在这场争论中,大学的人文素质教育也引起了大家的关注,在人文情怀沦落、文化碎片化、精神空心化的今天,我们能否通过大学重构人类的人文家园,这已为众多有识之士所关注。
一、教育的本质演变
(一)传统中国
早期儒家的教育观重在人格的培养,诸如“子曰:‘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1]2481,“子曰:‘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1]2481,“子以四教:文、行、忠、信”[1]2483,“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2]1673等皆看重个人的全面发展特别是个体的人格修养。从孔子所倡导树立的君子教育理念开始,中国传统教育沿着注重生命个体的人格培养的路线而进展。这是一种内向型的教育,重点关注人在社会实践中的人际关系以及人活着的个体和社会价值等人生终极问题。中国传统教育散布于民间的自发行为,往往家庭、家族和乡村是培养人才的重阵,国家只是通过定期的选拔考试选取所需人才,国家的教育成本其实非常低廉。这种教育重在树人,也即是通过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从而达到身修家齐。教育追求人的全面发展,其教学内容多为孔子所树立的文、行、忠、信等四教以及礼、乐、射、御、书、数等六艺。以家庭为中心的教育还兼有社会的教化功能,试图让每个家庭成员都能符合家庭以及社会对个体的最低要求标准,让人真正懂得人的价值所在。
(二)现代教育
伴随资本主义商业化的萌芽,现代大学应运而生。从现代大学产生之初,其本质是商业链条中的一环,大学的教育功能更多地关注社会个体生存技能,其本质是外向型的职业培训。在商业主导之下,这种教育模式往往容易忽略人生价值等人生终极目标,而更多将人看成一种社会运转的工具,在商业化、产业化的思潮下,人极易沦为社会大产业这个生产集团的生产零件。由是,人的内在精神于人文情怀似乎已不再重要,用人机构的关注点也仅停留于员工的生产技能。在资本经济的附庸下,人逐渐器具化、被动化,一切教育的重点似乎只是养家糊口的谋生手段而已。
二、近代以来中国大学教育面临的人文危机
从20世纪末京师大学堂开办算起,中国始有现代意义上的大学。从京师大学堂到1911年后的北京大学,办学规模发生了变化,但办学理念与宗旨等基本是学习当时西方成熟的现代大学。1952年院系调整,大学转向学习苏联办学模式。90年代后,学习美国大学的教育理念、学科设置和评估体系又成为当今中国大学的主流思潮。今天中国的大学教育已成规模,体系也已基本建成,但以人文精神观察,面临的现实问题依然不容忽视。
(一)文化传统与现代的断裂
自1840年鸦片战争后,中国面临“三千年未有之变局”,中国文化基因在被动中被一波一波的改革所抹除。两次鸦片战争、辛亥革命、五四新文化运动等浪潮导致文化传统与现代逐渐隔离,现代中国人已很难找寻传统的印迹,我们的教育从小已在脱离传统的新的道路上奔跑,但教育要培养什么样的人,有没有大家认识较为一致的培养方法却往往使家庭和学校茫然。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已经高度关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当代传承。当代文化价值观趋于多元混合,但同时也让人们茫然混乱,大学也不例外,传统中哪些要素我们要传承,哪些要素我们要扬弃,哪些需要我们与现代嫁接生成新的要素,从大学教师到学生皆在此迷茫中有些不知所措。
(二)科学技术与人文精神的失衡
人文是指人类社会各种文化现象,重点关注人自身以及人和人、人和社会之间的关系。说到底,人类社会一切活动都是为人服务,让人的活动体现人文精神是人类追求的终极意义。人文素养的高下直接决定一个社会的进步程度与和谐程度,唐代社会人文精神的高举即向世人展现了社会的真正繁荣与文明。当今大学教育处处以物质的获得为第一培养目标,这势必造成师生仅仅关注第一生产领域的技术层面,而忽视生命个体内在非物质层面的人生价值观以及人文涵养,走出校园的社会个体人文情怀的缺失也就成为时代的必然。
