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文化教学中人文教育实践研究,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摘要:
宋代是中国古代文学和文化最为繁荣发达的历史阶段,文章遵循古为今用的原则,通过在课堂教学中发掘、阐释、激活宋代文学中的爱国情怀、立志成才、社会担当、批判创新、诚实守信、乐观豁达六大人文内涵,对学生进行人文教育。
关键词:
宋代;文学与文化;人文教育
0引言
中国古代文学作品中蕴藏着丰富的人文教育资源,对学生形成健康的价值取向、良好的道德品质和高尚的审美情趣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可肩负起文化传承和人格养育的双重使命和职责。宋代是中国古代文学和文化最为繁荣发达的历史阶段,尤其具有典型意义。本文将通过解读文学家独具面目的遭遇与追求、气质与个性、情操与人品,以优秀的文学作品涵养身心,用伟大的人格力量开拓胸襟,触及耐人深思的文化命题和人生命题。同时,在当代意识之下,创造性地发掘、阐释、激活古代诗文中多元的人文内涵,使之与现实世界发生积极生动的意义联系。
1爱国情怀
在古代文学作品中,爱国主题是我国源远流长的文学传统。每逢国家生死存亡之际,这类主题就会异常突出、光彩夺目,从先秦屈原绵延至唐代的文学史已经清晰昭示了这一规律。宋代300余年,民族矛盾始终不断,整个王室一直处在风雨飘摇、动荡不安之中,深沉的忧患意识使得士人群体的人生体验异常丰厚,民族正气、爱国强音成为了这一时代文学的重要特色,也是两宋文学中最值得称扬的历史性贡献。北宋时期,辽和西夏经常侵扰边境,王室无力抵抗,采取被动防御的方针政策,守内虚外,每年供给巨额财物以求妥协,这种屈辱的处境成为正直文人心头挥之不去的重负。“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1]80(《江城子•密州出猎》)苏轼表现出强烈的爱国热情和报效祖国的雄心壮志。北宋末年,时局江河日下,岌岌可危,金兵长驱直下,最终导致了靖康之难,山河破碎,生灵涂炭。金兵迅速占领了北部,南宋统治者逃过长江、偷安东南。当此之际,李清照看到种种丧权辱国的伤心之事,写下了千古绝唱《夏日绝句》:“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2]气势雄健、气魄豪健,词人直抒胸臆,表现出忠心爱国的英雄气节,振聋发聩,讽刺南宋当权者不思进取、苟且偷生的无耻行径。随后北宋南迁,偏安一隅的国势,和战之争的政局,成为了作家生存的鲜明生态环境。岳飞是南宋出类拔萃的抗金统帅,绍兴六年(1136年)率军从襄阳出发北上,陆续收复了洛阳附近的州县,前锋直接逼近了北宋故都汴京,大有一举收复中原之势。然而,此时高宗一心议和,下命岳飞班师。岳飞痛感坐失良机,收复失地、洗雪前耻的志向难以实现,百感交集中写下了气壮山河的《满江红》词,表现了扫荡敌寇、还我河山的坚定意志和必胜信念,反映了深受分裂、隔绝之苦的南北人民的共同心愿,感人至深。陆游诗歌触及到了南宋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处处闪耀着爱国思想的光辉,回荡着气吞山河的英雄气概和万死不辞的牺牲精神,不胜枚举。即使是到了八十二岁的高龄,诗人的爱国热情依然没有一丝衰竭,高唱“一闻战鼓意气生,犹能为国平燕赵”。因为灾难深重、国破家亡的现实政治环境,宋代爱国主义主题成为了整个文坛的主导倾向,文学作品中对国家前途、民族命运的忧患表达处处可见。以史为鉴,当学生阅读这些饱含血泪、震撼人心的文学作品,走进这些正气凛然、无私无畏的历史人物,汲取到了强大的精神力量。教育者应抓住这一契机,大力弘扬爱国主义,可谓不辜先人。同时,掌握尺度,与时俱进,针对社会转型时期以及国际竞争格局的新形势,引导学生理国,以理智的方式表达爱国情感。
2立志成才
