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高校美术教育问题分析(4篇),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摘要:
教育产业化的深入以及中国各类艺术院校的扩招使得学艺术的学生大量增多。那么问题随之而来,艺术界人数的增加能否给该领域带来质的突破?结论并不十分肯定。特别是高等美术教育的现状尤为让人担忧,从吴冠中的教育理念入手,探讨造成中国当代美术现状的原因。
关键词:
吴冠中教育理念 当代美术教育现状 原因及对策
美术是一种艺术。它不仅仅是一门技术,更是丰富人类精神的食粮,它能够开发我们的智力,陶冶我们的情操并且让我们更好地生活。从符号语言学的角度分析,当我们听到美术这个词的时候,我们发现因为美术的多元化很难在脑海中对其下如同数理公式般的定义,这使得我们知道美术这个词却很难对其“所指”做出准确的概念。因此在现当代对美术的诸多概念都需要带着发展多元的角度分析。
一、中国当代美术的现状
中国近现代的思想构成已经有了突破,各种思潮影响着中国的各个方面,取得了很多革新式的变化。但是审视一下中国当代的美术现状,我们不得不承认它存在着许多问题。美术作品缺乏思想深度和历史价值,内容形式单一肤浅,远离生活,缺乏真实感,学生不知如何创作,等等。中国美术的诸多问题不但影响着我国美术教育的发展,同时又会影响国民素质和生活质量的提高。吴冠中先生指出:中国当代美术水平竟然不如非洲。造成这种现状的原因有很多,所以,要想解决中国美术的现状,我们就要认真分析其产生原因,并研究相应的对策。现当代的中国很多高校的美术教育还都侧重于技法或者内容的学习,吴冠中是较早将自己的形式美学运用于创作和美育传播的艺术家,从吴冠中艺术传播的教育理念对高校美术教育的现状进行以下几点分析。
二、造成美术界现状的原因
(一)教育产业化的弊端
高等院校由原来的政府拨款养活,到现在的自己收费生存,那么收费的原则自然由院校自己决定。到目前为止,大学每年将近上万的学费,没有人去解释收费的缘由。既然收费的主动权掌握在校方手里,那么自然是多多益善。这也是导致许多院校乱收费的原因之一。对于艺术生来说,费用更是多之又多。学校为了名誉,老师为了职称,学生为了文凭。种种形势下,恐怕很难再谈什么艺术情结。而在这种体制下,想创作出优秀的艺术品,体现出艺术创作的境界是很难实现的。以前是财政拨款养活学校,政府有很大的管理空间。下级服从上级理所应当。但是在教育产业化的政策下,学校自己收费,角色调换过来,学校有钱给政府。政府部分官员有利可图,自然放任学校的作为,这就会进一步导致学校大胆收费,也会助长贪污腐败之风。一旦这种不良风气兴起,学校的办学质量会大大地降低。艺术学院培养出来的学生也不会给国家的艺术界注入创新的血液。作为美术大师的吴冠中却不允许自己的子女学习画画,这均是由于他对中国美术教育的不看好。作为教师,他更希望下一代有自己独立的思想和艺术追求。当代美术界的不良官僚作风使得美育质量大大降低,很少有艺术家能创作出有思想深度和历史价值的优秀作品。其实,教育产业化本身没有错误,但是缺乏严格的配套管理措施和调控力度。不完善的体制必然会产生一系列的弊端。这种体制的弊端造成了中国美术界的现状:艺术院校培养不出高素质和高技能的学生;艺术生的文化水平普遍很低;美术生创作的作品境界和情怀提升不到高的层次。所以总的来说,教育产业化的弊端是造成中国当代美术现状的原因之一。
(二)对美术教育的重视程度不够
中国当代的美术教育缺乏严谨性和条理性,学校和老师对美术教育都不上心,大部分人只重视升学率和文凭,却忽视了美术教育对于学生自身综合素质和发展的重要性。老师上课大多数随意而为,按照教材讲解,没有引导学生去创新和发现生活的艺术美。老师的教学计划和课程安排没有逻辑性,更没有将学生引导融入生活和大自然,所以学生缺乏实践性和动脑思考的能力。老师对美术教育的重视不够,使得学生对美术也不重视。如此下去,中国美术的将来只能原地踏步,而不能有新鲜的血液融入其中。所以,对美术教育的重视程度不够是造成中国当代美术现状的原因之二。这里我们可以比较一下美国的美术基础教育,1994年美国制定的《美国艺术教育国家标准》设立了个人从幼儿园到大学阶段详细的关于个人艺术的平均达标水准,这个标准是集美国全境所有艺术从事者、教育第一线的老师合力制定,在实施过程中非常有效。而我国艺术教育还过于重视技艺的掌握,忽视对审美水平、素养的点滴培养,个体没有自小的美育熏陶,便很难在今后的艺术之路走得顺利。
