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人文教育教学研究(3篇)

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高职人文教育教学研究(3篇),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高职人文教育教学研究(3篇)

第一篇:高职院校体育教学人文教育

【摘要】

教育不断的开展进步,关于培养学生体育素质这方面越来越为人所重视,近年来伴随我国具体相关教育体制的深入改革,高职院校体育教学已然不再维持过往仅仅简单停留保持于学生体育锻炼的基础之上,而是将向教学开展中注入人文教育的新鲜血液。本文就当前高职院校体育教学活动中的人文教育现状展开探究讨论,阐述高职院校体育教学开展渗透人文教育的内涵,剖析向当前高职体育教学中渗透人文教育的价值,提出相关如何有效向高职院校体育教学中渗透人文教育的具体措施策略,以期对顺利开展教学有所帮助。

【关键词】

高职;体育;人文教育;渗透措施

体育教学对学生强身健体有着决定作用,在学生的每一学习阶段教学开展都是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其在培养提升学生综合素质修养方面的作用不容忽视。然而由于根深蒂固的应试教学思想,使得教师在实际教学开展中存有思想误区。我们应当注重人文教育在高职体育教学开展过程中的渗透,一方面与当前时展需求相呼应,培养更多更好的社会需要的新型全面人才,另一方面促进学生自身身心素质及人文素养的培养提升,为其将来步入社会更好生存适应打下良好基础,由此可以看出,在高职院校体育教学中渗透人文教育尤为重要。

一、高职体育教学中渗透人文教育的内涵

人文教育针对的就是学生自身的人文素质培养教学,人文素质具体指的就是学生在教师引导教学开展下对人文知识进行一定程度的设计学习领悟,从而潜移默化中塑造形成稳重内在的优良品质修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是开展人文教育的核心内容,教师在实际教学开展过程中,应当贯彻落实可持续反战观,坚持以人文本的教学理念,不断提升强化学生的人文亲挂。教师应当勇于摒弃传统教学陈旧教育理念及方式方法,力求营造学生作为教学主体,教师作为教学主导的新型课堂氛围。体育教学开展可以有效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积极性,凸显强调以人为本的学习观念,更为注重学生在课堂学习过冲中收获自身个人相关经验积累。

二、高职体育教学中渗透人文教育的价值

有效渗透人文教育于高职体育教学中,教师应当首先明白清楚高职院校人文教育的内涵,实施开展人文教育是当前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高职院校是传播先进文化、塑造培养学生的重要场所。故而,教师应当深刻意识到开展人文教育的重要性及必要性,在具体实际开展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加强开展进行人文教育重视程度,深入挖掘人文教育潜在价值,提升强化学生自身文化素质和综合修养,充分凸显展示人文内涵价值。与此同时,教师应当在开展进行过程中注意有关人本主义学生观的树立,强调学生作为教学主体地位吗,制定科学合理的相关人文教育,立足于学生年龄特征及发展特点,力求做到因材施教从而利用适当符合学会说呢个的教学方法有效达到预期教学效果,激发学生参与活动积极性及学习兴趣,从而更好的利用体育教学中的人文教育有效推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三、体育教学中渗透人文教育的具体措施

(一)以学生为主体,落实人文主义教学观

传统教学模式中,学生长期处于知识填鸭灌输的被动学习状态,学生按部就班的仅仅完成教师布置的作业内容,长期以往,很大程度的影响阻碍的高职院校的人文教育开展。新型高职体育教学具体过程中,教师应当强调突显学生的主体地位,考虑学生学习特点从而设计构建相关教学开展的人文教育环境,制定科学学习目标以及正确选择布局具体教学内容,贯彻落实人文教学观的教育理念,体现强调高职学校体育教学开展过程中的人文思想以及实践价值。教师应当熟悉掌握了解学生的学习风格从而具体针对展开制定具体教学策略,从而有效提升课堂教学效率。

(二)人文教学内容要丰富

单调的人文教学内容难免使得学生感到枯燥乏味,从而降低对科目学习兴趣,影响具体人文素质培养提升。教师应当丰富人文教学内容,拓展开阔学生的人文视野,从而有效促进推动人文教育在高职院校的渗透。教师应当在制定合理体育教学目标基础之上,从学生的兴趣爱好及相关技能水平入手从而制定相关教学策略,当前体育人文素养及人文价值观的培养教学现状处于低迷状态,教师应当做好体育课程教学的人文环境构造。

