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后技术时代人文教育论文,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1.人文基因的缺失
物种基因决定了物种的生命特征,人文基因则决定了一个国家和民族的人文特征.后技术时代,无线网络的普及使得获取人文知识的路径呈现多元化态势.更多人沉迷于对技术的消遣和追捧,对技术依赖度的提升导致人们无法正常均衡地将时间分配于人文方面能力的提高.人文基因在后技术时代总是错过被激活的最佳时机,人文传承严重受阻.后技术时代,信息多元化、快餐文化盛行,数据的大量输送和呈现令这个世界应接不暇,社会略显浮躁和急功近利,经典时常被冷落,却被无需投入太多思考的短信息和速成文化取而代之.人文基因在后技术时代被压抑和消磨,疲惫的人们拖着疲惫的身心手忙脚乱地接受着新信息,忽略了文化和经典都是需要时间来沉淀和凝练的道理.快餐文化虽体现了快速,却剥夺了人们沉淀自我和思考人生的权利.知识的累加需要一个完整的过程,从吸收到消化再到巩固.仅一味地吸收知识,重量不重质,终会引发消化不良,造成消化到巩固过程的断层.随着社会分工的细化,人文教育和科学教育逐步分离,呈现专业化趋势,加上我国历年来重理轻文的思想表现,逐渐导致人文教育的没落.人文基因的缺失带来了消极负面的影响,诸如信仰缺失、价值虚无、思考问题片面化、创新后劲不足等表现.深厚的文化底蕴的形成从来都是一个系统工程,它不是某个人或某群人能够建立起来的,而是需要激活整个国家和民族的人文基因,学习文史哲知识,弘扬我国历史文化,传播文化正能量,形成人文学习新氛围.
2.价值虚无化
后技术时代是一个由高科技打造的时代,技术弥补了人类自身存在的短板,为人类社会带来了更多的便利和富足.由此,激发了人类对于技术的更多的依赖和欲望的产生,技术带给人类无穷的自我满足感和成就感日益增加,衍生了更多的人类欲望.技术的发展也在印证着马斯洛的需求理论,人类将自我需求的满足感寄托于技术的进步.于是,欲望和需求就成为技术发展的原动力,进而技术发展催生了人类更多的欲望和需求.这种技术拜物教在人类社会的不断发酵,导致人类社会的信仰和价值遭受重创.对技术的欲望逐渐消磨了人类的本真,人们所崇尚的价值体系在技术统治的时代受到冲击,摇摆不定.沉醉于技术所创造的卓越成果,人类无形中陷入了技术拜物教的怪圈,认为技术能够解决一切人类社会中出现的问题.他们推崇技术无所不能的理念,贬低人文教育的作用.对后技术时代的高科技价值的评价高于一切其他价值的评价,这势必导致价值虚无化.那么何为价值虚无?尼采对之的阐述是,它意味着没有目标,没有对‘为何之故’的回答;意味着最高价值的自行贬黜.后技术时代对原有最高价值的冲击不可小觑,技术拜物教的怪圈在某种程度上刺激多元价值观的出现,价值的多元化意味着不同价值观之间没有主次之分,核心或主流的界定混乱,这对我国人文教育所推崇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造成了极大的冲击力.
3.人的物化
卢卡奇关于“物化”的定义就是,“人自己的活动,人自己的劳动,作为某种客观的东西,某种不依赖于人的东西,某种通过异于人的自律性来控制人的东西,同人相对立.”根据卢卡奇的物化理论,人类因为某种需求创造出来的科学技术,充斥着整个社会,为人类社会带来至高的物质享受,却无法满足人类自身的精神需求.技术虽然没有生命特征,但他们却类似有生命特征的本体一样,占据人类生存空间,令世界变得苍白无力,少了精神家园的温馨与质感.后技术时代的技术化加速了人的物化,技术拜物教的出现彻底印证了人物化的程度.后技术时代的技术的功能更多的表现为海德格尔认为的“人的生存的‘座架’”和哈贝马斯认为的控制人的意识形态,而不仅仅止于作为一个工具.后技术时代的人,虽享受这高科技带来的福利,却在不知不觉间已沦为技术时代的客体和对象.国内有学者认为人的物化造成了以下几种价值困境,如人的生活意义愈加匮乏,精神家园的落寞和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愈发功利化等等.以上几种价值困境均是人文教育层面的现实问题,人文教育之于人的物化问题的理论反思在后技术时代显然是当务之急.