(三)美术教学中的模仿之风
美术不仅仅是单纯的绘画,准确地说,美术就是艺术,艺术的创作来源于生活,把生活中的美用画笔描绘出来就是艺术的绝美之处。但这种美感是需要每个人去用心发现,而不是通过盲目的模仿得来的。传统中国美术教育注重临摹,这是必要的教学方式之一,但是过多的临摹就会导致学成后的一味模仿。齐白石曾经对自己的弟子许麟庐说过:“学我者生,似我者死”。寻门而入,破门而出。同理,我们做人、做事也不能一味地模仿别人,在学习他人的基础上要有自己的个性特点、原则。这样,我们才能获得一片属于自己的天空。在一般的教学中还有不少老师手把手地教习自己的学生模仿自己的作品,虽然学生能很快地获得表现的技巧,但无形中,中国美术生学习绘画的过程中就缺少了自己对艺术的感觉和追寻。很多学生可以临摹得很像,但是总让人感觉没有核心。这种核心就是艺术的情怀和境界,只有自己的画里面才能够体现出所要表达的思想和内涵,具有这种特点的作品才能称得上艺术品。创作者一味地模仿,并没有亲身感受作品的创作背景,更不用谈把自己的感情和想法加入到作品中来,所以模仿品看起来远远没有原创有感觉。由于这种模仿之风,当中国的画家置身在大自然中,他们不知道怎么去画,怎么把自己此刻的感受通过绘画描述出来,因为他们只学会了模仿,没有学会创作。吴冠中先生说:“艺术就是真性情”。这些模仿的作品是没有艺术感和主心骨的,更没有传递出艺术的真性情。总而言之,这种模仿之风是导致中国当代美术现状的原因之三。
(四)美术教育的创新问题
吴冠中先生对于创新的观点:“其实中国传统的笔墨我临摹不少,但作为一种艺术,你不能总重复前人,没有改变没有独创性。”没有创新,就没有进步。创新的关键和前提,在于观念的创新。中国美术界只有不断地创新和学习,才能在世界艺术界具有独到的特色和魅力。但是,如今中国美术缺少的正是这种创新精神。很多青年艺术家曲解了创新的含义,走上了另类的道路。然而艺术是为人类精神文化生活服务的,我们的艺术作品首先应该具有美感,同时还要有思想感情渗透其中。中国美术注重传神,突出线条和色彩,这与西方务实的绘画作风完全不同。西方美术中有很多值得学习的地方。西洋画注重透视法和解剖学,他们的绘画追求真实和形似,中国美术的创作中可以加入西洋画的这些特色,真正做到取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现在,中国美术教育中缺少了艺术创新观念的渗透和引导。大学前的艺术教育学生如何模仿得更像,如何更快地得到大学文凭。这就是中国美育的失败之处。相反的是,中国美术教育呈现出官僚化的特点。大部分艺术家关注上层人士的生活状态,作品也迎合着他们的品味,这种艺术作品没有什么创新可言。纵观世界顶级的艺术家,他们的艺术作品有特色、自由、无拘束。他们在作品中呈现出对这个世界的看法和态度,不为头衔、不求名利,只是为了艺术,为了创新。在中国的艺术家中,很多是喜欢在传统和腐朽中消耗生命的。他们为了称号和金钱去创作,其作品中自然会缺少灵性的东西。吴冠中老先生说出了真话,他想为艺术界的将来指条路。他是一个有责任感的人,同时也是一个为了艺术奉献一生的人。吴老先生说了一句有趣的话:“有的美协主席在位时作品就贵,一下台就跌了。”这句话很风趣,却值得深思。好的艺术作品是永远不会被淘汰的,被淘汰的作品是那些没有感情和创新性的作品。通过分析,我们看到中国美术的基础在于美育,重点在于创新,过程需要政府及社会各界的重视。对于美术主体来说,艺术家的传播方式需要将重点放在思想和观念的传播;对于美术教育者来说,关注学生的个性,发现学生的艺术特点,输入正确的现代美术意识,重视知识的灌输在个体发展中所扮演的角色。现代艺术的关键人物杜尚曾说过:“人人都是艺术家”!教育不是模仿,是让个体更明确地认识自己,能在更自由的环境中使个体得到最大的发展。
作者:郑倍倍 单位:徐州工程学院艺术学院
参考文献:
[1]杨敏,傅晓.吴冠中的美术教育思想对美术教育的启示[J].丝绸之路,2011(20).
[2]王承昊.放归历史还原时代———徐悲鸿美术教育思想在研究[J].艺术评论,2009(11).