宋代崇文抑武,优待文人,全国范围内大力兴办各类学校,选贤任能,继承并改良了唐朝科举制度,规范考试规则,增加录取人数,为天下士人提供了公平进取的可能性,实现了政治权力对平民阶层的广泛开放,待遇之高,前所未有。“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这类出身贫寒的士子勤奋苦读、改变命运的事迹屡见不鲜,群体呈现了好学深思、刻苦磨砺的精神品质。宋代初期诗人王禹?家中世代务农,以磨面营生。修身苦读成为了其人生的第一课,贫苦的家境磨砺了意志,自强不息,勤学不辍,一举中第,闻名后世。“唐宋八大家”之一的欧阳修四岁而孤,家贫无资,“太夫人以荻画地,教以书字。多诵古人篇章,使学为诗,及其稍长,而家无书读,就闾里士人家借而读之,或因而抄录,抄录未毕,而已能诵其书,以至昼夜忘寝食,惟读书是务,自幼所作诗赋文字,下笔已如成人。”[3](欧阳发《先公事迹》)自幼胸怀大志,手不释卷,勤学苦读,终于成为了北宋著名的政治家和文学家。范仲淹“断齑画粥”的故事也颇有激励意义,父亲早逝,贫苦力学,读书长白山僧舍,每日煮粟米二升,作粥一器,经宿凝结,以刀画为四块,早晚各取二块,断齑十数茎,酢汁半盂,入少盐,暖而啖之,如此者三年。日复一日,心无旁骛,昼夜攻读,终成一代名臣。学风是大学精神的灵魂,目前,在校大学生面临着繁重的学习压力和就业压力,对自我未来信心不足,眼高手低,感到茫然和无助,多数选择了抱怨和怀疑,亟须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予以引导。“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这类立志高远、矢志不渝的古圣先贤对于当代艰苦奋斗精神淡化、学习动力严重不足、学习纪律涣散的大学生来说,具有巨大的激励意义,增强了勇往直前的信心和勇气,号召更多的青年学子扬帆起航,追逐梦想。唯有在艰苦的环境中迎接挑战,毫无怨言,锤炼意志,全面提升自身综合素质,方能挣脱困境,实现高远的人生追求。这无疑有助引导成长成才,以养成执着勤奋的学习态度,塑造奋发有为的精神气质,营造健康向上、乐观进取的校园文化,促进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
3社会担当
责任是人类社会永恒的话题,强调个体对群体承担的责任、义务。儒家提倡积极入世、干预现实、齐家治国的社会担当,这在宋代士人群体中得到了积极响应。宋代文人在统治者以文德致治的政策导向下,对于国家的认同感大为加强,充分调动起参与政治生活和社会活动的积极性,孕育了一批富于淑世理想的士人群体。文人们当仁不让,进退皆忧,进入到政治权利中心,表现出前所未有的入世精神。范仲淹是宋代士风演变的关键人物,“每感激论天下事,奋不顾身,一时士大夫矫厉尚风节,自仲淹倡之。”[4]以天下为己任,富贵贫贱、毁誉欢戚皆不为念,心忧天下,志济苍生。其“先天下之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天下情怀极大发展了儒家“仁以为己任”的精神,凸显了士大夫对社会事务的责任担当,开启了宋代文人崭新的精神风貌和价值追求。王安石胸怀社稷,在“以天下为己任”的精神感召之下进行变法,敢于担当,独立不移,九死未悔,以期改变积贫积弱的国家现状。宋代士大夫强烈的社会担当意识表现为高远恢弘的志向抱负,无论是居庙堂之高,还是处江湖之远,无论是春风得意的顺境,还是风雨兼程的逆境,鼎新时政,敦风化俗,始终坚持国家主人翁的角色意识和使命感,这成为了大多数文人的人生理想和价值追求。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当代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缺失,没有崇高的理想和坚定的信念,呈现出价值主体一己化、价值取向功利化、价值目标短期化的特点。宋代士人群体留下的这份珍贵文化遗产是中华民族发展前进的巨大精神动力,引起千百年来无数仁人志士的共鸣和践行。这对当代大学生也极具启迪意义,开拓视野,胸怀天下,把个人命运与国家、民族命运紧密联系,切实增强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力量。
4批判创新
