启发式教学论文范例

前言:一篇好的文章需要精心雕琢,小编精选了8篇启发式教学论文范例,供您参考,期待您的阅读。

启发式教学论文

小学启发式教学论文(3篇)

第一篇:启发式教学下的小学数学课堂

一、创设情境教学,启发学生思考

数学学科严谨性强,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思维能力。在学习数学过程中,学生经常会感到无趣和枯燥。为了将学生的兴趣激发出来,教师可以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为学生创设故事情境,将学生比较感兴趣的故事带入课堂,通过故事的引用将数学知识内容变得生动形象,让学生在故事情境中积极独立思考。故事情境要对学生具有启发价值,带动学生主动思考。例如,在苏教版小学六年级数学《比例》教学中,为了促进学生思考,让数学课堂变得生动有趣,教师为学生创设了一个故事情境:大象爷爷将小兔子和小猴子请到家里一起过圣诞节。这时候,大象爷爷拿出备好的160个苹果,分给大家。大象爷爷一共请了16只小兔子,22只小猴子,大象爷爷拿着这些苹果不知道要怎么分。这时候小兔子说:大象爷爷,你可以把这些苹果平均分成两份,这样每份就是80个,然后给我们小兔子组一份,给小猴子组一份,然后我们再自己分。大象爷爷听了后再问小猴子的意见。小猴子说:这样分对我们来说不公平,小兔子他们每人能分到5个苹果,而我们平均每个人都分不到4个。这时候大象爷爷就苦恼了,到底该怎么分呢?教师适时提出问题,引导学生展开思维。教师:同学们帮大象爷爷想想办法,怎样分才会公平呢?学生都被带入到教师创设的故事情境中,积极思考,主动去寻求合适的答案,有效激发了学生的积极主动性。

二、利用实际问题,启迪学生思维

将生活实际融入数学课堂中,能够增强学生熟悉感。在启发式教学中,教师可以从生活实际问题入手,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引导学生从自己已有的生活经验中更好地理解、掌握所学知识。例如,在苏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两、三位数的加法和减法》的教学中,教师在讲减法的时候引入了一些生活实际中的问题,以此来启迪学生思维,取得很好的教学效果。教师:一间多媒体教室里有120个座位,有一个班的学生去上课,当学生都坐好之后,还有35个空座位,请问这个班共有多少名学生?教师从学生比较熟悉的生活实际问题入手,容易拓展学生的思维,促进学生进一步思考,同时让学生体会到数学与生活是紧密联系的。又如:在学习苏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时、分、秒》的教学中,为了更好地启发学生,让学生对时分秒有更好的了解,教师让学生计算一下自己平时吃饭会花多长时间,让学生思考一下平时跑操的时候,绕操场跑一圈大约会用多长时间。在课堂中引入一些生活问题,让学生学会从数学角度观察现实生活,从而让学生的思维得到更好的发展。

三、科学有效启发,推动学生进步

启发式教学强调教师对学生的引导和启发作用,而不是直接将知识灌输给学生。教师通过实施启发式教学,可以让学生学会学习,推动学生进步。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从比较简单的知识内容处启发、引导学生,指引学生思考的方向。例如,在苏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两位数乘两位数》的教学中,教师从学生已经学过的“两位数乘一位数”知识内容出发,逐步引导学生学习、掌握本节知识内容。首先,教师为学生出几道计算题:“25x3=38x8=18x6=”让学生回忆这些计算题的做法,在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上增加难度,给出难度较大一点的计算题:“12x14=”教师利用这种教学方法,推动学生自主探究,用自己的知识基础去探索出更多的数学知识。在探究的过程中,学生不仅很好地复习了以前的知识内容,还在探究中受到很大的启发,无形中掌握了更多的知识,同时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阅读全文

课堂启发式教学论文(4篇)

