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语文课堂上的人文教育渗透,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摘要:从教学时的误区入手,探讨改变这种现状的办法,使语文课堂真正实现语文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
关键词:人文教育;误区;改正思路;奋斗目标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语文课程应该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语文教师只有把工具性和人文性真正地结合起来,使二者相辅相成,相得益彰,才可以说实现了语文教育的目的。可是我们遗憾地看到,在当今的语文课堂中,人文性体现得要么不够,要么过犹不及,失之偏颇,这二者都是不合理的。有的语文课堂为了哗众取宠,在人文教育上大做文章,甚至都脱离了文本的原有内容,你还能说这样的人文性是学生所需要的吗?
一、当今课堂,人文教育的误区在哪里
语文课程的人文性,从感性角度来讲,是指对人的理解、接纳和关怀,从理性的角度来说,则是指对人类价值的探讨,对人类命运的忧患等。在当今大环境下,如何唤起学生的人文需要,培养其人文精神,有效促进学生个性的自由发展是语文教育的重要目的。可是我们却看到语文课堂充斥着伪人文教育,是为了人文而人文,表现出来就是生硬的、机械的人文教育。
1.对文本内涵的把握有失偏颇
听了很多语文公开课,看到这样一种现象,教师只是注重课堂上的一团和气或者热闹沸腾,抛出一些和文本内涵没有联系的问题,让学生敢于发表自己的看法,结果导致一直激起千层浪,不过这个浪花却不是因为感悟文本而生发出来的,例如,在教学《乌鸦喝水》一课时,课文的原意是想表现乌鸦的聪明机智,号召同学们学习这种遇事不慌乱、懂得想办法的精神,结果有的老师却把关注点放到乌鸦喝水的瓶子干净不干净,有没有细菌这样偏颇的问题上,结果好多学生都提到了乌鸦不讲究卫生,或者饮食习惯不好等思路上,一堂课确实是热热闹闹,气氛活跃,可是却离真正的语文教学南辕北辙,价值取向遭遇到根本性的颠覆,还谈何人文教育目标呢?
2.课堂对话缺乏真正的人文关怀
现在的语文课堂为了体现合作学习的思路,很多教师在授课时均会用到小组合作学习的方法,可是我们却看到很多的学习小组成了个别同学的表演秀场,往往语文教师一个问题提出来之后,其他同学不思考,不讨论,把回答问题的任务都交给了小组中比较活跃的同学,由这名同学汇报、总结,根本谈不上合作和讨论,小组合作学习只仅仅流于形式而已。还有的语文教师,对于学生的发言,缺乏整体的判断,激励性策略运用泛滥,不管这名学生回答如何,课堂上充斥着溢美之词,这样毫无原则的赞美,最终会导致学生失去对自我正确的判断和认知,也终将会埋没学生的语文素养。
二、将来改革,人文教育的改革往哪去
从上述的人文教育误区来看,那种缺乏人文内涵的语文课堂中,毫无价值的合作讨论、对语文文本的内涵把握缺乏、表扬的频繁而廉价等问题,就像一根刺,梗在了语文课堂中。我们该如何摒弃伪人文教育,实施真正的人文课堂呢?
1.依托教材,体现人文性
如果脱离了语文教材,一切的人文教育都将会是空中楼阁,站不住脚,也发挥不出去。所以真正的人文教育是依托语文文本而存在的。众所周知,一篇文章的形成,是作者“情动而辞发”的产物,我们只有深入字里行间去体会文本人物形象,感悟人物精神品质,才可以准确把握文本内涵,抓住人文教育的本质。例如,在教学《桂花雨》一文时,文中写到母亲不管见到我从外地带来什么样的桂花,总会说到比不上自己院子里的金桂。难道自家院子里的桂花品质真正是桂花中的极品吗?经过研读文本才明白,这明明是母亲思念家乡、寄情于桂花的结果,可谓是睹物思乡啊,远方的游子之心淋漓尽致地呈现于纸上。可以说,语文课堂只有建立在合理的领会人文精神的基础上,才能够带领学生真正徜徉在语文的海洋中。
2.借助环境,营造人文性
所谓的借助环境,营造人文性,是指我们语文教师应该紧紧依托手中资源,充分利用手头的条件,利用学生之间的差异性,关注学生整个的群体,同时对每一类同学有不同的要求,争取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在语文课堂体会到不同的独特读书感受,并且能够勇敢表达,这都是值得表扬和鼓励的。尤其是对于那些平时不爱读书的学生,只要他敢于迈出第一步,敢在课堂上发言,或者是发挥自己独到的见解,语文教师均应给予肯定和表扬,鼓励他们继续前行,坚定地迈向自己成功的彼岸。另外,在学习上的分组讨论时,杜绝原来的流于形式,而是让每一位学生均有所分工,从事的任务也不相同。一个小组中,我们可以根据他们的性格和成绩,分别设立小组长、书记员、汇报员等,而且这样的分工过段时间可以稍微调整一下,争取让每一位学生在自己的学习小组中均能够找到自己合理的位置,从而训练自己多方的能力,这样就彻底改变了原来只是优秀同学唱“独角戏”的不良现象,取而代之的,是每一位同学均能热心参与,整个语文课堂紧张有序、严肃活泼的场面。人文教育不是一纸空文,也不是简单谈谈而已,而应该扎实地落实到学生的授课过程中,语文教师要真正重视起来,从而达到语文课程的工具性、人文性的和谐统一。
作者:郑艳 单位:江苏省徐州市丰县大沙河镇李寨中心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