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教育教师的能动作用初探

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美术教育教师的能动作用初探,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美术教育教师的能动作用初探

摘要:

从馆校合作模式入手,对当前美术教育领域国内外馆校合作模式进行了比较,分析了教师在馆校合作中的关键性作用;以一个美术教育工作者的视角,对馆校合作模式下教师的能动作用进行了思考。

关键词:

馆校合作;美术教育;教师能动作用

美术馆与学校合作在国外早已受到重视,英美国家早在十九世纪就有馆校合作的风气。进入新世纪后,随着美术馆专业组织、学术单位的发展健全和人们对美术馆“教育功能”的持续重视,“馆校合作”开始蓬勃发展,特别是通过“馆校合作”服务学校教育的思想,得到了各国美术馆界和教育界的普遍认同,积极推进学校美术教育与美术馆资源合作发展,拓展学校美术教育空间,已经成为新世纪美术教育发展的重要趋势。近年来,随着美术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我国美术教育界也逐步认识到馆校合作的重要性,开始了馆校合作理论与实践的研究和探索,不少专家学者就馆校合作的相关问题提出了许多建设性的意见建议。研究显示,在当前国内的条件和环境下,想要有效推动馆校合作,促进美术教育水平提升,各级美术教师必须在馆校合作中发挥更加积极主动的作用。

一、国内外馆校合作模式的现状对比

对于馆校合作的模式,国内外均有学者进行了研究归纳,将其总结整理,可大体分为以下七种:提供者与接受者模式、美术馆主导的互动模式、学校主导的互动模式、社区美术馆学校、美术馆附属学校、中介者互动模式和校园美术馆模式[1]。纵观世界各地馆校合作活动的操作情况可以发现,欧美等馆校合作活动开展得比较活跃的国家,多采取“学校主导”、“社区美术馆”与“美术馆附属学校”等模式,而我国目前的馆校合作主要还是“提供者与接受者”与“中介者互动模式”比较多见。此外,近年来随着国家对美育重视程度的加深和美术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校园美术馆的模式也逐渐在国内兴起,而在这三种模式中,“提供者与接受者”的模式又占据着占较大的比例。

二、从馆校合作模式看教师在馆校合作中的作用

考察教师在馆校合作的7种模式显示(见表1),在几种馆校合作模式中,任何一种模式都离不开学校教师的参与和配合,甚至从美术教育的角度来讲,任何馆校合作的最终效果如何,都取决于教师作用的发挥。研究显示欧美等馆校合作较成功的西方国家采取的是“学校主导”、“社区美术馆”与“美术馆附属学校”等馆校合作模式。教师在活动中都占据着相对主动的地位,这些教师作为活动的规划主导者,能够结合学生的特点,有针对性地提出活动构想,结合美术馆资源,有效地达到教学目的。而国内现在主要采取的几种模式,教师在活动中的作用都相对被动,如在国内最普遍的“提供着与接受者模式”中,一般均是由美术馆单方面规划并设计活动供学校师生使用,在这一模式实施过程中,学校的教师完全没有参与课程的规划过程,只是被动的选择使用;又如“中介互动模式”中,则是由美术馆与学校之外的第三方机构扮演主导角色;而对于当前逐渐兴起的学校美术馆模式而言,国内的校园美术馆则多数作为学生展示作品、开展竞赛性活动的场所,教师则主要起到管理、组织的作用,教育功能发挥并不明显。从这一角度分析,我国馆校合作与欧美发达国家存在较大差距,除了我们的社会体制、公共文化系统、美术馆本身不够成熟等方面的原因外,各级教师的主观能动作用发挥不够也是关键性原因之一。