宋代文人是国家政治生活的积极参与者,“开口揽时事,议论争煌煌”[5](欧阳修《镇阳读书》),代表了时代特有的精神风貌。反思时政,倡改革新,以图变革自强,言政教之源流,议风俗之厚薄,陈圣贤之事业,论文武之得失,各个领域表现出强烈的批判意识和创新精神。一是经学领域。经过晚唐、五代的纷乱动荡之后,宋代士大夫将前代分裂割据的根源归结为礼教的衰落和儒家道统的不振。为了恢复儒家思想的统治地位,学术领域掀起了一场声势浩大的儒学创新运动。北宋初期,疑古思潮蔚然成风,孙复、刘敞、李觏、欧阳修、范仲淹等几乎对所有儒家经典持怀疑态度,不迷信权威,产生了强烈的社会反响,意义深远,整个北宋疑古思潮贯穿始终。这一可贵的批判精神,打破了儒家经传注疏不可议论、不可动摇的神话,推陈出新,主要以心性义理阐发儒经,从而形成了“义理之学”,学界百家争鸣开启了儒学创新和繁荣的局面。二是史学领域。两宋时期,我国古代史学出现了总结与反省的趋势,以编年体为主的通史型史著的编写相当引人注目。随着司马光《资治通鉴》的成功问世,编年体史书成为宋代史学撰写的基本体例,一直持续到元明清时期。此外,孙甫《唐史论断》、范祖禹《唐鉴》、宋痒《纪年通谱》、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朱熹《通鉴纲目》等,都是这方面的典型代表,这对我国古代史学的发展及其走向,产生了关键性的影响。三是政治领域。北宋庆历年间,国家内外交困,矛盾重重,各地暴动与骚乱纷然而起。改革派领袖人物范仲淹、富弼、韩琦、杜衍、苏舜钦等,认真总结从政28年来酝酿已久的变革思想,呈上了著名的新政纲领《答手诏条陈十事》,提出了吏治、农业、徭役、选拔等十项改革主张,对富国强军、改善吏治、休养生息起到显著作用。虽然这些改革因为多种因素最终以失败告终,但是虽败犹荣,可歌可泣,留给今人许多有益的启示和借鉴。第四是文学领域。宋代文学求新求变,开拓出迥异于唐代的审美观念和美学境界。宋文主要是朝着更加自然生动、更加贴近生活的方向发展,文从字顺、行云流水的散文更切于实用,也更易为作者和读者接受。从宋代开始,古文成为用途最广的散文文体,确立了以古文为主、骈文为辅的文体格局,延续至元、明、清诸代。宋诗是中国诗歌史上继唐诗之后的又一高峰,可谓双峰并峙。在题材方面较成功的开拓,是向日常生活倾斜,从浪漫到朴实,平易近人。艺术技法上以文字为诗,以才学为诗,以议论为诗,开启了独树一帜的审美范式。宋词流派众多,名家辈出,完成了词体建设。同时,通过“以诗为词”“、以文为词”等方式,不断开拓了题材领域和审美观念,代表了宋代文学的最高成就。宋代文学与文化中表现出鲜明的批判与创新主题,可对当下的大学生能力培养提供借鉴。以课堂为依托,营造氛围,鼓励学生大胆质疑,提出问题,敢于想他人之不敢想,敢于为他人之不敢为,发掘潜能,勇于探索,追求真理,培养独立思考的品质和人格,这是目前大学生培养的当务之急。
5诚实守信
诚信是中国最古老的道德规范之一,回顾古代社会生活,无论经济上的经营策略,还是政治上的为政方针,无论伦理上的养成之道,还是为人中的基本准则,诚信都是历代大力提倡的根本前提和通行规则。宋学家对“诚”的内涵作了大量的哲学思辨的演绎,形成了一套完整自足的理论体系。周敦颐认为“诚”是判断人行为善恶最根本性的价值标准,提倡真实无妄。程颐、程颢天将诚定位为理的根本属性,更是人伦道德的理想境界。朱熹伦理思想的核心内容之一是其诚信观,将之纳入了理学范畴和完善人格之中,纳入到治国安邦之内。既是指道德信念上的虔诚忠贞,也意含处理人际关系包括经济行为上的诚信不欺、表里如一。不仅如此,宋代士人更落实到日常生活交往之中,多处可见守信践约的楷模人物,一言九鼎,一诺千金,言必行,行必果。太平宰相晏殊14岁时,作为神童举荐给皇帝。皇帝召见之后,要求他与一千多名进士同时参加考试。结果晏殊发现考试是自己十天前刚刚练习过的,如实向真宗报告,请求改换其他试题。宋真宗非常赞赏晏殊的诚实品质,赐给他“同进士出身”。宋代是中国古代经济高度繁荣的时期,商人经营恪守商道,普遍以诚信为本。陶四翁将买到的假紫草付之一炬,宁可一己受损也不去坑害别人,沈?擅长制墨,为人讲究信义,闻名一时。姜八郎婚后家事衰败,随后勤劳致富,迎接故妻返家,昔日各处债务双倍偿还。诚信教育是高等教育的历史使命,是大学最基本的伦理期望。大学是时代精神的象征,是人类的精神家园和民族文化的守护者。遗憾的是,面对形形色色的各种社会诱惑,当代高校大学生中存在着种种失信现象,不择手段谋求不正当利益。考试作弊、论文抄袭、简历造假、恶意拖欠学费、私自毁约等,折射出大学文化的曲折和异化,这也成为社会舆论批判与质疑的焦点,大学生诚信教育问题可谓迫在眉睫。实际教学中,循名责实,梳理传统,活化传统道德资源,彰显古代诚信的时代价值,对学生进行理论和实践层面的双重引导,养成自立和诚实的品格,切实推动我国大学诚信教育的开展,以维护现代大学正义。