(三)重视技能培训,忽略“道艺”熏染
今天的大学教育,严重说来,有沦为社会企事业单位职场培训机构的危险。不仅中国,世界皆然。这可能是教育商业化、功利化所带来的必然后果。“大学”一词虽然取自儒家经典,但当今语境中的“大学”与儒家经典所谓“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至于至善”的原初意义却大相径庭。今日所谓大学只是西方近代教育实体的翻译,儒家经典中的“大学”更多是相对于“小学”而特指的“大人之学”[3]1,即是个人人文修养、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等的培养。孔子所谓“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的人格教育似乎已不能适应今天教育产业。大学课堂在外在就业压力之下势必只重知识的传授,而忽略教育涵化浸润学生心灵的本质功能,学生对自己的生命存在以及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茫然无知。这种教育模式所模铸的产品,普遍有知识而无识见,缺乏艺术判别鉴识与审美能力。由此,大学培养的学生专业知识可能丰富,但文化素养却极度欠缺,这种隔离现象势必影响社会的良性发展。
三、中国大学人文教育课程体系概观
(一)大学人文通识课程境况尴尬,滥竽充数现象严重
近十年来,大学为了弥补人文学的致命缺陷,纷纷探索开设通识课以及博雅教育,但由于大学教师本身素养的历史问题,很多课程设置太过随意,完全背离了人文教育的初衷和目的。比如大学通识课普遍开设的影视鉴赏类课程有影视鉴赏、世界艺术电影欣赏、影视艺术、奥斯卡经典影片鉴赏、香港武侠片鉴赏、日韩电影欣赏等不一而足。暂且不说这类课程是否有利于学生人文素养的真正提升,如此相近课程的重复设置本身也是值得思考的问题。再比如很多大学所开设的人生哲理、学习方法、成功心理学等课程亦有充数之嫌。笔者所在大学,向来以通识教育为特色,全校范围内通识教育选修课程繁多,有教师教育类(17门)、外语类(25门)、计算机类(29门)、艺体类(44门)、经济学类(12门)、法学类(39门)、人文社科类(112门)、自然科学类(78门)、美育类(24门)等,学生至少须选修8个学分(每门课程1至2学分)的该版块课程。我们以人文社科类为例,诸如经典影片的法律与人文解读、爱情心理与家庭教育学、现代生活必备的国学常识、现代交际必知的历史典故、中国现代文学名著及其影片欣赏、世界影视艺术精品鉴赏、姓名学概论、日本精品动漫欣赏、电影中的美国历史与文化、日本旅游、汽车文化、大学生学习方法指导、四川旅游资源、休闲度假企业管理、就业学等等,不一而足。这些课程堂而皇之进入大学课堂,非但不能对学生的人文熏染起多少功效,反倒会降低学生的思维水准,将神圣的大学课堂娱乐化、碎片化、肤浅化。这不仅仅是笔者所在大学的个案,也是中国大学目前的通例。造成这种现象的泛滥,自有其历史和现实的原因。五十年代中国大学的院系调整,照搬苏联模式,割裂了大学里传统专业的设置。今天,制约中国人文教育发展的关键因素是课程开设背后的师资素养以及社会价值理念问题。大学入学前的长期应试教育,也是造成教师和学生的双向功利化的重要原因。应试教育注重短期成果和考试分数的培养策略与人文教育所需的“慢工出细活”“厚积薄发”格格不入。应试教育固然有求取公平的考虑,却更多地间接迎合了消费主义的需求,导致了中小学对人文教育的忽视以至于影响至高等教育阶段。一方面,大学人文培养课程呈现出边缘、粗糙的教学水平,另一方面,对已经养成应试定式思维的学生草草补救长年缺失的人文素养,以至效果杯水车薪。在无边的消费主义所引导下的功利化以及实用主义引导下的快餐文化的大潮中,大学里的学术大师日渐稀落,没有学术大师的大学,我们怎能期待人文精神的回归!同时,没有社会整体舆论对即将踏入社会的大学生个体充满更多人文诉求,我们怎能期待大学校园人文精神的自发而为!
