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高中美术教育问题浅议(4篇),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在高中美术教学过程中,由于受到美术学科自身特点的影响,难免会出现一些教学问题。尤其在新课改背景下,这些教学问题的将会影响到教师美术课讲解的效果,因此文中有必要对高中美术教育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有效地改正措施。
一、引言
高中阶段是学生进入大学前的一个准备阶段,学生必须要在高中阶段来打下坚实的学习基础,那么为了学生可以在大学生活中有一个良好的发展,就必须要增加自身的知识面以及特殊技能。而高中美术课程的学习就是一个提高学生美术技能的一个良好的学习机会,但是目前在新课改的发展背景之下,高中美术教学还存在着诸多问题,这就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学生学习美术技能的效果。对此,文中对新课改背景下高中美术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开展策略研究的必要性进行了分析,并通过新课改背景下高中美术教育存在的问题以及新课改背景下高中美术教育发展的实用策略两个主要的部分来展开论证,充实本文的研究内容。
1.新课改背景下高中美术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开展策略研究的必要性
新课程改革的进行,使得各个学科都必须要结合时代的要求进行改革,对于高中美术来说同样如此,所以进行新课改背景下高中美术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开展策略的研究,是符合时展的要求;而在高中美术教学的进行中,确实存在着一些影响教学质量的问题,这些问题的解决已经迫在眉睫,必须要及时的采取措施,而进行新课改背景下高中美术教育问题的研究,就是解决这些问题的最好选择;美术作为教育学科的一门,通过解决美术教学中的问题,可以更加有利于新课程改革的发展与推进,促进教育质量的提高。
2.新课改背景下高中美术教育存在的问题
(1)受传统思维影响,缺乏对美术教育的重视
在高中教育中,一般存在着这样一种观念,美术课只是一门陶冶情操和兴趣的课程,根本不应该成为学生学习的重点。家长会让学生放弃学习美术的时间,来加强对文化课的学习;而对于学校来说,有一些学校甚至会取消美术课程,来增加其它文化课的学习时间,来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而在老师看来,文化课老师往往会占用美术课的时间,来进行知识的讲解,增加讲课时间。在这个时候,美术老师也会主动地让出课程,来满足文化课教师的要求。这种现象的出现,就充分反映出了对美术教育的不重视的传统理念。
(2)美术课堂的枯燥性,降低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美术课上,经常见到的一种现象,教师在板书上画出模型,然后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绘制图进行模仿。试想再这样的课堂上,学生根本就不会有学习美术的兴趣,一味地模仿、不变的教学套路只会让学生越来越丧失对学习美术的兴趣。面对美术课堂的枯燥性,学生的学习兴趣降低的现状,必须要进行分析,来找出合理的解决措施,来逐步地转变目前美术课堂的教学现状。
(3)美术教师缺乏专业性,难以深入讲解
对于美术教师来说,在新课程那个改革的背景之下,简单的绘画素质已经远远不能适应新时期的需要。尤其是对于高中教学来说,学生的理解能力正在逐步提高,一些简单的绘画技巧已经不能够满足学生对美术课程的要求,这就对教师自身的专业素质方面提高了更高的要求。但是根据一些实际反映,一些教师并没有对美术一个更加深入的讲解,影响高中美术教学的开展,不利于学生的美术学习。
3.新课改背景下高中美术教育发展的实用策略
(1)改革美术教育理念,提高重视程度
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美术教育必须要从自身出发,加强改进。首先,改变传统理念,学校要普及美术教育新理念,促进“美术培养人才”理念的宣传和发展;而对于教师来说,教师要加强学科间的联系,通过汇集各个学科之间的优势,来弥补美术课堂的缺陷,发挥进一步活跃美术课堂的作用。例如,美术学科可以和历史相结合,教师可以在讲课的时候,讲解圆明园的绘画例子,这样就可以借助历史上的第二次鸦片战争来进行课堂讲解,从而实现了学科之间的互动,从而改变美术课不重要的传统理念。
(2)合理应用多媒体,提高美术课堂的创新性
