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人文教育融入临床医学人体解剖学分析,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摘要:目的观察人文教育教学在人体解剖学的应用效果。方法将参与人员随机分成对照组和人文组,分别进行传统教学模式和人文教学,评估并比较两种研究方法的教学效果。结果人文教学组学生的教学满意度及综合能力好,且期末总评分和优秀率高。结论将人文关怀应用于解剖学教学中有利于培养临床医学专业学生的专业精神及品格。
关键词:人文教学;临床医学;人体解剖学;应用
0引言
医学的本源是人们彼此表达善意与关爱,因此,医学与人文应当是相互促进相互扶持的和谐双重奏。进入21世纪后,医学技术的高速发展为人类带来福音与希望,而医学职业中的人文气息却日益疏离,医学发展和医疗实践轻视了对人的关怀,医学生的培养和教育也缺乏对医者仁心的人文精神的宣扬[1]。现代临床医学之父威廉奥斯勒说:“医生需要具备一颗清醒的头脑与一副慈悲的心肠”。由此可见,一名合格的医生,不仅要有扎实的医学知识,更要有崇高的人文情怀:无私、谦虚、高尚、冷静的判断,必要的知识和不迷信。医学人文素质培养在医生整个职业生涯中不可或缺。人体解剖学是医学生接触的第一门医学专业基础课程,如何在人体解剖学教学中融于人文教育,将对培养医学生正确的人文情怀起到启航作用[2]。本研究将人文关怀应用于解剖学教学中,旨在探讨其对学生专业精神及品格培养的作用。
1资料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选取102名我校2017级临床医学本科专业学生,随机均分为两组:对照组学生51名,男20名,女31名;人文组51名,男18名,女33名。两组学生性别、入学年龄、入学成绩等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按照传统教学方法进行教学。人文组在传统教学模式基础上融入多元素的人文关怀:(1)遗体标本是临床医学专业学生的活教材,捐献遗体人员被喻为无语良师。没有遗体捐献就没有现在的解剖学,更没有现代医学。为表示对遗体捐献者的尊重和敬意,师生在每学期课程开始时举行庄严隆重的公祭活动,共同缅怀遗体捐献者,宣扬捐献者的无私与仁爱,着重强调他们为祖国医学教育事业发展甘愿奉献的精神。(2)教师应本着人文主义精神,告知学生人体标本制作过程耗费长时间的人力物力,应尊重、爱护、珍惜好标本。(3)帮助学生克服对人体标本的恐惧心理。学生初次接触人体标本时往往感到害怕,更不愿意动手操作,这必将影响到学习效果。教师首先应认同这一人之常情,并引导学生从辩证唯物主义角度科学正确地认识死亡的本质。(4)培养学生重视健康、关爱他人的品质。充分利用空气净化装置或通风设备,降低室内福尔马林含量;在实验室摆放绿萝、芦荟及活性碳等以吸附甲醛。(5)培养学生的换位思维。在解剖学教学过程中,适当利用临床病例引入角色扮演,让学生分别扮演患者、家属、医生及护士进行交流讨论,训练学生从不同的立场思考问题。(6)实验课以小组为单位展开,要求组内部分工明确,团结合作。教师指出学生解剖中存在的操作失误,鼓励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及团队协作共同寻找原因,并重点分析出该错误可能会对患者造成的影响,其目的是使学生牢固树立“人命关天”的深刻意识。
1.3评价方法
评价方法包括两部分,即主观评价和客观评价。主观评价采用问卷形式调查专业品格的,问卷包含学习动机与兴趣、专业认可度、专业能力的自我认知、团队意识等4个评价项目,每个项目评分范围为0-25分。客观评价指学生期评成绩:期评成绩=平时成绩(占20%,课上操作评分)+期末成绩(占80%,期末考核)。
1.4统计学方法
应用Prism7.0软件予以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描述,组间比较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率”描述,组间比较用c2检验,当P<0.05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专业品格比较
两组学生的问卷调查结果分析显示,将人文教育融入解剖学教学中能很好地提高学生对解剖学的学习兴趣及自主学习能力,帮助学生迅速建立职业认同感,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对照组对教学模式满意人数为14人,不满意人数为37人,而人文组的满意人数为33人,不满意人数为18人。
2.2期评成绩比较
对照组平均期评成绩为73.68分,优良(80分以上)率为27.45%,而人文组平均期评成绩为80.50分,优良率为58.82%,均显著高于对照组。
3讨论
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医疗和人民健康水平虽然取得长足的提高,但依然存在不少问题,其中之一就是人文教育的缺失[3]。人文是人类文化中最先进、核心的部分,表现为先进的价值观和规范,集中体现为对自己及他人的尊重和爱护。作为医务工作者的预备队,医学生更是必须具备这样的的基本素质。医学不同于其他学科,不仅要传授理论知识,更重要的是体现人文关怀和人道主义,是一门富有人性化的学科。人体解剖学不仅是一门基础医学课程,更是一门融合了医学人文教育、生死教育和感恩教育的内涵丰富的人文课程[4]。对医学生的人文培养,应当通过日常教学的过程中的点滴渗透,润物于无声处。对临床医学专业学生进行人文素质教育,增强人文精神,使得学生在思想、意志、职业道德方面都得以提高,实现医学生人文素质与解剖学知识同步进行和平衡发展。
参考文献
[1]陈晓佳,郭金华,李林科,等.解剖学实验教学中融入生命文化教育的探索与体会[J].基础医学教育,2018,20(05):377-379.
[2]郭开华,周丽华,徐达政,等.中山大学基于解剖学课程的医学人文素质培养和实践[J].解剖学杂志,2018,41(01):120-122.
[3]张谷风,王海生,林岚,等.解剖实验创新与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的探索[J].解剖学研究,2016,38(01):66-68.
[4]雍刘军,张文谨,魏春雪,等.基于综合素质培养的局部解剖学教学改革[J].解剖学杂志,2017,40(05):639-640.
作者:陈敏 骆降喜 田顺亮 于兰 单位:桂林医学院附属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