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初中数学问题情境教学法运用,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摘要:
如何提高学生在学习中的效率是教学任务中的一项永恒课题,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出现一种问题情境教学法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初中学生的数学学习效率.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以学生已获取的知识点或者正在学习的知识点出发,建立生动的问题情境,可以促使学生积极的思考并探索解题途径,提高学习兴趣以及知识灵活运用能力,从而达到提高学生学习效率的目的.
关键词:
问题情境;初中数学;教学方法
一、问题情境的建立原则
1.基于课程内容
数学课程标准特别强调教师的有效教学应指向学生有意义的数学学习.问题情境应基于课程内容进行合理创建,作为一种教学方法,其最终目的是达到教学目标.问题情境是在课本知识的基础上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建立的教学情境,创建必须与课本内容保持相对的一致性,不可盲目的以吸引学生注意力为目的;而在教学情境中大量添加一些笑料、趣闻、轶事等其他内容,从而使这些与教学内容无关且驳杂的内容喧兵夺主,令问题情境失去教学意义.
2.具有启发性
学无止境是每一个学生都会从教师那里得到的重要思想内容.如果传统数学教学法就像是教师给予了学生一把开启知识大门的智慧钥匙,那么叫问题情境教学法则是在其基础上,进一步为学生打开一扇大门,使学生能在知识的广阔天地中自由翱翔.与传统教学方法相比,问题情境的创建应着重于启发学生去结合书本知识与实际问题解决办法,通过问题情境,引导学生思考、学习,以启发学生的思维、扩展学生眼界为重点.
3.保持教学严密性
问题情境教学是基于课程内容结合生活实际建立的,然而教学是一项严密而科学的任务,与生活范例中的随意可理解性不同;当教学情境中出现与知识点相关的内容时,教师应注意将知识点还原.例如,在将“移项”比喻为“搬家”,“多项式展开”称为“打开”等时,在辅助以通俗语言描述的同时,应强调其知识点本质,并减少通俗语言的出现;同一个知识点通俗表示的方式,在问题情境中仅在首次出现时体现,后续出现时,应使用课本知识点替代,排除误导学生对知识点误解的可能性,确保教学严谨.
二、问题情境教学方法
1.与实际生活结合
中学生随着年龄的增长,与社会接触较之小学时有极大的深入,此时学生尚未对事物形成定性的思维模式,而在教学时引入问题情境,结合学生学习中的知识点,以及在当前年龄阶段生活环境,可以引导学生在生活中主动的应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同时因为生活中的应用,提高其对数学学习的积极性,两者相互影响,不仅提高了学生在数学课程上的学习效率,并且积极应用所学数学知识解决生活问题,促使学生对其他学科知识应用的探索,提高学生综合素养[1].
2.选取合适切入点及情境
选取新知识点作为教学情境引入的切入点,往往效果要优于其他时机;学生对新知识点的求知欲使得他们在学习新知识点时投入更多精力与注意力,根据学生的这种心理,在新知识点教学时使用合适的教学情境使教学效率事半功倍[2].
三、问题情境教学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实例
1.问题情境教学案例1
众所周知,初中数学主要讲的都是理论问题,很多学生难以理解,如果能够套用一个有趣味的故事来创造一个情境,那么这个问题就会得到解决.用这种方法可以让他们的注意力很快集中,有效的学习时间也可以从原来的20分钟提升到50分钟,课堂效率就大大的提高了.比如,你要讲一个最小公倍数的知识点,我们可以讲一个故事:一个家庭有三个女儿,小女儿离家比较远,五天能回一次家;二女儿四天回一次家;大女儿三天回一次家.三个女儿在同一天从家走,至少再过多少天之后才能再见面.这样,一个故事就能把学生的注意力给吸引过来,开始动笔计算,这个时候我们就可以把最小公倍数知识点给引进来,效果会比纯讲理论知识更为显著.
2.问题情境教学案例2
概率是生活中经常会使用到的知识点之一,班级的位置分配就是一个很好的问题情境.在教学时,可以以此问题对学生进行提问.例如,在讲组合时可以提出问题,班里有40人,小张与小王非常要好,但是在分配位置时为了公平起见,采用随机抽签的方式决定同座,问小张和小王坐在一起的概率是多少.这是一个针对组合数学知识点的简单问题情境,但是其扩展性非常好,当课程进行到排列时,可在之前问题的基础上提出,随机分配到的每一个人位置是固定的,即使同座也不能交换,则喜欢坐在窗边的小张能和小王做同座且是在窗边的概率是多少,针对此问题情境可增加的条件极多.同时此问题可以引发学生主动的去计算自己坐到理想位置的概率,学生在自己计算概率时为自己理想位置所增加的条件必然远多于上述条件,极大提高了学生学习概率的积极性以及学习效率.
作者:张连中 单位:山东省邹平县九户镇初级中学
参考文献:
[1]张奠宙,宋乃庆.数学教育概论[J].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249.
[2]张骥.从初中数学教学中谈创新思维的培养[J].才智,2010(16):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