第一篇:初中物理课堂启发式教学

一、借助奇妙导入,激发学生兴趣

启发式教学策略是基于教学目标与人才培养目标出发的关键策略,要重视初中物理教学中启发式教学策略的运用。起点就是运用奇妙导入,激发学习兴趣。教学时,教师应运用启发式的导入方式,引导学生发现新知识与生活实践的联系,激励学生思考,牵动学生思绪,鼓励学生探索。教师创设有趣的导入情境,能促进学生的好奇心,提升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强化教学效果。导入的形式可以有演示实验导入、生活话题导入、最新研究成果导入等,结合教学内容、教学目标,选择不同的导入形式,引导学生分析与发现导入过程中的关键点,激发学生思考、互动交流、合作分析,从而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加深学生的印象,鼓励学生展开积极的探索与实践。例如,在学习“压强与体积的关系”相关知识时,可以借助演示实验进行有趣的导入。教师创设如下实验模式:(1)将废注射液针头端剪断磨平,并将活塞推到较低的位置(不要推到最底端),再与学生手臂有肉处接触,如此便封闭了一定量气体。之后向外拉活塞,并放手,发现有部分肉挤入活塞并有疼痛感。(2)将注射液针头插入橡皮塞中,将活塞缓慢地往内推,之后放手。学生会发现向内推的过程中需要用到的力越来越大,而放手后,活塞会慢慢恢复到原状。结合实验现象,让学生展开分析、认识、归纳与总结,得出“压强与体积的关系”为“一定量的气体,体积增大,压强减小;体积减小,压强增大”。由此,结合启发式导入方法,将教学基点定位在培养学生的能力与发展思维方面,加深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学生也能根据教学情境,通过观察、联想等活动,展开实践探索与互助交流,提升分析、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实施精讲点拨,引导科学分析

导入是启发式教学的第一阶段,知识的精讲点拨是学生学习知识的重要过程,此时学习知识达到成熟阶段。在第一阶段的重点呈现以后,教师将相关联的知识、方法,通过生动、精要地讲解,由表及里、循序渐进,不断呈现出来。精讲点拨过程不能采用灌输式的方法,需要运用水到渠成的引导策略,引导学生自觉发现知识、掌握学习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胆识与勇气,鼓励学生自主分析、思考与建构知识网络。知识的精讲点拨是学生的主动建构过程,需要教师调动学生的思维活动,理清分析思路,重难点点拨,基于学生认知水平与能力,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能力、方法与思维,引导学生科学分析,有效提升。例如,学习“摩擦力”相关知识时,教师要重点引导学生分析摩擦力大小的影响因素,借助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展开对“正压力、接触面”因素的引导,学生从日常生活现象中启发思维,从小型演示实验中发现规律,从自主探究实验中得出结论。学习“杠杆”相关知识时,关键点也是需要学生了解“力与力臂”的关系,教师点拨重难点,鼓励学生抓住核心,实践探索,不断掌握科学的分析方法,提升物理科学素养。

三、巧妙设置疑问,注重思维逻辑

亚里士多德曾经阐述“思维自惊奇和疑问开始”,可以看出疑问是思维的催化剂,能够刺激学生开始思考、分析与发现。日本的相关研究人员将课堂提问分为两部分,一种是“无效提问”,一种是“重要提问”。而区分这两者的标准,就是观察提问是否对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有所帮助。学生的思维是循序渐进、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的过程,而提问应该遵循学生的思维模式与过程。所以提问需要从学生的生活和实践经验入手,由问题开启思维与发展思维,之后构建创新性思维模式。启发式教学模式是以启发思维、发展能力、提升素质为目的,传授知识是实现启发式教学的过程。在教学主体上,应该形成以学生为本,学生自主观察、分析、发现问题的教学核心;在教学结构上,应该形成以师生互助、小组合作的学习模式,围绕某一话题展开对话、讨论的方式,教师有意制造思维障碍,并引导学生自主分析,提升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同时,促进学生完成探索和发现,强化学生的思维逻辑能力。例如,学习“探究串、并联电路电压的规律”相关知识时,教师可以由学生熟悉的生活现象出发,巧妙设置疑问。“节日中的小灯泡都是连在一根线上,是串联还是并联?家用电器之间每个电器都会占用一个插孔,是串联还是并联呢?”学生根据已有认知,回答出关于并联和串联的相关问题。接着教师引导学生画出实验电路图、展开实验、实验分析与总结等一系列过程,进一步学习关于“串、并联电路电压的规律”的相关知识。在实验探究了电压相关规律后,教师引导学生归纳方法与思路,再引导学生按图索骥,分析“串、并联电路电流的规律”。教师设问:“串联电路分压,并联两端电压相同,那电流规律如何?”学生结合电压的探究方法,展开实验探究、合作交流、归纳总结,得出“串联分压,并联分流”的规律。通过启发式教学思路,巧妙设置疑问,培养学生的思维逻辑能力。