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多媒体技术对课程教育的联系逐渐密切,也就是说美术课可以借助多媒体,来促进美术教育的创新性,促进学生学习兴趣的提高。例如,在进行美术绘制的时候,可以通过向学生讲授flash动画的制作方式,让学生掌握一些基本动画的制作方式,而学生通过自主的学习就可掌握到一些新的美术技能,这样就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学生的兴趣,而且还可以让学生在于新事物的接触中,不断增强创新能力。
(3)加强培训,提高美术教师专业性
为了顺应教育课程改革的要求,美术课的发展必须要提高美术教师专业性,这就需要学校定期对这些美术教师进行培训。首先,在培训内容上,不仅仅要培训一些绘画技巧,还要聘请一些专家进行美术理念的传播,促进美术教师美术理念的提高;其次,在培训的资金方面,学校必须要做到大力支持,这样才可以使美术教师专心地进行培训;在培训的方式上,要把美术教师培训打造成一个定期的、循环式的培训课程,这样才可以帮助教师在一个完成的培训课程中获得进步与发展。
二、结语
综上所述,高中美术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已经影响到美术教育在新时期课程改革中的发展,只有将这些问题一一解决,才可以促进高中美术教育的发展与进步。文中对这些问题的解决策略已经做出了详细地解答,希望可以对高中美术教学的发展今后有一定的帮助。
作者:夏殿栋 单位:山东省菏泽市东明县实验中学
第二篇:高中美术教育现状与思考分析
【摘要】
在社会经济和文化的飞速发展的今天,虽然素质教育越来越被人们重视,但是在高中阶段,由于受应试教育的影响较深,美术不是高考科目,所以家长和学校不重视美术,致使作为陶冶学生情操、提高学生审美能力的美术学科得不到重视。
【关键词】
高中美术;教育;问题;方法
在社会经济和文化飞速发展的今天,虽然素质教育越来越被重视,但是在高中阶段,由于受应试教育的影响较深,美术在高考中没有一席之地,家长和学校又过多重视文化课的成绩,所以在教学计划中,学校根本不把它列入其中,致使作为陶冶学生情操、提高学生审美能力的美术学科得不到重视。下面笔者简单谈谈高中的美术教学的重要性、存在的问题以及解决方法。
一、高中美术教育的重要作用
1、美术教育能够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道德修养和陶冶情操
美术教育是很重要的审美和道德的教育方式,可以通过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塑造学生的道德修养,使学生在享受美的同时,自然接受审美和道德的教育,从而不断提高自己的审美能力。学生学习美术的过程,不只是接受知识的过程,同时也是丰富情感的过程。大作家鲁迅曾说过:“美术可辅冀道德。”从他的这句话中,我们不难看出美术教学与道德修养之间的重要关系。一幅成功的好作品能给人们带来视觉上的享受,还能够使人们道德品质得到提升。教师在引导学生赏析美术作品时,能把学生带到作品所表达的情景之中;教学生作画时,能够给学生带来心灵上的震撼,使学生把画和自己融为一体。这样都可以陶冶学生情操,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增强学生对自然和生活的热爱,并逐步提升学生自身的道德修养。
2、美术教育能够提升学生的文化素养,体现文化的多元化
美术教学过程不是单纯地让学生去学习作画的方法和技巧,更重要的是一种文化渗透的过程。美术教学中,学生在深入了解祖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同时,也能感受到传统文化带给他们的美感。另外,美术学科不是孤立的学科,它与自然科学、人文科学等许多学科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例如,透视与数学有着密切的联系,色彩与光学联系密切,这都体现出了美术教育的文化多元化。
3、美术教育能促进学生形象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发展
形象思维是一种重要的思维方式,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创造力。在学校教育中,大多数课程都是比较抽象的,而美术课中学生接触的是实际事物和具体环境,学生的表现活动自由,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
二、当下美术教育存在的问题
1、学校过度重视应试教育,对美术教育重视不够
由于美术不在高考的范围之内,许多学校只重视升学率,不重视美术课,认为美术课上不上无所谓。有的学校根本不把美术课列入教学计划,久而久之,美术课就渐渐淡出了学生的视线,只有美术特长生在学习。
2、教师的教学方法不当
