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高师院校启发式教学探究,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摘要]
本文在简要阐释启发式教学内涵与特征的基础上,结合新时期高师院校的教育教学方式现状,提出了践行启发式教学观念、转变教学方式方法、提高现有师资水平、发展学生创新思维等策略,以期回归启发式教学的本真,实现新时期启发式教学的优化与创新。
[关键词]
高师院校 启发式教学 创新
所周知,启发式教学的历史源远流长,若从孔子、苏格拉底提出启发式教学算起,至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随着社会的变迁与发展,人们不断赋予启发式教学以新的内涵。变革旧的教学方式对人才培养和高校教学有重要意义。
1启发式教学的内涵
“启发”一词源于教育家孔子所讲的“不愤不启,不悱不发”,意即学生不是特别想知道的东西,老师就不要启发他。西方的哲学家苏格拉底也提出“产婆术”式的启发式教学,认为启发学生教学就像接生新生儿一般,主要分为讥讽、助产、归纳、定义四个步骤,专注于为思想接生,引导人们产生正确的思想和新思维。宋代的理学家朱熹认为“愤者,心求通而得之状也;悱者,口欲言而未能之貌也。启,谓开其意;发,谓达其辞。”大意为当学生想理解知识却理解不透彻、想表达却又不能完整表达时,教师需及时对学生进行点拨,旨在使学生顿悟,当学生有强烈的愿望探究知识本源时,教师要对学生进行进一步的诱导,带领学生一起走向学习的天堂,这种学习方法通常被认为是启发式教学。
2启发式教学的特征
2.1发展性
教师不仅要教会学生知识,还要教会学生学习知识的方法和技能,促进学生的身心全面发展。启发式教学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更快、更好地帮助学生实现多方面发展。启发式教学是一种原则和指导思想,是从学生实际出发,发挥教师和学生的积极性和特殊作用,“使学生能主动并按科学的方法去学习、思考,从而促进其全面发展。”[1]
2.2引导性
启发式教学的过程是循序渐进的,首先需要教师进行教学情境的创设,引领学生进入学习的状态,在学生学习遇到难题时,教师不会直接告诉学生答案而是诱导他们一步步接近真理。现代的启发式教学有别于传统的启发式教学,是对传统启发式教学的丰富与发展,更加“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重视个体差异,启发诱导、因材施教,体现了‘导’与‘学’、‘学’与‘思’的辩证统一。”[2]
2.3创新性
启发式教学的实现并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教师与学生进行协作,教师要创新知识储备与知识传授的方式,不仅在授课观念上有所创新,也要在授课内容与方式上力求创新。另外,时代的发展对创新型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多。“启发式教学作为培养创新型人才的有效手段正被广泛地应用于教学实践特别是高等教育的教学实践中。”[2]
3启发式教学的策略
3.1践行启发式教学观念
启发式的教学理念是“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重要体现形式。这不仅是对教师专业知识和授课技能的考量,也是对教师综合专业素养的评价。一直以来人们都强调和号召“学生主体、教师主导”的教学理念,但目前大部分教师仍未真正践行启发式教学,因此从观念上引起教师注重教学理念成为教学重中之重。第一,教师需及时关注学生的想法与课堂上的表现,并相应作出点拨与指引。教师授课时要注意结合学生已有知识与新知识的联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学习热情。第二,贯穿多元化的教育理念。启发式教学需要教师具备深厚而新鲜的知识,具备终身学习的教育理念,做好终身教育的准备。启发式教学的实施在高师院校具有良好的土壤条件,高师院校是培养未来教师的园地。
3.2转变教学方式方法
教师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方式,教会学生学习。教师要用科学的思维方法,“通过一系列铺垫、启发、诱导将学生引导到豁然开朗的境界”[3]。首先,摆正教师位置———设置疑问。教师是启发学生学习兴趣与学习积极性的有效帮手,要思考如何将知识更有效地讲述出来,如何在教学中应用启发式教学。其次,发挥教师价值———引导研究。教师在向学生提出问题后还面临着一项重要的任务,即为如何引导学生理解知识并在实践中应用知识。教师的真正价值在于用一种引导式的教学方式启发学生思考,教会学生正确思考问题,用科学的方式探究知识的本源。通过向学生设问,引导学生挖掘问题的本真,让学生充分感知获取知识的过程。最后,运用情感教学———砥砺人格。教师不仅是学生学习知识的引路人,也是学生成长过程中的航标灯,“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教师采用民主型的教育比采用专制型或放任型的教育,更能激发养成学生学习的自觉性和能动性。”[4]因此,教师要善于采用民主型的教育方式进行情感教学,关注学生人格的全面发展,注重对学生情感的培育。
3.3提高师资水平
“教育的目的在于启发学生潜能,培育人才,增进社会之福祉。”[5]教育的核心目的在于教学,教学质量的高低是教育实现程度的重要指标。首先,严格规范教师上岗制度。对教师的理论知识、授课技能、创新意识和综合能力等进行全面的衡量,优先录用采用多样教学方式上课的教师,从源头上保证教师的高质量,保证日后启发式教学和其他教学方式的顺利实施。其次,定期对教师进行培训。教师可参加与教育教学相关的会议、进修、培训,在会议上与同行交流教学经验,相互促进与提升。最后,加强对教师教学的评价与监督。加强对教师的评价与监督是发挥教师教学积极性有利于教师更新传统的教学方式。
3.4持有创新思维
第一,教师需具备创新意识。教师是学生思维创新的引路人,是有效实施启发式教学的重要主体。教师思考问题的方式也会影响学生考虑问题的方式。为更好地实现启发式教学,教师要做好对学生创新观念的引领工作。第二,学生需对学习充满兴趣。学生只有真正地读书,才会对知识充满兴趣,才会有源源不断的学习动力,才会有创新思维的基础。第三,教师尊重学生的创造热情。教师与学生有不同的学习背景与生活阅历,因而教师与学生的思维并不总是处于一个层面上,这就需要教师尊重学生的想法,鼓励学生大胆想象,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实现师生互动协作式的学习。
4结语
本文在追本溯源的基础上探讨启发式教学,挖掘启发式教学的内涵,探讨启发式教学的发展性、引导性、创新性的特征,从教学观念、教学方式、教学主体、创新思维的视角构建启发式教学策略。实施启发式教学是现代教学发展的必然趋势,我们要把启发式教学的思想与学生学习的实际状况联系起来,使之科学化、系统化。
作者:李春超 王小芳 单位:长春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参考文献]
[1]钟祖荣.启发式教学的特征及实施要领[J].中国教育学刊,1996(4):42-43.
[2]李慧勤,李红君.现代启发式教学的内涵与实施[J].中国高等教育,2008(10):21-23.
[3]文敏.现代启发教育思想及其在创新教育中的运用[J].辽宁教育研究,2000(12):72-74.
[4]王荣德.现代教师人格塑造[M].天津:天津教育出版社,2004:118.
[5]罗海鸥,杨思伟.教师教育创新与发展[M].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14: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