(三)从各方面实施人文教育

开展进行体育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从各个方面进行人文教育与高职院校体育教学的渗透,教师应当充分发挥其引导者的角色,引导帮助学生掌握基础相关知识的同时注重自身人际交往能力的锻炼培养,挖掘开发学生创新意识及想象思维能力,强化学生团队合作意识及竞争意识,将人文教育紧密贴近学生综合素质培养开发,开展教学高职院校体育教学课堂上的人文教育。

总而言之,高职院校体育教学活动中渗透人文教育对于当前时代教育大背景具有一定现实意义,对于培养学生综合素质修养有着不容小嘘的重要影响作用,教师应当端正认知态度从而真正重视开展体育教学中的人文教育,更好的将人文教育渗透应用于实际开展教学过程中,为培养国家建设新型全面人才奉献自己一份力量。

作者:周佳斌 单位:江西外语外贸职业学院

参考文献

[1]徐林江.关于人文教育在高职体育教学中的渗透[J].职教论坛,2012(14):30-32.

[2]李骁衡.人文教育在高职体育教学中的渗透[J].新校园(上旬),2016(2):64.

第二篇:高职院校医药卫生类人文教育实践

摘要:

为满足人才培养目标要求,医药卫生类高职院校必须加强学生人文教育。我院基于现代课程观,优化人文课程体系,重视隐性课程开发,加强学科课程渗透,发挥校外课程作用,切实加强学生人文教育。

关键词:

现代课程观;医学教育;高职教育;人文教育

医药卫生类高职院校培养的人才就业领域主要是医药卫生行业,岗位的特殊性决定了从业人员不仅要具备丰富的专业知识、精湛的专业技术,还要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人文素养,这样才能承担起“救死扶伤”的神圣使命。因此,为使培养的人才能够胜任未来医药卫生岗位要求,医药卫生类高职院校在人才培养过程中,既要努力提升学生专业知识和技能,还应培养人文精神。对此,教育主管部门和学校已达成共识。医药卫生类高职院校学制为3年,2年在校学习,1年顶岗实习,学生在校时间短,学习任务重。由于受学制、课程设置以及传统课程观的影响,如何才能在保证完成专业知识、技能教育的同时有效实施人文教育,是医药卫生类高职院校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为满足人才培养目标要求,我院始终坚持立德树人,做好人文教育顶层设计工作,结合医药卫生类高职院校教育特点,运用现代课程观理论,通过优化人文课程体系、重视隐性课程开发、加强学科课程渗透、发挥校外课程作用,切实加强学生人文教育。

1优化人文课程体系

《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国发[2014]19号)指出:“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科学合理设置课程,将职业道德、人文素养教育贯穿培养全过程。”人文课程教学是实施人文教育的主渠道,科学合理地设置人文课程是实施人文教育的重要环节。现代教育注重课程的整体优化[1]。然而,传统课程设置存在以下问题:(1)重专业课,轻人文课。医药卫生类高职院校由于受到学时限制,在制定人才培养方案时,比较重视医药专业课程设置,忽视了人文课程的开设。(2)人文课程以公共社科课程为主,医学人文课程比重较低,结构不合理。(3)由于学制、学时的制约,医学人文课程开设门类受到一定限制。我院基于现代课程观,对人文课程体系进行整体优化。

1.1增加医学人文课程比重

增加人文课程比重是实施人文教育的保证。因此,我院各专业对人才培养方案进行修订,增加人文课程比重。人文课程包括公共社科人文课程和医学人文课程,为了彰显专业特色和人才培养要求,我们改变过去以德育等公共社科课程为主的人文课程格局,增加医学心理学、医学伦理学、卫生法学、医学美学、医学礼仪、人际沟通等医学人文课程比重,使人文课程设置更趋合理,以满足医药卫生岗位要求。

1.2整合医学人文课程

由于学制、学时限制,开设过多的医学人文课程并不现实。但是,根据岗位要求,学生必须掌握医学心理学、医学伦理学、卫生法学、医学美学、医学礼仪、人际沟通等相关知识和技能。为了解决这一矛盾,我们根据医药卫生类高职院校教育特点和医学人文课程间的关系,对医学人文课程进行重组整合,将原有医学伦理学和卫生法学课程整合为医学伦理与法规课程(护理专业整合为护理伦理与法规课程),将医学美学、护理礼仪和人际沟通课程整合为人际沟通与礼仪课程。如通过对护理伦理学和卫生法学两门课程进行优化整合,将护理工作中涉及的伦理和法律规范进行一体化教学,使护生明确护理工作中必须遵守的规范。同时,还可以避免原来两门课程在教学内容上的交叉重复,如护患关系、现代医学科学技术发展中涉及的伦理问题和法律问题等。为了满足课程教学需要,我院教师牵头编写了《护理伦理与法规》教材,有效保证了课程教学的实施[2]。

