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初中美术信息化教学研究,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摘要:随着新课改热潮的到来,为适应教育发展的方向,教师的教学方式也随之发生改变。在传统的教学理念上,融入新的教学方式,以顺应时展为基础,将信息化融入到美术教学中,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陶冶学生的艺术情操,使学生能够全面成长。本文将从分析初中美术信息化教学优势以及现状出发,着重寻找能够促进初中美术信息化教学的策略。
关键词:初中;美术;信息技术;教学
新课改背景下,教师对学生进行课堂知识理论灌输的同时,也应同时注重学生的素质教育。随着科技发展的进步,将信息化融入课堂中是教育发展进步体现之一。信息化这一新血液的融入,可有效提升学生的学习动力,活跃美术课堂氛围,使学生能够利用多媒体对实事物进行多方位的认知。此过程中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了充分展现,在进行美术知识的学习中,也使自身的综合素质得到了有效提高。信息技术的普及不仅代表着时代的进步,同时也彰显出教育事业发展质的飞跃,同于提升未来社会人才的素质具有重大贡献。
一、初中美术信息化教学的优势以及现状
在经济以及科技飞速发展的同时,在课堂中融入信息化已成为一种普遍的教学手段。相对于传统美术教学,信息化教学更加符合教师的教学需求,利用多媒体进行教学,可有效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们的学习兴趣,从而提高教师的教学质量。信息技术使学生与教师之间的沟通变得更加容易,有助于学生及时对教师提出问题,帮助教师完善教学方案,提升自身教学水平。针对初中学生美术课堂信息化教学的研究结果表明,学生对于这一教学模式的接受能力普遍提高。在此过程中,严肃的课堂氛围变得活跃起来[1]。美术知识的学习不光需要学生的高度集中力,也需学生具备一定的审美能力。信息化的介入,使学生的视野变得开阔,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打破传统的思考框架,使其自身的审美能力得到提高。信息化教学对于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有一定的好处,从现有的美术教学信息化案例中可得知,美术教师在利用信息化教学时,仍具有生疏性,缺乏一定的操作手段,无法将课堂内容有效地融入到多媒体中,以一种“换汤不换药”的形式进行教学,学生的思维方式仍受限制。综上所述,教师如何提升自身的信息化教学操作手段,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学生的创造力以及思维能力的发展。
二、初中美术信息化教学有效措施
(一)信息技术设置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为使信息化教学能够有效发挥作用,可利用信息技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初中生处于思维活跃且好动的阶段,在课堂中的注意力普遍得不到集中[2]。教师可根据学生的兴趣利用多媒体进行情境设置,通过多种方式,生动地将课本知识进行展现,使学生在脑中对于理论知识能够产生立体的认知。多媒体的信息展现极具丰富性,不仅可以视频图片的形式进行展现,也可辅以音乐,使学生能够产生共情能力,从而集中自身的注意力。例如在学习《美术的主要表现手段》这一课时,须使学生能够从造型、色彩、构图方面对艺术进行充分的认知。为使学生能够充分地认识到造型的表现力,教师可利用多媒体,进行各种雕塑的放映,雕塑本身所具有的立体性,可有效帮助学生认识线条的重要性。以米洛斯的“阿芙罗狄蒂”为例,缺少的双臂以及极具代表性的女性曲线可使学生充分感知线条的美,教师也可为学生讲述“爱情女神”的神话故事,使学生对于艺术能够产生一定的兴趣。在《寄情山水》这一课时,不仅需要学生充分体会到中华民族壮丽的大好河山所具有的美感,也使学生能够以自身的认知根据绘画要求画出心中的河山。在教学开始时,教室可利用多媒体进行水墨河山画展现,并辅以鸟鸣、潺潺河水的流动声,引导学生进行闭眼想象,将心中呈现的画面画出,并引导学生以“心目中的水墨河山”为主题进行讨论,共同创作,充分培养学生的思维活动能力。