三、教师应积极发挥主观能动作用有效促进馆校合作

研究显示,教师的直接参与是确保美术馆与学校合作成功的重要关键,教师在美术馆与学校的合作上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笔者认为,在国内当前的环境和条件下,馆校合作能否有效促进美术教育,是与各级美术教师息息相关的。美术馆方面,美术馆是面向所有观众的,其教育没有序列性,无法由专家学者事先根据教育目标编定,但却要尽量使参与的观众均有学习的可能性。这样在馆校合作时,就需要学校教师与美术馆专业人员沟通合作,促使美术馆的特性与学生观众的学习需求结合,才能确保教育活动方案符合学校需求。而当前国内美术馆受公共教育功能认识不足、专业教育人才缺乏、不熟悉学校美术教学课程实施等因素影响,通常难以规化出符合不同层级学校,因应个别班级教学及学生学习需求的教育活动。因此,学校教师的主观能动性就显得尤为重要,比如说教师在带领学生参观美术馆教育活动之前,如果事先做好参观前的准备(让学生了解参观活动的概况、背景及参观活动学习规划等准备工作),就能够让学生的参观学习突出焦点,从而获得较大的学习收获。教师方面,教师具备专业的教学能力与经验以及充分了解与掌握班上学生等优势,而在馆校合作方案中,最终是涉及学生的学习,故而教师自然是学校方面与美术馆方面主要的沟通人员,也应该担负班上学生的学习规划与评价工作,以掌控馆校合作中学生的学习质量。比如说如果一个教师对美术馆教育资源与利用有所认知与偏好,那么相对的在其教学行动上,便会在实际的教学活动上加以运用,主动与教学活动相结合来拓展学生的视野,丰富其教学内容,并使教学活动与社会更贴近,拉近学校与社会的隔阂,使学生的学习更具生活化与整体性。所以,教师在馆校合作模式中其实就是促进者的角色,积极的促进者能够主动积极地规划馆校合作的教育方案,以实际教学行动支持美术馆的教育活动,而不是消极的表现。教师在馆校合作关系中,是促进合作不断发展的基本动力来源,更是促使学生获得良好学习质量的最重要推手。首先,美术教师要转变教学观念,主动参与到开发利用美术馆的教育资源中去。作为一名从事美术教育的教师,除了安排好日常教学工作,同时也肩负着重要的社会责任。需要教师主动的把美术馆中的优秀作品及各类有用信息根据实际需要及时地进行筛选后再介绍给学生,很好地沟通了社会美术资源和美术课堂。利用美术馆这个社会公共平台,教师能在定期的展览中向学生介绍不同类型的艺术家,既丰富了课堂知识,又开拓了艺术视野。在国内诸如“艺术家进校园”等项目还处于起步状态,美术教师通过馆校合作向学生介绍艺术家的同时展示其作品,无疑是一个重要而便捷的途径。这就要求教师要主动了解、熟悉所在地的美术馆,尽可能加强与地方美术馆沟通联系,真正起到桥梁作用。其次,美术教师要提倡原作教学,主动为学生创造参观各类展览的机会。美术课堂不仅要引进来,还要走出去。美术的魅力在于参观原作,普通的印刷品或者照片并不能真实还原美术作品,要让学生参观原作时不仅掌握第一手的资料,还能面对面感受原作的艺术魅力。参观原作一方面,由于受条件限制,国内美术教科书上的图片画作很少标示尺寸,同样一幅作品尺寸大小不同带给人的影响力不同,印刷工艺不同也造成图案的颜色、明度等存在偏差,长此以往必定会造成学生对艺术作品的错误认知和曲解。另一方面,原作中包含的大量信息是书籍印刷品无法比拟的,美术馆恰恰给学生提供了可以近距离欣赏原作的理想场所。所以,教师应主动地为学生创造、提供参观各类展览的机会。这也是新版国家美术新课程标准所努力倡导的一种专业要求。最后,美术教师应树立职业理想,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开发美术教学资源。教师的职业理想是教师教学行为的内在动力机制。教师只有把个人理想寄托在事业发展上,不断地在实践教学中进行反思,才能使本职工作质量不断得到提升、精益求精。曾经就有一位美术教师,将自费参观欧洲美术馆所拍摄的照片及心得用于美术欣赏课的教学,引发了学生强烈的学习兴趣并受到社会的广泛热议。尽管这样的教学成本较高并不能普遍推广,但他却积极主动的挖掘国外展馆信息充实课堂教学。这样的教学能够使学生欣赏到更多优秀的国外美术原作,激发学生对原作的强烈探索兴趣。发挥教师主观能动性进行馆校合作教学,既是学生期待的,也是学校美术教育所追求的。作为一名新时代的美术教师,不仅需要具备高尚的职业理想,还要与时俱进不断丰富自身的知识结构,不断提升个人的教学水平,使自己真正成为一位课堂教学资源的发现者、创造者。

参考文献:

[1]刘婉真.美术馆教育理念与务实[M].台北:南天书局,2002.

作者:陈卓君 单位:郑州成功财经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