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教育审美感觉培养

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美术教育审美感觉培养,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美术教育审美感觉培养

一、审美感觉的重要性

这里的“受”与本文所要说的“审美感觉”从心理层面来说是同样的,也就是说,审美感觉贯穿于一个人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中小学美术教学,并不是培养职业画家,而是培养孩子们的审美素质。新课标指出美术教育是学校进行审美教育的主要途径,旨在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审美感觉作为一个人的审美心理基础,在启蒙时期是否得到正确的培养,有着决定性的作用。

二、如何培养审美感觉

审美感觉更多的是由后天形成的,在发展过程中,受外界环境影响,同时也受到主体本身的内在影响。

1.引导学生观察

审美感觉是对审美对象形式整体的直接把握和领悟,从而产生一种审美愉悦。这种感受的获得是通过直观的观察而来。“生活中不缺少美,只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学会观察是培养审美感觉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美术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去观察生活中的物与景的美,由物到情,再由情回到物,从自身的心理角度去感悟生活的点滴。当然,现实生活中并不是所有的事物都以美的形态出现,这时候应该教导学生善于在一切不起眼的事物中来发现美的本质,训练美的感觉,在平凡而朴实的事物中发现美,提炼美,甚至升华为美,让“艺术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

2.引导学生表达情感

审美感觉属于感情范畴,因此在美术教学中,教师作为引导者的角色应当营造一种气氛,激发出学生的情感,面对生活中的物与景让学生能够为之动情,为之澎湃。传统的教育只是一味地灌输,把思想硬加给学生,学生不敢表达自己的看法,压抑自己的情感。作为美术教师要善于利用音乐、视觉图像、多媒体技术等手段引导学生体验不同的美术作品所表达的情感,并教会学生用绘画的形式或者用语言来表现、抒发自己的感情,让学生学会用美的形式来表达自己“纯粹的情感”。在美术鉴赏课中,教师要引导学生体会不同形式的美术作品,感受不同的美术风格与流派,丰富学生的感性体验,发展学生敏锐的审美感觉能力,开阔学生的美术文化视野。

3.在实践中进步

任何一种能力的培养都不可能离开实践,审美感觉作为一种能力,它的培养也离不开实践。学生创作的思想来源于实践,实践为学生的艺术创作提供了许多元素。审美感觉的培养,更取决于学生头脑中感知过的、熟悉的事物。人的审美心理包含着感知、注意、联想、想象、情感等。它们彼此之间相互影响、相互渗透,存在着微妙和复杂的关系,从而共同形成了审美心理结构。在美术教学中教师要有目的对学生的审美心理进行相关训练。如感受美术的视觉表现要素。美术视觉表现要素通常是指视觉要素与组织手段。这些要素包括:点、线、面等。它们构成了美术作品表情达意的主要手段。按照由简到繁、循序渐进的原则有条不紊地教导。教师在这里主要起引导作用,引导学生观察、思考如何把现实生活中的事物提炼为视觉表现的要素。对一些简单的点、线、面要素的教学从小学阶段就要开始普及,而对一些较为复杂的,如画面的冷暖色调、表现事物的体积感、艺术作品的构成等教学,则适合在初中阶段全面开展。对美术要素的学习,需结合具体的美术作品和美术实践进行整体性的练习。

4.尊重差异理解个性

当然,每一个学生,由于家庭生活、心理因素等各不相同,所以,存在差异。审美感觉受外部环境影响也受内在影响,每个学生都是独特的,内心世界都是丰富的,面对同样的物与景,他们会衍生出不同的感受,对同样的物与景也会产生不同的审美感觉,教师要尊重每个学生的感情表达,因材施教,激发出每个学生的审美感觉。九年义务教育时期是学生审美力、想象力、创造力的启蒙时期,审美感觉力的培养十分关键,对学生未来的发展起到重要作用。审美感觉的培养和美术教育有着密切的联系,美术教育发展以及学生自身心理的发展都离不开审美感觉的培养,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透过对美的看法和感知,去发现生活中的美,然后去创造美,让学生在提升自己审美能力的同时也受到心灵的启迪、情感的陶冶。将来,不管孩子们从事什么职业,审美感觉都会为其更好地生活、工作起到重要的作用,这也是我们作为美术教师所追求的美术教育宗旨。

作者:沈盛芳 单位:福建省漳州市第七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