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政治课情境教学法探究

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思想政治课情境教学法探究,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思想政治课情境教学法探究

摘要:

新课标理念下的情境教学法是一种贴近学生、贴近生活、贴近实际的具有先进理念的教学方式,有利于活跃课堂气氛和提高教学实效,发展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文章分析了情境教学在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中的意义、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意见和建议。

关键词:

新课标;高中思想政治课;情境教学

新课程理念倡导教学生活化、实践性、参与性、开放性、探究性,因此,全国各地的基础教育也随着进行改革。各种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方法不断涌现,情境教学法就是作为其中的一种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方法被广泛用于高中的思想政治课教学。情境教学法是指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根据教学目标、教材内容、学生已有的知识现状和心理发展特点、教师自身的素质和教学设施等条件,创设符合课堂教学的生动、形象、直观的情境,让学生融入情境、体验情境,在此过程中发展学生的认知水平、能力水平和情感价值观。

一、高中思想政治课运用情境教学的重要意义

(一)有利于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

传统的“传递—接受”教学模式是我国中小学长期采用的教学方式。这种教学方式能够在短时间内向学生讲授大量知识,对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有很大的作用;也有利于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符合我国基础教育采用的班级授课组织形式。但是,这种教学方式不利于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参与性、探究性,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不能很好地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情境教学引入思想政治课堂教学中,无疑会改变传统思想政治课堂中教师注重理论讲授、学生被动接受的沉闷课堂气氛。教师根据教学的实际需要创设贴近学生、贴近生活、贴近实际、符合学生兴趣和情感需要的教学情境,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引发学生积极思考,参与课堂的交流合作。在这个过程中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真正转变学习方式。

(二)有利于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

新课标倡导教师和学生之间应该是平等、合作、民主、和谐的关系。过去课堂强调教师的主导作用,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是典型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理念,不利于发展学生健全的人格,培养学生的个性。情境教学,强调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参与、平等交流、合作探究,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主要是情境的设计者和指导者,是学生的启发者和帮助者,而学生是情境的参与者、体验者、分享者和探究者。师生共同完成教学任务,实现教学目标,体现了教师和学生之间和谐的新型的民主合作关系。

(三)有利于提高课堂的教学效果

思想政治课是一门理论性很强的课程,抽象概念、原理、准则等较多,如果教师在教这门课程过程中只是“满堂灌”,学生就会失去对这门课程的兴趣,缺乏学习的热情,不利于教学目标的实现。但是,当思想政治课堂引入情境之后,由于情境的生动性、形象性、丰富性,课堂的气氛会有很大的改变,同学们会就自己感兴趣的问题、场景、观点等展开自主学习、交流合作、探究学习,从而提高学生的认知能力、实践能力和探究能力。

二、高中思想政治课情境教学存在问题及原因分析

(一)情境教学内容设计与学生生活实际不相符合

情境教学法作为一种教学法,其内容设计需要体现新课程教材的内容,符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在实际的思想政治课堂教学中,我们不难发现,教师设计的情境教学内容,虽然活跃了课堂的气氛,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情感体验,也增加了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的相互交流,锻炼了学生的参与能力、沟通能力、探究能力,但是,教学设计没有体现教材主题,也没有将学生现有的认识能力和学科知识有机结合,偏离了学生生活实际。

(二)教师综合素质不高

在实际的教学中,大多数教师不能很好系统地理解领会新课标的理念,也没有很好地掌握新的教学方式。在情境教学课堂中,教师因为没有把握好新课程理念而不能有效设计、实施、评价情境,学生不能很好地融入课堂情境,不能产生深刻的情感体验,因此,没有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探究能力和创造精神。新课程理念下的情境教学,和传统的讲授法有很大的区别,它对教师的要求更高。不仅要求教师有扎实的专业学科知识、教育学和心理学知识、渊博的社会人文学科和自然科学知识、良好的计算机网络操作技术,还需要敏锐的社会问题意识,也需要较高的教学艺术和较强的语言表达能力。但是,在实际的教学课程中,教师综合素质仍然不够理想,需要进一步提升知识和能力,以更好地实施情境教学,提高教学实效。

(三)学生参与度不高,热情较低

情境教学注重学生融入情境。在实际的情境教学中,由于教师设置的情境不符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和兴趣情感需要,因此,不能激发学生的热情,学生的参与度不高,尤其是高中生在高考压力下,更侧重分数的提高,导致情境教学的兴致不高,也就达不到情境教学的实效。因此,提高学生参与情境教学的热情,是促进情境教学发展的重要因素。