2重视隐性课程开发

现代课程观强调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并重。隐性课程又称隐形课程、隐蔽课程、潜在课程、无形课程、非正式课程,是与显性课程相对应的一个概念。《教育大词典》第一卷《课程和各科教学》分册把隐形课程解释为“潜在课程,不在课程规划(教学计划)中反映,不是通过正式的课程和教学来实施,而是通过无处不在、无时不在的物质情境、文化情境和人际情境,如校园文化、校风、校容、校纪、校规、校训、班风、学风、师生关系以及同学关系等,对学生身心发展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从而促进或者干扰教育目标的实现”[3]。长期以来,大多数院校的人文教育主要通过显性课程来实施,而隐性课程作为人文教育不可或缺的重要资源,并未引起足够的重视。我院根据人文教育具体要求和客观实际,充分挖掘人文教育资源,丰富人文教育载体,拓宽人文教育途径。通过多年的不懈努力,现已建成具有我院特色的物质性、精神性、行为性、活动性和制度性隐性课程,并有效运用于人文教育。

2.1物质性隐性课程

校园建筑的整体设计、建筑风格、建筑艺术、文化内涵、生态环境等都是学校物质性隐性课程的载体。我院前身是新四军1941年在盐城建立的新四军华中卫生学校,有着深厚的传统文化积淀。在校园景观设计上匠心独运,追求优良传统、时代气息与行业特色的完美结合,已建成铁军精神园和“天使”文化园两个核心人文景观。铁军精神园有军长题词纪念碑,刘少奇、和罗生特的集体塑像以及新四军华中卫校校史馆等;“天使”文化园有“天使”湖畔、南丁格尔雕像、“天使”文化长廊等。学生漫步在庄严肃穆的铁军精神园和优美神圣的“天使”文化园中,自然被“铁军精神”和“天使”文化所感染、教育。

2.2精神性隐性课程

精神性隐性课程主要是指学校精神。学校精神构成了学校的总体精神面貌,是校训、校风、教风和学风的体现。我院根据自身办学特色和历史积淀,继承“铁军精神”,弘扬“天使”文化,在长期实践活动中反复选择、提炼,形成了“行方智圆”的校训,“诚、爱、美、洁、精”的校风,“博学卓识,慎思笃行”的教风,“业精于勤,技进乎道”的学风。在学校精神的引领下,全体师生继承和发扬我院优良传统,广大教师爱岗敬业、无私奉献、严谨治学、辛勤耕耘,广大学生刻苦学习、奋发进取、立志成才、开拓创新,学院形成了良好的人文精神、学术氛围和学习气氛。

2.3行为性隐性课程

行为性隐性课程是指学校主体的行为,包括学校领导、教师、学生的行为。学校领导的工作风格与管理行为、教师的品行修养与仪表作风、学生的生活习惯与学习行为、学校与社会之间的交际行为等,都是行为性隐性课程所承载的内容。在学校主体行为中,教师行为对学生影响至关重要。教师品德修养、学识水平、言行举止、爱好情趣等都是为人师表的载体,对学生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作用。教师承担着“传道、授业、解惑”的神圣职责,“为人师表”是对每位教师的基本要求,教师必须注重洁身自好和言传身教。我院广大教师不管是在课堂教学中还是在平时生活中,都能以自己的人格魅力和模范行为去感染学生、教育学生,处处以身作则、以德服人、以身立教。

2.4活动性隐性课程

活动性隐性课程是指学校根据学生特点开展的具有人文教育意义的活动。我院针对学生身心特点,以特色活动为抓手,有组织、有计划地开展校园文化活动。如护理专业针对护理工作特点和自身发展需要开展“现代淑女”教育活动,针对性强、学生参与度高,通过学习、演讲、表演、讲座等多种活动,加强女性修养、礼仪教育,使学生学习了相关知识,感受到女性修养和礼仪的魅力,懂得了自尊自爱,引发了学生对自己言行的反思,促进了自我教育。

2.5制度性隐性课程

制度性隐性课程的载体是基于硬性原则的学校各种规章制度。制度文化所营造的校园教育氛围,对学生发展起着指向、约束、矫正、激励、整合与保障作用。学生只有通过对学校规章制度的学习、贯彻和遵守,并形成以现实社会为参照系的价值标准、道德观念和行为习惯,才能实现个性的完善与发展,从而融入社会实现自己的梦想和追求。我院在行政管理、学生管理、教学管理等方面建立了一系列规章制度,有效规范了学校办学行为,如在涉及学生利益的奖学金评定、党员发展、实习就业等敏感问题方面,学校建有相应的制度,以确保各项工作公开、公平、公正。同时,学校各项学生管理规章制度对学生行为起到了良好的规范、约束作用,促进了学生正确道德观、价值观的形成。

