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启发式教学论文3篇

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初中语文启发式教学论文3篇,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第一篇

一、启发式教学的措施

1.培养学生的兴趣

根据专家研究分析,启发式教学的重点主要是怎样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让学生自觉地发现问题并且解决问题。所以兴趣是带动学生积极主动学习的内在因素,也是达到目标的内在动力。初中教师在教书育人的过程中应该首要培养学生的情趣爱好,即培养学生的兴趣,使学生“愿学”甚至“乐学”。

2.引导学生如何学习

在新课改的推动下,大多教师认识到教书的任务除了为学生传授必要的基本知识之外,还应该教会学生如何去学习。学习的过程是自我创新和自我思考的一种活动,为此,教师必须有意识地提高自身教育技能和自我学习能力,正确掌握语文重点,提升自学的能力,促使学生通过自己的感悟发现知识。所以,初中语文的教学中应重视学习方法的指导,注重教会学生如何学习。如果学生能够在课堂上掌握学习的方法,其在课外就能够自主学习并善于运用方法解决问题。

3.营造活泼的教学气氛

施教之功,贵在引导,妙在开窍,教师在授课的过程中善于引导学生积极参加教学活动,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避免出现“唯我独尊”现象。唯有如此,启发式教学才会得到成功的效果。启发式教学不仅是教师的教学手段,也能够促使学生自主学习与思考,举一反三,特别是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只有将学生原有的学习思想与基础能力的差异进行全面考虑,才能更有效地发掘学生内在的潜力。学生一旦获得良好的学习环境与广阔的发展空间,其个性与特长才能全面发展。

二、启发式教学的意义

1.有利于激发学习的兴趣爱好

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可见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果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运用启发式教学法,学生对学习就会产生兴趣,也会自主地投入到学习当中。

2.有利于提高学生处理问题的能力

启发式教学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潮流,其目的就是培养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创造性,在自己独立思考、研究与探索的努力下提高自我解决问题的能力。

3.有利于营造和谐的师生关系

启发式教学与传统的“灌输式”教育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其中,启发式教学能够完善师生、同学之间的关系。学生在与教师进行交谈的同时能够达到互相影响,互相启发以及共同进步的目的。学生对于启发式教学也比较容易接受,同时还能够适应时代的发展。

三、小结

总而言之,启发式教学是初中语文教学中最为有效的措施之一,在初中语文课堂上使用启发式教学不仅适用于初中年龄段的学生,还能实现教师教学的预期目标。合理地使用启发式教学不但能够快速提高学生的语文成绩,还能极大地提升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作者:刘淑云 单位:江苏省沛县崔寨中学

第二篇

一、科学地提问,有针对性地引导

启发式教学法目的在于启发学生思维,充分发挥其主体作用,使学生能够主动学习。所以教师在设计问题时,既要吸引学生兴趣,又要启发学生深入思考。如朱自清的《背影》是现代散文名篇,学生也都能理解作者通过记录离别时父亲的背影,将父亲的爱和作者的感激描写的感人至深。在课堂上,教师可如此提问:有很多种方法都可以表达父爱,作者为什么偏偏选中了背影,并以此为题目。如果用皱纹、白发等能否能起到同样的效果?学生很容易被吸引,并展开想象各抒己见。其实,作者专写背影,首先是因为整个离别的背景比较适合。作者并没有对父亲做近处的描写,而是从远处观察,更贴近生活;其次,背影有着独特的象征意义。父亲是家庭的顶梁柱,整个家庭的压力压弯了父亲的背。背影寄寓了父亲高大伟岸的形象,同时也暗示着父亲饱经风霜后的苦涩,使得这份爱更深。所以说,作者描写背影,看似漫不经心,实则注入了深厚的感情,朴实无华的文字中,深埋着父亲无奈的淡淡哀愁和诚挚的爱子之情。

二、锻炼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

以往的“填鸭式”教学,学生处于被动地位,整个课堂都是按着教师的思路走,抑制了个性发挥,教学效果显然不理想。这就要求必须诱导学生独立思考。如《范进中举》节选,这是《儒林外史》中极具讽刺性的一篇文章。内容看起来像是场闹剧,学生也很乐意阅读。但文章的深意学生是否真正理解?范进潦倒半生,考了二十余次才中了秀才,之后又中举人。从其中举前后的生活变化,可看出封建社会的无奈,以及周围人们丑恶的心理。而范进更是其中的悲剧,读书人皓首穷经,中举后竟然喜极而疯,将科举制度批判地淋漓尽致。封建时代已然过去,留给现代人的教训值得学生深思。教师可加以点拨引导,令学生独立思考与之相关的情形。如当前的高考制度,很多学生和家长都视高考为唯一的出路,这种心理和封建科举是否有相通之处?甚至少数同学因高考失败走上极端道路,这种行为不得不令社会反思,我国现行的教育制度必须进一步完善。初中生正处于身心渐趋于成熟的阶段,价值观和人生观也逐步形成。读书固然重要,但不能读死书,更不能仅局限于读书的小圈子内。在他人遇到困难时应伸出援手,而不是落井下石;在他人成功后应予以真心祝福,而不是嫉妒。这些交际能力可提高个人修养,以后走向社会也用得着。