[3]朱建高.吴冠中美术教育思想探析[J].美术教育研究,2012(13).美术学。
第二篇:高校美术教育目标与发展对策探索
【内容摘要】
高校的美术课程对于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具有重要的作用,同时也是素质教育提倡的重要教学内容之一。随着社会和企业对大学生素质要求的逐渐提高,高校美术教育目标也需要进行进一步的发展和调整。因此,本文通过简要论述目前高校美术教育目标的现状及问题,进而提出了相应的发展策略。
【关键词】
高等教育 美术教育 教育目标
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推行,以及高等教育的不断改革,高校美术教育目标也进行了相应的调整,各大院校开始重视美术教学的发展。但是,由于各种原因,目前高校美术教育目标仍然存在着很多问题,从而进一步影响了高校美术教学的发展。因此,本文通过简要介绍目前高校美术教育目标的现状和问题,进而针对这些问题产生的原因,提出了相应的解决策略。
一、高校美术教育目标的现状及问题
虽然目前大多数高校都开始重视美术教育的发展,并且制定了详细的高校美术教育目标,但是由于我国高校的美术教育发展比较晚,加上各方面条件都不完善,因此高校美术教育目标仍然存在一定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忽视美术教育的内涵。
目前,高校中的大学生选择美术课程仅仅是将其看成一种谋生的手段,或者是以后求职和工作中的加分项,却并没有真正认识到美术教育的内涵,因此在进行美术教育的学习过程中,也忽视了高校美术教育目标的真正内涵,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第一,高校美术教育目标是希望通过对大学生进行美术教学,能够影响学生对事物的感知能力和审美能力,从而能够提高自身的创新能力,让学生学会热爱生活和享受生活;但是,目前大多数的学生主要追求美术教学的技能和技巧,反而忽视了高校美术教育的最初目标;第二,教师在对学生进行教学的过程中,普遍认为学生的感悟能力和创新能力等等,都是通过学生自己来获得,而教师仅仅需要教给学生美术课程的技巧即可,这种错误的教学思想也影响着高校美术教育目标的实现。
(二)教学形式过于单一。
由于教师对高校美术教育目标的曲解,从而使得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往往采用比较单一的教学形式,无法提高学生对美术课程的兴趣,从而影响了课程的教学效率,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第一,大多数的美术教师在讲课的过程中都是采用讲述法,教师将美术中的基本要领和基础理论传授给学生,学生被动地接受这些知识,使得学生失去了在课堂中的主动性,从而让学生感觉到课程比较枯燥,无法培养学生对美术课程的兴趣;第二,理论基础课程占据的比重较大,对于高校美术教育课程来讲,不仅仅需要让学生掌握一定的理论知识,而且还需要学生进行实践,尤其是对于美术课程来讲,需要学生通过实践培养自身的美术技能,但是很多高校由于资源限制,仅仅允许学生学习美术理论课程,实践课程的课时却非常少。
(三)高校对美术教育目标发展不够重视。
目前大多数高校对于美术教育目标的发展不重视,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没有制定科学合理的美术教育目标,对于高校的美术教学来讲,需要根据国家制定的高等教育规范,同时结合高校自身的资源、师资力量等等,制定科学合理的美术教育目标,但是由于很多高校对美术教育不够重视,因此在制定目标的过程中,并没有经过慎重的考虑,所以制定的目标缺乏合理性和科学性;第二,高校美术教育目标没有根据社会的需求进行发展,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对于人才综合能力的要求也在不断变化,同时也提高了对高校美术教育的要求,因此需要对高校美术教育目标进行不断发展,但是很多高校仍然沿用几年前的美术教育目标,从而与社会需求产生一定的偏差。
二、促进高校美术教育目标发展的对策
目前大多数高校美术教育目标在制定和实施过程中都存在一定的问题,从而影响了高校美术教育的发展。因此,为了更好地发挥高校美术教育在人才培养中的重要作用,必须要不断促进高校美术教育目标的发展,为此可以参考以下几点策略。
(一)提高高校对美术教育目标发展的重视。
高校美术教育目标对于促进美术教学有着重要的作用,是指导高校美术教学的重要理论基础,因此为了更好地促进高校美术教学,必须要不断重视高校美术教育目标的发展。为此,可以做到以下几点:第一,积极宣传高校美术教育的重要作用,从而提高教育者对高校美术教育的重视程度,同时能够制定更加科学合理的高校美术教育目标,可以更好地指导高校美术教学的开展;第二,高校应该对美术教学的开展提供更加丰富的资源,例如:可以让学生到野外进行写生,可以通过多媒体设备进行教学等等,这样可以更好地提高高校美术教学的效果,进而能够更好地帮助实现高校美术教育目标;第三,更新对高校美术课程的观念,充分认识到高校美术课程的重要性,而不仅仅是当作选修课来对待,这样可以更好地帮助高校实现美术教育目标。
