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人文教育和科学教育视阈解读,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摘要:
当实用主义大潮侵蚀人心,中国现代大学精神境况便日渐式微。由此研究者从人文教育和科学教育视阈对现代大学精神的重构进行了探讨,力图纠偏和摆正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的关系,以求其和谐发展,从而实现人类在价值层面上的更高追求。此精神的重构过程,可使大学远离功利性质而勃发出精神的创造力,全面可持续地前行。
关键词:
现代大学精神;人文教育;科学教育;关系;解读;重构
以二维结构认识现代教育,那么其“两翼”和“灵魂”就是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两者缺一不可。在人类教育史中,人文教育经历了从兴盛到衰落、又开始走向复兴的阶段,科学教育也经历了从辉煌到饱受诟病的过程。与此同时,大学教育也在前行中不断透现出困境,这便不得不让人们重新审视人文教育和科学教育两者之关系,以期重构现代大学精神,更好地培育人才。
一、人文教育和科学教育的缘起
如果要追溯人文教育(HumanisticEducation/Lib-eralEducation)思想,就像人类自身一样古老。拉丁词根“liber”最初是指树皮,后来意指图书,就像在“图书馆(library)”和“诉状(libel)”等词中那样。根据《牛津英语词典》的解释,说明自由人的形容词(liberalis),最初是“一个文科和科学上的特别性质描述词,说明一个自由人相对于奴性和呆板而具有的尊贵……属于或适合那些处于优越社会状况、将成为绅士的人[1]”。近代以来,以约翰•亨利•纽曼为代表的英国古典主义学派,倡导“自由教育”思想,即人文教育。他认为大学应该传授普遍性的知识,而非狭隘的专业性知识,以培养高素质公民。科学教育(ScienceEducation)也是个外来词,从语义上看,科学在英文上称为“Science”,源于拉丁文“Scientia”,本意是关于自然万物的学问[2]。我国近代从国外引入科学一词时也主要指称有关自然博物之分门别类的学问,即赋予自然科学的涵义。所谓自然科学的主要学科门类有物理学、化学、地理学、天文学、生物学以及工学、农学、医学等,以探索自然界的客观真理,发现和揭示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并运用之来满足人的物质需求。
二、人文教育和科学教育关系演变的历史钩沉
笔者通过对中西方大学教育发展历史的钩沉和厘整,缕晰了大学教育进程中人文教育和科学教育的关系,从大学教育发展脉络、趋势,以及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的兴衰浮沉中得出结论:“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的结合,是历史发展的必然。第一阶段从教育起源到欧洲文艺复兴时期,一直是人文教育占据着主导地位。古希腊是人类文明的发源地之一。从苏格拉底、柏拉图到亚里士多德,再到古罗马的西塞罗、昆体良等著名的教育哲学家,无一没有阐发过对这一课题的永恒理想,并且他们还培养了一大批百科全书式的学者。在这一时期,哲学、美学、诗学、伦理学、文法、修辞学、逻辑学、音乐、体育等人文学科开始兴盛起来,哲学占据主导地位,一切科学都是它的附属,即他们主要关心的是政治,而不是科技。到了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价值观最终得以确立,从而使得人文主义教育在大学教育中居于至尊地位,一家独大。中国古代教育以儒家文化为主要内容,强调“修身、养性、齐家、治国、平天下”;“学而优则仕”;“博学于文,约之以礼”“;为政以德”“,君子不器”等思想。主要培养具有高尚人格的圣人式的道德楷模,从而导致中国长期以来形成了“重精神轻器物”的传统观念。第二阶段从工业革命初期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科学教育成为一枝独秀、风光无限。工业革命为人类创造了大量的物质财富,极大地改变了人类的物质生活条件和生存状况,就连马克思也曾经写道:“资本主义在不到一百年的统治中所创造的生产力,比过去一切时代所创造的全部生产力还要多、还要大”。这种状况引起了人们对科学技术的顶礼膜拜,人类在自然面前开始变得充满力量,狂妄地叫嚣着“给我一个支点,我将撬起整个地球”。随着“科学教育”在世界各地兴起,渐渐导致了它同“人文教育”之间旷日持久的矛盾冲突。