美术不是孤立的学科,而是和其他学科有着密切的联系,因此,教学中我们不能按照传统的教学模式教学,这样就会曲解美术的真正含义,达不到理想的教学效果。此外,美术是一门艺术性的学科,能够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让学生学会在生活中发现美,从而热爱生活、享受生活。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教给学生从多方面、多角度审视和评价美术作品,用辩证发展的眼光去看待和分析问题,这样才能达到美术教学的目的。
3、评价标准单一
我国现在教育体制还带有应试教育的色彩,往往会以考试分数的多少评定学生的学习能力。这样单一的评价方式就造成了单一的评价标准,从而使许多在其他方面有能力的学生绊倒在了分数这个门槛下,影响了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挥,也不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个人艺术理想,影响了他们的前途和发展。
4、学生自身对美术学习的积极性不高
受传统考试模式的影响,许多学生为了应付高考,放弃休息娱乐时间而拼命学习课本知识。他们被学习搞得身心疲惫,对于美术学习,提不起精神,没有一点兴趣,他们认为自己又不是学美术专业的,与其把时间浪费在美术上,还不如多做几道试题。
三、解决的办法
1、转变教育观念,大力实施素质教育
首先,我们应该转变传统的教育理念,大力实施素质教育,把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作为教育的最终目标,注重培养学生的能力和学习方法。在美术教学过程中,我们要强化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和审美能力。教师还要为学生创造条件,让学生以全新的感觉去感受生活,培养学生在生活中发现美的意识和能力。
2、全面把握教材,灵活运用教学方法
高中美术教学中,为了提高课堂教学的趣味性,在教学新课之前,教师应该深入钻研教材,认真备课,全面把握教学内容,把重难点进行区分,根据实际情况随机应变,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让课堂气氛活跃起来,使学生充分理解所讲内容,培养学生拥有一双发现美的眼睛。
3、培养学生兴趣,调动学生积极性,活跃课堂氛围
作为美术教师,我们要善于发现学生的好奇心,培养学生兴趣。有了兴趣,学生才可能积极、主动地学习。教师可以利用美学价值较高的作品引导学生欣赏美术作品、学习美术,并结合欣赏内容适当地介绍一些艺术家的故事或者艺术在生活中的重要作用,帮助学生明确学习目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还要让学生在欣赏作品时,了解这些作品的创作背景以及所获得的荣誉,激发他们的创作欲望。
4、注重情感培养,采用多种评价方式,多表扬鼓励
首先,在美术教育中我们还应该注重对学生的情感培养,增强学生观察周围事物的兴趣,使学生积极观察,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欲望,增强学生学习的动力。教师可以借助各种教学手段调动学生学习的自主性,让积极学习的情感始终贯穿于学生的美术学习中,使学生学会发现美、欣赏美,从而在美术课堂中获得乐趣。其次,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好的表现要及时鼓励和肯定,对学生的评定要多元化,不能单纯地以分数作为评价标准,要努力为学生营造轻松、愉快的课堂环境,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美术,从而提高教学效率。
四、总结
总之,美术能够促进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发展,陶冶学生的情操,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道德修养,高中时期的美术教育可能会影响学生的一生。然而高中时期的美术教学还存在许多问题,需要我们美术教育工作者坚持不懈共同努力,为高中生提供一个良好的美术学习环境。
作者:刘达 单位:秦皇岛市抚宁区职业技术教育中心
第三篇:高中美术教育生活化教学运用
摘要:
近年来,我国教育事业发展迅速,且为国家输送了大批优秀人才,作为高中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美术教育不仅关系着高中学生的审美观念和价值观念,而且也融入到日常学习与生活中,并对其学习和生活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因此,从生活化教学这一视角出发,通过对生活化教学的概念进行阐述,在结合高中美术教育和日常生活的区别及联系的基础上,对生活化教学在高中美术教育中的具体应用展开深入研究。
关键词:
生活化教学;高中美术教育;日常生活
一、引言