6乐观豁达
人生处境可分为顺境、逆境、绝境,古往今来的人们都在探寻一种有意义的生命境界。宋儒以儒学为主干,吸收佛、道理论思维的精华,最终以理学完成对三教的融合,形成了三教合一思潮的主流。影响所至,宋代士人在处理立身出处之时,采取超脱旷达的态度,既不汲汲于富贵,也不戚戚于贫贱,超然面对人生的荣辱得失,以实现对人生的最终安顿与终极关怀。错综复杂的党争格局中,苏轼一生刚正不阿,坎坷不平,饱受政敌残酷打击,颠沛流离,壮志难酬,但从未被痛苦和悲伤所压倒,善于排解,随遇而安,逐渐做到不为世俗的祸福苦乐所拘牵,不为得失生死所烦扰,表现出达观旷放的人生态度。苏轼因“乌台诗案”被贬黄州,初来之际,流露出被贬后的牢骚和不平。为了排解内心的苦闷,也为了避祸,便在大自然中寻求寄托,消解痛苦。“长恨此身非我有,何时忘却营营?夜阑风静?纹平。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1]190(《临江仙》)趁此良辰美景,驾一叶扁舟,随波流逝,任意东西,将自己的有限生命融化在无限的大自然之中,表现了渴望得到精神自由和灵魂解脱的心境。随后,宦海沉浮,无论惠州、儋州,苏轼顺其自然,以圆融通脱的心境面对恶劣的环境、艰辛的生活,安土忘怀,珍视生活,热爱生命,以坚毅刚强的意志克服困难。这种超旷的艺术境界和精神境界中,我们能够真切感受到其坚韧不拔、卓尔不群的人格魅力。黄庭坚被贬宜州,寄居于城南破败不堪的戍楼之内,虽然风雨无遮,市声纷扰,依然读书作文,自得其乐。认为四海之内,皆为兄弟,浮生若梦,来去无迹,凡有日月星辰照耀之地,无处不可寄此一生。身处贬谪之所,现实中的苦闷与悲哀无处不在,黄庭坚能以心性的修养抵御困境中的磨难,通过禅定的方式强化这种信念和力量。宋人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以旷达心态面对人生的得意与失意,这种人生范式为后世创造了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精神财富。当代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普遍存在,心理敏感,意志脆弱,焦虑浮躁。遭遇挫折和失败时困惑由于不能及时有效疏导调适,严重影响了日常生活和学习,甚至酿成了一幕幕悲剧。教学中应该充分挖掘这些人文素材,以文布道,对学生进行人格意志教育。在风云变幻的社会和人生中,遇到困难挫折不气馁,得到荣誉不骄傲,养成良好的心理素质。同时,充分联系学生的人生体验,与古人引起强烈的心理共鸣,避免疏远和隔阂,从而在精神上得到滋养、历练和升华。
7结束语
古代文学教学对于人文素质教育的影响是多方面的,教育者可以充分发挥语言文学的优势,贯彻古为今用的原则,拓展阅读视野,增强当下学生和古代文人的精神对话,有机进行德育渗透。课堂中超越基本知识的简单讲解,通过“润物细无声”的感染和陶冶,可以达到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和培养人才的双重目的。
作者:陈晓峰 单位:南通大学范曾艺术馆
参考文献:
[1]苏轼.东坡乐府笺[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
[2]李清照.李清照集笺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
[3]欧阳修.欧阳修集编年笺注[M].成都:巴蜀书社,2007.
[4]脱脱.宋史[M].北京:中华书局,1985.
[5]欧阳修.欧阳修诗文集校笺[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