不管人文教育家用怎样的方式来抵制和抗争,“科学教育”发展还是以不可逆的势头向前,且渐渐取代了人文教育。于是,在大学中开始盛行“重科学轻人文”之风,大学教育只“贵乎有专技之长”,它带来了物质文明的突飞猛进,同时也存在着很大的隐忧。第三阶段从20世纪中叶到现在,人文教育和科学教育结合发展。从20世纪中叶起,科学技术对人类生态环境造成的危害,军事科技对人类造成的威胁,经济逻辑与法则对人性的扭曲等等,都成为人类所面临的最为严峻的问题。鉴于此,20世纪后半期以来,人类如何与自然友好相处,如何克制自己的行为,如何在市场法则面前保持应有的道德操守、人格尊严和人文情感,成为人类文化发展的主题,这就是我们这个时代的人文精神主题[3]。同时,各学科之间相互渗透、相互融合的趋势日益明显,文文渗透、理理渗透、文理渗透越来越多。因此,在未来的大学教育中,人文教育和科学教育相互结合而发展将成为一种必然的趋势。
三、“两种教育”对垒引发的困境及对大学精神的影响
在现代大学教育中,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的结合虽然取得了一些成就,但现实情况仍然不容乐观,其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科学教育中心化,人文教育边缘化”。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的分离并不是从来就有的,工业革命在揭示自然现象奥秘的同时,促进了人类社会生产力的巨大进步,创造了大量的物质财富,极大地改善了人们的生存环境,提高了人们的生活水平。工业革命的这种巨大作用使得人们对自然科学的神奇力量顶礼膜拜,人们对能够创造物质财富的自然科学更是赞叹不已,于是一大批理工类、科技类、财经类、各种职业技术类学校纷纷涌现,并占据潮流。这种以专业教育为主导,人文教育的虚弱化和边缘化思想只能导致大学教育的功利化和工具化。第二“,人文教育走向固式化,科学教育中的科学精神培养逐渐削弱”。人文教育本来蕴含着丰富的、深厚的人文精神,以科学教育的思维方式、教学模式来进行人文教育,把人文精神只当作知识传授,这种做法是把手段当作目的,舍本而逐末。这种固式的教学模式泛滥,最终造成了大学生人文素养和科学精神的缺失,对学生的全面发展将产生不利的影响[4]。第三,人文教育和科学教育的对垒导致上面一些现实的问题,而另一个现实的困境使两者的协调发展更加困难。其中“精细化”社会分工、产业分工、行业分工等所带来的人才专业化,使科学朝着纵深的方向发展,学科的发展越来越表现出细化的倾向,即使是在各个学科内部也划分出许多不同的领域和方向,这似乎是在强化各种学科的界限。世界原本是一个整体,专业越分越细、越分越碎,相互分割的状态不能够反映真实世界的面貌,只能使我们离真实世界越来越远,同时使得专业化对人文教育的宰割也越来越严重。
四、对现代大学精神重构的思考
大学精神是大学的生命源泉。一部大学史是教育史、学术史,更是心灵史、精神史。大学不仅传承着学术薪火,也展示着一种情怀,表达着一种梦想。固守大学特征,开拓大学之道,根本在于大学精神。大学精神是一种隐性文化,是人们坚守和追求的一种价值观和世界观,其核心是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因此,现代大学精神的重构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一)高尚的道德精神
大学的首要任务是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精神,办人民满意的大学,这是学生成长和成才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大学教育所承担的这种高尚的使命不断面临着挑战,在时代性推动的为社会实践、社会发展服务之价值倾向表现得越来越多之际(尽管不少教育家都把大学为社会服务作为现代大学的标志和纬度之一),但大学仍应保持与其他社会机构迥然不同的另外一面。这个“另一面”,就是相对的独立性。美加州大学的一位校长在统计研究中发现“从1520年以前全世界建立的组织中,到20世纪中期仍然用同样的名字、以同样的方式做着同样事情的只剩下85个,其中70个是教育机构,而诸多追逐经济利益与政治权力的曾经显赫的机构则大多在历史长河中消失得无影无踪[5]”。这些教育机构之所以数百年仍然屹立,究其原因就是相较于各种营利及非营利机构等其他社会组织,大学能够以独立的形态自立于世,虽历经变迁而仍然矗立,所仰仗和依赖的是高等教育的价值———崇高的道德精神。譬如北大追求民主与科学的精神,西南联大的自由、合作精神,清华大学的自强不息与厚德载物精神等使他们被载入史册、流芳百世。今天的大学要获得长足发展,也必须有自己独特的精神植株,秉承和弘扬崇高的道德理念,培养新一代的高素质人才!