(二)人文学科式微局面尚未改观
人文教育在大学教育体系中目前境况尴尬。与理工科相比,人文学科在大学院系中的比重偏轻偏小,课程设置也是困境重重。大学的这种现状,可以追溯到中学阶段。中学期间,由于文理分科的制度,加之社会风尚的影响,往往成绩优异者大多会选择理科,此一重理轻文的社会观念已经延续了几十年,直接影响着学生以及家长的人生选择。当代大学生并不是专业知识的缺乏,而是人文精神情怀的失落。因此,大学教育除了传授知识和培养职业素养之外,更应该关注大学生作为个体的生命存在价值,即真正懂得如何做人做事,修炼自己的智慧,体验人之为人的真正快乐,关注宇宙,关注家国,关注他人,关注社会道义。我们以四川师范大学为例。全校共有20个学院。四川师范大学曾经是以文科为主的大学,但现在学校已经发展为综合型大学。在传统专业基础上,近一二十年来学校新增专业中,理科专业上升幅度增加。究其原因,与高中毕业生文理科学生比例亦有极大关系,由于高中理科毕业生数量远远多于文科,因而高校在吸纳学生时也会做出相应调整。以笔者所在国际教育学院为例,其本科专业为“汉语国际教育”。四川师范大学自2005年举办该专业以来,该专业重点课程多为教学技能的培养,比如开设有“对外汉语教学法”“对外汉语课堂教学案例”“对外汉语语音教学”“对外汉语语法教学”“对外汉语词语教学”“对外汉语汉字教学”等大量技能课,同时还开设有“教育学”“心理学”“多媒体课件制作”等教学技能课。整个课程体系会让学生感觉大学四年就是为从事对外汉语教师这一工作所做的职业岗前培训。“汉语国际教育”本科是根据2012年教育部所颁发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2012年)》和《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设置管理规定》进行整合设置的新兴专业,2012年新颁发的专业目录,是在1998年教育部印发《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以及1999年印发《专业设置规定》的基础上所进行的较大修订。从2013年开始,原“对外汉语”“中国语言文化”和“中国学”合并为“汉语国际教育”[3]23,为“文学”学科门类下“中国语言文学”专业类下设的本科专业。“汉语国际教育”本科专业培养要求是:“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汉语言及中华历史文化方面的基础知识,接受人文社会科学的基本训练,掌握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开展语言文字工作、汉语国际教育以及国际文化交流实践的基本能力。”[4]87教育部所颁布的该专业培养要求说得很明确,该专业重点要学习中国语言文化基础知识,同时还要对学生进行人文素养训练。但在大学实际培养中,培养单位往往过于急功近利,只看重学生职业层面的技能训练,而忽视学生内在“精”“气”“神”的培养。笔者近年根据用人单位反馈信息以及该专业学生人文素养的内在涵化等方面的要求,构拟了该专业课程体系为中国语言文学、中国文化、外语技能、国际汉语教学与汉语国际传播等四类,其中前两类旨在增强学生人文素养。“中国语言文学”系列课程的设置是对应原来“中国语言文化”专业的核心课程。据此,人才培养方案构拟了“古代汉语”“现代汉语”“汉字学”“语言学概论”“应用语言学”“汉语写作”“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当代文学”等课程体系[5]88-94。学生通过这一板块的学习,对中国语言文学进行全方位的人文素质培养,真正提升中国语言文学的内在涵养。与第一板块“中国语言文学”课程体系相比而言,“中国文化”类课程则强调从国家、民族的宏观思想、文化、政治层面规划和加强学生对中国文化、中国文明及其未来发展趋势、中国与世界文明的和平交流等总体性问题的理解与把握,强调从中国历史以及中国现状的总体性、宏观性、当下性、前瞻性视野入手开展课程设置。这类课程的基本依据虽然仍是中国古典文化与文明,但其功能导向和着眼点却明显在于中国、中国人、中国社会当下的宏观生存面貌。这一课程板块大体与原有“中国学”本科专业相对应,根据国内外对“中国文化”以及“中国学”学科的认识和理解,人才培养方案尝试构拟了“中华才艺”“中国人文地理”“当代中国”“中华经典元典导读”“中国文化通论”“中华文明简史”“国外汉学研究”等课程[5]88-94。这一版块的课程更是集中强化涵养学生的人文素养。特别是“中华经典元典导读”,该课程强调学生阅读经典,从中华经典中吸收中华人文文化的精神,然后内化涵蕴,在汉语传播中以“道”的精神状态游刃有余地授人以“技”。经典训练的价值不在实用,而在人文素养的提高。现代大学生普遍存在的现象是对代表中外文化精髓的经典名著极少有人问津,课堂充斥着“概论”,教师笼统讲概论,学生也糊里糊涂地接受着一些所谓的常识,在这种远离经典的氛围中,强调文化原典的阅读显得十分必要。
四、中国大学人文教育发展趋势
(一)国家层面的逐步重视