在市场竞争对人才专业性与综合性要求不断提高的背景下,高中美术教育长期以来难以得到学校、教师、学生与家长的相应重视,原因在于美术给人的感觉是一种高层次的艺术门类,与日常生活联系较少。基于此,认清美术教育与学生日常生活间的区别与联系,并将生活化的教学引入到美术教育中,从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美术教学课堂效率,已成为当前各高中学校与美术教育工作者需要着重开展的关键工作。
二、生活化教学概述
生活化教学是将相关教学活动置于学生实际生活背景中,进而激发学生作为生活主体参与教育活动的强烈愿望,促使其在生活中学习,并在学习中体会生活乐趣,进而获取新知和陶冶自身情操的一类易被学生接受的教学方法。生活化教学具有以下几方面特点:1.生活化。生活化是指,将生活的实际情况融入到教学过程,并以平易近人的沟通和讲授方式增加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促使生活与教育进行有机结合,调动学生学习兴趣;2.简单化。生活化教学内容大都以学生日常生活中遇到的事物为案例背景,从而使学生更易于理解和掌握相关知识点,提高学习效率;3.系统性。系统性即生活化教学通过对当前社会现象以及学生日常生活进行分析和了解,并从中搜集各类贴切实际的素材,对其蕴含的社会哲理或课程知识进行系统说明,在提高课堂效率的同时,促使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能力得到全面提升[1]。
三、高中美术教育与日常生活的区别与联系
(一)高中美术教育与日常生活的本质区别
高中美术教育和日常生活的本质区别就在于,生活是社会个体意义生命的延续历程,而美术教育则是贯穿于生活始末的特殊引导活动,是对个体关于生活中全部事物的审美与感受具有影响的教育活动,属于两个不同范畴。对日常生活进行分析可知,虽然外延较大,但内涵却较少,学生的日常生活即有目的、有意识的意义生命的延续,在日常生活中,通过特定的方式实现个体自身的价值[2]。美术教育则呈现出外延小、内涵多的特点,并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进而引导学生个体不断追寻与开展具有积极生命意义的自觉实践,这也正是美术教育在学生日常生活中所起到的关键作用。
(二)高中美术教育与日常生活的联系
1.美术源于日常生活。
对美术教育进行分析可知,其源于日常生活,简单来说,日常生活就是广阔的美术教育情境,同理,美术教育当中的相关知识点与学生的日常生活也息息相关。美术教育的目的之一即提高学生自身的审美能力和创造能力,进而满足学生的精神文化需求,而审美能力与创造能力的提升则恰恰体现在学生的日常生活当中,通过接受良好且科学的美术教育,进而促使学生的生活品味得以全面提升,并提高其生活质量。此外,由于诸多美术作品不仅是在相应的历史背景下创作的,而且也立足于社会现实和未来某一阶段所刻画事物的发展方向,故对于学生了解其当前所处的社会现状以及与其生活息息相关的未来社会的发展方向均具有较为深入地影响。由此可见,美术教育源于日常生活,而日常生活则为美术教育的开展提供了良好的环境保障。
2.日常生活对美术教育的需求。
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美术教育不仅需要以素质教育的相关标准为依据,还需要满足日常生活对其提出的相关要求,缺少美术教育,学生文娱生活的丰富性与趣味性必然会受到较大影响。与此同时,学生的审美能力以及创造力等也必定会处于较低水平,从而使其日常生活变得更加枯燥乏味,在生活品质降低的同时,也难以对真正的美进行鉴别。例如,长期以来,高中生的发型问题一直是学校、老师和家长关注的问题,在学校、老师和家长的传统的审美观点下,高中生(男生)则应以短发、平头为主,而在现代观念与非主流文化的影响下,处于青少年阶段的高中生则试图将头发留长,并对其进行染烫,从而难以达到学校、教师和家长的审美标准[3]。因此,当传统审美标准与新兴的青少年审美出现矛盾和碰撞时,美术教育的融入便会起到关键的作用,通过美术教育使学生认识到其当前年龄段的真正“美”,在充分考虑高中生个性的基础上,帮助其建立起科学的审美标准,进而使其认识到应将精力集中在学业方面,并自发地改掉染烫头发等不符合其实际年龄及学校、老师标准的行为习惯。
3.美术教育反作用于日常生活。
美术教育源于生活,却也反作用于生活,即对学生的日常生活具有服务功能。一方面,学生生活实践和生活经验等为美术教育的范围提供了进一步扩展的可能,促使美术教育向着更为全面的方向发展;另一方面,美术教育又会促使学生的日常生活更加丰富,提高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从而提高其个人修养。首先,美术教育能够转变学生的审美观念,利用美术课堂中所讲述的各类知识,提升学生的审美水平,如平面设计与建筑风格的设计等,从而使学生针对某一建筑发表自身见解,使其审美水平在活跃的课堂气氛当中得到良好提升。其次,利用美术教育加强学生对生活现象的理解,并增强学生对生活的感悟,进而根据美术课堂中所学习的知识自信而客观地表述自身对生活中各类事务和现象的观点,进而提高其对生活的适应性。