(二)独立的科学精神
拨开层云密布的面纱,剥去盘根错节的纠缠,可以看到大学精神的另一个鲜明特点,那就是“追求真理”。无论是对大学本身运行规律的探寻,对人类生命与生活意义的满足,抑或是科技创新、推动文明发展以及对于外部世界现实需求的关照,都必须以追求真理的科学精神为前提和基础。现代意义的大学更加明确地坚守着大学的科学精神,因为从事教学和科学本身就是一个研究、批判、传承和扬弃高深知识的过程,也就是一个坚持和弘扬大学科学精神的过程。
(三)敏锐的时代精神
中国大学在争创世界一流的过程中,要具有敏锐的时代精神,承担起更多的社会责任,使大学代表着最先进的时代精神,成为时代的智者,预见并感应到社会潮流的前奏,通过大学发出时代的最强音。大学正是紧紧扣住了时代的脉搏,才赢得自身的持续发展和地位的提高。蔡元培是我国秉承现代大学理念推动高等教育改革的成功典范,他提出了“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方针,开创了具有划时代意义的高等教育实践。受我国近代以来社会动荡、民族危难和救亡图存的历史发展影响,我国的北大、清华、复旦、南开大学等高校在重大关键点上对重大问题的方向把握正确,对社会反映最集中、最突出、最迫切的重大问题回应关切,助推中国大学教育培养出了一代又一代杰出的人才。真正的大学精神,大学教育不应该仅仅立足于迎合社会需求,而应表现出更高的教育追求。这是最持久最强大的力量,也是高校实现由外延式发展向内涵式转变的必然要求。而一些忘记了大学精神使劲儿追逐实用和功利主义,把眼光和视野仅仅投射到个人职业能力培养和提升的大学教育,则无益于真正的大学使命的完成,更无益于本世纪中叶中国实现一流大学的数量、质量和实力进入世界前列的大学梦。人们对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关系的重新审视,为大学精神的重构提供了条件与契机,当两种教育的目光都日益关注人自身的存在价值、人的精神需要和人性的完善,才能使我们“诗意的栖居在大地上”,使我们困惑的生命、苍白的灵魂和焦灼的心灵能够得到真切的关怀。这需要一部分心无旁骛、孜孜献身于求索知识、以传播知识为业的优秀学者。当学者不再敬畏知识,知识分子不再敬畏真理,教师不再敬畏心灵,大学教育就会丧失灵魂。在这个急功近利的年代里,教育在做着一件“十年树木,百年树人”的大业,从根本上说人文教育和科学教育都要追求教育价值的终极关怀。所以,我们切不可忘记先贤给我们留下的箴言“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作者:杨建兵 陈绍辉 单位:武汉大学
参考文献:
[1]T.胡森,T.N.波斯尔斯韦特.教育大百科全书———课程[M].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278.
[2]汪青松.高校人文与社会科学丛书———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M].合肥: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2006:2.
[3]高焕祥.人文教育:理念与实践[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37.
[4]杜鹏.浅论应用型大学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的和谐融合[J].学理论,2010,(16):215.
[5]秦惠民,解水青.高等教育的价值及其实现———纪念《中国高教研究》创刊30周年随感[J].中国高教研究,2015,(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