二、人文教育的维护———“三维体之长宽高”模式的构建
1.拉“长”———立足于经典的终身阅读的养成
经典是经过时间考验的历史产物,它是人类社会的精神支撑.经典的形式多样化,在儒家、道家或是佛家均有经典典籍流传至今,万法归宗,虽然站的角度有所不同,但是所阐述的均是为人处世的道理.经典的魅力是永恒的,因此能够流传千古,无论哪个年代再去阅读经典,也总能在经典中寻到历史的痕迹和根据.当今社会略显浮躁和疲态,通过对经典的阅读可以帮助人们重拾信仰,同时帮助人们寻根,以此抵御功利和负面影响的侵蚀.经典往是看似简单的文字背后隐藏着深刻的生活智慧和人生哲理“.经过陶冶的心灵能洞察人与人之间、人的行为与动机之间的细微差异,形成真正的品味.而缺了伟大典籍的助益,心灵的陶冶是不可能的.”由是观之,养成对经典的终身阅读,我们将终身受益.
2.拓“宽”———人文传播形式的借鉴式发展和开放式延展
我国传统的人文教育形式一般为一堂规范化了的课程,通过教师传授知识、学生接受知识的形式,实现人文知识的传播.然而,这种课堂教学形式单一、内容枯燥,是一种授之以鱼,而非授之以渔的过程.对于人文教育客体的学生来说,传统的人文传播形式很难激发学生深层次的思考,对人文知识的消化多流于表面,不深刻.其一,人文传播形式的借鉴式发展.西方的人文教育模式侧重于启发学生的自我探究,倡导探究过程的合作观、多样化和凸显个性化,如美国大学的人文教育模式是围绕如何更好地促进学生的个人成长的目的.但是由于受中国传统教学思想的影响,学生更倾向于倾听而非表达观点,由此在很长一段时期内,中国的人文教育传播模式难以完全摆脱课堂的说教式的教学方法,基本上还是以教师的口头传授为主.因此,借鉴西方的优异的人文教育理念至关重要,教师的教学效果的评判标准很大程度上依托于学生能否自主、独立的学习.其二,人文传播形式的开放式延展.如果说传统的人文的传播形式是一种封闭式的教育模式,那么后技术时代对人文传播形式提出的要求则更高,必须呈现开放式延展.此处的开放指的是能够在多元人文传播形式的开展中激发学生发散思维和开放思想,可以通过举办一些诸如,兴趣沙龙、学术研讨等活动,促使学生自主学习和搜集资料,佐证自己的观点,在过程中锻炼学生的辩证看问题的思维能力,在对自我观点熟悉的情况下,还要试图找出对方论点的漏洞.
3.拔“高”———人文关怀的再深入
人文教育需要人文关怀,人文关怀的深入有益于人文教育的推广和拓展.人文关怀的核心要义是以人为本,突出强调人本位思想,它满足人的价值需求、肯定人的个性差异、关心人的多层次多方面需要、激励人的全面发展,将人的生存和命运作为持续关注的对象,欲求达到滋养人的心灵,涵养人的精神的目的.人文教育不能用简单粗暴的方式草草对待,它是一个循序渐进的、细水慢流的过程,人文教育需要以平和的、慢节奏的方式来实现人文精神的沉淀和升华.因此人文教育的始终,将人文关怀贯彻到底,以此来遏制后技术时代的浮躁社会心理的再生.
三、总结
如果说人文教育是一种探索,那么人文关怀则是一种方法和手段,同时是人文教育的一种策略,它试图将新时代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通过教育的方式深入人的骨髓,使之内化为社会发展的原动力.人文关怀立足于长远视角来关注人的发展和人的成才.社会的发展离不开人,人文关怀根植于人文教育沃土,致力于为社会培养健康、积极、乐观、豁达的人,从而是社会呈现良性的发展态势.
作者:金玲攀 单位:中南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