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在优化美术课堂教学中运用

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信息技术在优化美术课堂教学中运用,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信息技术在优化美术课堂教学中运用

摘要:美术课堂教学运用新颖、先进的信息技术,能加强美术与生活的联系,丰富教学资源,使知识的获取更简便、快捷,让学生亲耳能听、亲眼目睹、亲身体验,为学生理解美术、表现美术、创造美术及表现自我提供快捷、方便且充满乐趣和信心的学习途径,营造令人感到愉悦的课堂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合作的创新,使美术课堂教学更生动活泼,从而优化美术课堂教学,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和教师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信息技术;美术课堂;教学效果

近年来,随着新时代信息技术教育的推广应用,运用信息技术辅助教学已经成为课堂教学的一种有效手段。《美术课程标准解读(实验稿)》指出:“有效地使用多媒体教学手段为学生理解美术、表现美术、创造美术、表现自我提供了一种充满乐趣和信心的途径,从而使美术教学更为生动活泼。”课程改革后,教师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对美术课堂教学活动进行创造性设计,发挥信息技术辅助教学的特有功能,把信息技术和美术学科特点结合起来,使美术课堂教学的表现形式更加具体化、形象化、多样化、视觉化[1],有利于学生理解美术概念的形成与发展,生成美术创造思维,使美术课堂的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学习效果都事半功倍。特别是在小学美术课堂教学中,教师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辅助教学手段,能让学生如身临其境、亲耳倾听、亲眼目睹、亲身感受,充分调动学生自主探究学习,激发学生求知欲,启发学生的想象力,激发学生的创造思维,从而优化美术课堂教学,使美术课堂教学更形象、更生动,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和自己的课堂教学效果。

一、运用信息技术简便、快捷地获取知识,丰富教学资源

美术课中需要运用大量直观的、形象的音图进行辅助教学。丰富的网络资源满足了这一教学需要[2]。美术课是提供学生美的鉴赏,提高学生审美判断能力的课程,需要给学生提供大量有欣赏价值的经典审美资料。教师在授课时要让所有学生看得清楚,有些风景与现场环境希望能给予学生身临其境的直观感受。而课堂教学不可能还原现场,不可能提供画家的原作给学生欣赏。多媒体课件能将这些大量、涉及面广的教学材料较好地呈现出来,让学生通过多种视听设备体验音乐、视频、点线、色彩、造型、场景等外在形式的美,也能让学生从中体验情感色彩,大大激发学生的自主探究欲望,从而辅助教学,达到教学效果。比如,在教学六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神州大地之旅》《亚洲大陆之旅》《欧洲大陆之旅》《非洲大地之旅》《美洲、大洋洲之旅》时,教师以“欣赏·评述”为教学方式,以欣赏与评述世界文化遗产之旅为内容主线,在课前,组织学生按洲分组收集资料,在课中,让学生分组介绍各洲的世界文化遗产。学生用U盘拷贝了各地区有代表性的建筑图片、文字介绍等在课上分享。有的还有视频和语音介绍。他们收集的资料丰富,介绍的内容详细,分享的内容就更具体了。计算机信息资源丰富,如大海之水,既方便,又快捷,既高效,又准确,为学生提供了更丰富的教学资源。通过获取信息、处理信息、表达信息及发现问题,学生提高了利用资源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了对知识的探究、钻研精神,提高了自学能力、计算机操作能力及创新能力。

二、运用信息技术,创设情境,促使学生积极、主动探求新知

教师应运用信息技术,立足于学生的学,创设情境,让学生有更多的参与机会和参与行为。多媒体技术融视、听、动于一体[3],能极大地刺激学生的多维感官,有利于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深厚的自主探究学习兴趣和求知欲。如在一年级“雪孩子”一课的教学中,学生一读课题,马上就提出这样的疑问:“老师,我没看过下雪,下雪是怎样的情景?”教师出示雪景的图片,让学生欣赏。随后,教师播放音乐《雪绒花》。学生闭上眼睛,一边听,一边想象下雪的情景。“你仿佛看到了什么?有什么感受?”有学生说:“大地白茫茫一片,很美!”也有学生说:“雪很厚,我感到很冷啊!”还有学生说:“我很想去堆雪人和打雪仗。”接下来,教师创设情境,让学生假设一起打雪仗、堆雪人,体验打雪仗和堆雪人的动作和快乐,调动学生的参与热情和学习主动性,使其身临其境,仿佛置身于雪景中,启发思维,引发联想,增强学生的情感体验,感受雪景的冷和美,还激起他们对玩的期待,想去堆雪人或打雪仗。学生积极、主动地探求新知、应用知识,会在自主探究中解决问题。