阅读全文

英语单词启发式教学论文

一、问题设置与英语单词讲授的自然融合

1.实施前提

“活学活用”路径强调的是“用”,即学生会使用新学的单词,扩充自身的语料库,增强语言交流能力,以“用”来强化记忆,来激发学习兴趣。而要达到这一教学目标,在课堂上,如果学生的语言储备不够,尤其是语法储备不足,往往会难以融进教师的讲解情境中;如果教师只是单纯的例句式讲解,在此种被动的信息接受中,学生原有的语言储备未能积极调动,加之教师语言知识的积累又直接影响语言情境的创设,如果单词情境设计得僵硬、死板,学生头脑中的语言区也就更不能得到强大的兴奋刺激,从而降低了自身单词记忆和运用的学习效率。民主平等的教学氛围、师生高涨的教学热情是实施启发式教学的前提条件;问题设计、积极思维是贯彻启发式教学的关键;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高水平的教师修养是实施启发式教学的保证。

不得不承认,问题启发式教学法的实施首先就是教师和学生双边都有极大的热情投入。笔者所在的全国最大的预科生培养基地南昌工学院的教学管理规定,根据学生的平时课堂表现等,教师可有权给出占学生该门课程学期成绩30%的平时成绩,所以笔者以小组回答问题来加减平时分这一奖惩性措施,来提高学生参与到问题启发式教学当中去。

2.实施过程

符号学家索绪尔在《普通语言学教程》中提出了“语义三角”的学说,即语言作为符号,伸向能指和所指这两级。语言符号的能指即语言的发音和书写这两种表现形式,所指即语言的意义,这其中所指又包括外延和内涵两个方面。所以,笔者在语言教学中,力图肃清学生在语言的能指和所指范围内的困惑,以此来设计问题情境,实施问题启发式教学方案。下面笔者列举一些适合在单词讲授时启动的问题情境。

(1)翻译

阅读全文

计算机启发式教学论文

一、启发式教学法的教学设计

1.巧妙设置引例

人们的思路往往是从具体到一般,因此,教学中新内容的导入对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堆栈内容的教学设计中,以具体的问题“将十进制数转换成八进制数”作为内容的导入,同时采用一题多解的思路进行问题的分析、讨论和对比。首先,分析问题。数制转换问题是计算机的常见问题,以这个问题作为引入点,在学生现有知识能力的基础上启发学生,会更自然,学生也会更容易接受。可采用提问的方式,引导其回顾将十进制数转换为某一进制数的一般方法,即“除R取余法”。然后,讨论进制转换的程序设计方法。启发编程要点:数据采用普通数据存储,如定义一个数组,来存储余数,同时存储十进制数N,进制数R。整个程序设计采用简单的循环结构,并引导其得出解题的具体步骤。学生在现有知识基础上,能很快得出程序代码,此为问题的第一种解法。同时,进一步引导学生,分析这种程序代码的优缺点———问题处理较简洁明了,但简单循环结构的处理方式导致程序代码的冗余度较大。由此引出主要内容———堆栈及其运算。

2.引出堆栈及其运算的相关内容

有了前期问题的导入,学生对学习堆栈这种数据结构的兴趣大幅度提高,笔者从两个方面对其内容进行讲解:数据在计算机中的存储和存储形式下数据的常见运算。数据的存储不仅是一个学习单元所关注的内容,每个人对于数据存储都有自己的理解,别人的经验、结论并不能加深自己对问题的理解,只有在学习中不断进行思考,不断总结,才能真正理解其含义。因此,这部分内容的讲解要以引导为主,使学生自己通过思考,得出堆栈数据结构的存储特点及相关运算。最后教师再对其进行系统性讲解,帮助学生梳理系统化知识结构。

3.启发学生另寻解题思路

为了使学生更好的掌握堆栈这种数据结构,并能用它解决实际问题,应进一步引导学生分析数制转换的过程,启发学生总结转换过程中的规律,即余数具有“后进先出”的特点,进而引导其用堆栈处理数制转换的过程。首先,分析使用堆栈后,数据在堆栈中的存储及变化情况,引导学生———余数需要存储在堆栈中,并进一步分析数据在计算机中的变化情况及所应做的操作,其变量及所做的操作如表1所示。其中被除数N即为要转换的十进制数,除数R为要转换的进制,商K为操作中的中间结果,余数J为最后需要存储的结果。其次,启发学生总结规律,并得出数制转换过程中的流程图,进而得到使用堆栈后的程序设计的语句。此为问题的第二种解法。根据启发式教学法的原则,在课堂上应注重对学生学习兴趣的启发和引导,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因此,在其讲解过程中,巧设疑问,本着师生互动,重思维能力的培养,重学习过程的原则,启发、引导学生。例如可设立“堆栈存储和管理数据的性质如何”“如何利用堆栈来存储和管理余数”“循环体中的程序语句是什么”等问题来引导整个教学过程。问题设置的个数和时机应恰当巧妙,将整个教学过程分为四个阶段,即前期、前中期、中期和后期,并在各个阶段中设置一个问题,引导相关知识点,并发挥问题的功能。