(二)完善高校美术课程的教学内容。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高校美术课程的教学内容也需要进行一定的转变,这也是发展高校美术教育目标的重要内容。为了更好地补充和完善高校美术课程的教学内容,需要做到以下几点:第一,促进教学内容的多样性,由于大多数高校学生,都没有进行过专业美术知识的学习,因此需要对学生进行美术基础理论的教学,让学生能够形成完整的美术理论知识体系,这样才能够为学生打好美术功底;第二,促进教学形式的多样化发展,在进行美术课程的教学过程中,不能够仅仅进行理论课程的讲解,还可以让学生参与到实践课程中,不仅仅在教室内进行学习,也可以在室外进行相关内容的学习,能够更好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美术教学效率的提升;第三,丰富高校美术课程的设置,对于高校的美术课程来讲,其不仅仅作为选修课程供同学们进行选择,而且在一些专业的教学过程中,需要将美术课程的教学设置为必修课程,从而能够提高学生和教师对课程的重视程度,更好地达到高校美术教育目标。
(三)培养优秀的美术教师队伍。
为了更好地促进高校美术教育目标的发展,使得高校美术教学课程能够完成教育目标,必须要培养一支优秀的美术教师队伍,从而能够更好地促进高校美术教学的发展,为此可以做到以下几点:第一,选拔优秀的教师进行美术课程的教学,提高对教师专业基础知识和教学能力的考核,进一步提高美术教师队伍的教学能力和自身的专业能力,使其能够更好地胜任美术教师一职,与学生一起完成高校美术教育目标;第二,促进美术教师教学能力的不断提高,目前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开展,许多较为实用的教学方法开始被广泛使用,能够进一步提高高校美术教学的教学效果,可以鼓励美术教师将其应用到美术课程的教学过程中,更好地促进高校美术教育目标的达成。
三、结语
高校美术教育是满足现代社会对人才需求的重要途径,也是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课程,因此各大高校必须要对美术教育给予一定的重视。并且促进高校美术教育目标的改革和发展。本文通过总结和分析当前各大高校美术教育目标的现状,指出了其中存在的不足之处,进而提出了相应的解决策略。相信,随着高校美术教育目标的不断发展和完善,能够更好地推动高校美术教育的发展,从而为培养全方面发展的人才奠定良好的基础。
作者:周佳春 单位:吉林农业大学
【参考文献】
[1]马鹏飞.从设计创新教育的角度分析初中美术教学现状[J].中学时代,2012,6
[2]袁宴林.我国高校艺术教育发展的现状及思考[J].环球市场信息导报,2012,11
[3]杨智敏.循环与进步———探寻美术教育的发展规律[J].教学与管理,2009,21
第三篇:高校民间美术教育价值研究
摘要:
民间美术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应当纳入我国高校的美术教育范畴。在地方高校开设民间美术教育课程,既有利于完善美术教育体系,也有利于对民间美术中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保护和传承。河南本地丰富的民间美术资源为高校的美术教学和实践提供了坚实的基础。通过对河南省高校民间美术教育的现状和价值体现进行分析,认为在高校中加强民间美术教育,对提高学生的道德素养、审美情趣、创造力等有着积极的作用。同时,高校美术教育也有利于发展创意产业,实现民族文化的产业化发展,对振兴河南的经济和文化都将产生深远的影响。
关键词:
民间美术 高校 美术教育
中国民间美术作为一种活态文化传统,既是我国世世代代劳动人民丰富多彩的文化创造和艺术结晶,也蕴含着多民族积淀深厚的文化信仰。高校美术教育承载着对本土文化传统的传承和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重任,在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普及民间文化知识、推进大学生素质教育等方面起到了不容忽视的作用[1]。河南地处中原,有着极其丰富的民间文化遗产资源。这些民间美术遗存鲜明地记录了中原文明发展的进程,真实、客观地反映了河南当地的民俗、民情,是河南人民勤劳智慧的结晶。如,朱仙镇木版年画、黄河澄泥砚、洛阳宫灯、浚县泥咕咕、桐柏皮影戏等,这些民间美术保存相对完整,极具本土特色[2]。然而,河南高校的学生目前对这些民间艺术知之甚少,传统的民间艺术面临着传承和发展的“危机”。因此,高校应加强民族民间美术的传承与保护,把民间美术教育纳入高校的美术教育体系当中,以更好地弘扬民族传统文化。
一、河南省高校民间美术教育的现状及问题
(一)对民间美术教育的重要性认识不足
改革开放之后,中国高校的美术教育事业发展迅猛,除传统的八大美院之外,很多综合性大学都开设有美术专业,各地区高校也都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对美术课程进行了设置。河南省高校的美术教育也呈现同样的发展趋势。例如,以师范教育为主的河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开设了“民间美术”课程(36学时);以理工科为主的河南科技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也开设了“民间美术”课程(40学时)。在这些高校美术专业的课程设置中,虽然涉及民间美术,但课时安排所占比例较小,对民间美术的教与学重视不够,有的学校仅仅是将其作为专业任选课或者选修课来进行。即使开设有民间美术课程的院校,从师资力量到教学设施都不容乐观,更遑论教学效果[3]。导致这种现状的原因就是高校没有从根本上认识到民间美术教育的意义和价值。“没有民间文化这一部分,中华民族的文化就失去了基础;没有民间美术这一部分,我们的美术教育就不完整。因此,将民间美术这一部分纳入到现在的中国美术阵地上来,形成中国美术教育的完整体制,是十分必要的,特别是在高等美术教育中更应该及早弥补这一内容。”[4]此外,高校的美术教育更注重的是美术教育的通识性,没有关注到地方文化的多元性和差异性,使得高校美术教育脱离学生赖以生存的文化背景,难以适应不同地区的教育状况。