3加强学科课程渗透

现代课程观走出了课程目标的知识技能取向,使知识技能获得过程同时成为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因此,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教师在教学活动中不仅要传授知识技能,还要渗透人文教育,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

3.1增强教师人文教育意识

要保证在学科教学活动中渗透人文教育,广大教师必须转变教育理念,提高对人文教育重要性的认识,增强人文教育意识。长期以来,由于种种原因,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教师在教学活动中比较重视专业知识传授与技能培养,对学生人文精神培养不重视。然而,教书育人是教师的基本职责。现代课程观认为,课程教学目标包括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和素质目标,课程教学在完成知识传授、能力培养的同时,还要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因此,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必须高度重视学生人文教育,切实做好学科教学渗透人文教育工作。

3.2提高教师学科教学中渗透人文教育的水平

为保证学科教学中渗透人文教育的有效性,必须提高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教师人文教育水平。因此,广大教师应优化学科教学设计,善于挖掘和提炼专业课程中蕴含的人文教育素材,并将人文教育与专业教学内容有机结合,从而恰当地渗透人文教育。如在讲授免疫学Ⅰ型超敏反应时,可通过因医药卫生人员工作疏忽造成患者青霉素过敏性休克而死亡的事例来告诫学生医疗卫生工作中的任何微小疏忽都有可能酿成严重后果,从而培养其认真负责、严谨踏实、一丝不苟的工作作风[4]。

4发挥校外课程的作用

现代课程观强调校外课程在人才培养中的作用。我院始终坚持校企合作育人,将优秀的医院文化、企业文化整合到人文教育课程中,并充分发挥校外课程在人文教育中的作用。为保证顶岗实习阶段人文教育的有效实施,我院将人文教育纳入临床实纲,加强与实习医院、企业的沟通和交流,提高实习医院、企业对实施人文教育重要性的认识,共同探讨和研究学生顶岗实习阶段实施人文教育的方法、途径及措施等,确保学生在顶岗实习阶段人文教育落到实处。校外课程在顶岗实习阶段人文教育中具有独特优势,我院充分利用校外课程资源,开展丰富多彩的人文教育活动,真正实现了“将人文素养教育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

作者:杨朝晔 秦红兵 单位:盐城卫生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1]吴亚萍.基于现代课程观的高职课程改革[J].职教论坛,2004(9):7-10.

[2]陈国忠,秦红兵,柳丰萍.基于护理岗位胜任力的课程体系构建与实施[J].教育与职业,2012(21):118-119.

[3]吴贤英.用隐形课程构筑对大学生弱势群体的人文关怀[J].湖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4):122-124.

[4]杨朝晔,秦红兵.基于社区药学服务人才培养的人文教育实践[J].药学教育,2016(4):34-36.

第三篇:高职体育与人文教育创新

摘要:

高职教育的目的是按照社会就业需求的导向,向企业和社会输送专业型的人才,高职教育的这些特点为学生发展做出更加明确的指导。体育教学形式没有进行彻底革新,在传统体育教学形式下,学生对体育锻炼的需求得不到满足,体育教师的教学理念也没有进行更新,导致目前的体育教学一直没有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然而,在当今体育与人文教育结合的背景下,体育教学的改革迫在眉睫,尤其是高职体育教学的创新,更应该受教育界的广泛关注。本文主要探讨了高职体育创新的策略,为高职体育改革提出有效建议。

关键词:

体育与人文教育;高职体育;教学改革

一、以人文教育为基础,提高学生的体育锻炼意识

提高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兴趣,能够为高职体育创新打好基础,学生在参加体育锻炼的同时能够更好帮助学生提高身体素质,在长期的传统体育教学的模式下,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积极性也受到严重的削弱,为了让学生重新寻找到参加体育活动的乐趣,高职体育教师应该结合多种途径,培养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兴趣,在体育与人文教育结合的背景下,高职体育教师应该以人文教育为基础,让学生更加深入了解体育文化,体育教育不仅是为了增强学生的身体素质,还要培养学生的体育人文精神,很多体育项目的比赛中,都很重视人文精神,而这种人文精神从平时的教学和学习汇总中逐渐积累形成,例如,在高职体育的健康教学活动中,尤其是在学生了解和学习健康知识阶段,教师要起到积极地引导作用,当学生获得丰富的体育理论知识之后,教师再采取多种形式的教学活动,对学生进行实践活动的引导,帮助学生掌握更多的体育技能。教师在体育教学中应该将人文知识教学贯穿于体育教学的各个环节当中,包括集体合作意识的培养、创新思维的培养以及理论知识的学习,使学生获得全面的综合人文素质。另外,教师还要对自己的教学成果进行综合分析和评价,对自己的教学方式做出总结和反思,设计规划更好的教学设计,努力提高课堂教学水平。

