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体育人文教育功能实现途径

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高校体育人文教育功能实现途径,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高校体育人文教育功能实现途径

摘要:人文教育是素质教育背景下高校体育教育中的重点内容,目的是帮助学生构建正确的体育价值观,推动学生全面发展,从而使得大学生都能成长为身心健康、积极向上、观念正确的社会主义接班人。本文将从体育价值观、教学体系、教师人文素养、人文教育平台4个方面,对高校体育人文教育功能实现途径进行深入的研究。

关键词:高校体育;人文教育功能;实现途径

人文素质的高低是新时期评价人才质量的重要指标,而体育课程是高校教育中的关键学科,因此教师在日常教学中不仅应重视对学生传授体育理论知识与运动技能,而且还应加大人文教育力度。要想充分彰显高校体育教学的人文教育功能,就需要先构建可推动学生健康发展的体育价值观。在此基础上,依据体育价值观的具体内容,有针对性地构建教学体系、提高教师人文素养,并结合学生特点与教育目标构建先进的教育平台,使得学生都能在体育教学中获得丰富而积极的人文知识,以不断提高他们的人文意识与水平,最终显著提高综合素质。

1树立可推动学生健康发展的体育价值观

在高校体育教学中坚持“以人为本”的价值观,是新形势下社会发展对高校体育教育提出的新要求。从某个层面上来讲,体育代表的是一种生活符号,学生参与体育运动的本质是传承与发扬体育文化,因此体育教学是借助体育运动实现育人目标的有效途径。这就需要教师在高校的日常体育教学中,主动把“以人为本”作为教学指导理念,努力将其渗透到体育教学的整个过程中。在实际教学中,体育教师在践行“以人为本”体育价值观的过程中,应充分尊重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中心与主体地位,把推动学生全面而健康发展当成体育教育的首要目标。马克思主义把人的本质看成各种社会关系的集合,“以人为本”不单单是一种教育手段,更是一种重要的教育目的。大学生是高校体育教学中的重要因素,处于主体地位,要想充分发挥体育教育所具有的人文教育功能,就需要教师将推动学生健康发展作为重要的体育价值观,并始终坚持以学生为中心有针对性地组织教学活动,将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品德意志、合作意识、集体意识等作为主要教学指导思想,使得学生都能通过参与体育教学活动不断提高自身的身心健康水平,并养成良好的体育运动习惯及正确的价值观念。

2制定充分体现与尊重人文精神的教学体系

新时期,高校开展体育教学的最终目的不单单是为经济与政治提供服务,更重要的是借助开发、塑造及陶冶学生的独特个性,尊重学生的主体性,从而更好地教育学生,最终确保所有学生都能得以全面发展。一直以来,灌输与强制是高校体育教学的主要形式,这就造就了大多数学生都养成了自卑、屈从的性格特点,这有悖于素质教育理念及人文精神。因此,在高校体育教学中,教师应重视学生非理性与理性的发展,努力提高学生个性的丰富性与独立性,在确保学生向善的同时,还应推动学生主动追求真、美。所以,在高校体育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引导学生尽可能多地学习基础理论知识,重视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从而深度挖掘学生智力发展潜力。另一方面,体育教师还应在全面了解学生的基础上,主动激发学生兴趣、培养学生积极情感、熏陶学生审美。因此,教师应将人文教育当成体育教育的关键内容,恰当构建体育教学体系,最大限度优化高校体育的人文教育功能。具体来讲,教师在构建教学体系的过程中应重点把握以下几点:(1)创新设计课程体系的方法。课程是高校体育中进行人文教育的依据,也是人文教育的主要内容,因此,教师应将休闲娱乐、高质轻负的体育项目当成教学内容,并且在对学生进行运动技能教学的同时,还应挖掘出其中的人文价值与历史韵味。需要注意的是,教师在设计课程体系的时候,应坚持以学生为中心,可站在学生视角看待、分析及解决问题,以帮助学生更好地传承体育项目中的人文性。(2)创新体育教学模式。在人文教育背景下,高校体育教学应把提高学生身心素质、增强学生体质作为重要教学目标。基于传统教学方法对学生创新思维、个性特点、主体意识的压抑,教师在创新教学模式的时候就应尽可能满足多种类型学生的特点,比如多种教材自选、课内课外教学结合、专修与普修混搭、分流分层教学等。(3)创新考核方式。在人文教育背景下,高校体育考核方式应具有多元化评价措施,不仅应重视阶段考核,而且应重视过程评价;不仅应重视整体评价,而且应重视差异评价。评价方式也应更客观、更公正。因此,教师应努力提高评价主体的多元性,不仅可以教师评,而且可以生生互评、自我评价,使得评价活动成为师生一起参与的交谈、互动活动。并且,所制定的评价指标,也应尽量丰富,将学生的体育情趣、团队意识、体育道德等都当成评价指标。