(二)民间美术课程体系建设薄弱,教学内容单一
目前,我国高校美术教育的教学体系和课程设置基本上是照搬西方模式,民族、民间文化并没能得到合理的体现。高校美术教育中的教学内容仍然是以中国艺术传统造型、色彩体系和西方艺术传统造型为主,民间艺术传统造型、色彩体系处于边缘地带,高校并没有建立起与之相关的学科模式。课程体系建设可以说是民间美术教育的核心问题。河南省高校开设有艺术专业的院校有些并没有开设民间美术课程,在其他专业中也没有开设相关的公共选修课,与民间美术内容相关的课程以及教材都明显不足;即使开设民间美术课程的高校,在教学内容的安排上也过于简单,大多是关于民间美术的发展历史和分类,没有结合地域特色,教学环节单一[5]。而对于艺术专业,艺术史及艺术理论教育涉及的民间美术相关内容也存在明显不足。民间美术既存在着地域的个性特征,也存在着整体的共性特征,因此,在民间美术的教学内容设置上,应该既反映中国民间美术的历史、共性、价值等,也要教授与之相关的民俗文化。(三)教学机制固化,民间美术师资力量薄弱目前,高校的教学机制比较程式化,大多数仍然采取“灌输式”的教学模式,尤其针对艺术类课程的教学,教学计划往往和实际的教学活动不相适应,缺乏灵活性。省内许多高校将艺术类课程和其他公共课程一样作“标准化”要求,一定程度上忽略了艺术的自由性和个性。另外,在河南省普通高校中开设民间美术课程,其师资力量薄弱是个抑制因素。作为民间美术教师除了要有全面深厚的艺术素养,还要对民间美术体系了然于胸,这就亟需提高高校艺术专业老师的民间美术素养,通过对高校教师进行民间美术知识的再培训、再教育,从而提高教师的艺术水平和审美品位。(四)理论教学与民间艺术考察、实践相脱节目前,我省大部分高校的民间美术教学仍然是以课堂教学为主,难以使学生充分和全面认识民间美术。民间美术来源于社会,一定程度上是社会需求的产物,它的价值不是单一的,其中所包含的历史故事与它产生的背景、风俗文化和艺术价值是息息相关的,这些内容仅仅依靠课本知识和课堂教学是远远不够的[6]。对民间美术文化的学习不能只停留在理论知识上,只有从考察和实践入手,挖掘历史背后的经典,再结合理论知识,才能通过体验形成主观认识,达到认知的统一性,从而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艺术观和审美观。
二、高校加强民间美术教育的价值探析
(一)民间美术教育拓宽视野,丰富课堂教学内容
民间美术教育在某种层面上来说是民族文化教育,是人类学教育,是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是创造性能力教育。在高校开设民间美术课程,尤其是针对其他专业开设的公共选修课,能促使学生从根本上认知中国传统文化,培养他们的民族情怀。同时,民间美术课程的设置也丰富了教育内容,实现了课堂教学的多样化,更有利于美术教学的改革和创新。比如,在高校的美术课堂上穿插一些民间美术实践活动,如剪纸、刺绣等,带领学生走进民俗博物馆进行实地参观、教学,既丰富了教学手段,也提高了学生的兴趣,增强了教学效果。
(二)民间美术教育兼顾道德伦理教育和美育
由于民间美术来自于群众的日常生活,体现着各种民俗民风,同时也包含着各种行为规范和道德准则。如河南南阳画像石中关于“孝”的内容,各地剪纸当中关于人伦道德、先烈事迹的表达,年画当中的忠、义、勇形象的刻画等,都渗透着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具有深刻的教育意义。在进行民间美术教育的同时,将这些内容融入其中,不仅能增强课堂教学的趣味性,同时对学生也是德育、美育的过程。民间美术色彩艳丽浓郁,在民间美术创作中,经常能听到这样的设色口诀:“红间黄,喜煞娘”,“红搭绿,一块玉”等,强烈的色彩对比对观者形成一种视觉震撼。在传统的审美观当中,中国画追求意境,西方绘画追求造型,而民间美术更注重装饰性和视觉冲击力,无疑给学生的艺术创作和艺术设计提供了灵感来源。
(三)民间美术教育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创新能力的培养被日益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民间美术当中的各种符号、造型、色彩无不充满着造型的夸张、变形和色彩的大胆创新,民间美术中所蕴含的艺术形式、色彩观念、创作理念等都能给高校美术教育带来极大的启发和借鉴。通过对民间美术的学习,可以促使学生在创作时大胆地运用夸张、变形等手法塑造形体,激发他们创作的热情和艺术想象力。无论是绘画专业、设计专业,还是建筑专业,都能从对民间美术的学习中获得启发和灵感,大胆创新,从而实现创造性思维的培养。
(四)民间美术教育能更好地传承民族文化
民间美术具有地域化的特征,不同地域的社会历史、自然环境、文化生态、生活方式等都影响着民间美术文化特征的形成。民间美术的种类繁多,在高校开展民间美术教育,能够更好地利用本土的文化资源,实现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相结合。《全国普通高等学校美术学(教师教育)本科专业必修课程教学指导纲要》中提出,“建议推行一校一坊的专业实践教学方式,根据不同地区学校的特点和可利用资源条件,建立中国民间美术校园工作坊”。河南地区的民间美术资源丰富,历史悠久,形式多样,一方面,能为教师提供更直接的教学资源,另一方面,也促进了地区文化艺术传统的发展,真正做到“发挥非物质文化遗产与地方民间美术在学校教育中的文化建设作用”。民间美术具有本土文化特征,是历史积淀的产物,学生通过对民间美术的系统学习,可以加强对本土文化基因的自觉认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教育不仅是一种古老生命记忆的延续,同时也是对一个民族生存和活态文化的认知过程,教育在提高全民族的文化素质、提升民族胸怀、推动民族文化创新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正如潘鲁生所言:“怎样把这些民艺和手艺留下来,还有一个值得我们关注的领域,那就是通过我们的基础教育,通过我们倡导的素质教育的一些形式把审美教育融入其中。”大学生是受教育的主体,作为民族文化传播和传承的主要群体,更是肩负着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任。
