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图时代在美术教育中的运用

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读图时代在美术教育中的运用,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读图时代在美术教育中的运用

在教学中改变美术教育偏向技能训练,轻视精神提升的现状,提醒学生在美术的学习过程中要保持“深度地看”、“人文地看”、“历史地看”。

一、学会“深度地看”

图像的感性化特点,必然导致“浅阅读”的感官满足,使学生的审美趣味走低。艺术家森•方山说:“在今天,包括我在内没有一个画家有能力画好一个苹果,有能力恰如其分地‘捉住’一个苹果的视象。我们可以使用摄像机、电脑、镭射,无论他们有多少好处多有意思,然而还是不能‘捉住’。”“捉住”一个苹果的视象,需要的是深度地看。这里的深度在于从对象中感受自然创造的奥秘,存在的本质,从物中寻找神圣。费尔巴哈在《基督教的本质》第二版序言中说:“然而,可以肯定,对于符号胜于实物。摹本胜于原作,表象胜过现实,现象胜过本质的现在这个时代……只有幻象才是神圣的,而真理却反而被认为非神圣的,是的,神圣性正随着真理之减少和幻想之增加而上升,所以最高级的幻想也就是最高级的神圣。”20面对先哲的预言,美术教育在当下就愈发要承担重要的历史使命。要培养“发现美的眼睛”,因此我们首先要培养学生热爱自然,这里的自然指的是真实可感的自然环境,而非电视屏幕上的自然。

学生可以离开这个过于符号化的城市回归大千世界的无限绵延,以清新的空气洗净胸肺,擦亮眼睛,运用听觉、触觉、嗅觉等感官与心灵一起去感去悟。英国画家威廉•透纳为了充分体验大海的威力,让水手把自己困在船桅上。当他完成名作《暴风雪———汽船驶离港口》时,评论家讽刺这张画为“肥皂沫和石灰水的结合”,透纳写道:“为了观察大海,我让水手把自己捆在船桅上。我那样过了四个小时,没指望能活下来。”又说:“肥皂沫和石灰水!他们想要什么?我真希望他们在里边待过!”深入而真切的领会自然是创造艺术品的重要途径,透纳全身心的深度地看反衬出了评论家观看的浅薄。其次,在思考自然的同时,还要多看不同时代和地域的优秀艺术作品,引导学生品味其中的深层涵义,并联系作品产生的时代,探讨其价值。当他们流连于古埃及雕刻强烈的生命意志、古巴比伦艺术受二元论思想影响的肃穆典雅、古印度艺术在“梵我同一”中的生命展现、古希腊雕塑深扎于哲学土壤中的高贵与伟大时,当他们品味中国艺术的高妙与境界、深谙文艺复兴三杰对人性与神性的不懈追求时,自然会对浅薄的图像不屑一顾了。罗丹的学生马约尔不满足于老师的教导,从古埃及、东方的原始雕塑以及希腊古典主义雕塑中吸取灵感,终成大家。他的名作《地中海》,用女人体表现了一种令人沉静的力量。雕塑表现了一位裸体女性坐在沙滩上,左手扶头,肘部支撑在左膝上,右臂向后支撑着身体的重量,似乎正在小憩或进入冥想状态。这动态含蓄而温柔,沉静而厚重,如同风平浪静、波光粼粼的地中海,令人想起地中海孕育的那些悠远而神秘的古代文明。这与他吸收了原始雕塑的简约浑厚和古典雕塑的深沉内敛是分不开的。

二、学会“人文地看”

人之所以是万物之灵,就在于文化的存在。人文精神是人类文化的结晶,包含三个元素:

(1)人性,主要精神就是尊重人,尤其尊重人作为一种精神存在的价值。

(2)理性,从科学的意义来说,人是有思想有头脑的,能够思考真理,追求真理。

(3)超越性,即人可以而且应该追问、追求生命的意义。它叙述了人们在探索未知世界过程中,不因前路迷茫而退却,追求真理,积极进取,坚韧不拔的精神。在读图时代的语境下,产业巨头培养和操纵自己的消费群体,大众的需求与产业迎合成为一种默契,年轻人不断失去思考习惯和批判意识。西塞罗说:“教育的目的是让学生摆脱现实的奴役”,而现状是学生们正竭力在相反的方向上努力为适应现实而改变自己,适者生存成了他们的信条,而“脱心智于俗谛之桎梏”已经很少有人能做到了。