2004年10月14日,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其中指出:“要大力加强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开展丰富多彩、积极向上的学术、科技、体育、艺术和娱乐活动,把德育与智育、体育、美育有机结合起来,寓教育于文化活动之中。”同志对此也有论述,2014年9月11日在“办好中国的世界一流大学,必须有中国特色”的演讲中,同志提出“世界上不会有第二个哈佛、牛津、斯坦福、麻省理工、剑桥,但会有第一个北大、清华、浙大、复旦、南大等中国著名学府。我们要认真吸收世界上先进的办学治学经验,更要遵循教育规律,扎根中国大地办大学。”他强调:“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现代教育必然是传承中华文化血脉、扎根中国大地的教育。”2017年1月25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颁发《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系统论述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意义、总体要求、主要内容以及重点任务,强调中华文化独一无二的理念、智慧、气度、神韵,增添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内心深处的自信和自豪,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全方位融入贯穿启蒙教育、基础教育、职业教育和高等教育,推动高校开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必修课,在哲学社会科学及相关学科专业和课程中增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容,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关学科建设,实施中华经典诵读工程,开设中华文化公开课等。由此可见,中国国家层面也已经意识到大学人文精神的重要性,大学在为社会输送职业能手的同时,也应加强培养大学生的精神价值追求和人文素养,从而真正为中国的可持续发展以及中国梦的实现提供合格的建设人才。
(二)高校人文课程设置的逐步恢复
2016年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期间,哈佛大学校长福斯特说:“中国大学已经开始觉察到人文教育的必要性和益处,我非常乐于看到清华大学和复旦大学正在开展的人文教育课程。”国外观察者似乎已经关注到中国大学目前正在进行的人文教育改革。这场改革自上而下正在持续推进,效果如何目前还很难遽下结论。全国理工科高校在本科教育中全面恢复了人文素质教育,广泛开设文学、艺术、历史、经济、美学、哲学等人文类相关通识课程。但是,目前这类课程的设置弊病不少,比如为了开设人文课程而随意开设,计划性和目的性不强,有流于形式的倾向。再者,课堂教学精深度不够,流于肤浅和随意。综观之,此类课程多为“概论”课和欣赏课,极少有经典的深度阅读课以及人文思维的深度训练。不难看出,当代大学在人文课程的设置上增加了数量,但在深度和精度上仍旧进展缓慢,这种质与量的发展错位严重制约了当代大学生人文素养的提高。
五、中国大学人文教育的出路
(一)重视中华经典的原典阅读
一国之人文文化的形成,有其复杂的历史与思想史的背景,中华文化的萌生、蜕变与最终成熟的过程就是一部活生生的中华思想演变史。当代中国大学生只有大量阅读中华经典元典,才能站在现实与历史的双重维度去理解当代中国人之为“人”的现实处境与历史使命,这也是“人文”(humanity)一词最终落实在“人”(human)的价值目的。需要额外指出的是,经典原典不应该局限于《论语》《唐诗》《红楼梦》等人文经典,更需包含《周髀算经》《天工开物》《徐霞客游记》等天文、物理、地理的泛人文经典著作。大学生阅读这些不同层面的中华原典,才能从比较的视角广泛地理解中华人文精神的丰富内涵与多重外延。
(二)规范人文教育的课程设置
从当下中国大学人文通识教育所暴露出的种种弊病可以看出,我们急需整顿规范人文教育的课程设置。对此,笔者给出两点建议:一是立“点”,即以中华文化原典的阅读为中心,进行课程设置,开启经典原典的阅读课;二是立“面”,即优化概论型课程,注重激发学生对人文历史发展的历史语境与内在动力的理解和思索,而不是简单地对历史知识的机械记忆。大学课堂以原典之“点”结合人文概论之“面”对大学生进行人文涵养,既有利于丰富大学生的人文素养与阅读积累,又有利于养成他们的批判性思维。
(三)实现高校人文课程教育成果的社会转化
最后,大学要参与创造优质的人文文化产品,并寻求有效的传播途径,如电视、电影、新兴媒体等,促进高校人文课程走向市场与社会,引领人文社会思潮,服务于普通大众,扩大大学人文教育的社会影响力。近年来“百家讲坛”“朗读者”等的成功即是这方面的实例。
参考文献:
[1]论语注疏[M]//十三经注疏.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
[2]礼记正义[M]//十三经注疏.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
[3]朱熹.大学集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
[4]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和专业介绍[S].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
[5]汤洪.汉语国际教育本科专业课程设置初探[J].四川师范大学学报,2016(2):88—94.
作者:汤洪 张秦冀 单位:四川师范大学国际教育学院 四川师范大学文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