阅读全文

中医眼科启发式教学论文

1认真备课,为授课做好充分的准备

启发式教学和传统教学不同点在于,在教学过程中启发式教学是通过启而迪之,教师只是起引导作用,真正的学习主体是学生,而不再是传统教学中教师站在讲台上滔滔不绝地灌输知识,学生只是被动地接受。所以在围绕教学大纲备课时,教师不仅要熟悉授课内容,更要在学生已有的学习基础上,对课程进行有计划地设计,尤其是重点、难点内容。如何运用恰当的教学手段,激发起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引导他们独立思考学习是备课的重点,也是关乎启发式教学成败的关键。

2各种启发式教学手段灵活运用

启发式教学是一种教学的指导方针,更是一种教学指导思想,它包含多种教学手段。常用的启发式教学手段包括提问启发、对比启发、类推启发、病例启发等。

2.1提问启发式教学

即教师将授课内容精心设计成问题,通过向学生提出问题,激发起学生的求知欲,引导其独立思考、分析及解决问题,进而对知识点加深理解。例如在讲授瞳神紧小的病因病机时,可以提问:“关于瞳神紧小病因病机的学说有哪些?”。通过引用倪维德《原机启微》“足少阴肾为水,肾之精上为神水,手厥阴心包络为相火,火强搏水,水实而自收”,提出“什么是强阳搏实阴论?”通过引用黄庭镜《目经大成•八十一证•瞳神紧小》“因劳伤精血,阳火散乱,火衰不能鼓荡山泽之气生水滋木,致目自凋,而水亦随涸”,提出:“黄氏对该病的病因病机如何认识?”。通过上述不同的观点,引导学生将该病的病因病机概括为虚实两方面:实者为外感热邪或肝胆火热,火邪攻目,煎熬神水,黄仁受灼,致瞳神展缩失灵;虚者为劳伤肝肾或久病伤阴,肝肾阴亏,虚火上炎,神水受伤,瞳神失养。教师运用提问启发式教学法,使学生带着问题学习,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教学效果。

2.2对比启发式教学

阅读全文

英语教学与启发式教学论文

1.关于启发式教学

(1)启发式教学的概念。

启发式教学的教育观念在我国历史上有着渊远的根源,“启发”一词源于《论语•述而》篇:“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可见早在孔子时代,就已经产生了启发式教学的教育理念[1],到了今天,启发式教学主要是指以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为指导,以培养学生独立思考与开拓创新能力为主要目标,从学生实际出发,英语教师意识到学生的主体地位,通过师生之间的双向交流反馈来实现教学。

(2)启发式教学的原理和方法。

启发式教学要求在教学中以学生为主体,由老师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勇敢质疑,并分析解决问题,找到真理,培养学生主动思考,勇敢质疑的精神。学生要在教师的引导和启发下积极主动地去获取英语知识,同时也对培养学生的知识运用能力有着重要作用。它要求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强调得到真理的过程与方法,而不是仅仅教给学生最后得到的结果。教师在运用启发式教学时要将其贯穿英语教学整个过程,常见的方法主要有:提问启发法、比喻启发法、反诘问启发法、点拨疏通式启发法、示范式启发法、情景式启发法。

(3)启发式教学的优势。

启发式英语教学与注入式英语教学相比,具有优越性。注入式教学将知识硬塞给学生,注重的是结果,没有教给学生方法与过程,学生依然处于“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的状态,没有发挥老师授业解惑的作用,虽然这种教学方法短期内是有效的,但随着教学时间的延长,学生疑问积累,学生会感觉到学习越来越困难,不理解的东西越来越多,以致学生难以继续深入地学习下去,会使学生逐渐丧失对课程的学习兴趣,这也是导致英语教学出现学生两极分化现象的主要原因。启发式英语教学中强调充分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在尊重学生主体地位的同时,可以在最大限度上激发学生在英语教学中的积极性与主动性,让学生开展思维活动,主动探求知识,让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掌握所学的知识,并且在这个过程中培养了学生独立思考与开拓创新的能力。