(五)民间美术教育为实现艺术产业化提供保障
中国艺术产业的建构与发展必然离不开民间美术文化的支持,艺术产业化是经济和艺术发展的必然产物,现代社会的发展强调艺术对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在市场的推动下,人们的经济价值和意识观念越来越强,艺术品走向市场的趋势不可阻挡。在未来社会愈来愈工业化、信息化和市场化的背景下,中国民间美术的工业化生产趋势不可避免。民间美术的艺术产业化,实际上是对传统民间美术进行全面的开发,在产业当中融入文化理念,体现其艺术价值和文化价值。民间美术教育为实现艺术产业化提供保障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高校是民间美术人才培养的摇篮
民间美术传承和发展的骨干力量是“传承人”和“民间艺人”,许多民间艺人由于受年龄、环境等因素的影响,已经不能承担大规模培养民间美术人才的重任。而未来民间美术的发展,其传承人的培养可以采用传统教育和现代教育相结合的方式。高校教育肩负着民族民间文化遗产传承、民族文化创新发展的历史使命。通过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全方位教育传承的实现,为河南民间美术产业培养创新型人才,充分发挥高等学校的智力和人才的优势,培养专业人才,为民间美术的发展和传承注入新鲜血液,提供丰富的人才储备。借助高校的人力资源优势,可以将学术研究与应用研究结合起来,实现产、学、研的结合。
2.融入创意理念,加快产业化发展道路
民间美术很大一部分表现为民间工艺,每一件民间工艺品都体现着艺人的生命情感,独具匠心的民间工艺品具有典型的独创性和原创性价值,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炫耀型消费和个性化消费的需要,进行产业化生产和经营已是大势所趋。在传统的工艺基础上融入现代社会元素,不论是剪纸、面塑还是刺绣,融合各种时下流行的动画片、节日等进行创新,带来的经济效益是可观的。民间美术教育应顺应时代的变化,在学习传统的基础上,通过新的创意设计,使民间美术文化遗产与旅游文化产品、日用品等相结合,并制订相关的品牌传播策略和适应市场经济的营销战略,树立文化品牌,从而使民间美术实现新的艺术价值,为中国民间文化的辉煌提供重要的经济力量,同时也对保护和开发利用民间美术资源提供保障。在此过程中,大学生应该既是民族文化的传播者,也是民间美术的创作者和经营者。
三、结语
高校是进行民间美术传承的一个重要阵地,结合本地区的民间美术传统开展教育实践,是当前我国美术教育所倡导的的主要观念之一;同时,对完善高校美术教育、发扬传统文化,与社会文化产业接轨,培养具有创造力的民间美术人才等都具有重大意义[7]。目前,高校的民间美术教育教学体系仍不完善,在地方高校艺术教育中应加强民间美术的教育内容,使民间美术教学具有艺术性和创造性。重点要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①开发和构建民间美术教育课程体系和教材体系,在师资培养、经费支持等方面扶持民间美术课程建设,支持并鼓励对课程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进行改革创新,努力建设与之相应的精品课程和重点课程;②充分利用当地丰富的民间美术资源,挖掘自身潜在优势,突出民间美术教育的地域性与民族性特征;③根据自身特点和当地资源条件,建设专门的民间美术收藏陈列室和民间艺术工作室,积极有效地开展民间美术实践教学活动。高校民间美术教育应当注重的是文化认知和艺术实践的结合,通过对传统艺术的教育实践,促进学生形成更具本土精神和人文情怀的艺术创造思维,将以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为主导的活态文化一路传承下去。
作者:樊珂 单位:河南科技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
参考文献:
[1]丁文静.对当代中国民间美术的认识和思考[J].云南艺术学院学报,2008,(1).
[2]魏力群.民间美术与高等美术教育[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5).
[3]甘露.中原民间美术的审美意涵和发展策略[J].美与时代,2008,(4).
[4]潘鲁生.民艺学论纲[M].北京:北京工艺美术出版社,1998.
[5]萧睿.美术教育中应加强中国民间美术的教学[J].社科纵横,2005,(12).
[6]李虹.关于在艺术院校中建立云南民族民间美术教育体系的思考[J].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9).
[7]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全国普通高等学校美术学(教师教育)本科专业必修课程教学指导纲要[EB/OL].