二、以学生学习为主体,树立正确的人文主义教学观

不管是在高职体育教学中还是在其他学科和学段的教学活动中,教师都要秉持以学生学习为主体的教学理念。在教学环境的布置、教学用具的选择和教学手段的使用等方面,教师要做到与人文主义教育理念相结合,尤其是要重视学生的自身素质和兴趣爱好,做到一切为了学生,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人文教学理念。体育与人文教育相结合背景下的高职体育教学创新,要充分重视体育教学与学生主体的结合,体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重要性,做到以学生为中心,只有做到对学生体育运动理论及身体素质的充分了解,对学生学习习惯和学习能力的充分了解,才能对症下药,设计符合学生学习特点的高效教学方法,创建高效的体育教学课堂。除此之外,要想做到体育教学与人文教学的充分结合,还要求将体育教学措施紧跟时代步伐,包括教师的思想措施和学校所能提供的体育设备等,尽可能地增强人文教育在高职体育教学中的基础性建设,使人文主义教学思想渗透到体育教学的方方面面。

三、以课堂教学内容为重点,创建丰富的人文教学环境

在体育与人文教育相结合的背景下,教师应该尽可能多的丰富人文主义教学内容,加大在这方面的思想关注,使学生更多的获得人文教育方面的教学内容,加大学生对人文主义教学知识的了解和认识。在创建人文主义教学环境的过程中,教师不仅要注重教学大纲的丰富,还要更加注重对每个学生了解,在细节上多下功夫,通过将教学大纲和学生学习实际相结合,设计出更具有可行性的教学设计。教师对学生的了解可以通过多种途径实现,如教师可以在课堂上通过讨论教学法、提问教学法等,与学生之间进行积极的沟通和交流,了解学生的想法和身体状况以及学习能力等实际情况。目前,高职学生对体育人文价值、体育人文含义以及理念的了解还有待进一步提高和丰富,因此,在高职体育教学当中,教师应该注重以学生为主体,依据学生的特点进行教学设计的撰写和修改,以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提高学生的人文知识水平为目的,创建适合学生的人文教学环境。

四、以课堂教学为主体,同时丰富课外体育活动

现阶段,高职教育对体育教学的重视程度还有待提高,问题表现在很多方面,其中很多高职学校缩减体育课程的安排时间,导致学生无法正常接收体育教学,根据这种现象本文提出要培养学生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不能够只重视学生对专业知识的学习,所以,在高职院校中要公平的安排体育教学课程,让学生能够正常的接受体育锻炼,在有限的课堂时间里教师应该认真地对待每一节课堂教学,在上课之前也要做好教学准备,会对学生参加体育锻炼产生积极的影响。要本着人文教育的观念,让学生认真对待体育课程和体育活动,引导学生树立终身体育的观念和精神,这样以后的教学实践也会更加顺利。除了以课堂教学为主体外,还要通过课外体育活动提高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积极性,让体育活动能够渗透进学生的日常生活中,培养起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习惯,在体育活动中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能力和素质,充分体现体育与人文教育结合的教学优势,通过这种教学形式弥补高职体育教学的缺陷,让高职学生在提升自身体质的同时培养良好的人文素质。例如,通过参加体育竞赛项目能够增强学生的竞争意识,在树立自信的同时还可以培养与他人合作的观念。长跑比赛可以锻炼学生的耐力,帮助学生在以后的生活中树立克服困难的勇气,同时,也能够加强学生的心理素质,这些对学生以后的发展都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作为高职院校的体育教师应该利用好体育锻炼的这些优点,让学生成为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

综上所述,体育与人文教育结合的高职体育教学,能够帮助高职学生更好更全面的发展,虽然,这种教学形式发展的时间比较短,还存在着很多的问题,但是,在高职院校的支持下,学生和教师的共同努力下,高职体育发展不断成熟,逐渐克服存在的困难。在体育与人文教育结合的背景下,迎接美好的明天。

作者:王连春 单位:松原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1]王凤仙.论体育与人文教育结合下的高职体育创新[J].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2014

[2]潘哲.浅谈人文教育理念下高职体育教学的思想内涵[J].天津中德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