阅读全文

在线教学案例启发式教学论文

1案例教学与教学案例

1.1案例教学

案例教学是指利用以真实的事件为基础所撰写的案例进行课堂教学的过程。教员依据教学目标,通过案例所呈现的具体典型情境和故事,创设一种能使学员的思维处于积极状态的学习情境,引导学员对隐藏于其中的问题进行研讨分析,在讨论过程中教员再通过案例引入对所讨论内容进行进一步启发、引导、归纳和总结,以帮助学员形成对知识的深层理解和发掘,从而使学员积极主动地获取知识、培养其认识和解决问题的创造性思维和创新人格,提高学员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教学形式。案例教学通过让学生针对案例充分表达自己的见解,以达到一种高层次认知学习的目标。因此,通过案例进行课堂教学,能够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引导学员积极主动思考,充分挖掘其思维潜能,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使学员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从教员方面看,就是帮助学员学会学习、学会思考,以便认识本质,发现规律,举一反三。从学员方面看,就是不断地进行知识重组,完善自己的认知结构,提高认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案例教学相对于传统教学有诸多优点。第一,可以促进师生交流,活跃课堂气氛。课堂上,通过师生之间以案例为线索的提问、讨论、汇报等多种形式的互动交流,形成了“以教员为主导,学员为主体”的开放教学模式,可以极大地调动学员的积极性,活跃课堂气氛。第二,可以培养学员能力,促进全面发展,其重点是学员能力的培养而不仅仅是让学员获得理论知识。第三,可以组合教学形式,优化评价标准。教员考察的不是学员对知识的再现能力而是对问题的独创性解决能力。因此,评价方式更灵活,评价内容更丰富,评价标准更有利于促进学员的发展。

1.2教学案例

对于教学案例的概念,还没有一个公认的权威定义,专家们对它的描述不一。劳伦斯认为,“案例是对一个复杂情景的记录。一个好的案例是一种把部分真实生活引入课堂从而可使教师和全班学生对之进行分析和学习的工具,它可使课堂讨论一直只有真实生活中才存在的棘手问题来进行。但一个好的案例首先必须是一篇好报道”。汉森“愿意把案例说成是对真实事件的描写,其中所包括的内容,能足够引起大家思考和争论的兴趣,且富有启发性”。不论对案例的描述如何,都应该具有现实性、完整性、时代性、有效性、典型性等特点。传统教学中的案例,通常以文字、图表、照片等形式呈现,由教员在课堂上直接给出。然而,随着信息化手段的不断进步,校园网络环境的逐步建立完善,教员借助网络平台,能为学员提供越来越多的在线教学案例。

1.3在线教学案例

相比于传统教学案例,在线教学案例除具有传统教学案例所应具备的特点外,还具有如下特征:

阅读全文

中专学生数学启发式教学论文

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1.教学联系实践

教学如果仅仅停留于课本本身,则很难让学生感知数学的实际效用,学生觉得学习数学并没有实践应用的空间和机会,自然不会主动地去学习。教师在进行教学时,要重视与实际的联系,不能重理论脱离实际。最好能够列举学生身边的例子,让学生意识到数学的的确确能够为自己的生活带来益处和影响。举一个简单的例子:在学习函数图像时,教师应引导学生不再单一地将图像看作一个单独的图形,要启发学生将函数波谷式的起伏看作生活的一场旅行,有浏览在最高处景点也会有低海拔的低谷,这就引发学生积极地计算函数中的最值问题,可以将数轴上的每个点想象成一个国家或者城市,这样学生的学习兴趣就会得到激发,课堂气氛也相对活跃,教师讲解起来也就事半功倍了。

2.直观教学

中专学生的学习基础相对不够殷实,所以教师在进行教学的时候要更加注重直观的教学。对于一些较抽象的概念和定理,最好能够举直观的例子或者借助教学道具帮助学生理解。譬如在讲解立体图像体积容积计算时,不要一味地在黑板上进行讲解,可以选取相似的事物或者生活中的实物进行讲解,让学生有一个直观的感受,学生有了直观的印象,运算起来就会形成自己的思维图案,这对于开发学生的立体思维很有益处。

二、精心设计教学氛围

教学氛围对教学效果起着重要的作用,但有利于学生数学学习的课堂氛围不会是一蹴而就的,需要教师进行精心的设计和实践。对于中专学生来说,存在数学基础较差,甚至部分学生不自信的情况。要多鼓励,对于学生的进步要及时给予表扬和肯定,营造宽松积极的学习氛围,这样学生才能慢慢实现主动积极地学习数学知识,在课堂上配合教师的教学行为,积极思考,大胆举手发言。还有就是教师要关注每位学生的心理变化,依据学生的情绪在教学进程上适时进行一些调整,当发现学生普遍存有疑惑时,就不要进行下一环节的讲解,而要用一定的时间做一些巩固复习和习题答疑。当发现学生精神不够集中时,要多提一些开放式的问题,引导学生讨论,树立起其课堂主人翁的姿态。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