三、培养合作精神,深入探究

课堂上的良性竞争可激励学生,教师应巧妙地设置一些有争论的问题,令学生合作探讨。同时还要有一定的留白,以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摆脱传统课堂教学的束缚。如莫泊桑的《我的叔叔于勒》,这篇批判现实主义风格的小说值得深入探究。教学时若只是归纳主题思想,难以深入挖掘其教育价值,而且对学生的探究精神也较为不利。所以在教学时不妨先让学生找出小说主人翁,然后适当地指点启发,使学生在讨论中分析各自形象,并由此得出鲜明的人物特征和时代特征。接着可提出问题:金钱是万能的吗?学生对此必然很感兴趣,“有钱能使鬼推磨“”寸金难买寸光阴”,各种答案相继被说出来。但其实这种问题往往应该折衷回答:人们生活离不开金钱,但金钱并不能买到所有东西。受当前时代影响,部分同学可能会存在“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等思想,在此过程中教师可予以纠正,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这对初中生行事、做人都有着深远影响。

四、总结

从上述分析中可知,启发式教学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可调动学生积极主动性,培养起独立思考的能力。同时有利于活跃学生思维逻辑,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进而提高教学效果。在今后教学中,应根据实际情况加以合理运用。

作者:潘华香 单位:江西省九江市晨光中学

第三篇

一、从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的词、句、段、章和节着手

在《孔乙己》教学过程中,文末有:“我到现在终于没有看见———大约孔乙己的确死了。”其中的两个副词,即大约、的确(这四个字要加双引号)非常的重要,大约(要加双引号)有推测之意,而的确(要加双引号)则表示肯定,副词在句中的连用是否存在矛盾之处?学生们对此颇感怀疑,难以把握本句课文的主题。针对这一问题,教师应当抓住学生对两个连续副词应用之疑问进行引导、设疑,则学生就能够领会作者的写作用意。同时,学生对课文中的人物孔乙己之悲惨遭遇、世态炎凉的病态社会会有非常深刻的认知和体会,并且对课文内容、作品写作意图也会深有感触。学生在老师的启发引导下,不断认识了词、句以及章节的艺术用法,而且还领会到作品所要表达的思想情感,教学效果非常的显著。再如,在《岳阳楼记》教学过程中,第五段作为本文核心所在,体现了作者的豁达襟怀以及政治抱负,前文写景、叙事以及抒情等,均为此段铺垫。老师在读完课文以后,对段落开启,以引导和启发学生探究作者的写作用意。通过上下回旋、对比等方式,学生能够逐渐明白,并领会课文之意。

二、提问、讲解以及讲述等教学方法的有效配合应用

在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通过提问、讲解以及讲述等教学方法,有效增强教学的启发性,而其前提在于学生乐思。初中语文课堂教学实践中,教师能否有效地激发学生的积极性,最重要的就是问题的设置是否能够有效引起学生的兴趣。实践证明,若老师根据教学内容和要求所提的问题,多数学生愿意去思考,而且非常感兴趣,那么所起到的教学效果也非常好。需要强调的是教师启发性教学必须得法、适应学生的特点和要求,否则只能起到事倍功半的反作用。基于此,教学过程中应当掌握好难易适度,运用启发式的教学方法,并非学整堂课都是问和答,最重要的是根据教材内容、教学特点以及学生的基本情况等,将问答、讲解有效地配合起来。

以讲解解决难题,以讲述带过,以讲解和讲述提问准备条件,然后再以问题将重点突出来,从而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引导他们正确分析和理解教材内容,有效运用启发式教学模式,使备课胸有成竹。同时,在课堂上应当善于设计问题,还应当辅助以检查监督,以此来完成教学任务。实践中可以看到,学生不会一如既往地自觉思考、探究,若教师只是浅尝辄止地口头布置,不深入检查监督,则学生可能会形成懒散习惯,不利于教学目标的实现。对于教师而言,应当从掌握学生的基本学习能力、程度以及动态等方面着手,以免只是一味地盲目教学。基于此,实践中应当对各种类型的学习加强检查,比如学期考试、口头提问、单元测试以及检查作业的实际完成情况。在检查过程中,教师应当准确、全面地掌握学生的能力、学习情况,在动态的教学实践中不断地调整方法和进度,以此来激发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从而提高他们的成绩。

三、采用多媒体技术促进启发式教学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初中语文启发式教学过程中,应当积极采用现代化多媒体教学手段和技术,比如制作电脑课件、播放幻灯片、视频以及图片等形式,将原本比较抽象、生涩的事物具体化、动态化,将复杂的事物简单化、丰富化。采用多媒体技术,使教学内容更加的直观、形象,便于学生感知。比如,在《听潮》教学实践中,让学生先听一段配音朗读,并播放涨潮课件和视频,可有效将学生带入作者所绘声绘色描写的如梦如幻以及如怒如吼的艺术境界之中,使学生感受语言的魅力。再如,朱自清《春》一文教学过程中,建议制作几幅春景图课件,用多媒体技术设备将其播放出来,春天的音、形和色,跃然于眼前,引导、启发学生们去亲身感受春景之美好,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热情。

四、结语

总而言之,启发式教学模式应用的主要目的在于更好地发挥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将各种因素的作用发挥到极致,从而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

作者:刘来禄 单位:甘肃省永登县祁连山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