因此,现代的美术教育,应该是一种倡导创造和批判的人文教育,而且“创造”和“批判”要作为美术的重要命题,建立正确的批判标准,打破“新”就是“好”的神话,塑造健康的心灵。教师应从人文精神的三个方面加以引导:

(1)以“人性”对抗人异化的现实,关注自身,反思生活,推己及人向往精神的自由。教育学生对美术作品要真正做到用自己的眼睛看,不拘泥于权威的解读,敢于提出富有自己个性的理解。

(2)以“理性”对抗感性化的视觉世界。艺术类学生文化基础相对薄弱,喜欢感性的判断,对问题的分析缺乏应有的深度。这样的学生更需要通过广泛阅读文学、美学、哲学等文本,加强思辨和逻辑能力,提高艺术判断力。

(3)以“超越性”对抗视觉的现实性,关注神圣价值。要引导学生与悦人耳目的图像保持一定的距离,用具有永恒性的审美标准对图像进行评估、筛选,学会静思默想,以独立的思考和对永恒价值的期盼来忍受孤独的精神处境,对抗短暂的现实满足感。通过以上三方面的引导,学生就会用人文的眼光来欣赏雕塑《大卫像》,会看出该像的作者米开朗基罗并未拘泥于圣经的描述,将大卫塑造成一个稚气未脱的少年,而是雕刻为一个高大伟岸、成熟坚毅的男子汉,以此寄托米开朗基罗赞美人性,认为人类尊严高于一切的强大意志;精准的解剖包括雕像一丝不苟的肌肉、骨骼,甚至血脉、发丝,这样的细节刻画已经超越了人体本身,借着科学精神跨上了理性的巅峰;有意拉长的大腿,和夸大一些的手掌,寓意着大卫超越了平凡的人性,已经接近了神圣价值。

三、学会“历史地看”

读图时代的陷阱之一是以即时的感受取消历史,造成“新”就是“好”的幻象。而艺术作为一种独特的精神现象,人类的智慧之花,贯穿了人类全部的历史进程。一部浩瀚而无有穷尽的艺术史,就是一部人类不断地“认识你自己”的心灵历程。正如英国著名美学家科林伍德指出:“没有艺术的历史,只有人的历史。”因此,学习艺术的学生即便不能通古今之变也最起码要了解历史。这里的历史不是指某个国家的历史,而是指人类的历史,世界的历史,当然也不仅仅是政治史而主要是文化史和文明史。学生了解了历史,并进一步关注历史中的大师,了解他们的成长历程,就会对自己提出更高的目标。大师之所以成为大师,主要是因为他们的思想超越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具有终极关怀的性质,代表一种高层次的文化。雕塑家奥古斯特•罗丹在后半生的三十余年对当时学院派认为没有价值的中世纪艺术进行不断地考察,写下的研究笔记在他去世前三年出版,就是著名的《法国大教堂》。在这本书里他写道:“这里有一个雕刻家,曾受希腊人的教诲从巴特农庙跑到夏尔特尔向大教堂顶礼膜拜。”罗丹的《巴尔扎克像》之所以比他早年的作品更能经受住外光的考验,与雕像所表现出的一点点“哥特品格”不无关系。罗丹坚定的历史观使他在《巴尔扎克像》遭到法国文学家协会的无情拒绝后,大胆指出“我向你们预言:我的雕像终将立于不败之地”。四十年后,该雕像得到承认,骄傲地立于巴黎拉斯巴依大街。

四、结语

总之,视觉文化是一把双刃剑。既为美术教育扩展了空间又提出了挑战。19世纪初期,黑格尔就在《美学》中宣告:“艺术不复是真理获得自我存在的最高样式;不再是精神的最高需要;艺术在当今时代成了可有可无的东西,它在其最高的使命上已是一个过去的事了。”他郑重地发出了艺术终结的警告。但是,美术教育在当代中国的存在证明了艺术尚未终结,而且要担当起使人类重返精神家园的重任。现代美术的学生虽然身处文化工业的陷阱中,但是要保持精英的头脑。在视觉文化不断为追求利益降格为感官刺激和娱乐时,应明辨是非,有所担当,承载起指点迷津的责任,充当大众文化的“牛氓”。美术教育者要在创新中勇于坚守,在发展中大胆回归,在利益面前持守道德,在变化中追求永恒。因为不管怎样,人类仍然需要精神上的超越和对美的追求。

作者:张楠 单位:盐城师范学院美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