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英语教学中情境教学法的运用

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初中英语教学中情境教学法的运用,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初中英语教学中情境教学法的运用

初中英语学习是学生提升英语能力的重要阶段,良好的初中英语学习可以为以后中考、高考的成功,乃至为一生英语素养的形成打下坚实的基础。但是,目前我国一些学校的英语教学中,尚不具备良好的英语学习氛围,学生对英语学习缺乏兴趣,这就导致课堂教学效果不佳。为了改变目前这种现状,打造初中英语学习高效课堂,情景教学法应该在初中英语教学中大力推广。有别于传统机械的板书教学方法,情景教学法能够为学生营造一个仿佛置身期间、身临其境的学习氛围,从而有效的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1.情景教学法概述

情景教学法是教师结合教材内容,以生活中的案例或者多媒体动画为载体,为学生们构建形象具体的场景,从而引导学生自主探讨性学习的一种教学方法。情景教学法能够使学生们身临其境般体验英语学习的乐趣,“寓教于乐”,有利于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启迪学生的思维以及开发他们的想象力,促进学生各项素质得到全面提升,从而提高英语教学质量。

2.情景教学法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重要作用

2.1营造良好的语言环境

语言环境对于一种语言的学习至关重要,传统的初中英语教学质量不佳与其缺乏必要的语言环境密切相关。情景教学法的应用,有效地改变了这一现状。情景教学法通过真实案例或者多媒体教辅工具还原教材情境,既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可以加深他们对英语学习内容的理解,充分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实现传统初中英语“静态学习”到现代初中英语“动态学习”的飞跃。

2.2激发学习兴趣,提高学习积极性

爱因斯坦曾说过,“兴趣是最好的教师,它可激发人的创造热情、好奇心和求知欲”。传统的板书形式比较机械和枯燥,学生在学习中难以保持高度的注意力。情景教学法符合初中生的心理特点,通过创设直观、具象的情景,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并逐步引导他们在这种情景化的知识海洋中遨游,既给予学生快乐的英语学习体验,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还在情景化的教学中加深了他们对于英语学习内容的理解,提高了他们对英语的应用能力。

3.情景教学法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3.1依据教材内容,构建具体的学习情境

初中英语教材是许多专家按照初中英语教学目标、结合学生的英语学习现状和多年的教学经验撰写的,是教学实践和教学理论的高度统一,具有科学性、合理性。但是,初中英语教学应该突破教材框架的限制,通过灵活的教学方法直指教材内容的核心。比如,通过角色扮演、模拟对话等方式还原真实的生活语境,让学生切身参与其中,既可以活跃课堂气氛,又可以让学生在愉快的氛围中提高对英语语言的运用能力。

3.2充分发挥多媒体教辅工具,创设丰富多彩的学习场景

教材中诸多内容的场景有时很难在现实中直观展示,这从某种程度上需要发挥学生们的想象力。但是,由于不同的学生存在个体差异性,因而初中英语教学质量很难得到保证。多媒体在课堂教学中的广泛应用,弥补了许多教材内容无法直观展示的不足。教师利用多媒体,通过图文、声音以及动画的形式把抽象的教材内容转化成直观、形象的视频场景,丰富了教学的课堂组织形式,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专注度,加深对教材内容的理解和掌握。

3.3课堂引入游戏,丰富英语教学内容

初中生年龄较小,自我约束力相对不足。在初中英语教学中,可以结合学生心理特点,在课堂上穿插一些简单有趣的小游戏。比如在学习有关动物的词汇时,可以让不同的学生扮演不同的小动物。这既可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也可以让他们在表演中充分调动多种感官,加深了对于重点词汇的记忆。同时,拓展了初中英语课堂教学形式,丰富了初中英语教学内容。

4.应用情景教学法的注意事项

情景教学法的目的是引起学生对英语学习的兴趣,通过构建直观、具体的学习场景,加深他们对于英语语言的理解和运用。因此在实际的英语教学中,教师应该结合现实生活场景和学生的英语水平,构建有趣、合理、具有启发性的学习场景,而不能单纯的为了使用情景教学法而僵硬的设计语言环境。这无论对启迪学生的思维能力还是对他们正确的认知英语,都是极为不利的。

5.结语

情景教学法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广泛应用,不仅有利于营造和谐、活跃的课堂气氛,更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课堂学习效率,从而实现初中英语教学质量的提升。但是,情景教学法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仍有许多值得我们思考的问题。我们广大教育工作者,要不断总结教学经验,善于转换教学思路,让初中英语教学日臻完善。

参考文献

[1]王红伟.浅谈情境教学法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应用[J].亚太教育,2015(17).

[2]杜珍.谈情境教学法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应用[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3(05).

[3]邸素华.浅析情境教学法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应用[J].英语教师,2015(24).

作者:吴海霞 单位:江苏省盐城市亭湖新区实验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