四、生活化教学在高中美术教育中的应用
(一)日常家庭生活中的美术教学
将美术教育融入家庭生活,并在日积月累的过程中形成基于家庭生活的美术教育,将生活中的事物引入美术知识当中,从而使美术教育更易被学生所接受。例如,在家庭生活中,家长可引导学生利用自身所学的美术知识对自己的卧室进行设计,并在此过程中给予帮助和指导,在全面解放学生美术思想的基础上,提高学生的判断能力和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使美术知识在学生的日常生活中得到进一步巩固[4]。此外,作为日常生活的主要施教者,家长还应不断丰富学生的生活经验,促使其知识结构更具系统性,从而培养其利用美术知识解决实际生活问题的能力。家长需要根据学生的日常行为习惯为学生创设相对自由的生活探究空间,例如,利用空闲时间交给学生部分家庭事务,如餐具、桌椅的购买及其位置陈列等,并利用自身所学的美术知识选取相应花纹、颜色和款式的餐具、桌椅等,使其与家庭的整体环境相适应,在提高学生对美术知识运用能力的基础上,也促使其运用美术知识解决日常生活问题能力的提升。
(二)改变不同的生活化教学环境
改变不同的生活化教学环境是生活化教学应用于美术教育的另一体现,且主要表现在以下两方面:1.利用传统教学方式改变美术教学环境。在教学实践当中,虽然学生个体存在较大差异,但通过对美术教学环境的创设发现,学生对其所学知识的接受程度是受人为调控影响的,且美术学习兴趣的产生与维持也与教学环境息息相关。以《鱼》(线条装饰画)的讲解为例,通过在课前对半成品画即海底世界进行描绘,并将其提供给学生,使学生从“海底世界”中寻找创作灵感,从而联想到在海底世界观看到的各类鱼群,并根据自身经验将日常生活中观看到的鱼群描绘出来,使其与之前的半成品构成一幅完整的画作,在活跃课堂氛围的同时,也提高了学生的动脑和动手能力[5]。
2.利用多媒体网络技术创设美术教学环境。
以网络为主的新兴媒体的发展为美术教学提供了较大的便利,通过借助多媒体教学设备和方法,使美术作品图文并茂且生动、直观地体现出创作者的创作意图和作品所创设的生活情景,在促使学生回味日常生活的同时,激发其创作灵感,调动其美术学习的积极性。
(三)美术教育回归日常生活
由于美术教育源于日常生活,因此,在施教过程中,也应尽可能使其回归日常生活,进而使学生在美术学习的过程中增强自身生活感悟,为其正确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形成奠定良好基础。首先,美术教育应回归日常生活中的具象事物。通过对存在于日常生活中的建筑、家居以及自然风光等事物进行观察和思考,能够促使学生观察事物的全面性和视觉形象的感知与理解能力得到全面提升,通过发现生活事物中蕴含的美,从而将其与美术教育进行有机结合,提高教学效率与学生的美术水平。例如,当美术鉴赏课讲解到园林部分时,教师应围绕生活这一条主线进行讲解,并向学生说明园林建造的最初目的是为了满足古代封建统治阶级与文人雅士游憩和生活的需要,不仅渗透着古代文人墨客的艺术情趣,而且也融入了历代劳动人民的智慧结晶,从而使学生以较为明确的学习目的了解园林整体和局部设计而产生的美感,并结合自身游园实际或相关美术作品的创作背景进行创作,将生活融入到作品当中,并使作品符合其实际生活情况,提高作品的现实意义[6]。其次,美术教育应回归生活经验。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结合自身的生活经验进行美术作品的讲解和美术创作的指导,同时,充分尊重学生个体对生活的不同体验,围绕同一课题,达到求同存异的教学效果。以课题“菜园中的盛会”为例,对于学生而言,蔬菜虽然是其日常生活中的必需品,但其对蔬菜的特点却鲜有了解,而在生活中也并不会常对蔬菜进行观察,故而难以利用蔬菜的特点创作“菜园中的盛会”。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从家中自带部分蔬菜,并给予学生充分的观察时间,从而了解相关蔬菜的形状和特点,而在创作过程中,又不仅仅局限于所陈列的蔬菜,可以令学生结合自身生活实际,创作出更加富有创意的作品,在激发其美术学习兴趣的同时,提高课堂学习效率。
五、结语
本文通过对生活化教学的概念进行分析,进而对高中美术教育和日常生活的区别与联系展开说明,在此基础上,分别从日常家庭教育、转变生活化教学环境以及回归日常生活等方面对生活化教学在高中美术教学中的应用做出了详细探究。研究结果表明,生活化教学在高中美术教育中的应用对于提高学生的审美标准、增强学生对生活现象的理解和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具有重要的作用和现实意义。
作者:巨沂平 单位:巴州区第四中学
参考文献:
[1]朱铁成,张晶.中学物理“生活化”教学的策略[J].教育科学研究,2011,01(12):62-64.