3提高高校体育教师自身所具有的人文精神

体育教师是高校体育人文教育目标的制定者与落实者,要想获得更为理想的人文教育效果,就需要教师在掌握有丰富体育技能、体育理论知识的同时,还应具有较高的体育审美水平,并且充分了解体育价值与体育历史。简单来讲,只有确保体育教师自身具有较高的人文精神,才能推动人文教育活动的高质量开展。但是,受到以往陈旧体育教育理念的深远影响,当前我国很多高校都将是否具有较高的体育知识、体育技能及教学经验,作为评价体育教师素质高低的主要标准,这就使得选聘到的体育教师所具有的人文精神还有待提高,与新时期的人文教育需求还有较大距离。因此,高校应明确体育教师人文精神的高低与教学效果之间的正比关系,从而主动给体育教师提供人文精神提升的机会与平台。具体来讲,高校在提高体育教师人文精神的过程中,应做好以下几点:(1)引导体育教师积极学习体育文化理论知识,激励体育教师树立正确的职业观、人生观与价值观,使得他们都能主动学习,不断提升自我。(2)帮助体育教师制定学习计划。虽然高校体育教师在大学期间已经系统学习了美学、心理学、教育学,并且在上岗前也参与了岗前培训,但是随着体育文化的不断发展,有更多的学科与体育学科交叉影响,这就使得体育教师已经掌握的专业知识、人文知识等难以满足人文教育目标需求。因此,体育教师应制度合理的学习计划,使得他们都能在第一时间了解最前沿的体育文化,逐渐养成终身学习的习惯。(3)为体育教师提供外出学习的机会。为了拓展体育教师人文教育视野,高校应主动为学生提供到体育人文教育试点院校学习的机会,使得他们能将这些院校已经摸索出来的人文教育方法与经验,借鉴过来恰当地为我所用。

4搭建高校体育文化学习平台与载体

体育文化是高校文化的核心组成部分,具有显著的凝聚、激励、调节、娱乐、导向及教育等功能,其可使得学生在教学中就可接受环境的熏陶,以便推动学生向往体育精神,并可震撼学生心灵。因此,高校应明确体育文化在人文教育方面的重大价值,主动把其当成校园文化建设的核心,对体育文化进行整体规划,推动体育文化与自然环境和谐统一。只有这样,才能使得高校学生在解读与感受体育文化的时候,可以获得人格感染与美的熏陶。这就需要高校积极挖掘蕴含在体育运动项目中的文化底蕴,尽可能提高师生参与体育文化建设的积极性,从而构建更多的对学生进行人文教育的平台与载体。具体来讲,在搭建高校体育文化学习平台与载体的过程中,可尝试做好以下几点。

4.1组建兴趣小组及举办体育文化活动

课外活动与运动会具有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空间广阔等特点,可较为容易地激起学生的参与积极性。运动会是促使高校体育大面积开展的主要形式,也是推动学生体育运动水平快速提升的有效手段,更是建设和谐校园、推动学生身心发展、密切师生关系、促使文化发展的关键措施。因此,高校应结合具体情况尽可能多地举办体育文化活动,使得这些活动可成为营造校园体育文化环境、培养学生团队意识、提高学生人际交往技巧的运动载体。体育兴趣小组是课外发展体育文化的有效形式,并且体育小组可利用校园海报、广播及校刊等媒介经常性地对体育运动的最新动态、运动常识做趣味性介绍,以便吸引更多学生主动参与其中,从而可推动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另一方面,高校体育教师应加大对体育兴趣小组的引导力度,借助组织健康、积极的体育活动使得学生在体验与感受体育运动、愉悦身心、陶冶兴趣的过程中更主动地追求真善美。

4.2引导学生课余自由参与各种体育活动

课余自由体育活动,指的是大学生在课堂之外,可以不受约束地进行体育运动,以达到实现才华、发展个性目的的活动。在素质教育快速推进的过程中,再加上大学生具有越来越高的独立意识,课外自由活动成为了大学生十分珍惜与积极参加的重要生活形式。与正常的体育课程相比,课外体育活动具有更高的自由性与自主性,学生可以不受体育教师的安排与监督,因此可以在没有学习重负与压力的情况下实现自我发现与自我管理。在这一情况下,大学生可以结合自身兴趣及主观意愿设计体育运动的方式、内容及时空,有助于大学生良好生活习惯及自主生活技能的不断提高。比如,一些大学生晚自习之后散步,有的周末踢足球,有的下午口后练太极等。自由体育活动能够为学生提供大量的活动内容,还可为学生创造人际交往机会,使得学生逐渐形成健全的人格,并体会到友情的美好,最终推动他们品质更加优秀、身心更加健康。

5结语

在高校体育教学中渗透人文教育,是落实素质教育理念的有效形式,也是推动学生全面发展的关键措施。因此,体育教师应明确人文教育的重要性,积极找出体育教育与人文教育结合的连接点,并采取有效措施全面渗透,以充分发挥体育教学的人文教育功能,最终使得高校学生都能成长为高素质人才。

参考文献

[1]宋海霞.高校体育人文教育的现状分析及改进对策[J].体育科技,2017,38(3):145-146.

[2]史博强,蔡运涛.运用茶道精神开展高校体育人文教育[J].福建茶叶,2017,39(5):191-192.

[3]王雅慧.当前高校体育人文教育现状与对策研究[J].青少年体育,2015(7):64-65,93.

[4]齐骄阳.论高校体育教育与人文教育的融合[J].当代体育科技,2015,5(5):146,148.

[5]陈桥.试析高校体育与人文教育的关系及其实施对策[J].成都航空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29(4):24-25,38.

[6]马英虎.浅析高校体育人文教育功能的实现途径[J].湖北体育科技,2013,32(7):645-647.

作者:马彩珍 单位:山西师范大学体育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