(四)传统教学评价的影响

长期以来,我们把学生的成绩的高低作为培养学生和衡量教师教学工作的重要尺度,升学的压力也是与学生的分数密切相关,这种传统的教育指导思想导致情境教学在实际的教学中难以推广应用,也难以快速发展。特别是现在的高考仍然以学生的分数作为学生升入高等学校的主要参考依据,因此,在课堂中实施情境教学,受到多方面的阻力的影响,包括社会、家长、学校、教师和学生本身。所以,很多教师为了学生能够取高分,家长为了孩子可以进入好的高等学校,而放弃了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三、高中思想政治课情境教学优化策略

(一)立足学生生活实际,创设教学情境,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情景

《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指出:“立足学生现实的生活经验,着眼于学生的发展需求,把理论观点的阐述寓于社会生活的主题之中,构建学科知识与生活现象,理论逻辑与生活逻辑有机结合的课程模块。”在高中思想政治课堂运用情境教学时,需要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收集与学生生活相关的教学资料,巧妙地设计成课堂的教学情境,让生活情境变成课堂情境,引导学生参与其中,体验情境,实现教学目标。例如,在进行高中思想政治必修1《经济生活》8.“2征税和纳税”的教学时,这部分内容涉及到我国财政、税收、经济法规等内容,高一的学生认为自己还是学生,不需要纳税,普遍认为与自己的生活相距很远,对这部分教学内容缺乏兴趣。其实,学生身边并不缺乏纳税者,如自己的老师、父母等等,这些人都是纳税人,生活在学生的身边。因此,在进行教学时设计了以小组为单位的“走进我们身边的纳税人”的活动并由学生自主制作采访视频资料。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先自己学习课本的相关内容,然后小组讨论制定采访大纲。例如,您的工作是什么,需要纳税吗,缴纳的税种是什么税种,税率是多少等等。通过采访活动,一方面,通过与教师、家长等纳税人的面对面交流,拉近学生与税收的距离,在制定采访大纲的过程中,培养了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另一方面,采访活动在老师的指导下由学生自主完成,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开展采访活动,收集资料,合作讨论,不同于单纯的课堂教学,激发了学生参与学习的热情,提高了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沟通、探究的实践能力。

(二)教师更新教学观念,学习先进的教学方式,提高教学的综合能力

教师作为课堂情境教学的创设者、引导者,需要多方面的综合知识和能力。比如,高中思想政治必修1《经济生活》9.1“市场配置资源”涉及到市场调节、市场秩序、市场失灵三个部分的教学内容。其中,市场调节这部分的内容是本节课的重点、难点内容,包括资源配置的含义、手段,市场配置资源的基本要素、机制、优势等,这些内容涉及到经济学、社会制度等多方面的知识,教师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讲解,学生难以完全理解、领悟、掌握。近些年开展的微课堂教学恰恰可以解决这一教学问题,教师可以围绕资源配置的含义、手段,市场配置资源的基本要素、机制、优势这个重要知识点和教学环节,制作8~10分钟的课堂教学视频放在互联网上进行资源共享。学生课后可以反复观看教学视频直到完全理解掌握这部分的内容,从而提高教学效果。微课堂教学作为一种新的教学方式,可以为学生学习创设良好的教学情景。教师需要了解学习微课堂教学的相关知识,制作微课堂需要掌握现代计算机网络的相关技术,在这个过程中教师的综合能力得到提高,为教学效果的提高奠定更加扎实的基础。

(三)应从内容综合化、过程评价、主体多元化等方面评价

学业成绩曾经是我国中小学评价学生学习和教师教学工作的最主要指标,也因此,导致学生和教师都是围绕学生的学业成绩而展开。教师不断地灌输,学生不断地被动接受,这种教学方式虽然在短时间内能快速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但是不利于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教学不应当只发展学生的认知,还应该发展学生的能力、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因此,教学评价体系的内容应该从单向的认知评价向知识、能力、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多维度的方向发展,引导学生全面发展。例如,前面讲到的高中思想政治必修1《经济生活》8.2“征税和纳税”的教学,采用的是以小组为单位的“走进我们身边的纳税人”采访活动的综合探究教学法。在这个活动结束后,进行学业成绩评价的时候,既要看学生通过这个活动而对征税和纳税内容的理解程度、运用知识的能力等方面成绩,还要看在这个学习活动中学生的态度、参与性、合作性、创造性等,同时结合学生自评、小组互评、教师评价等多个评价主体进行综合成绩的评价。

作者:冯叶锋 单位:广州大学政治与公民教育学院

参考文献:

[1]杨金艳.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模式创新探究[D].银川:宁夏大学,2014.

[2]王萍萍.加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育人研究[D].重庆:重庆工商大学,2014.

[3]王娟.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研究[D].北京:中国石油大学,2009.

[4]孙璐.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教育方法研究[D].大连:辽宁师范大学,2013.

[5]邓先奇.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研究[D].武汉:华中科技大学,2006.

[6]龚桂秀.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问题与对策研究[D].北京:中国地质大学,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