第四篇:高校美术教育专业创意性水彩画教学思考
摘要:
高校美术教育专业水彩画教学应改变过去传统造型写生方法下的水彩画教学模式,改进教学过程及观念,在水彩基础技法学习中加强水彩材料、水色变化、光色变化的创意性学习,并在教学中实现东西绘画间的相互融合,培养学生富于个性的艺术语言与表现力。
关键词:
水彩画 创意性学习 水彩教学
水彩有着丰富的表现力和创造力,在高校美术教育专业教学中,水彩画教学是对色彩基础教学的进一步提高与深入。随着水彩应用范围的不断拓宽,传统造型写生方法下的水彩画教学已经不能满足时代的需要。从教学过程以及教学观念上进行创新尝试,而不仅囿于传统水彩技法的沿袭,这是高校美术教育专业创意性水彩画教学的新途径与方法。
一、在基础色彩训练中培养创意观念
在入校之前,学生们就有了色彩初级理论基础。科学而严谨的研究光色,进行光的分析,感受空间带来的冷暖对比,寻找形体结构与色彩的关系,追求画面色彩的整体统一等等,这些成为评价学生进行色彩练习质量高低的标准。学生们依靠艺考培训以来的作画惯性画下来,进入到专业美术训练中,也仅仅是把作品尺幅增大,将表现对象复杂化,色调要求更整体而已,却忽略了在学习阶段应亟待建立的色彩创作观念以及表现方法。色彩理论不仅包括色彩基础知识,也应包括色彩的创作规律及好的色彩创意,即专业的色彩理论教学应将学生从写实色彩转到观念色彩上来,并贯穿于学生色彩学习的始终,一直延续到毕业创作的进行。创意观念建立重要在于传统写生模式的转变。在过去的教学中,教师常常强调写生必须准确观察记录色彩、研究形体结构变化、营造立体空间气氛及提高画面意境美等视觉形式,追求画面与实体色彩高度统一,这样标准模式出来的学生因逐渐失去想象的经验而导致想象能力与创意的匮乏。在观念色彩中实体色仅仅是参照和感受的对象,教学应给予学生充分的空间想象,如感觉上强化对比,可以鼓励学生拉大暗部色与固有色的对比关系,以增强不调和感;或者围绕学生所臆想的情境而有意弱化对比,大胆用灰色,减弱甚至抛弃实体的固有色;抑或强调瞬间的感知而跳跃性排列纯色或不调和色,采用点彩法或色彩构成等等。在观念色彩创意性练习中,固有的模式被打破了,但这不意味着丢掉色彩造型的基本理论和能力,而是教师在基本技能训练过程中阶段性地安排观念色彩课程,让学生逐渐锻炼思考和创意的能力,培养他们的色彩创意观念。
二、水彩基础技法的创意性学习
具备一定的色彩基本技能后,学生选择性进入到水彩画技法的学习,并开始利用西画语言独立表达艺术观念。水彩画的技法表现多种多样,如水彩画干湿画法所形成的喷洒法(撒盐、洒水、撒色)、拓印法、吸色法、刮画法等等。这些本易于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的课程,却常常因为枯燥的讲授和单调的训练而失去了其应有的活力。教学中创作作品与技法练习割裂开来,甚至在毕业创作时,学生们常有因大画难以控制而不敢在画面上进行技法表现的畏惧心理。在技法学习阶段就培养创意观念是非常必要的。学生对水彩技法的探索与教师对水彩基本技能的传授是并行的两条主线,只有经历对水彩技法进行反复琢磨、不断研究、倾注精力和感情的学习过程,才能形成好的技法创意,才能够产生创作的设想,并在实践中不断修正设想,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最终产生成熟的创作作品来。对水彩基础技法的创意性学习主要包括材料的创意、水色的创意和光色的创意。
1.对水彩材料的创意性学习
水彩画对于材料的要求非常特殊,比如水彩纸的厚度、承水性能以及着色程度高低,水彩笔的吸水性与弹性、深入笔触的能力,水彩颜料在干湿状态的变化大小、色彩的鲜明度与颜料溶于水后的颗粒沉淀多少等等,这些都是决定水彩画作品好坏的重要因素。在水彩画教学中,应该重视材料的探索与尝试,发挥水彩语言的优势,在追求效果的过程中熟悉一切可能的材料,比如比较水彩纸表面肌理变化带来的画面效果,或者尝试玻璃卡纸、油画布、夹板等多种不同于画纸的材料,体会在不同画面环境下底板的粗与细、光与滑、吸水多与少等情况产生的水分与笔触变化。
2.对水色变化的创意性学习
水彩画中水色的变化是其体现的特殊效果之一,运用水之无形产生色的渲染与层次,在透明的水中追求一气呵成畅快淋漓的效果,这都需要娴熟的水色技艺。掌握水与色的变化,即是深入研究水彩画的基本技法,形成水彩语言独立艺术个性的重要渠道。创意性的水色学习,应该先研究自然物象中色彩的虚实、远近、空间关系,将水中潮湿、变化、透明的效果融入到气氛的感受当中去,比如说研究雨景带来的趣味:小雨的朦胧、中雨的清净与大雨的弥漫……;或是观察水面的浮波、水中的倒影;或是分析柔软的边界、天际的云霞。在有了自然真实的感受之后,将这种感受转化为水彩意境,并反复训练技法语言以追求画面意境的实现,这才能形成具有个性语言的水彩画创作来。