三、运用微视频示范,突破教学重难点

教师如果只是简单、枯燥地讲述教学中的重难点,学生很难理解,很难在头脑中形成清晰的认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辅助教学手段,借助微视频示范再现情境,根据教学内容的不同,利用短短5~10分钟的微视频生动、形象地把教材的知识点或重难点呈现出来,既突破了重难点,又快捷、省时,能让学生直观地、形象地掌握知识点,解决重难点,教学效果好。如四年级“写意花卉”一课,张老师利用6分钟的微课视频示范,加上娓娓动听的语言启迪,让学生在欣赏、观察、思考中较好地掌握了绘画技巧,掌握了新知,从而解决了本课重点,突破了难点。微视频能增强美术课堂教学的实效性,起到优化课堂结构,增强课堂凝聚力,提高学生学习效率和综合素质,养成观察美、塑造美、表现美的习惯的作用。

四、运用信息技术丰富想象力,激发创新思维

要培养思维的独创性,教师就要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在美术课堂教学中,教师可借助现代教育技术的多种手段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多媒体教学的影像、声音、图像、文字能使教学过程更加生动活泼,使教材中的静态美升华为动态美[4],把教材中蕴含的艺术美、音乐美、意境美、形象美生动地呈现出来,刺激学生的生理感官,充分调动学生作为审美主体的心理活动,从而产生强烈的美感效应,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新思维。如在四年级“模仿画家画一画”一课的教学中,教师运用《毕加索创作作品》这一微视频,通过毕加索的创作过程,拓展学生的视野,启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在观看微视频前,教师提出问题:毕加索的创作过程给了你什么启发?学生在观看过程中不断发出疑问:“他在画仙人球?画花?”“不对,是画鱼!”“也不对,像公鸡呢!”有学生激动地站起来说。最后,大家开心地说:“啊,原来是画鸡!”看完后,他们特别激动,把小手举得高高的。教师请了其中几个学生来说。生1:“他在创作过程中,思维是不断变化的,很有创意!”生2:“毕加索的想象力很丰富。他的画那么抽象,原来是这样创作出来的,太神奇了!”……通过有趣的微视频,毕加索丰富的想象力、灵动的创作过程给予了学生源源不断的创作灵感,促使学生积极、大胆地创作,极大地启发了学生的思维。学生的思维处于活跃状态,创造潜能得以挖掘,主观能动性也得到了充分发挥。

五、运用信息技术提高学习效率和教学效果

美术新课程标准坚持“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面向全体学生的发展,运用信息技术展示丰富的图像世界,拓展学生的视野,让学生体会到学习的快乐,体验到获取知识过程的喜悦,从而提高学习效率和教学效果。如二年级水墨画“大花瓶”课上,一开始,教师运用微视频创设沙画的导入情境。视频内容是3D沙画的画花瓶,通过沙画内容不断变化并逐渐成型为一个花瓶,引出了课堂主题,营造了神秘、紧张、有趣的课堂气氛,吸引学生全神贯注地看、不断思考,大大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兴趣。做作业前,学生通过多媒体课件欣赏花瓶,分析花瓶的结构,观看微课示范,学习画青花瓷。电子白板在黑板的中间,学习的内容在电子白板的课件中展现,让所有学生都能看得清清楚楚,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和教师的教学效果。总之,教师在美术课堂教学中运用信息技术,通过多媒体课件丰富的视、听、图、文等教学资源,为学生提供展示信心和智慧的通道,使美术教学更为生动活泼、丰富多彩,优化了课堂教学,活跃了课堂气氛,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将为学生营造合作交流、主动探索的学习氛围,有利于学生对美术的理解、创造,有利于教学目标的达成。

参考文献:

[1]陈玉萍.广州市义务教育阶段学科学业质量评价标准美术[M].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2013.

[2]尹少淳,段鹏.新版课程标准解析与教学指导[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3]李贺.多媒体技术在美术欣赏课的应用[N].上海科技报,2008-05-09.

[4]王铁枫.多媒体技术对发展学生空间想象能力的实验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7.

作者:张嘉敏 潘健辉 单位:广东省广州市从化区流溪小学