(二)利用广泛网络资源,培养学生审美能力。在进行艺术创作的同时,需具备一定的审美能力[3]。审美能力的培养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学生的艺术发展前景。教师在进行美术知识的教学时,应注重培养学生的艺术情操,对于艺术品能够产生一定的自我认知。随着网络的普及,人们对于美的认知能力却趋于统一。初中生易产生盲目跟随潮流的状态,缺乏了自身对于美的理解能力。在教学中,教师应重点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使学生能够对多元化的艺术进行认知。在进行教学前,教师可根据课本知识进行相关图片寻找,例如在学习《移步换景别有洞天——中国古典园林欣赏》时,教师可在网络上搜索极具美感且具有代表性的中国园林图片,例如有“园林典范”之称的拙政园、著名颐和园以及“苏州名园”狮子林,寻找具有不同特色的园林,引导学生进行分析讨论,寻找园林与地域间存在的联系,并为学生讲解藏在著名园林身后的故事,例如颐和园中“万寿山”的传说,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进行了解。教师也在网络上为学生寻找“西方古典园林”有关的图片,例如具有代表性的位于法国的凡尔赛宫以及美国中央公园,提升学生的审美视野。引导学生针对中西方国家的古典园林进行全方位对比,找出各自的亮点,并说出自身观看图片后的感受,使学生能够充分感受不同国家建筑的不同魅力。
(三)巧用信息技术手段,课堂生活相结合。在教学完毕后,教师可利用信息技术及时与学生进行沟通,了解学生对于新知识的接受程度,根据学生遇到的难点进行作业布置,加深学生对于知识的印象。例如在学习《情感的抒发与理念的表达》时,要求学生能够根据作品对于作者的情感进行分析,因学生的理解能力不同以及年纪的限制,无法确保学生能够对作品进行深刻的理解,教师根据课本讲解后,可鼓励学生在课堂中进行大胆发言,并在课后利用电子设备与学生保持沟通,引导学生对日常生活中所存在的物品进行情感分析,例如墙面上挂的一幅画,或者用手机拍摄的一张照片,引导学生说出拍摄时的心情、自己保存的意义,逐步培养学生的艺术情操。信息技术的介入使学习过程以及方式变得更加快捷,审美能力的培养可在日常生活中得到培养,教师可制订有效教学手段使学生在课堂之外进行美术学习,同时也可提升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例如在学习《为生活增添情趣》这一单元时,可充分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教师可举办艺术展览会,组织学生进行插画比赛,引导学生走进大自然,在自然中发现花的美并进行采集,插花可充分观察出每位学生的审美能力,在进行插花的过程中需用到刀具,应在家长的陪伴中进行使用。为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在对学生的参赛作品进行打分时,可在网络上进行投票,对于投票者的建议,教师应引导学生进行阅读,及时发现自身不足。
(四)利用信息化途径,优化学生反馈过程。在新技术引入课堂教学的同时,教师也需加强自身的教学质量。在此过程中,教师须与学生及时沟通,发现自身的教学缺点并加以改善。学生对于教师的态度,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教师的教学质量。及时对教师提出意见,有助于教师及时改善自身缺点。为使学生能够大胆说出自身真实想法,教师可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引导学生在网络上进行匿名反馈。根据学生所提出的意见和建议,教师可及时更改教学手段以及计划,使其内容更加贴合学生的真实需求。例如在学习《读书、爱书的情节》后,教师可鼓励学生采用匿名的形式在网络上对教师的教学进行打分,并以讲课速度以及重难点概括水平、知识延伸性等方面进行打分,教师可根据学生的建议进行教学反思,在新课程开始前进行讲课进度的调节,并做好充足的知识学习。根据社会发展现状,学生利用信息技术进行学习成为主要的学习模式。在此过程中,教师应及时在线上与学生进行沟通,及时改善自身的教学水平,使学生能够在网络上进行良好的学习[4]。教师应加强与学生的联系,以和善的态度与学生交流,以朋友的方式进行相处,共同构建轻松的课堂氛围,使学生能够在课堂中大胆提出自身问题,提升学生的学习自信心。
三、结束语
综上,在传统的教学课堂中融入信息技术已成为教学的主流手段,在进行改善教学方法的同时,教师也应提高自身的信息技术操作能力,使课本知识能够有效地与信息技术进行结合,以丰富多样化的形式为学生进行知识展现。信息技术教学对于提升学生的美术学习能力具有重要作用。在此过程中,需不断正视学生所处的主体位置,力求教学方法以及手段能够符合学生的需求,使学生能够在活跃轻松的课堂中,提升自身的审美能力,发展自身的综合素质,促使教育事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钟艳,李立.多媒体技术在美术信息化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电气传动,2020,50(1):16.
[2]刘丹.初中美术课堂信息化教学初步探索[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7,14(5):149.
[3]于帅.浅谈美术教学中现代信息化的有效运用[J].课程教育研究,2020(6):219.
[4]黄菁.信息技术在初中美术课中的意义[J].美术教育研究,2017(2):169.
作者:南文峰 单位: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舟曲县藏族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