[2]郑振祥.初中科学教学生活化的体验[J].南昌教育学院学报,2011,01(08):132-133.
[3]郑挺谊,李华.生活化教学:高中化学新课程的价值回归与应然选择[J].通化师范学院学报,2012,08(26):80-82.
[4]张文,高玉柏.生活化教学的实施策略[J].中国教育学刊,2012,10(04):47-49.
[5]吴春艳.论培智学校教学生活化[J].中国特殊教育,2012,03(02):28-32.
[6]曹兰胜.以生活化教学推进“中国梦”进课堂[J].广西社会科学,2014,03(15):193-196.
第四篇:高中美术教育教学改革路径探究
摘要:
当前高中阶段的教育在新课改和素质教育的推动下,无论是教学思想还是教学方法都发生了一定的变化。但是,高中阶段的教学还不是完整意义上的素质教育,而是“高考”教育,很多学生盲目追求升学率,重视文化课的学习,忽视素质课程。即使一些学校设置了美术课程,在实施中也形同虚设,教学随意性较强,没有明确的教学目标。新形势下,为了推进高中素质教育,作者以美术课堂的教学为切入点,探究了一些优化高中美术教学的对策,分析了一些高中美术教育教学改革的思路,希望能对高中美术的教学发展和学生的全面发展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
关键词:
高中美术;教育教学目标;教学改革;教学质量;学生发展
一、美术课堂渗透情感性教学,开展体验授课
高中美术教学的目的并不是以往常规中教师要求的那种,记忆一些美术常识和美术知识,死记硬背一些美术口诀或者诀窍,标注问题的答案,而是通过高中美术教学,拓宽学生的视野,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和品德修为,让学生在美术课堂实现思想的碰撞、灵魂的洗礼,在情感上引发共鸣和思考,逐步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美术鉴赏能力,让学生在鉴赏美术作品的同时,提升自身的思想价值观念,真正做到美术作品鉴赏和学习的过程就是真善美的传播、假恶丑的规避过程。高中美术教学的过程不仅仅是知识传授的过程,更是思想和价值观念教育的过程,也是审美能力和鉴赏能力提高的过程。为此,审美体验的高中美术课堂教学要倡导情感性的教学,让学生在体验化的教学过程中操练品性,提高修养和美术专业技能。美术教学的内容或者素材要做到真、善、美的和谐统一。美术教学中的内容也是比较宽泛的,它在传识布道中起着非常突出的作用。情境化的体验式教学,学生理解比较透彻,更容易感悟到美术学习的魅力,发现美术的价值所在。教师要采取有效的方法开展审美体验教学,提高教学质量。
二、创造美术教学的意象,激发创作兴趣
美术教学的过程是与美术作品欣赏和学习打交道的过程,更是思想碰撞和情感体验的过程。要想有效开展高中美术课程教学,首先就要分析学生的学情,找到他们学习的欲望、特点与兴趣所在等。美术课堂教学过程中除了欣赏美术作品,习得基础性的美术知识之外,还需要学生结合所学知识进行有效创作,创作的过程是对欣赏作品的再创造,也是个性化的创作之路,无论是再创作还是个性化的创作,都需要学生具备相应的基础性知识和创作的核心参照物。这就牵扯到美术作品鉴赏意象的创造,审美中美的产生载体主要是美术作品鉴赏的意象,或悲伤,或优美,或幽默,或凄凉,这都需要实现情景交汇,物我合一。无论是文字还是物体,审美的产生都需要人们意识的参与和激发,也都是人们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审美意象就是学生通过对美术作品的鉴赏,对客观事物的一种能动性的表现,具有一定的能动性和感性色彩,从而内化为学生的思想和价值,形成一定的共鸣。
三、重视高中美术课的教学,优化美术教学目标的设计
