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教育中人文教育论文

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科学教育中人文教育论文,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科学教育中人文教育论文

一、切身体验莫越俎代庖

体验是指学生在参与科学学习与实践活动中获得情绪感受,并融入自身的经验之中。它强调学生亲历过程,伴有情绪反应,并对原有经验发生影响。美国一个自然学者说过,“感觉这个世界远比知道和理解这个世界更重要。”不要以为,我们的学生在入学前是一张“白纸”,他们并不是带着一个空白的头脑来到教室,他们带着对这个世界6年的丰富经验和个人观点来到教师面前,因为从他们诞生那一天起,他们就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探索,那是一种本能。但是,他们的看法有错漏粗疏之处,他们可能只是无意识的发现。所以在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结合的基础上,根据学生已有的水平,创造条件引导他们在“见所未见,见而又见”,“闻所未闻,闻而又闻”,让他们感受了再感受,重新认识周围的世界。科学课程要让孩子们走进自然,接触生动活泼的生命世界,去田野树林、山川湖泊,看花草树木、虫鱼鸟兽,他们会发现每一片树叶都不同,每一朵花儿都绚丽,从而激发热爱生命的情感和探索世界的意趣。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环境日益被破坏,环境意识虽然人皆有之,但学生往往会产生这样一个错觉:环境保护是政府的事,我们无能为力。所以,在讲到《垃圾》一节时,我先请同学们成立调查小组,作课外统计,调查分析:每个家庭每天会扔掉几塑料袋垃圾?有哪些垃圾种类?目前,有哪些处理垃圾的方法?等等,经过一段时间的活动,同学们收集到许多令人惊讶的数据,例如一个塑料袋在自然情况下要100年多年才会被完全降解,而一个稍厚的塑料瓶要几百年,玻璃瓶要4000年,同学们也很惋惜的发现,有很多可循环利用的材料,作为废弃物处理了,当然,他们也欣喜地看到学校、社会积极响应倡议书的号召,街道上,校园里有了垃圾分类箱。原来,我们也是有能力有责任保护好周围的环境卫生的。经历了这个活动后,同学们深刻体会了那句司空见惯的“保护环境,人人有责”的标语中所包含的责任心和使命感。如果不是让孩子们自己种一棵植物,他们就不会发现原来一颗种子的生命力是那么顽强;如果不是让他们自己设计实验方法验证,他们就不会发现自己也是一名小小科学家;如果不是让他们自己成立环保小队,考察水域、给小鸟找个家,他们就不会发现环境污染有多严重……只有亲身体验的东西,才是真正意义上的获得。教师、家长是不能越俎代庖的,关注学生的个体经历、经验、感受与体验,使科学学习成为一种愉悦的体验方式。

二、科学探究莫浮于表面

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在人的心灵深处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特别强烈。”孩子们与生俱来具有好奇心和探究欲。在课堂上,老师放手让孩子们进行“探究”:声音是怎样产生的,“探究”后各实验小组汇报: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老师很满意,学生也很满意,于是一堂课圆满的结束。学生有探究吗?有,但是是浅层次的,充其量是体验后所得的认知。事实上这种情况普遍存在,很多时候,我们的学生和老师只是满足于表面的“探究”体验,而没有个性的研究。当然,我们对低年级学生的探究要求是放低的。追求“一英里深”的探究,是科学教育提出的又一新的要求。对学生而言,只有人文教育的前提保障,深刻的体验基础,才会有更深入的探究。对教师而言,教师要有敏锐的观察力,要能够抓住深入探究的切入点。比如,我要求有条件的同学自己准备蚯蚓并观察其喜欢的土壤,学生在寻找蚯蚓的过程中对它的生活环境有了感性认识。就在实验课快结束时,一个同学皱着眉头提出疑问:为什么他家房后的一块土地也是阴暗、潮湿的,可是却一条蚯蚓也没有?底下几位同学也提出了类似问题。捕捉到这个信息后,我激发学生兴趣,鼓励他组建小组继续深入研究,并无偿提供给学生实验仪器、药品的帮助,根据分析、检测,发现:原来蚯蚓喜欢生活在PH4.5-8.5的土壤中,有些同学家屋后的土壤碱性太重而不适于蚯蚓生活。也许这是学生不经意的流露,但老师要善于发现、善于引导,让更多的孩子愿意想方设法深入研究。当然在这个过程中,会遇到困难、阻力,但是我们要扬起信心的风帆,激流勇进。

三、结语

综上所述,科学教学只有具有人性的教育,才能激发生命的创造力和包容力,才能发挥个人的潜能以及丰富人的心灵,从而唤醒对真善美的内在追求,让学生领悟生命的奥秘,体验人生意义,才能使教育的境界得到提升。

作者:朱琛 单位:苏州市吴江实验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