3.对光色变化的创意性学习
水彩作为西画的一种,在教学中注重对光的分析与研究是非常重要的。如在不同光源作用下产生的不同色彩倾向、不同时间中景物色彩的相应变化、婆娑树影下形成的大小光斑、透光大小影响到的画面氛围等等。在水彩画教学中,应鼓励学生在真实记录光色变化的同时,扑捉寻找最能打动内心的光色瞬间,并利用技法语言尝试绘画表现,如光影中对光斑虚实、大小、疏密的安排,对色彩以及色调的把握,对干湿技法的控制等等。在完成技法训练后增加创意练习,如改变实景色调、抽象或夸大色彩关系、添加光色趣味等等。这些创意性学习能够增强学生对水彩中光色的理解力,提高他们的造型能力和对水彩技法语言的驾驭能力。
三、写生的创意性
面对水彩画的多种技法,传统水彩课程的开设相似于色彩基础粉画课程的训练,从静物写生、人物写生到风景写生,教学的大部分时间都在写生中度过了。虽然写生在水彩画学习中的重要性不可替代,无论从光的科学分析还是对于色的研究感受,写生都是认知自然和技法训练的直接途径。然而过于依赖写生或者机械的照搬自然,其结果只能导致水彩作品失去生命力和创造力。在写生中应培养学生的创意思维,每个学生对画面的处理与感受都有差别,重点表现也不尽相同,如画质感、画光线、画体块,或者画抽象、画水色等等,这些对形象的处理变化、构图的裁剪取舍、色调的设计与意境的传达,都是学生们独特的创意所在,写生的过程其实是实现创意并提高水彩表现能力的过程,水彩画写生教学应尊重这种差异和感受,鼓励学生画出创意性的写生作品。而并非像在传统的水彩写生教学中出现的那样,教师摆放静物或者模特,提出课程目标组织课堂讨论,学生在这一过程中仅仅是被动思考者和传达者。学生画教师的兴趣,追求教师的感受,甚至有的连表现形式和方法都雷同,教师教学仅致力独立的艺术研究,而使学生成为教师追求艺术道路上的翻版。在另一方面,美术教育专业的水彩写生课程开设,直接影响着未来美术教育中学生色彩意象思维的培养。美术教育专业的水彩教学应立足于大中专院校以及基础中高级美术教育课程的特点展开,注重色彩教学中色彩以及造型的创意,而不拘泥与描绘对象的外形及真实颜色,这为基础美术教学的创意性培养建立了良好的前提。
四、教学方式和内容的创意性选择
随着现代社会信息量的迅猛增长,水彩画教学方式也发展变化着。除了手绘示范以外,搜索网络图片和名家视频、制作PPT课件,或者查找水彩画印刷品、作品拍照、摄影等等各种先进的手段都可以辅助教学,学生们也可以更加直观的在博物馆展览馆中鉴赏原作,甚至能够轻松查阅到国外水彩名家的作品。高校美术教育专业的水彩课程在方式方法上应突出师范教学的特点,注重水彩在师范教学中的应用性研究,在学时和内容中对水彩课程的安排不与美院水彩专业教学相雷同,这在具体教学中体现为水彩画写生和创作课程开设的同时,也可以为学生们提供一些设计类水彩课程,比如服装设计、室内及环艺设计、工业造型设计等效果图的绘制,或者插图、装帧设计等应用型水彩画法训练等等。这些课程的开设能够丰富学生们的表现语言,拓宽他们的思维和视野,为培养优质的师范教师和适应社会需求的复合型人才奠定基础。
五、中西画法的创意性融合
西画语言体系下的水彩画不追求用笔变化,在水彩表现过程中,即使有精彩的用笔也会随着逐渐深入的画面而被掩盖;除此之外,水彩画中水渍的晕染、色与水冲撞形成的巧妙效果以及画面东方审美下的传神意境等,这些水彩画命题在过去的西画正统教学中曾被忽视。“水彩的用笔和水色变化与中国绘画的笔墨有许多相通之处”1,作为本民族绘画语言的重要传承者,美术教育专业的水彩画教学中应该融入中国画的表现元素,比如借用中国画中的用笔用墨以及用色的变化,在水彩画中结合国画的色墨互撞创造性研究色与水变化;或者在意境以及用笔中追求中国画的神韵,创造疏朗隽逸的画面效果;或者在画面评价中借用中国画的评价标准,注重画面的品格及精神境界的传达等等。在水彩画教学中对中西画法的创意性融合,这并非改变或者削弱了水彩画教学的西画特点,反而,这种东西结合的教学方式会更加彰显水彩画种在西画体系中的表现优势。无论对于艺术传承还是艺术创新来说,只有秉持中国独有的民族绘画语言,才能够破除艺术间的隔阂,增强绘画作品中的民族认同感,并将独有的东方绘画推向世界的艺术之林。
作者:王亚杰 单位:长沙师范学院美术动画系
注释:
1.戴小蛮.高校美术专业启发性、探索性水彩教学的思考[J].韶关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7(9):1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