目的是我们行动的动力和方向,在普通中学的美术课程改革中和教育管理中要实现工作革新,首先就要确定美术教育教学和管理改革的目标。当下,普通中学的美术教学在重视程度上没有引起应有的重视,无论是普通中学的领导、美术教师还是学生,都觉得美术课不太重要,特别是对于高三学生来说,就属于自习课或形同虚设,那么它的地位和其他文化课相比就显得微不足道,正因为有这样的认知才导致普通中学的美术教育教学发展极为滞后。高中阶段的教育教学工作都是围绕高考而开展的,美术课程不参与高考,这就使得美术课处于非常尴尬的地位,无论是老师还是学生都觉得美术课没有地位,可有可无,这样的定式思维导致高中美术课形同虚设。新形势下,普通中学的美术教学改革必须提高学科的重视程度,把美术教学纳入到日常教学中,并且构建齐全的管理制度和考核制度,这样才能促进美术课的健康发展。在普通中学的美术教育和管理中,普通中学要正确定位美术课堂,落实素质教育的理念,并结合学生的特点开设美术课程。在教学目标的制定上不一定非有量化的指标、纸质的成绩,只要学生在课堂中学有所获,学以致用就可以了。在评价上要实现多元化,全方面多角度地评价学生,改变以往那种以成绩评价的单一方式。
四、强化学生的参与意识,实现个性发展
高中美术教学的过程不仅仅包括教师的“教”,还有学生的“学”,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明确师生配合才是最重要的。如果教师一味地讲授,不观察学生,不了解学生的基本情况和学习状况,教学过程中容易偏离目标,那么学生跟不上教师的节奏或者思路,学习效果肯定会受到严重的影响。为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摆正自己的位置,尊重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学生才是课堂的主角,课堂教学质量并不是教师讲授了什么知识,也不是教师尽可能讲授更多的知识,而是学生经过课堂的学习掌握了哪些知识,能否全面理解和应用这些知识。学生是课堂的主体,教师要在课堂上尊重学生,了解学情。另外,在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上,要与时俱进,颠覆常规课堂那种学生被动接受的局面,可以采取小组合作学习、学生主体参与式教学、翻转课堂教学、美术实践微课教学、美术情境教学等方式,活跃课堂教学氛围,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进而提高教学质量,强化学习效果。
五、创新美术教学思维,完善课堂教学模式
美术课作为推广素质教育的课程,其重要性不言而喻,但是由于现有的教学体制导致美术课教学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一些大学生不重视美术学习。要想改变现状,优化课程教学,首先就要革新教学思维,重视美术课程教学。美术教学要有一定的目的性,让学生通过学习达到什么样的标准,这是美术老师需要思考的。美术授课最好的方式就是实践授课,确保硬件上的需求是提高教学质量的第一步。美术课的教学模式也要改变,如果按部就班地教学,学生的积极性就根本调动不起来。美术课重在实践,重在提高学生的参与性和主动性,教学的目的是让学生在实践中习得知识,改变认知,让学生在参与中有所启发,并且习得相关的技能。为此,在开展美术课教学的过程中,可以采取先学后教的教学模式,可以开展小组合作学习,可以开展自主探究学习,也可以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参与体验。这些教学模式都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参与其中,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作者:靳朝晖 单位:西和县第一中学
参考文献:
[1]彭宝攀.新课改背景下贫困地区高中美术课程教学改革探究[D].河南大学,2014.
[2]葛雪强.新课标视域下高中美术教学有效性的组织实施路径[J].艺术研究,201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